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中期策略报告
1. 锂电:新能源车稳中有升,加速出海谋新篇
1.1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1.1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未来市场前景广阔1.1.1 国内政策持续颁布,刺激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前发展“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力度空前,搅动市场“一池春水”。2024年4月,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细则》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或2018年4月30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1万元;除此之外,地方政府纷纷跟进,截止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安徽、江西、河南、广东、山东、湖南等超过30个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除给予补贴各项政策刺激下,部分城市出台放宽购车限制指标等优惠政策;以旧换新政策的出台,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加速绿色出行的步伐。新能源汽车下乡,农村市场有望成为新蓝海。2024年5月15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结合汽车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推动充换电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售后维修服务协同下乡,让新能源汽车更好走进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在特大城市中需求较强,但渗透率较高,中型城市市场的需求正日渐旺盛,而县乡市场对新能源车需求才逐步开启,市场空间广阔。结合农村居民消费特征,新能源车下乡在经济上给予政策支持,充分完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下沉,全面激发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有望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在政策支持、消费刺激、新车型上市等积极因素的驱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稳健增长。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24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389.5万辆,同比增长32.5%;在渗透率方面,新能源汽车占比稳步提升,1-5月整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3.9%,5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39.5%,环比上升3.5pcts。根据往年数据经验,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下半年通常会因季节性因素、年终促销活动以及新政策效应逐步落地催化的叠加而进一步增长;因此,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1.1.2 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未来前景可期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国内品牌快速出海。伴随着我国新能源车的规模优势显现和市场扩张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产品品牌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海外的认可度持续提升。2024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数为51.9万辆,同比增长13.7%。从品牌来看,出海靠前的企业主要是比亚迪和特斯拉,分别为17.6万辆和13.6万辆;比亚迪目前已顺利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累计开店超过200多家,在泰国、巴西等国投资建厂,努力拓宽并深化在海外的本土合作,成为我国国内品牌出海的领军者。新势力哪吒坚持“深耕东盟、抢滩南美,开发中东和非洲”的出海战略,今年1-5月累计出口新能源汽车16458辆,位列车企新能源汽车出口量第五、新势力车企出口量第一;随着越多车企来越多车企将视线投向海外市场,国内品牌出海未来前景可期。
美国大幅提升关税税率,影响有限。今年5月14日,美国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进一步提高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等产品的加征关税。其中,对2024年电动车加征301关税提高到100%,电动车锂电池加征关税提高到25%。虽然整体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高增长,但主要以欧洲和东南亚市场为主。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1-5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的主要国家是巴西、比利时、英国、泰国等国家,出口到美国市场仅6800辆,占总出口量的0.8%,占比较小;从短期来看,关税增加对当前我国出口影响程度较为有限。
全球市场保持高增长态势,未来可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高速增长的趋势,根据中汽协预测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千万大关至1150万辆,2025年有望实现1300万辆的销量。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在碳排放相关政策引导下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美国IRA法案实施刺激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50万辆,2025年将提升至2000万辆,CAGR约为16.8%。
