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传媒行业AI应用投资策略
板块复盘:传媒板块近半年整体震荡,涨幅靠后,估值回落
1.1复盘与估值:传媒板块近半年整体震荡,涨幅靠后,估值回落
A股传媒板块自2023年10月以来整体震荡,在2023年12月及2024年3月迎来涨幅高点,2024年1月回落较多。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传媒行业涨幅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传媒板块PE(TTM)估值由2023年10月中旬的40.4倍震荡下降至2024年4月下旬的37.6倍。
1.21.2.1影视板块:电影票房表现较好及多模态AI模型不断推出,或为板块估值提升重要驱动力2023年10月以来,影视板块在传媒各子板块中表现相对较好,尤其是春节后,或由于春节档票房创下同档期新高,及2月以来Sora、Kimi等大模型发布及用户量攀升,影视板块在2月中旬至3月中旬涨幅明显。业绩增长带动影视板块PE(TTM)估值持续下行,从2023年10月中旬的95.6倍回落至2024年4月的50.2倍。
1.2.2游戏板块:或因市场对短期业绩的担忧,2023Q4以来市场表现及估值整体震荡回落2023Q4以来游戏板块市场表现震荡回落,2023年12月下旬以来,或因大盘整体调整,游戏板块市场表现一路下行,至2024年2月探底,春节后,游戏板块表现随大盘反弹而有所修复,3月下旬以来或由于市场对游戏公司整体一季报的担忧,游戏板块市场表现再度回落。板块估值整体随市场表现而回落,整体PE(TTM)从2023年10月的33.9倍跌至2024年4月的21.5倍。
1.2.3广告营销板块:板块表现或受短剧市场发展、AI多模态模型发布等影响,估值相对平稳2023年11-12月,或受抖音短剧投流及短剧出海快速增长的影响,广告营销板块明显上涨,估值明显提升,后随传媒板块和大盘回落而回落。2024年2-3月,或受益Sora视频生成大模型及营销公司视频生成、智剪垂类模型的发布,广告营销板块市场表现和估值再度上涨。整体看,广告板块PE(TTM)从2023年10月的46.1倍小幅度提升至2024年4月下旬的49.0倍。
1.2.4出版板块:板块表现或受所得税政策预期及大模型数据语料需求的影响,估值波动相对小2023年12月底至2024年2月,或受出版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及大盘影响,出版板块走势明显回落。2024年2月中旬以来,或由于Sora、阶跃星辰等大模型发布拉动对数据语料的需求,出版公司的内容版权价值得以重估,推出出版板块明显上涨。出版板块估值波动相对较小,PE(TTM)估值自2023年10月的16.1倍略有提升至2024年4月下旬的16.9倍。
海内外AI大模型:长文本、多模态能力不断突破
2.1海外:从Sora到Suno,多模态AI模型风起云涌
投资策略:继续布局“AI+影视/游戏/教育/音乐/营销/MR”
3.13.1.1文生视频模型不断突破,持续赋能影视制作降本提效从Runway、Pika到PixVerse、Sora、Vidu,文生视频模型不断突破,相关AI应用也取到良好市场反响或流量的快速增长。2月29日,央视推出《中国神话》系列AI微短剧的首部作品——《中国神话·补天》。3月6号,全球首部完全由AI制作的长篇电影《OurT2Remake》在好莱坞举行首映礼,该片长达90分钟,由50位AI领域的艺术家借助ChatGPT、Midjourney、Pika、Kaiber等AI技术分段创作,影片创作全程都由AI完成。截止4月20日,PixVerse单日访问量超4万次。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成本的下降,AI有望持续影视行业降本增效,并进一步丰富影视内容供给,打开行业变现空间。+
3.1.2电影供给持续释放,或驱动板块业绩持续修复2023年,全国电影票房达549亿,同比增长83.5%。在优质电影供给带动下,截止4月29日,2024年全国电影票房已达187亿。2024年春节档、清明档票房分别达80.51、8.42亿元,均创同档期票房历史新高。2024年后续重要档期如五一档、暑期档、国庆档的新片表现值得期待,其中2024年有望上线的重点影片包括《酱园弄》《哪吒之魔童闹海》《美人鱼2》《猩球崛起4:新世界》《死侍3》《小丑2:双人舞曲》等,优质影片供给持续释放有望带动电影票房不断增长,驱动影视板块业绩持续修复。
3.1.3短剧:发展与规范并重,出海布局新蓝海,行业行稳致远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国内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同比增长268%,预计2024年将超过500亿。在保持高增速的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不断完善短剧常态化管理机制,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建立小程序“黑名单”等机制,短剧行业的规范化,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此外,短剧出海市场热度高涨,根据SensorTower数据,相比2023年9月,2024年2月内购收入和下载量分别增长280%和220%。截至2024年2月底,已有多达40多款短剧应用试水海外市场,累计下载量近5500万次,内购收入达到1.7亿美元,出海有望进一步打开短剧市场成长空间。
3.1.4“AI+影视IP”重点推荐上海电影、奥飞娱乐、芒果超媒、阅文集团,受益标的:华策影视、万达电影、掌阅科技、中文在线。(1)上海电影(601595.SH):电影市场复苏与大IP开发业务有望继续驱动增长业绩持续修复,看好电影及IP业务持续驱动增长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85.07%),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2年为-3.3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2年为-3.71亿元)。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18.26%),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28.18%),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20.83%)。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系得益于电影市场恢复,公司控股影院营业收入提升,以及并表上影元,新增授权业务收入所致。2023年毛利率为22.83%(同比+33.48pct),净利率为15.97%(同比+107.10pct)。2024Q1毛利率为30.95%(同比+7.36pct,环比+18.30pct),净利率为21.90%(同比+1.68pct,同比+20.70%)。公司毛利率及净利率提升主要系电影放映收入增加,及新增授权业务毛利率较高所致。此外,公司2023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并拟在2024年上半年持续盈利等前提下,增加一次中期分红,分红金额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40%。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3.45/4.64亿元,EPS分别为0.53/0.77/1.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0.11/41.38/30.63倍。
