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数据库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1中国数据库行业领导者,积极推动数字化建设
1.1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助力数字经济建设
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领先的数据库产品开发服务商,国内数据库基础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者。公司为客户提供各类数据库软件及集群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等一系列数据库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致力于成为国际顶尖的全栈数据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服务于包括建设银行、中国人保、国家电网、中国航信、中国移动、中国烟草等在内的知名用户,成功应用于党政、金融、能源、航空、通信等数十个领域。
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原始创新、独立研发的技术路线。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掌握了数据库领域的核心技术,构建了中国数据库的“代码根”。近年来,达梦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发展,从单一数据库厂商成长为全栈数据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客户提供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以技术为根基,以创新为驱动。截至2024年5月,公司先后完成了100多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50多项全球领先的研究成果,参与10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拥有专利及软件著作权超600项。
依托自主研发技术优势,坚持以客户为导向,达梦产品市占率连续多年位居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市场国内数据库厂商前列。如今,达梦产品装机量达数百万套,服务于数亿人的工作及生活。未来,达梦将继续践行国产数据库的使命,为我国数字经济建设持续贡献力量。
1.2股权结构清晰,研发路线明确
公司的股权结构清晰,技术路线明确,自主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冯裕才先生和武汉梦裕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别为25.21%、10.19%和8.98%。其中,冯裕才先生为公司创始人。冯裕才先生主持设立达梦旨在搭建一个集数据库理论研究、数据库技术研发、数据库产品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在实现良性商业循环的同时实现国产数据库产品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有力竞争。在专业领域方面,作为创始人,冯裕才先生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即担任公司董事长一职,并长期主导公司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研究开发方向,确立了公司“自主研发”的技术路线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方向。
1.3核心竞争力铸就行业标杆,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发展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点:核心技术优势:1)深厚的技术积累:40余年数据库研发经验,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完成关键技术国产化。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获得365项软件著作权和292项专利。2)自主研发决策权:坚持原始创新,自主编写核心源代码,完全掌握技术发展方向。3)先进技术架构:具备分布式存储、动态弹性计算、行列融合等功能,布局前沿技术领域。研发优势:1)人才团队: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1,400名员工,其中70%为技术研发人员,注重人才培养。
2)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对标国际领先企业。3)合作与知识产权: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产品优势1)性能与兼容性:产品性能优越,与国际数据库同台竞技,兼容各类国产平台。2)安全性与生态链:自主研发,安全性高,构建完善的数据库产品生态体系。3)成熟度:广泛应用于金融、能源、电信等领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工程化与服务交付优势:1)研发管理体系:标准化产品研发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多项认证。2)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的服务团队,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和培训机制。用户黏性优势:数据库系统在企业IT运营中不可或缺,产品维护和升级频繁,用户更换数据库的可能性低。
1.4收入稳步增长,研发投入助力转型
1)收入端:2019年至2023年,达梦数据的营业总收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2021年增至7.43亿万元,复合增速为56.95%。其中,2022年收入金额出现小幅下滑,主要由2022年国内党政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进程出现短期放缓所致。
2023年回升至7.94亿元,同比增长15.44%,主要是因为受益于金融、能源等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加速推进及相关采购的增长。未来公司将围绕“原始创新”和“大数据”两个主题来进行发展,一是抓住国家大力支持自主研发软硬件产品的机遇,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不断丰富和提高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在党政领域各级信息系统中全面推进,并迅速在金融、能源、航空、通信、铁路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中扩大应用规模,不断扩大达梦数据库的市场份额;二是紧握“大数据”发展脉搏,充分发挥达梦在数据管理与数据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实施“大数据平台战略”,积极参与国内各数据中心、云计算项目建设,同上下游IT厂商密切合作,专注数据交换、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及咨询等产品及技术服务,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26.79%;随着公司发展目标的持续推进,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2)归母净利润端:2019年至2021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从2017年的0.89亿元增至2021年的4.44亿元,复合增速为122.78%。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下降-39.35%,主要系公司2022年政府补助收益金额存在较大幅度下降以及公司员工数量的增长。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金额为2.96亿元,同比增长10.07%,低于公司同期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主要是因为公司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期间费用较2022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增长65.85%;随着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费用端支出有望逐步收敛,利润端也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1.5全栈数据解决方案,引领行业数字化转型