1.2 电池端:具备全球竞争优势,加速出海步伐
动力电池装机量保持高速增长。据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87.7GWh,同比增长31.6%,2024年1-5月装机量为160.5GWh,同比增长34.6%,仍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根据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705.5GWh,同比增长38.6%,2024年1-4月装机量为215.7GWh,同比增长21.5%,国内市场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全球市场。
宁德时代全球市场份额继续攀升。2024年1-4月全球电池总装机量中宁德时代市场份额提升至37.7%,与23年相比提升0.9pct,产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在全球装机量排名前10的名单中,我国企业依然占据6席,市场份额合计为63.7%,产业竞争优势明显。
宁德时代强者恒强,二线企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市场中,宁德时代市占率为43.1%。2024年1-5月,宁德时代市占率上升至46.3%,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二线企业市场份额变化较小,市场竞争格局较为稳定。
动力电芯价格趋于稳定,宁德时代毛利率稳中有升。受供需缓解以及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电池产品价格大幅度下滑,下降幅度已达50%。2024年以来,电芯价格逐步企稳;截止到6月份,三元方形动力电芯大约0.46元/Wh左右,磷酸铁锂电芯价格大约0.365元/Wh左右。作为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受益于较高的市场份额、多元的客户结构以及规模化的产能优势,产业议价能力强,同时为其严格的供应链体系管理提供了降本空间和利润弹性,公司毛利率持续攀升;2024年Q1,宁德时代毛利率再创新高,达到26.42%。
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随着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发展,国际市场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逐年提升,且国外市场盈利能力高于国内市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等企业均在海外投资建厂,加速向全球渗透;宁德时代位于德国的电池工厂已经投产,规模更为庞大的匈牙利工厂正在建设过程中;除此之外,宁德时代创造性的推出了LRS商业模式,即提供专利许可、技术与服务的商业模式,不仅可以被更多的海外车企采用,而且可以有效地规避海外政策风险;战略布局海外市场已成为国内电池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成为我国电池企业增长新的驱动力。
1.3 材料端:产能扩建放缓,盈利有望见底
中游材料价格降幅明显收窄。2023年以来,受碳酸锂价格持续下降,同时叠加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影响,导致行业供需关系反转,锂电材料价格整体进入下降通道。与2022年末相比,磷酸铁锂、负极材料、电解液(包括三元和常规动力型)、以及隔膜和三元材料的价格分别下跌76%、39%、67%、41%和64%。2024年以来,中游材料价格基本触底,降幅明显收窄。随着下半年下游需求的恢复,产业开工率提升,行业盈利能力有望企稳回升。
行业资本开支环比持续下滑。随着产品价格的持续下滑,叠加库存减值损失带来的影响,行业处于盈亏边缘;同时,开工率的降低与产能过剩进一步抑制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导致行业资本开支明显下滑。2023年以来,正极和电解液材料头部企业资本开支出现显著收缩,今年上半年的资产支出相比于2022年末降幅超50%以上;隔膜环节进入壁垒高,扩产周期长,头部企业资本开支虽仍处于高位,但其增速已明显放缓。
产能扩张节奏放缓,锂电产业链企业陆续停产检修。在需求增长不达预期及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电池材料行业供需反转,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局面,因此降本增效成为各公司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关键措施。自2023年起,锂电产业链上的部分企业陆续开始终止扩建项目,或者对已有产能进行停产检修。2023年12月,寒锐钴业公告终止全资子公司“6万金属吨镍高压浸出项目”以及“26000吨/年三元前驱体项目”;2024年4月,天力锂能终止淮北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低端产能的快速去化和出清,有望改善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助力行业景气度起暖回升。
工信部修订行业规范条件,提高锂电行业准入门槛。6月19日,工信部发布新一版本的《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该版本是对2021年版本的修订和升级,是鼓励和引导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新的版本显著提升了行业准入标准,加速了低效产能淘汰进程。本次修订聚焦于企业资质与创新能力,明确规定鼓励企业获得省级及以上工程实验室认证,倡导构建绿色工厂,并激励企业自主或联合建立中试平台,旨在驱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电池产品技术迭代。在产品性能与材料标准上,2024版全面提高了对锂电池及核心材料的性能要求,这不仅是对行业技术水平的一次重大提档,也是抬高行业门槛、抑制无序价格竞争的关键步骤,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压力。新规范条件还对环保与能效设立了更严格的标准,强调产品品质与生产过程的低碳环保,加快高能耗、低效能的产能有效出清,引领锂电池产业向绿色、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模式转型。
