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药行业市场回暖与投资趋势分析

1 港股医药行业2023年报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分行业来看:生物药(33家):2023年收入582亿元(+49.1%),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创新药企业步入收获期,商业化能力逐步验证,收入增长,利润亏损缩小。坚定看好创新药投资前景,差异化产品叠加优异商业化能力的企业大有可为。同时创新药出海也有望成为企业寻求估值溢价的关键破局路径。化学制剂(19家):2023年收入1571亿元(+0.4%),归母净利润182亿元(+14.3%),随着带量采购步入深水区,政策冲击不断趋弱,行业有望迎来拐点。同时,随着创新品种放量,创新药企业有望逆势生长、脱颖而出。医疗器械(26家):2023年收入407亿元(+7.5%),归母净利润-26亿元。港股医疗器械板块包含较多通过18A上市的未盈利企业,板块业绩与A股有所区别。器械板块受控费影响的总基调不变,随着DRG的补充,控费政策呈现策略更多、品种更广、带量常态化的特征。一方面建议关注医保免疫,寻找控费政策相对影响小的领域,另一方面建议关注短期和长期业绩的确定性。医疗服务(6家):2023年收入427亿元(+20.1%),归母净利润21亿元(+124.4%),行业整体2022年受疫情影响大,2023年院内诊疗活动恢复正常,行业整体快速修复,消费属性赛道中积压需求释放,收入端、利润端均实现高增长。中药(11家):2023年收入1133亿元(+9.9%),归母净利润85亿元(+11.5%)。2023年中药板块业绩分化明显,行业政策边际利好,基于产品提价、国企混改、渠道库存三个维度,重点看好医保免疫中药消费品、中药独家品种、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创新药等。


药店(4家):2023年收入856亿元(+15.8%),归母净利润26亿元(+790%),门诊统筹政策相关方案陆续出台,各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进程明显加速,有望为药店带来显著客流增长。行业竞争格局不断优化,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流通(7家):2023年收入8644亿元(+9.3%),归母净利润134亿元(-7.2%),带量采购后,药品、耗材大幅降价,配送费用降低,对于配送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大中型配送商由于规模效应明显,成本优势突出,集中度将会提升。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申,从上游来看,通过医药工业板块发力,实现“研-产-销”全产业布局。从下游产业链来看,通过自建与收购实现药店零售的快速扩张。疫苗(2家):2023年收入4亿元(-96%),归母净利润-16亿元(-50%),新冠疫苗量价齐跌,重磅品种批签发延续高增长,关注在研管线上市节奏催化。CXO板块(9家):2023年收入965亿元(+3.7%),归母净利润197亿元(+3.1%),2023H1板块表观收入利润均有明显承压,主要由于新冠大订单交付进入尾声,2024年关注扣除新冠订单高基数后常规业务的恢复性增长。原料药(9家):2023年收入2963亿元(+7.4%),归母净利润118亿元(+32.9%),随着大宗、化工、石化等原料的价格开始企稳并下滑,原料药企业的盈利能力在2023年逐步提升。


我们选取了149家港股医药上市公司,2023年收入总额17550.8亿元(+9.22%),归母净利润547.4亿元(+89.9%),扣非归母净利润458.4亿元(+170%)。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的公司有88家,占比59%,70%(104/149)的公司实现收入正增长。

2024医药行业市场回暖与投资趋势分析

1 港股医药行业2023年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结构分化更加明显,生物药、医疗服务、药店等板块业绩快速增长1 港股医药行业2023年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2023年主要增量贡献:•收入:生物药、医疗服务、药店•净利润: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原料药•毛利:生物药、化学制剂、CXO


结构分化更加明显,生物药、医疗服务、药店等板块业绩快速增长1 港股医药行业2023年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2023年主要增量贡献:•收入:生物药、医疗服务、药店•净利润: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原料药•毛利:生物药、化学制剂、CXO


全行业盈利分析:销售费用提升,研发投入减少1 港股医药行业2023年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数据来源:iFinD,西南证券整理2023年研发费用达799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减少4.2%,研发费用率减少0.6pp。2023年销售费用达1576亿元,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3%,销售费用率同比降低约0.4pp。2023年管理费用达753亿元,管理费用同比增长5.5%,管理费用率降低约0.2pp。


2023年化学制剂、流通和原料药板块销售费用最高,分别为444、323和280亿元;流通、化学制剂和原料药板块管理费用最高,分别为148、124和103亿元;生物药、化学制剂和医疗器械板块研发费用最高,分别为310、245和75亿元。


