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论坛IFF】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
2023 年,在货币政策收紧、全球增长放缓、世界大宗商品价格( 尤其是能源价格) 回落以及全球供应状况持续改善的背景下,全球通胀有所放缓预计 2023 年全球按消费者物价指数衡量的通胀率将从 2022 年的 9.2% 降至 7%,其中发达国家物价上涨 4.6%,发展中经济体物价上涨 8.6%。2024年由于紧缩的货币和金融状况继续抑制需求增长,加之疫情引发的供给侧瓶颈进一步缓解,全球通胀率预计将放缓至 5.8%,其中发达国家通胀率预计为2.8%,发展中经济体通胀率预计为 7.8%。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技术+金融”的新模式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于10月28日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上发布的《2023年全球金融与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指出,数字技术正在重构金融生态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引领着全球数字金融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行业运用场景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除了推进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外,还催生出数字货币、数字银行、数字保险、数字支付、DeFi(去中心化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报告》分析,相比传统金融,数字金融具有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点,数据和信息技术从过去的工具日益成为重要的资源、平台、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并改变着经济金融结构和金融方式,给经济金融注入动力和活力。
《报告》从专利的视角分析了全球数字金融的发展现状。总体来看,2017-2022年间,全球数字金融专利申请量以年均10个百分点的增速,取得了巨大的增长,但授权占比较低,反映出全球数字金融专利存在严重的泡沫问题,专利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中国的相关专利申请稳居全球第一,但专利授权占比却没有达到全球平均水平(21%),仅为16.6%。
“数据成为各国争相占领的高地,当前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区域层面、国家层面的战略政策频出,开启了国家间的‘大数据竞赛’。”《报告》认为,大数据金融侧重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与决策;人工智能金融侧重模拟人脑进而实现智能化;区块链金融侧重去中心化与提高透明度,它们之间能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