达梦数据是国内领先的数据库产品开发服务商,是国内数据库基础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推动者。公司向大中型公司、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提供各类数据库软件及集群软件、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等一系列数据库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致力于成为国际顶尖的全栈数据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按照业务类型的不同,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软件产品使用授权、数据及行业解决方案、运维服务、数据库一体机等。其中,软件产品使用授权包括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集群软件及云计算与大数据产品。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软件产品使用授权占比为91.9%、数据及行业解决方案占比为4.06%、运维服务占比为3.44%、数据库一体机占比为0.59%
公司主要产品均为自主研发成果,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为突出。目前,公司已掌握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领域的核心前沿技术并拥有主要产品全部核心源代码的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共享存储集群等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零的突破,打破了国外数据库厂商的技术垄断。
达梦以自主为根、以技术为核,立志掌握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通过组建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团队,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快核心技术创新,推出了以达梦数据库为代表的核心数据库产品,并掌握了数据库技术的皇冠——共享存储集群核心技术,拥有产品全部核心源代码,牢筑我国数字信息安全基石。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的独立研发,现已掌握多项数据管理与数据分析领域的核心前沿技术,并取得相应专利,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软件系列产品。
基于上述核心技术,公司在数据库共享存储集群、高安全等级数据库、业务系统柔性迁移解决方案、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四个方向形成了具备一定先进性的关键核心产品。1)数据库共享存储集群:数据库共享存储集群是一种高端架构技术的集中式数据库产品,能够在向用户提供优秀的故障容灾能力和系统可扩展性的同时,在事务一致性、应用生态兼容性等方面与传统集中式数据库产品保持高度一致;公司在国家大力支持下,通过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该技术的突破并形成了商业化产品(达梦集群数据库管理系统DM8)。
2)高安全等级数据库:达梦数据库在主流机构检验认证结果中均处于安全等级最高产品序列,可充分满足国家重要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防护要求,有效应对海外对我国高安全数据库的“禁运”问题。3)业务系统柔性迁移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整合达梦异构数据实时同步技术和达梦数据库SQL处理相关核心技术,基于达梦数据实时同步工具和达梦数据库产品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柔性迁移解决方案。4)分布式数据库集群:公司基于原生分布式架构技术思想在现有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上,研发突破达梦分布式SQL引擎技术、分布式索引技术、分布式事务处理等相关技术,形成达梦分布式数据库集群。
2自主数据库重要品牌,乘信创东风有望长期成长
2.1数据库市场22-27年复合增速有望达26%,达梦是重要的国产品牌标杆
数据库是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必然需求。数据库又称为数据管理系统,是承载企业级用户交易数据、客户信息、存货库存等海量数据的载体。随着企业信息化的逐步拓宽,需要处理的数据迅速膨胀。在此背景下,以简单文件作为主要存储形式的初级数据管理模式逻辑上过于简单,且可扩展性差。当系统数据量大或者用户访问量大时,还需要解决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以及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
数据库本质是一款数据管理系统,除提供基础的数据存储功能外,还可以对数据进行新增、截取、更新、删除等操作,同时屏蔽数据访问的复杂性,能与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根据《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2022年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403.6亿元,2027年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86.8亿元,2022-2027年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26.10%。我国数据库产业链包括数据库产品提供商、数据库生态工具提供商、数据库服务提供商、数据库安全供应商、数据库生态社区、数据库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各领域参与者专攻术业,发挥竞争优势,积极拓展生态圈,为我国繁荣的数据库生态不断注入活力。
数据库可根据数据结构的匹配关系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1)关系型数据库:关系型数据库模型又称为SQL数据库,是把复杂的数据结构归结为简单的二元关系。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对数据的操作几乎全部建立在一个或多个关系表格上,通过对这些关联的表格分类、合并、连接或选取等运算来实现数据库的管理。目前流行的Oracle和MySQL等数据库均为关系型数据库。
2)非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又称为NoSQL数据库,意味着其将不仅仅限于传统的SQL二元模式,而是进行更广泛的拓展。随着互联网web2.0网站的兴起,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在处理电商、社交等超大规模和高并发的SNS类型动态网站表现出了功能上的欠缺,而非关系型的数据库则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非关系数据库的代表有MongoDB、CouchDB等。
