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产测试电源市场发展与投资分析报告

1、高端电源国产化先锋,持续拓宽产品下游应用领域

1.1、深耕电力电子领域,品类矩阵持续丰富

专注电力电子领域二十余载,以研发创新为导向,持续拓宽品类边界。爱科赛博成立于1996年,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石,构建了高密度功率变换技术、高精度智能控制技术和产品化支撑技术等三大共通的技术平台,进而为公司产品与技术体系的迭代升级与产业应用深度赋能。经过多年研发投入与产品创新,公司产品范围已从单一的特种电源拓展至电能质量控制、测试电源等领域。


公司发展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1)起步期:1996-2003年公司初创期,主营航保电源产品,并初步形成逆变/变频等交流电源变换及控制、虚拟仪器测试等多项核心技术;(2)拓展期:2003-2010年,以航保电源产品为基础,拓展电源品类及应用领域,形成特种电源与电能质量两大产品线;(3)夯实期:2010-2018年,公司持续拓展特种电源与电能质量系列产品,并积极拓展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等新能源增量业务;(4)发展期:聚焦电源&电能质量,推动业务朝“产品+平台”转型,助力精密测试电源、特种电源、电能质量三大产品标准化、平台化、系列化。


“特种电源+电能质量控制设备+测试电源”三驾马车齐驱,覆盖下游高景气赛道。公司下辖精密测试电源、特种电源和电能质量控制设备三大主营产品板块,广泛应用于光伏储能、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及电力配网等领域。并且产品具备跨行业通用、行业内专用、客户定制等特点能够满足下游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凭借多年的产品研发经验形成的优质产品力和销售渠道,公司积累了包括华为、比亚迪、阳光电源、汇川技术等在内的大批优质客户。

2024年国产测试电源市场发展与投资分析报告

1.2、股权结构较集中,管理团队专业稳定

股权结构较集中,公司董事长白小青与妻子王琳为实控人。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董事长白小青直接持股公司股份15.98%,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西安博智汇间接持有公司2.08%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17.99%的股份。此外,公司拥有1家全资子公司、1家控股子公司。其中全资子公司苏州爱科主营电能质量相关产品,同时兼顾部分精密测试电源产品。控股子公司北京蓝军主营航空保障电源等特种电源业务。


管理团队稳定,并拥有深厚专业背景。公司管理团队组织架构稳定,其中多数成员伴随公司成长二十余载,拥有一线工作经历,具备深厚的专业技术背景及丰富的管理经验。


股权激励核心技术及业务人员,业绩目标彰显公司高速发展信心。2024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计划向不超过69名的技术及业务骨干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196.12万股,其中首次授予156.9万股。就业绩考核目标方面,公司2024-2026年营收目标值分别为11、15、20亿元,净利润目标则为1.52、2.1、2.8亿元,彰显了公司对未来三年实现高速发展的信心。

1.3、受益下游高景气赛道,主营业务高速成长

2019-2023年间公司营收与利润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得益于客户对产品认可度的提升与品牌效应积累,叠加新能源光储和电动汽车等下游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2019-2023年间公司营收由2.38亿元增长至8.26亿元,复合增速达36.5%。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扭亏为盈后实现了高速增长,在2020-2023年间公司归母净利润CAGR高达102.1%,到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yoy+101.8%。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受益于规模效应期间费率实现大幅下降。随着公司高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与经销渠道的拓展,从2019年到2023年间,公司销售毛利率实现了稳健增长,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45.2%。与此同时,伴随公司销售收入规模的扩大,其期间费用率实现了显著下滑。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至28%,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7%/6.0%/10.8%/0.5%。得益于毛利率的提升与费用率的下降,公司净利率在2019-2023年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到2023年公司净利率达16.2%。2024Q1受公司当季研发费用投入大幅增加的影响,公司期间费用率显著上升并导致净利率有所下滑,2024Q1公司研发费用率为22.5%,净利率下滑至3.8%。


光储与新能源车产业蓬勃发展对公司测试电源收入快速提升提供支撑。2019年起公司将原有精密测试电源项目独立形成产品线,并借助经销商渠道优势快速拓展业务,使其成为公司重要的收入、利润增长点。随着2021年起,国内包括光储与新能源车在内新能源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公司测试电源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其营收规模由2020年的0.5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87亿元,3年CAGR高达113%,且每年增速显著高于公司营收增速。测试电源毛利率始终高于其他业务,并保持稳健提升态势。2019-2023年测试电源营业收入规模与毛利率均有所提升,主要系下游光储、电动汽车等领域测试设备需求旺盛,测试电源业务快速放量同时毛利率较高的通用测试电源占比提升。

2、测试电源:乘新能源东风,国产替代加速突围

2.1、需求落脚“产&研”两端,光储领域为产品应用主市场

测试电源是电气电子产品在研发、生产环节中的必要测试设备。精密测试电源市场落点研发测试与生产测试两端。在研发测试方面,主要用于新型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产品、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等被测试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需求与行业下游技术迭代速度、行业景气度和融资环境相关。


