2024电梯行业报告:市场趋势与企业发展潜力分析
1.公司:国内电梯制造领先企业
广日股份是国内电梯制造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公司以电梯业务为核心,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公司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电梯整机制造及零部件生产、现代服务业及智能制造装备业三大业务板块为主的产业一体化经营格局,并引入国际化高端合作项目向相关产业领域拓展,成为科技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突出的大型企业。
公司历史悠久。1956年公司前身成立;1973年迎来首台“广州牌”国产电梯的诞生;1984年第一台“广日”牌YP型乘客电梯试制成功;1989年成为首家获得国家建设部“优质产品”荣誉的电梯企业,2002年广日股份电梯产量突破1万台;2012年公司借壳广钢股份,在上交所主板成功上市,迎来发展的新时代。
公司拥有完整的电梯产业链,可以为客户提供电梯整机及零部件的设计、生产、物流、安装、维修及保养等一体化服务,并利用电梯的技术、工艺及市场资源,根据“技术关联、工艺关联、市场关联”原则,拓展包括智能停车设备、智慧照明、智能焊接自动化集成、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装备及服务等业务。
公司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安装业务营收占比相对稳定。其中制造业为公司最主要业务,近几年营收占比一直维持在80%以上。按产品来看,电梯零部件为公司第一大业务,营收占比从2014年的39%提升至2022年的48%,而电梯整体制造收入则从与电梯零部件较为接近的32%逐步下降至202 2年的25%。2023年公司对业务归口重新进行了划分,其中物流营收基本持平,电梯业务营收受怡达快速电梯并表影响出现增长,而电梯零部件则出现了营收下滑。
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稳定。公司是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旗下的企业,大股东为广州智能装备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6.56%,为广州工控旗下全资子公司。2021年,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通过广智集团成为上市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间接持有上市公司56.56%的股份。公司实控人为广州市国资委。
1.1.营收稳步增长,2023年业绩高增
22年公司营收及利润出现下降,23年业绩高增。收入方面,由于公司电梯及电梯零部件营收占比较高,2022年受下游房地产影响公司业绩出现波动,20 23年营收企稳,实现营收73.84亿元,同比增5%。公司归母净利润则呈波动状,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49%。毛利率及净利率近几年保持相对稳定。公司ROE及ROA在2015年后不断降低,近年来在低位相对稳定。
公司以广州为总部,建立了华南、华东、华北、西部基地,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四大生产和服务基地。公司具有完整的电梯产业链,已在广东广州、四川德阳建设了电梯整机、零部件及配套服务的数字化产业园,2 023 年公司在山东济南投资建设新的数字化产业园,不断完善全国化的产业布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未来将形成以广州为总部,辐射全国的“1+N”生产基地布局。目前,华南及华东为公司两大重点销售区域。
毛利率方面,公司各产品毛利率不同,各地区毛利率也存在差异。近年来,公司电梯零部件业务毛利率偏低,而LED、安保与维修、智能制造设备、电梯整机毛利率则相对偏高。地区来看,营收占比最高的华南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准,而华东地区毛利率则一直偏低。
2.电梯及零部件:深度绑定日立,电梯后市场未来可期
2.1.电梯业务:多品牌运营,全方位覆盖市场
公司电梯整机及零部件业务,涵盖电梯整机制造、销售和工程服务、电梯零部件制造和物流配送服务,涵盖了整个电梯产业链。广日股份旗下拥有合资参股日立电梯、永大电梯,国有控股广日电梯、怡达快速电梯四大核心品牌。
公司参股30%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后简称“日立中国”),与日立电梯深度绑定。1989年,第一台日立电梯进入中国,日立开始在华的电扶梯事业;1995年,日立电梯(广州)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日立电梯(广州)有限公司、日立自动扶梯(广州)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有限公司签订合并意向书;1998年三家公司正式合并,公司更名为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2007年合资公司更名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公司电梯品牌全方位覆盖高中低端产品。
综合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等表现,中国电梯行业竞争企业可分为四个梯队,以通力、日立、三菱电梯以及奥的斯为代表的老牌外资电梯企业仍然领衔国内电梯市场,为第一梯队;迅达电梯、东芝电梯、蒂森电梯、富士达电梯等外资品牌位于第二梯队;永大电梯、康力电梯、西奥电梯等本土电梯企业产品发展势头强劲,位于第三梯队;其他国内电梯行业的中小企业位于第四梯队。公司四大品牌分属不同的梯队,既分享了高端电梯市场的成长,也提高了自身经营能力,在中低端市场有着自己的定位。
2.2.电梯行业:更新带动需求,电梯后市场空间较大
电梯保有量不断提升。我国电梯产量呈波折上升的趋势,2019年增速较高,2019年~2021年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2023年产量恢复增长,同比提升7%至155.7万台,超过2021年水平。保有量方面,我国电梯保有量在2009~2015年增速较快,随着基数增大,仍能保持10%以上增速,到2023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达到1063万台。
房地产或难以支撑后续电梯发展,加装、更新及维保有望带动电梯行业发展。作为建筑物的衍生需求,房地产是电梯业最重要的下游产业。电梯主要配套于房地产和公共交通领域。根据中研网,房地产占比在9 8%以上,是电梯行业最重要的下游领域,住宅类房地产为配套主力,占比约在66%。
