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属行业策略:钢铁节能降碳助力利润增长
1钢铁:制造业需求维稳,钢企利润已有所回暖
1.12024年上半年回眸:制造业需求维稳,钢企利润已有所回暖
制造业需求维稳,钢企利润已有所回暖。尽管房地产开发建设指标较为低迷,然而制造业需求仍保持较高景气,使得粗钢总需求下滑幅度有限,且较低的粗钢产量使得原料价格走弱,钢企利润有所回升,6月7日,247家钢企盈利率已回升至52.81%。
2024/1/1-2024/06/07,钢铁板块上涨。2024年至今,SW钢铁行业指数(总市值加权平均)上涨2.25%,在申万行业当中排名第10位。钢铁行业板块又分为普钢与特钢板块,2024年至今分别变动3.26%和0.12%,其中特钢板块由于风电铸件、高温合金、不锈钢冷轧等领域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今年整体回落较多。
2024年1月-3月,需求不及预期,钢铁价格回落。尽管汽车、家电等制造业需求维持高景气,但房地产需求仍较为低迷,基建需求由于总项目数下滑,开工率不及往年同期水平,钢企需求同比下行,价格回落。2024年4月至今,需求逐渐改善,钢铁价格开始反弹。进入旺季后,基建需求逐渐回暖,二制造业需求仍维持高景气,钢铁库存开始持续去化,钢铁价格开启反弹。
1.2未来展望:钢铁需求有望长期维持稳定
我国钢材需求将长期维持稳定。我国已进入经济转型期,而房地产去杠杆是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典型表现,钢材消费增速趋缓不可避免。但由于我国经济仍在发展过程中,城镇化建设尚未完成,因此也不宜对房地产乃至全部用钢需求给予过分悲观的预期,叠加“稳增长”政策推进下及新兴领域用钢的增长,我们预计未来我国钢材需求将长期维持稳定。
关注制造业高端升级驱动。在稳增长政策推进下,房地产市场用钢有望企稳,但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已难再回到“高杠杆,快周转”的模式,其对钢铁需求的贡献已明显下滑,估计2024年住宅用钢占内需比例已仅为20%左右。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体现了对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的决心。我国制造业用钢占比将逐年提升,进而支撑钢材需求。
2钢材需求侧:厂房+基建+制造业支撑钢铁内需
2.1房屋建设:厂房建设支撑,未来耗钢以稳为主
本文我们选取了建筑业-房屋开发建设指标来衡量当前建材需求。和房地产建设指标从甲方(开发方)开展统计不同,建筑业-房屋指标是从乙方(施工承建方)开展的统计,样本更全,面积更大。建筑业-房屋指标包含住宅(竣工面积占比61%)、厂房(18%)、办公用房、商业及服务用房、科研教育医疗用房、文化体育娱乐用房、仓库等。其中,建筑业-住宅房屋指标既包括城镇投资中房屋竣工面积,也包括农村投资中房屋竣工面积。2024年1-3月,建筑业-房屋开发建设指标同比回落。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为-0.17%,施工面积累计同比为-7.50%,竣工面积累计同比为-2.21%。
2024年1-3月,住宅竣工面积同比为-6.82%。根据房屋竣工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我们测算1-3月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为-4.79%。当前房地产商拿地意愿不强,房地产开发投资遇冷,建设指标持续回落,进而拖累钢材需求。厂房建设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由于2020-2021年国内经济强势,企业利润维持良好水平,产能扩张意愿较为强烈。2021-2022年工业用地拿地出现明显增长,同比分别增长23.92%和19.52%,带动厂房近几年出现了建设高峰期,其2021-2024年一季度竣工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16.20%、10.42%、11.91%和13.24%。仓库竣工面积2024年一季度同比增速也达到了6.96%。厂房建设的增长明显支撑了建材需求,使得房屋整体竣工面积同比降幅明显小于住宅竣工面积。
房屋建设需求短期仍然承压。由于2023年住宅用地成交仍同比下滑24.34%,2024Q1同比下滑17.94%,因此2024年住宅用钢需求或仍难以恢复。同时2023年及2024Q1工业用地成交面积分别同比下滑18.99%和16.01%,预计将使2024年厂房用钢建设承压。政策支撑,房屋建设需求未来将趋于稳定。
5月17日,央行给出三大支持政策,具体为:1、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2、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3、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不低于25%。在“稳增长”基调下,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稳步推进,同时保障性住房和长租房市场持续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将更加稳健,房屋耗钢量预计将趋于稳定。2024年建筑业-房屋整体用钢需求再度回落。我们预测2024年建筑业-房屋整体耗钢量为32606万吨,同比下滑9%。
2.2基建:铁路+能源建设支撑基建需求