生产测试应用领域方面,与下游资本开支力度相关。高景气下游需求助力公司测试电源业务营收快速增长,光储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0-2022年间公司精密测试电源业务营收由0.51亿元增长至3.08亿元。CAGR约146.7%,根据下游应用场景可分为光储、电动汽车与科研实验和其他场景。其中(1)光伏储能领域为该业务同期主要来源,2020-2022年该领域创收由0.26亿元增长至2.33亿元,CAGR约198.4%,占比由51.8%提升至75.8%;(2)电动汽车领域收入由2020年的0.05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0.29元,CAGR高达148.8%;(3)科研试验领域2020-2022年间收入总体上也是实现了快速增速,由2020年的0.19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0.42亿元,期间CAGR达46.9%。

2024年国产测试电源市场发展与投资分析报告

2.2、“光储装机景气度延续+逆变器迭代提速”共驱需求放量

光伏/电池模拟器与电网模拟源为新能源发电领域所必需测试设备,光伏、储能部分测试设备可交叉使用。(1)光伏模拟器:实验室无法搭建各种功率等级的太阳能电池板,而光伏模拟器可用来模拟不同功率等级、不同阻抗特性、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太阳能电池板直流供电特性,可在各种工况下完成光伏逆变器的性能测试;(2)电网模拟器:使用真实电网无法达到实时模拟电网中各种工况的要求,而电网模拟源可模拟电网各种稳定、异常或极端工作状态来测试光伏逆变器的性能指标;(3)电池模拟器:使用真实电池无法满足多工况、易操控、高效率等要求,而电池模拟器可模拟不同电池类型、阻抗特性、输出电压范围等来完成对储能交流器的性能测试。


测试电源在光储领域主要用于逆变器产品,其需求放量主要与两方面相关:(1)下游光伏、储能行业景气度;(2)逆变器产品迭代升级速度。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达474GW。全球光伏装机在经历2022、2023两年的高速发展后,2024年间全球光伏装机增速预计将回落至14%左右。根据集邦新能源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有望达474GW,虽然增速相比此前有一定回落,但装机绝对值仍能够实现增长。在全球光伏装机持续增长的大背景下,光伏逆变器同样能够维持较大的出货规模。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将达381GW,考虑到下半年欧洲、南美等区域较大的库存压力,其出货增速相比2022年有所回落。伴随行业库存回归合理水平,其出货量有望同光伏装机保持同幅度增长。


2023-2025年间全球储能装机复合增速有望达66.1%。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全球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持续提升,作为平抑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重要组成部分的储能同样有望实现高速发展。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2024年全球储能装机有望达82.6GW,yoy+73.6%,到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有望进一步提升至131.3GW,2023-2025年间储能装机复合增速有望达66.1%。


降本诉求驱动光伏逆变器产品高功率化提速,大功率逆变器产品渗透率持续提升。大功率逆变器较小功率逆变器本体价格更低,并能显著降低光伏电站中其他系统成本。随着高功率化降本路线的清晰,光伏逆变器产品正朝适应性更强、高功率和功率密度更高等方向发展,且迭代升级速度加快。据CPIA预测,2023-2030年集中式逆变器与组串式逆变器(集中式电站用)的单机主流额定功率及功率密度将持续、显著地提升。据索比光伏网统计,在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场景中,2023年全年组串式逆变器招标占比90%,较2022年提升10pct,同时组串式大功率化趋势显著,300kW+功率段组串式逆变器占比已达30%,取代225kW+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产品成为行业主流。


预计到2025年国内光储逆变器出货增量带来的测试电源需求将达32.3亿元。根据动力源披露的《关于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可测算2023年单GW 光储逆变器产能新增对应的测试电源采购需求为1856.36 万元/GW。考虑2024-2025年全球光储逆变器的增量需求分别为111.3GW与140.2GW及国内企业份额80%假设和每年10%左右的替代需求,单GW逆变器产能新增测试电源需求总额每年下降5%的情况下,可测算得出2024年和2025年增量产能带来的光储测试电源市场分别为27.0亿元与32.3亿元。

2.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带动测试电源需求放量

测试装备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电驱动系统、电源系统、动力电池和充电桩研发和生产环节中必不可少。测试电源在电动汽车中测试作用主要集中于:(1)电池模拟器:模拟不同电池类型、阻抗特性、输出电压范围等,建立电机控制器测试所需的各种电池供电工况,进而完成电机控制器的功能、性能测试;(2)电机模拟器:基于电机动态数学模型,通过数字参数设置各种电机本体参数和机械负载转矩,实现永磁同步等电机的电动及发电状态模拟和各种电机负载工况模拟,进而测试故障状态下电机控制器的性能和适应性。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带动测试电源需求增长。据罗兰贝格统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781万辆,yoy+35.8%,新能源车渗透率达36.0%,yoy+8pct。根据罗兰贝格预测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进一步提升,到2024年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超40%。同时,新能源汽车高销量带动配套充电桩销量显著增长。2023年国内实现新增充电基础设施338.6万台,同比增长30.6%。稳步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销量与新能车三电系统集成化、多功能化与大功率化的发展趋势将持续为新能源车领域测试电源的需求带来稳定支撑。