Oracle、IBM等国外厂商凭借先发优势在数据库市场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但国产厂商正在奋起直追,国产领军企业份额已经接近或超过国外厂商。中国数据库市场总体规模在全球数据库市场占比较低,但数据库厂商数量显著多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根据墨天轮统计,截至2024年4月,中国数据库产品已超过280种。大量中国数据库厂商的出现,为挑战传统数据库巨头带来了更多可能。
以达梦数据为代表的中国数据库厂商,突破了大量核心技术,形成了高成熟度、高可用性产品,在金融、电信、民航、电力、社保、公安等领域实现了对重要核心系统的支撑。根据IDC发布的报告,在2023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市场中,阿里、腾讯、华为位居前三,占比约52%;达梦数据占比为2.73%,位居第七位。在2023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管理软件(本地部署)市场中,Oracle以17.01%的市占率位居第一;华为以14.42%的市占率位居第二位;微软以8.23%的市占率位居第三位;达梦数据占比为7.45%,位居第四位。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在2020-2022年中国国产数据库管理软件市占率排名中,达梦数据都位居第一位(因阿里云、华为、腾讯等公有云厂商数据库产品的经营模式差异较大,因此在赛迪顾问的报告中,未对其做排名统计)。
2.2新一轮信创工作有望开启,数据库龙头迎来重要机遇
第二批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名录发布,有望推动新一轮信创工作开启。2023年7月27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了《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试行)》,安全可靠测评主要面向计算机终端和服务器搭载的中央处理器(CPU)、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等基础软硬件产品,通过对产品及其研发单位的核心技术、安全保障、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评估,评定产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对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保障、售后维护等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性的综合度量和客观评价。
2023年12月26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了《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3年第1号)》,多款国产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相关产品的安全可靠等级被列为I级,其中,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V8.4成功入选,彰显了公司的重要行业地位。2024年5月20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再次发布了《安全可靠测评结果公告(2024年第1号)》,该公告新增了安全可靠等级为二级的名录,安全可靠等级被列二级的名录集中在中央处理器(CPU);新增的公司有麒麟信安、凝思软件、新支点等;新增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集中在服务器操作系统环节。
万亿国债有望逐步落地,信创市场有望持续成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23年已增发1万亿元国债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从24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24年先发行1万亿元。2024年5月13日,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有关安排。根据此次安排,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和50年,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
其中,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7只,首发2只、续发5只;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12只,首发3只、续发9只;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3只,首发1只、续发2只。2024年5月17日,财政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首次发行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30年期),首期规模为400亿元。
数据库是信创的重要内容之一,财政部正式发布7项基础软硬件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市场向区乡县级别深化利好数据库信创市场。2023年12月26日,财政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正式发布7项基础软硬件政府采购需求标准,文件覆盖操作系统、数据库、通用服务器、工作站、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系列采购需求标准明确提到,乡镇以上党政机关,以及乡镇以上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及部门所属为机关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应当将其符合安全可靠测评要求纳入采购需求。
财政部首次就具体软硬件设备出台采购需求标准细则,区县乡级别的信创升级逐步拉开大幕,从基础软硬件替换到电子公文系统以及电子政务系统国产化紧密衔接,未来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数据库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软硬件之一,随着信创工作的持续深化有望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公司作为我国网信产业的先锋代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旗下基础软件企业,为网信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在数据安全的大背景下,公司数据库产品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中,数据库软件已经深入渗透到关乎国计民生的各行各业,成为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成为保障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近年来,国际国内上发生了数次重大信息安全事件。为防范信息泄露、规避潜在风险,关键的政、商等领域使用的数据库产品必须具备极高的安全性,属于国家高度重视和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行业。公司数据库产品为自主研发,不采用开源代码,代码安全性高,经公安部与国家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与审核达到等保四级和EAL4+,是目前国产数据库中安全性较高的数据库产品。在对数据安全较为敏感的行业和领域中,公司数据库产品具有较大的安全性优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