2024年1-4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7.78%。2024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重点省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等12个重点省份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述省份原则上不得在交通、新基建等七个领域新建(含改扩建和购置)政府投资项目(含地方各级政府投资项目)。我们预计今年基建需求增速将有所放缓。
基建用钢领域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能源工程、市政建设、水利、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其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已被我们划分到建筑业-房屋建设领域。铁路建设引领2024年交通运输业耗钢同比增加。交通运输中用钢量较大的为道路和铁路,尽管道路投资变化不大,但2023年1-4月铁路建设投资累计同比增长19.5%,结合mysteel数据,我们预测2024年交通运输业耗钢量达7930万吨,同比增长4.49%。能源建设高景气进一步支撑基建需求。
在“双碳”政策影响下,我国新能源建设保持高速发展。2024年1-4月,我国新增光伏装机60.11GW,同比增长24.40%;新增风电装机16.84GW,同比增长18.59%。传统煤电方面,2022年9月国家发改委召开煤炭保供会议中提出,2022-2023两年火电将新开工1.65亿千瓦,每年核准8000万千瓦,2024年保证投产8000万千瓦,预计三年总量在2亿千瓦,支撑煤电建设耗钢需求放量。根据《中长期管网规划》,我国的油气管网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结合mysteel数据,我们预测2024年电热燃气水供应+水利耗钢量达8252万吨,同比增长7.08%,并将持续增长。
2.3制造业:细分领域精彩纷呈,制造业用钢维持高景气
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1-4月累计同比为6.2%,企业库存维持低位。2022年至2023年6月份,制造业企业经历了主动去库存周期,产成品及原料库存均快速回落。截至2024年4月份,经历了小幅补库后产成品及原料库存同比分别增速为3.10%和2.08%,仍处于低位。未来伴随消费的复苏,在国内友好信贷环境下,企业主动去库存有望逐步向主动补库存阶段过渡。
制造业细分领域中:新兴机械设备用钢增速较快。我们将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及仪器仪表划为传统机械设备领域,将电气设备、计算机及通讯等电子设备划为新兴机械设备领域,并以用电量增速来衡量机械耗钢量增速。经历了2022年的低谷期,2023年机械设备用电量同比增速回升,其中新兴领域近几年用电量同比增速明显高于传统领域,2024年1-4月累计同比增速为23.75%,而传统领域累计同比为7.64%。基于此,我们预测2024年机械耗钢设备耗钢达20821万吨,同比增加3%。
2024年1-4月汽车耗钢维持高景气。汽车包含轿车、MPV、SUV、交叉型、客车、货车等,单车用量分别为1.16、1.55、1.55、0.88、4.49和3.42吨。尽管未来汽车部分对强度要求不高的零部件将逐渐被铝替代,但单车用钢量更高的SUV占比却一直不断提升。2024年1-4月,汽车产量同比增长7.90%,其中SUV和客车产量增速最高。因此,我们预测2024年汽车用钢量达6076万吨,同比增长5%。
2024年1-4月家电耗钢维持高景气。每台空调用钢30千克,每台冰箱用34千克,每台洗衣机21千克,而且这3种主力产品耗钢量约占整个家电行业的80%。2024年1-4月,三大家电产量同比增长10.96%。因此,我们预测2024年家电用钢量达1682万吨,同比增长5%。
船舶耗钢持续增长。2024年3月,中国目前在手累计船舶订单同比增长34.51%,有望持续支撑后续船舶耗钢需求。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2024年船舶耗钢量有望再创新高。
2.4进出口:2024年上半年净出口大幅增长
2024年1-5月,我国钢铁累计出口达4466万吨,进口达304万吨,净出口达4161万吨,同比增加892万吨,同比增长27.3%。价格优势与油气需求旺盛共同支撑我国出口。(1)以东南亚、韩国、巴西等为代表:由于今年以来我国钢铁价格同比下滑,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上述地区增量较为明显。(2)中东地区:油气需求旺盛也支撑了我国相关钢材出口增加,如1-4月份我国对阿联酋钢材出口增量达65万吨,同比增长37.49%;对沙特阿拉伯出口增量为39万吨,同比增长31.2%。
2.5需求总结:钢铁需求有望长期维持稳定
2024年钢铁需求下滑幅度有限。尽管地产领域拖累钢铁需求,但在铁路与能源工程等基建建设、厂房建设及制造业机械设备等需求的共同支撑下,内需整体保持稳定,叠加出口放量,钢铁需求预计下滑幅度有限。“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钢材需求有望长期维持稳定。2023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再度强调,2024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稳增长政策的推进,钢材需求有望长期维持稳定。房屋方面,偏弱的新开工及拿地或仍对一段时间内房屋用钢需求造成一定冲击,但伴随房企融资环境改善,市场信心的恢复,未来的需求有望企稳;基建方面,在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的支持下,铁路和能源建设需求有望持续支撑基建用钢需求增长;制造业方面,厂房建设高峰期或将结束,但企业产成品和原料库存维持低位,伴随着需求回暖,企业利润改善,主动去库存将逐步向主动补库存阶段过渡,进而支撑钢铁价格。