2025年新能源汽车领域测试电源市场有望达27.8亿元。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和电源系统都朝高电压、高功率密度、高集成化方向,从而在相应研发生产环节对测试电源产生新的需求。综合锂电池及汽车车载电源、电驱系统和充电桩领域的增量产能和需求测算,预计国内新能源车领域将形成对测试电源27.8亿元左右的测试电源需求。预计到2025年国内锂电池产能增量带来的测试电源市场将达25亿元。根据派能科技披露的定增问询函可测算单GWh锂电池产能新增对应地测试电源采购需求为1413万元/GWh,此后年降5%。考虑2024-2025年国内锂电池增量产能分别为154.9GWh与178.5GWh、国内企业份额64%的假设及每年10%左右的替代需求下,可测算得出2024年和2025年增量产能带来的锂电池测试电源市场分别为22.9亿元与25亿元。


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产能增量带来的车载电源与电驱系统测试电源市场合计将达1.3亿元。根据动力源披露的《关于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可测算单套车载电源产能新增对应地测试电源采购需求为25.75元/套,此后年降5%。考虑2024-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产能增量分别为259与274.9万辆、国内企业份额60%的假设及每年10%左右的替代需求下,可测算得出2024年和2025年增量产能带来的车载电源测试电源市场分别为0.70亿元与0.70亿元。考虑新能源车车载电源系统与电驱系统的相似性,2024-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增量产能带来的电驱系统测试电源市场分别有望达0.70与0.70亿元。

2024年国产测试电源市场发展与投资分析报告

预计到2025年国内充电桩需求增量带来的充电桩测试电源市场将达1.35亿元。根据优优绿能2022 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书可测算新能源汽车领域单台充电桩产量对测试电源产品的需求金额平均为108.82 元/台,此后年降5%。考虑2024-2025年国内充电桩需求增量分别为112.6与125.0万台的假设及每年10%左右的替代需求下,可测算得出2024年和2025年充电桩增量需求带来的测试电源市场分别为1.28亿元与1.35亿元。


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车领域增量测试电源需求有望达27.8亿元。综合锂电池及汽车车载电源、电驱系统和充电桩领域的增量产能和需求测算,预计国内新能源车领域将形成对测试电源27.8亿元左右的测试电源需求。

2.4、测试电源国产化先锋,产品、技术实力构建竞争壁垒

2.4.1、大功率国产化率加速提升,小功率国产化开始起步根据单机功率大小测试电源分为大功率测试电源与小功率测试电源。其中大功率测试电源单机功率40kW以上,需求主要集中在包括新能源发电与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能源行业;而小功率测试电源的单机功率在0.5kW-35kW之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设备、消费电子、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小功率测试电源发展在前,新能源需求后发带动大功率测试电源。受早期产业结构与下游应用领域被测产品相对较小的用电负荷影响,测试电源需求主要集中在0.5kW-35kW。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产品能量密度、单机功率的持续提升带动更具性价比优势的大功率测试电源需求起步。台资、外资厂商主导小功率测试电源市场,国产厂商为大功率测试电源重要参与者。目前,小功率测试电源行业发展相对成熟,市场规模大且稳定增长,但市场被起步较早的台资、外资厂商所主导。随着国内新能源市场容量快速增长与产品迭代升级加快,国内厂商凭借优异的产品性价比与快速响应的售后能力,成为了大功率测试电源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国内测试电源市场国产化率相对较低,外资企业属于行业第一梯队。据测试电源国内销售额水平,可将测试电源划分为三个梯队:(1)第一梯队致茂电子、是德科技、艾德克斯,三家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均在10亿以上;(2)第二梯队科威尔、爱科赛博、艾诺仪器、阿美特克等,其国内销售规模在1-10亿元之间;(3)第三梯队大华电子、博奥斯电源、上海汉森、扬州双鸿等,其收入规模在1亿元以下。2022年,前两大梯队厂商国内市场销售额合计约49亿元,约占50%-70%市场份额。2022年,国内整体市场空间在70-100亿元之间,其中以科威尔、爱科赛博为代表的国产测试电源企业份额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国产化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间。


大、小功率测试电源技术路线不同,切换生产需要时间。虽然大、小功率测试电源的基础原理、控制技术相通,但是由于面对需求不同,两类产品所用的技术路线与结构特点并不相同。差异主要体现在两者的电源拓扑架构与内部使用的核心功率器件上,大功率测试电源更多使用IGBT功率器件,而小功率测试电源则以MOSFET为主。较大功率测试电源,小功率测试电源对精度要求高、技术壁垒更高。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信用债市场投资策略报告

2024-06-05
下一篇

2024中美库存周期行业报告:出口链投资机遇分析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