2023年全行业销售费用率为9%(-0.4pp),管理费用率为4.3%(-0.2pp),研发费用率为4.6%(-0.6pp)化学制剂、医疗器械、生物药板块销售费用率最高,分别为28.3%、26.2%和21.7%;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生物药板块管理费用率最高,分别为15.2%、11.8%和11.7%;生物药、医疗器械和化学制药板块研发费用率最高,分别为53.3%、18.5%和15.6%。

2024医药行业市场回暖与投资趋势分析

2023年研发投入383.9亿元,同比-6%,这反映出18A企业逐步减少核心管线的研发,将资金和资源向优先发展的管线倾斜,而将非优先级的研发管线,则是采取暂缓研发、对外授权,甚至出售的方式,减少公司的现金压力。2023年港股18A公司现金及等价物737.6亿元,同比-20%

1 港股医药行业2023年业绩总览——18A表现

Biotech出海渐入佳境,不断刷新交易金额随着国内新药创制水平的不断提升,国产创新药的国际认可度稳步上升,国产创新药出海渐入佳境,Licenseout金额持续攀升。2022年下半年-2023年,多家Biotech企业的创新产品成功出海,如百利天恒的BL-B01D1于2023年12月授权BMS,首付款8亿美元,总金额达84亿美元;科伦博泰将七个在研临床前ADC项目授权给Merck,总金额近百亿美元。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于2023年1月成功授权给武田制药,首付款高达4亿美元.

2.1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3业绩总览——生物药

板块:我们选取生物药板块33家企业,2023年收入582亿元(+49.1%),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创新药企业步入收获期,商业化能力逐步验证,收入增长,利润亏损缩小。坚定看好创新药投资前景,差异化产品叠加优异商业化能力的企业大有可为。同时创新药出海也有望成为企业寻求估值溢价的关键破局路径。百济神州: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4.2亿元(+82.1%),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67.2亿元(同比减亏50.8%)。信达生物: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2.1亿元(+36.2%),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10.3亿元(同比减亏52.8%)。产品收入快速增长,PD-1单抗保持强劲销售表现。公司新增两款创新药及多项新适应症上市,四项NDA及sNDA获NMPA受理。优质管线快速推进,2024年多个关键品种进展值得期待。荣昌生物: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达10.8亿元(+40.3%),公司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为13.1亿元(+33%)。核心产品持续放量,自免和肿瘤均准入超过600家医院。泰它西普多项适应症持续推进,渐入收获期。维迪西妥单抗持续探索UC、GC、BC及妇科肿瘤等适应症。康方生物:2023年度综合收入45.3亿元(+440%),产品市场销售额达16.3亿元,其中卡度尼利单抗销售额达13.6亿元(+149%)业绩符合预期。一线宫颈癌及一线胃癌适应症临床进展顺利。依沃西国内上市在即,海外进展顺利。非肿瘤板块进入收获期,剑指自免大市场。

2.2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3业绩总览——化学制剂

板块:我们选取化学制剂板块19家企业,2023年收入1571亿元(+0.4%),归母净利润182亿元(+14.3%),随着带量采购步入深水区,政策冲击不断趋弱,行业有望迎来拐点。同时,随着创新品种放量,创新药企业有望逆势生长、脱颖而出。石药集团:23收入314.5亿元(+1.7%),归母净利润58.7亿元(-3.6%),分业务板块来看:成药业务+4.6%(4Q23+6.6%)。原料药、功能食品和其他业务受到产品价格下滑影响;抗生素原料则录得+13.9%的快速增长,得益于阿奇霉素等产品销量增加。翰森制药:23收入101.4亿元(+7.7%),归母净利润32.8亿元(+26.9%),公司利润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系创新药收入增速较快,以及2023年获得里程碑收入7亿元。中国生物制药:23收入262亿元(+0.7%),经调整归母净利润25.9亿元(+1.5%),创新产品稳健增长,国内企业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2.3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3业绩总览——医疗器械

板块:我们选取医疗器械26家企业,2023年收入407亿元(+7.5%),归母净利润-26亿元。港股医疗器械板块包含较多通过18A上市的未盈利企业,板块业绩与A股有所区别。器械板块受控费影响的总基调不变,随着DRG的补充,控费政策呈现策略更多、品种更广、带量常态化的特征。一方面建议关注医保免疫,寻找控费政策相对影响小的领域,另一方面建议关注短期和长期业绩的确定性。威高股份:2023全年实现营收132.29亿元(-3.8%),归母净利润20.02亿元(-27.6%),受集采和基数影响业绩承压。现金流状况良好,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约28亿元。微创医疗:2023全年实现营收9.5亿元(+13.1%),归母净利润-4.8亿元(-9.4%),既有业务增长稳健,机器人快速放量,市场地位持续夯实。微创机器人:202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384.2%),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减亏11.2%),营业收入实现显著增长主要因:1)公司核心产品图迈多科室适应症获批后市场表现强劲;2)骨科机器人鸿鹄在海外市场的成功推广。机器人智能手术全解方案布局趋于完善。时代天使:2023全年实现营收14.8亿元(+16%),归母净利润0.5亿元(-75%),行稳致远,海外市场初见成效