3钢材供给侧:“节能降碳”政策将持续约束钢铁供给端
铁水与粗钢产量累计同比提升。由于房地产需求回落,钢企利润承压,2024年1-4月,全国粗钢产量累计3.44亿吨,同比下滑1071万吨,同比下滑4.2%;生铁产量2.85亿吨,同比下滑1264万吨,同比下滑3.0%。
“节能降碳”政策将持续约束钢铁供给端。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目前仍有约15%产能能效达不到基准水平,节能降碳仍有潜力。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推动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目标、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6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高炉、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分别比2023年降低1%以上,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2023年降低2%以上,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比2023年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此外,2024-2025年,通过实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到2030年底,钢铁行业主要工序能效进一步提升,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先进水平,吨钢综合能耗和碳排放明显降低,用能结构持续优化,高炉富氧技术、氢冶金技术等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取得突破,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4原料端:供需转为宽松,钢企利润有望修复
4.1废钢:需求下行,价格承压
需求下行,价格承压。2024年上半年由于钢铁需求较弱,电炉产能利用率维持低迷,使得废钢价格跟随钢材承压国内进入钢铁报废加速期,预计2025年废钢回收量将达到3.33亿吨。废钢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自产废钢(钢铁及产品制造环节新废料)、社会回收废钢(加工废钢和老旧废钢)和进口废钢。其中社会回收废钢是主要来源,2019年占比达到83.3%。
根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中国钢铁制品的平均使用周期为20-27年,中国自2000年前后钢铁消费量开始快速增长,目前钢铁制品报废量进入加速期,根据贾逸卿等学者《中国废钢资源化利用趋势:2020-2035年分析预测》使用生命周期法预测,在不考虑进口废钢的情况下,国内废钢供应仍有望持续增加,到2025年中国废钢利用量有望达到3.33亿吨,社会回收废钢占比上升至86.6%。废钢中有大约85%左右可用于炼钢(转炉+电炉)。考虑到废钢进口量,据此测算,到2025年可用于电炉炼钢的废钢有望达到2.89亿吨,能够充分满足国内电炉发展的原料需求。
4.2铁矿:需求同比下滑,港口库存持续累积
铁矿港口库存持续累库。2024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41194万吨,同比增长2782万吨,增幅为7.24%;mysteel332家企业(样本占比88%)1-4月国产铁精粉产量8912万吨,同比增长272万吨,增幅为3.16%,而且由于需求端粗钢及铁水产量维持同比为负,铁矿港口库存持续累库,价格承压。
西芒杜铁矿有望加速投产。2023年12月6日,力拓发布声明,将向其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石项目投资约62亿美元(总投资116亿美元),包括港口和铁路基础设施。力拓的合资公司Simfer的矿山特许权估计拥有28亿吨矿产资源,其中15亿吨已转化为矿石储量,可支持26年的矿山寿命,平均品位为65.3%。力拓表示,Simfer权属矿山的首次生产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力拓拥有的两个区块的首次生产预计将在30个月内增加到每年6000万吨的年化产能,力拓产量份额将达到2700万吨。此外,FMG铁桥项目已于2023年8月份正常运营,预计在未来1年内逐步增产至达产,达产后将实现2200万吨的年产量,是四大矿山未来主要增量。
4.3双焦:焦煤供需紧张格局改善,焦炭成本支撑减弱
焦炭成本支撑逐步减弱。焦煤供需紧张格局改善,价格已明显回落,焦炭现货成本支撑逐步减弱,从而助力钢厂冶炼端利润修复。进口仍有增量,焦煤供需紧张或将缓解。国内焦煤产量维持稳定,进口焦煤持续提升,有望持续提振焦煤供应。随着焦煤供需紧张缓解,对焦化厂利润的挤压也将明显减弱。蒙煤口岸通关量持续增长。2022年5月以来,蒙煤通关量开始逐渐回升。
2024年1-4月份,我国共进口蒙煤1910吨,同比增长24.59%,预计蒙煤进口仍将保持高位运行。俄罗斯煤炭出口更多地转向亚洲市场。受俄乌冲突影响,欧美大幅减少俄罗斯煤炭的进口,使其被迫转向亚洲市场。2024年1-4月,我国进口俄罗斯焦煤972万吨,同比增长4.47%,预计俄罗斯焦煤进口将维持高位。关注澳煤进口放开的预期。我国2020年进口澳洲焦煤3536万吨,2021和2022年分别仅剩617万吨和217万吨。2024年1-4月,我国进口澳大利亚焦煤累计约246万吨,同比增长365.62%。若澳煤继续恢复进口,将有效改善国内焦煤供需情况,因此需要关注澳煤进口重新放开的预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