结构件企业盈利能力稳中有升。动力电池结构件的原材料是以铝、铜等金属为主,成本占比高达57%,因此铝价波动会对行业毛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铝价从2022年3月开始下跌,2023年与2024年Q1保持稳定,截至2024年3月铝价下跌至1.9万元/吨,较最高点下降21.6%;原材料价格的下跌,有利于结构件行业盈利能力的改善。科达利凭借丰富的产品结构,过硬的产品质量,始终坚持高端市场与大客户战略,公司盈利能力稳步上升。震裕科技随着新一代产线的上线,自动化率和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度改善。公司2024年Q1净利率为3.64%,与23年相比,提升了接近3pcts。
1.4投资建议在全球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的大趋势下,新能源整个产业链有望继续保持高增长,2024年建议关注的细分领域:主线一: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成本降低,同时产业链议价能力强、盈利稳定的电池及结构件环节,建议关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科达利;主线二:国际市场开拓顺利,出海节奏加快的受益标的,建议关注:国轩高科、星源材质;主线三:公司困境反转,基本面有望大幅度边际改善标的,建议关注豪鹏科技,震裕科技。
2.光伏:周期底部静待反转,光储协同引领未来
2.1 基本面持续探底,供给端出清拐点将至
2.1.1 中长期需求增势不变,消纳放开或继续助力能源转型目标保障全球装机需求。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引导下,光伏产业凭借发电总量大、安全可靠性高、环境友好和经济性等优势受到全球大多数国家的推崇,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最主要可再生能源。2023年在COP28会议上超百个国家提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且至少达到11TW,其中光伏装机容量将从2022年的1.06TW增加到2030年的5.46TW。当前阶段中国、美国和欧盟市场需求增长较快,贡献全球市场主要增量,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印度、巴西、中东、拉美等新兴市场均在积极规划GW级的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球光伏产业渗透率持续提升。
国内装机全面领先,消纳红线有望放开进一步刺激装机。中国一直以来是全球光伏市场成长迅速的巨大推动者之一,随着光伏平价时代来临,发电经济性提升,叠加各省十四五能源相关规划政策的落地,未来中国光伏装机量预计将保持增长趋势。2024年1-4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60.11GW,同比增长24.43%,保持增长态势。现阶段新能源行业面临供需错配和消纳不足的矛盾,为摆脱当前困境先前制定的95%风光发电利用率指标或将被优化放开,从而促进消纳方式更加市场化。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检测预警中心发布的数据,2023年公司风电利用率为97.3%,光伏发电利用率为98%,若消纳要求放开至95%以下,将进一步刺激国内光伏终端装机需求。
2.1.2产业链价格筑底,落后产能加速出清产业链价格逐步筑底。截至2024年5月末,多晶硅致密料价格为41元/kg,较去年同期下降65.68%,较年初下降37.69%;P型硅片182mm/210mm单片价格分别为1.25元/1.8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7.95%/68.70%,较年初下降37.50%/40.00%,N型硅片182mm/210mm单片价格分别为1.80元/1.45元,较年初下降14.29%/54.69%;电池组件方面,182mmPERC/210mmPERC/182mmTOPCon电池片单W价格分别为0.31/0.31/0.3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5.17%/68.37%/70.00%,较年初下降13.89%/16.22%/36.17%;210mm单面单玻PERC组件/210mm双面双玻PERC组件单W价格分别为0.83元/0.85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45%/47.85%,较年初下降13.54%/13.27%,182mmTOPCon组件/210mmHJT组件单W价格分别为0.88元/1.10元,环比下降。
开工率短期下调,行业产能出清加速。当前部分主材环节价格跌破厂商平均现金成本线,叠加库存累积影响,进入6月以来产业链整体开工率逐步下降,有望加速进入供需拐点。根据SMM数据,6月份预计硅料产量将进一步下降,约15家硅料厂商减产检修。此外由于3-4月份电池组件环节排产远高于终端需求,企业库存压力较大,同时受美国双反调查等贸易政策波动的影响,近期组件厂商普遍下调了排产计划,供给端产能加速出清,产业链价格有望形成筑底。
2.2 N型技术趋势强劲,光伏电池依旧星辰大海
2.2.1 N型是未来发展方向,市场渗透率迅速攀升N型替代P型加速,HJT景气度抬升。N型电池较P型具备天然优势,N型型电池无光致衰减效应(LID),具有更长的少子寿命、更低的温度系数、更好的弱光性等优点,因此可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低的LCOE,全生命周期内的发电量高于P型电池。根据InfoLink统计,2023年P型和N型市占率分别为71%和27%,而2024年预计N型将全面替代P型,市占率或高达近79%,出货量有望达到492GW。HJT是具有本征非晶层的异质结电池,核心结构是晶硅层与非晶硅薄膜。异质PN结一方面可以形成更高的开路电压,另一方面能实现更好的钝化效果,因此更易提升转换效率,目前处于降本增效的关键期,有望具备长期竞争优势,市场渗透率将显著提升。
HJT产品溢价凸显,产能产出持续放量。2023年四季度以来HJT电池片和PERC价差大体处于扩张态势,溢价空间坚挺。在P型向N型技术迭代升级的周期中,随着P型落后产能的加速出清,HJT技术红利有望被持续兑现。长期来看HJT电池降本空间较大,性价比渐显。根据Solarzoom数据,截至2024年6月,国内现有已投产HJT电池产线数量约67条,已投产HJT电池产能规模约42.3GW。整体来看2024年HJT电池需求、产能利用率有望呈逐季度递增态势,保守估计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25GW左右,2025年和2026年分别达到70GW、184GW,到2027年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50%,规模化扩张将进一步提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