进一步从电梯品类来划分,70%以上的垂直电梯主要应用于居民住宅,80% 以上的自动扶梯应用于商场等公共场所。我们认为,随着地产中枢下行,后续房地产或难以带动电梯行业发展。电梯加装为电梯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老旧小区中的电梯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加装电梯成为了改善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也是老旧住宅改造的重要内容。2023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其中第22条提到,“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任务,具体提到“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安排、稳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鼓励采取平层入户方式加装电梯,实现无障碍通行。
”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提供稳定市场规模。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2023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加装电梯3.6万台。今年目标改造5万个老旧小区,假设往后能保持相同的改造节奏,假设每台电梯均价为14万元(参照上海机电、康力电梯数据,后续均价逐步降低),则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每年预计能为电梯市场带来接近45~50亿的市场规模。广州旧改需求量较大,公司作为广州地方国企旗下企业有望获得稳定的订单量。
电梯存量更新也将带来更大的空间。我国大部分电梯报废年限15~18年,考虑到05~08年以来房地产快速发展带来电梯量提升,国内住宅电梯2023年起逐步进入更新周期。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其中首要任务即是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7588)和《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G B/T 42615)等相关安全技术标准要求,对投入使用时间长、配置水平低、运行故障率高、安全隐患突出、群众更新意愿强烈的住宅电梯,结合隐患排查或安全风险评估情况进行更新、改造或大修,更新后须满足经济适用、安全耐久、运行平稳、绿色环保和通信畅通等要求。
”电梯更新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我们假设电梯设备使用15年、16年、17年、18年后更换的比例分别为15%、25%、30%、20%(剩余10%为改造量);考虑到目前国内市场尚未进入大规模电梯更新的周期,我们根据保有量变化计算每年电梯新增数量。根据我们的测算,电梯更新的市场规模2024年达283.30亿元,2026年更是达407.45亿元,2024~2026年复合增长率达20%。
一般电梯后市场分电梯日常维保、改造及大修。老旧电梯改造,是指采用更换、调整、加装等作业方法,改变原电梯主要受力结构、机构(传动系统)或控制系统,致使电梯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发生改变的活动。老旧电梯大修,是指用新的零部件替换原有的零部件,或者对原有零部件进行拆卸、加工、修配,但不改变电梯原性能参数与技术指标的活动。
我们做出如下假设:1、考虑到下游房地产市场中枢下行,2024~2026每年电梯新增量达3%;2、假设一台电梯每月的正常维保价格为400元,则每年需4800元维保费用;3、根据《深圳市推进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大修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补贴规定,假设电梯改造、大修的费用分别为8万元、3万元;假设0~5年、6~10年、11~15年、15年以上改造的概率为0%/3%/5%/10%,大修为每6年进行一次。由此可计算出我国电梯后市场规模(含维保、大修、改造)在2024~2026年分别达到1115.4/1192.8/1352.1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2.3.参股公司:深度绑定日立电梯,分享发展红利
公司参股30%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与日立电梯深度绑定。此外,日立电梯(上海)和日立楼宇设备(天津)是日立电梯(中国)下属以电梯制造为主业的两家子公司,广日股份通过直接投资和参股30%的日立电梯(中国)合计享有上述两家公司各30%的权益。
公司通过与日立电梯在股权方面的合作,分享了其高质量发展的红利,获得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同时,公司通过与日立电梯在电梯技术创新、电梯零部件和电梯物流服务等方面的合作提高了自身经营能力,促进了公司业务的发展。公司电梯零部件、物流服务初期深度依赖于日立中国,此后积极拓展新客户。广日股份与日立中国的业务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电梯零部件及物流服务两方面,涵盖广日股份的广日电气、广州塞维拉及广日物流三家子公司。
公司电梯零部件营收占比不断提升,毛利率相对较低。广日电气、广州塞维拉与日立中国合作初期,仅依据日立中国提供的订单及技术标准提供相应的电梯零部件,销售金额小、品种少且被动性较大,随着与日立中国合作的深入,凭借着自主研发及合作消化的先进技术、工艺,配合日立中国的新产品开发提供同步的零部件研发及具体产品设计服务,电梯零部件销售金额逐步加大、品种逐渐增多,在日立中国零部件采购中占的比重稳步增加。
2014年至2022年,电梯零部件的营收占比不断提升,从39%提升至接近一半。而毛利率方面,与华宏科技、沪宁股份相似业务进行比较,公司毛利率显著低于可比公司类似业务。考虑到公司电梯零部件大部分供给公司自有品牌及日立中国,较低的价格有助于日立中国在市场上有更多的优势。
广日物流最初为日立中国提供的物流服务仅限于传统的包装、仓储、配送的服务,在合作过程,广日物流依靠产业链优势,凭借对电梯制造的深刻理解、自身信息技术研发的投入、快速的响应及优质的服务质量,目前已嵌入到日立中国的生产过程中,为日立电梯(中国)提供精细化到工位至工位的全流程物流服务。公司与日立中国及下属分公司的关联交易额占公司营收比例在近几年不断下降。2019年至2023年,日立中国关联交易占营收比例从65%下降至48%,降低至一半以下。而分产品看,电梯零部件及包装2022年接近80%来自于日立及其下属分公司,而维保及物流占比22年达45%。