2024医药行业市场回暖与投资趋势分析

2.4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3业绩总览——医疗服务

板块:我们选取医疗服务板块6家企业,2023年收入427亿元(+20.1%),归母净利润21亿元(+124.4%),行业整体2022年受疫情影响大,2023年院内诊疗活动恢复正常,行业整体快速修复,消费属性赛道中积压需求释放,收入端、利润端均实现高增长。海吉亚医疗:23全年收入40.8亿元(+27.6%),归母净利润6.8亿元(+43%),2023年公司收入与经调整利润符合预期。锦欣生殖:23全年收入27.9亿元(+18%),归母净利润3.5亿元(+184.6%),全年业绩稳健增长,辅助生殖业务成功率持续提升。固生堂:23全年收入23.2亿元(+43%),归母净利润2.5亿元(+38%),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中医行业发展,有望加速提升中医诊疗渗透。

2.5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3业绩总览——中药

板块:我们选取中药板块11家企业,2023年收入1133亿元(+9.9%),归母净利润85亿元(+11.5%)。2023年中药板块业绩分化明显,行业政策边际利好,基于产品提价、国企混改、渠道库存三个维度,重点看好医保免疫中药消费品、中药独家品种、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创新药等。中国中药:23年实现收入181亿元(+26.7%),净利润为12.8亿元(+68.11%)。同仁堂国药:2023年实现收入15.2亿港元(-11.9%),实现归母净利润5.4亿港元(-16.3%)。

2.6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3业绩总览——药店

板块:我们选取药店板块4家企业,2023年收入856亿元(+15.8%),归母净利润26亿元(+790%),门诊统筹政策相关方案陆续出台,各地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进程明显加速,有望为药店带来显著客流增长。行业竞争格局不断优化,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京东健康: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35亿元(+14.5%),归母净利润21.4亿元(+463.5%);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自营商品收入456.5亿元(+13.1%);服务收入78.8亿元(+23.7%)。平安好医生: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6.7亿元(-24.1%),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亏201.4%),公司AI短期将继续聚焦诊断辅助及效率优化。

2.7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3业绩总览——流通

板块:我们选取流通板块7家企业,2023年收入8644亿元(+9.3%),归母净利润134亿元(-7.2%),带量采购后,药品、耗材大幅降价,配送费用降低,对于配送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要求较高,大中型配送商由于规模效应明显,成本优势突出,集中度将会提升。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申,从上游来看,通过医药工业板块发力,实现“研-产-销”全产业布局。从下游产业链来看,通过自建与收购实现药店零售的快速扩张。国药控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965.7亿元(+8%),归母净利润91亿元(+6%),结构调整影响毛利率。上海医药: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2603亿元(+12.2%);归母净利润37.7亿元(-32.9%);扣除一次性特殊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49.2亿元(+3%)。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2.3亿元(+10.3%)。23年收入稳健增长,创新管线步入收获期。

2.8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3业绩总览——疫苗

板块:我们选取疫苗2家企业,2023年收入4亿元(-96%),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减亏50%),新冠疫苗量价齐跌,重磅品种批签发延续高增长,关注在研管线上市节奏催化。康希诺生物:2023全年收入3.5亿元(-66.5%),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亏63%)

2.9 港股医药子行业2023业绩总览——CXO

板块:我们选取CXO板块9家企业,2023年收入965亿元(+3.7%),归母净利润197亿元(+3.1%)药明生物:2023年实现收入170.3亿元(+11.6%);实现归母净利润34亿元(-23.1%),归母经调整净利润47亿元(-4.6%),收入利润符合预期,非新冠项目保持稳健增长。药明康德: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403.4亿元(+2.5%),实现归母净利润96.1亿元(+9%),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8.6亿元(+15.5%),全年收入迈入400亿元规模,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泰格医药: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73.8亿元(+4.2%);归母净利润20.3亿元(+0.9%);归母扣非净利润14.8亿元(-4.1%)。短期利润略有扰动,主营业务仍表现较强韧性。康龙化成: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5.4亿元(+12.4%);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1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元(+6.5%);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9亿元(+3.8%)。收入端稳健增长,利润端受生物性资产价值变动等因素扰动。金斯瑞生物科技:2023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亿美元(+34.2%),归母净利润-0.95亿美元(同比减亏57.9%)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半导体行业AI驱动与设备更新投资策略报告

2024-06-15
下一篇

2024转债市场分析:资金回流与策略推荐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