2024年公司发布公告预计日立电梯(中国)及其下属企业合计关联交易金额达51.54亿元。公司与日立中国的关联交易量有望长期稳定。日立中国的生产标准高于国家或行业标准,故日立中国对电梯零部件及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审核严格且周期较长,并与供应商在物料采购、库存管理、生产信息上实现资源共享和标准互通,因此更换电梯零部件及物流服务提供商将对其经营影响较大,且转换成本较高。2012年起广日电气、广州塞维拉生产的零部件便已通过日立的严格的认证体系,以保持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
日立中国近几年利润率不断提升,日立中国给公司带来的投资收益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例较高,享受日立中国高质量发展成果。营收方面,2020及2021年增速较快,而2022年则受宏观大环境影响放缓。与此同时,公司的净利润率不断提升,净利润表现优于收入表现,近几年净利润率保持稳定在10%以上。参股日立中国所带来投资收益占公司归母净利润比例较高,在2020年最低点也到了66%。
日立中国保有台量充足,或有利于公司电梯后市场端发力。2024年1月29日,日立电梯公众号公布2023年度的数据:签梯台量超13万台,发货台量12万台,全国在保台量超73万台,行业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维保市场空间广阔,有望维持公司业绩稳定。
3.我们还要关注广日股份哪些重点?
3.1.2023年电梯业务逆势而行,智能化发展引领步伐
2023年,公司电梯整机在下游景气度下降、电梯行业订单整体下滑的情况下,电梯整机板块的订单台量和发运台量实现逆势增长。电梯订单同比增长45.8%,电梯发运台量同比增长39.7%。此外,百强房企新增合作5 家;经销商总量同比增长13%。公司在轨道交通业务上持续发力,先后中标南京地铁6 号线、3 号线三期、长春地铁2 号线东延、济南地铁4 号线一期、集大原高铁等项目,金额约5.4 亿元。
电梯零部件方面,新增了日立电梯、上海永大电梯、三洋电梯等客户新业务;电梯物流方面,成功开拓了天合光能、巧林钢结构以及东方电气等国央企新客户。数字化产业园项目即将投产,公司完善主业全国性布局。2023年华东数字化产业园项目顺利开工。
项目总投资约7.4 亿元,在山东省济南市投资建设华东数字化产业园,达产年将实现年产18,000 台垂直电梯整机、2,000 台自动扶梯整机及其配套产业数字化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已于2023 年9 月底开工建设,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计划于2024 年9 月实现项目一期投产。
通过外延及并购,公司扩大市场规模及市占率。2023 年,公司协同国发广日基金成功完成与怡达快速电梯的股权合作,实施“广日电梯”与“怡达快速电梯”国有控股双品牌策略。广日电梯的优势区域市场为华南地区,而怡达快速电梯则深耕电梯产业较为发达的华东地区,双方携手合作能满足差异化市场需求,形成区域互补、资源互补,完善打造电梯整机全国化产业布局,较快提升电梯业务规模与市场占有率。
此次收购推动公司产品满足差异化市场需求,助力公司打造全国化产业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2023 年怡达快速电梯实现逆势增长,订单和发运台量同比分别增长9.6%和11.6%。2015年,广日股份收购松兴电气40%股权。
次年,松兴电气在新三板挂牌。目前,松兴电气重点推进焊接工业机器人和轨交智能检测运维系统业务集成,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广州地铁、香港地铁、中车集团、广汽集团、沃尔沃汽车等知名企业。2022年8月,广日股份与广州工控下属资本运作平台——工控资本合作设立规模为8亿元的工控广日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广日股份十四五规划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包括以电梯为主的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能停车、智慧照明、工业机器人及互联网等战略新兴领域的拟IPO、战略配售等优质项目。
此外,广日股份还与国发并购基金及广州科创国发产业基金合作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国发广日产业基金。公司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公司建立了7×24 小时远程监控电梯运行状态的广日云平台,2023年末已累计接入电梯设备约4.6 万台,遍及全国。相关智能技术已实施产品服务转化,为白云机场、广州地铁提供包含智能电梯扶梯产品定制生产及智能运维服务等内容的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在智能化方面,公司主要从智能楼宇、智能园区、智能轨交三个数字化场景聚焦。
2022 年,广日股份数字化研发项目共立项2 1 项,包括数字化工厂、智慧园区、智能电梯核心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高精度机器视觉等。2023年12月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权益总计为2,579.00万份,约占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85,994.6895万股的3.00%。
新一轮股权激励方案将提振公司信心、促进运营改善。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为1,160.55万份,约占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85,994.6895万股的1.35%;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为1,418.45万股,约占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85,994.6895万股的1.65%。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7.40元/份,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4.44元/股。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