电影市场有望持续复苏,继续驱动公司电影主业修复202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49.15亿元(同比+82.64%),2024年春节档票房80.16亿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联和院线票房44.83亿元(同比+105.90%),直营影院票房6.32亿元(同比+129.71%)。我们认为,受益于电影产能释放驱动电影市场持续复苏,以及公司储备影片录陆续上线,电影主业或持续修复。大IP开发业务快速发展,驱动公司长期成长2023年,上影元在衣食住行等领域展开IP授权联名合作,全年合作项目全网声量超67.8亿。2024年公司发布“iNEW”战略,未来3年,目标实现IP合作商品GMV超100亿元,IP授权业务有望快速增长,构成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3.13.1.4“AI+影视IP”重点推荐上海电影、奥飞娱乐、芒果超媒、阅文集团,受益标的:华策影视、万达电影、掌阅科技、中文在线。(2)奥飞娱乐(601595.SH):玩具业务释放IP价值,“新品+出海”打开成长空间2024Q1盈利能力明显修复,看好动漫IP价值持续释放,维持“买入”评级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27.39亿元(同比+3.09%),实现归母净利润936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业绩增长主要系陀螺及潮玩品类销售收入增长带来玩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86%至11.67亿元。公司2024Q1实现收入6.50亿元(同比+7.98%),实现归母净利润5050万元(同比+202.85%),为2020年来最高单季度盈利水平,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婴童及内容业务净利润增加。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3.14/4.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4/0.21/0.2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0.5/33.7/25.3倍。精益管理叠加发力高毛利玩具业务,2023年及2024Q1毛利率显著提升公司2023年实现毛利率37.72%(同比+6.69pct),主要系公司优化生产流程、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陀螺、潮玩等玩具高毛利,推动玩具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10.37pct至43.08%,且收入占比同比提升5.34%至42.62%,拉高整体毛利率,其中剑旋陀螺收入翻倍增长。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率为3.42%(同比扭亏为盈)。2024Q1实现毛利率44.55%(同比+7.80pct),或由于《心世界奇遇》等重磅动画IP上线,影视类收入放量;实现归母净利率7.76%(同比+5.0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2.14%(同比+0.69pct),管理费用率为14.40%(同比+0.57pct),保持稳定。
内容业务为基,IP为核,“玩具推新+出海”驱动长期成长公司持续聚焦优质内容创作,《量子战队第二季》于3月22日开播,《超级飞侠16电能集结》于5月22日开播,60集动画《羊村守护者之十》于2024年2月备案。玩具新品持续推出,“超级飞侠”十周年将推出收藏类玩具,陀螺品类推出指尖陀螺、网红陀螺、文创陀螺等多个衍生产品线,“量子战队”或打造变形品类第一品牌。公司重视出海业务,聚焦北美、欧洲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推动“产品+内容”出海。公司拥有头部IP矩阵,以IP为核心,玩具业务及乘风出海或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3.1.4“AI+影视IP”重点推荐上海电影、奥飞娱乐、芒果超媒、阅文集团,受益标的:华策影视、万达电影、掌阅科技、中文在线。(3)芒果超媒(300413.SZ):会员规模创新高助力收入增长,优质内容待释放剔除所得税影响后2024Q1净利润或同比增长,延续成长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6.28亿元(同比+4.66%),归母净利润为35.56亿元(同比+90.73%);2023Q4公司营业收入为42.62亿元(同比+22.98%),归母净利润为17.75亿元(同比+1110.43%),扣除所得税政策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19.27亿(同比+3.36%),业绩增长主要系会员收入发展提速,且费用率持续优化,2023年销售费用率为15.45%(同比-0.46pct)。公司2024Q1营业收入为33.24亿元(同比+7.21%),归母净利润为4.72亿元(同比-13.85%),剔除所得税影响后公司归母净利润或为5.60亿元(同比+2.19%),业绩增长主要系公司内容投入产出比提升,同时精益管理带来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99pct。我们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18/21.80/23.8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3/1.17/1.2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96/20.21/18.62倍。2023Q4会员收入强劲增长,广告收入增速由负转正2023年末芒果TV有效会员规模达6653万(同比+12.46%),驱动2023年会员收入达43.15亿元(同比+10.23%),其中2023Q4会员收入同比增长35.64%,2023年月均ARPU为5.40元。
2023年实现广告收入35.32亿元(同比-11.57%),降幅缩窄,其中2023Q4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5.95%,增速由负转正。随精品内容释放、广告新客户开拓与消费复苏,会员规模、ARPU及广告收入或持续增长。优质内容供给待释放,AIGC助力降本增效,持续增长可期2024年公司储备超80部影视剧,4月19日首播《乘风2024》上线三天累计播放量4.9亿;重磅综艺《歌手》、创新综艺《中国村花》等优质内容或于年内上线。3月15日,湖南广电首个AI导演“爱芒”上线,公司或持续强化内容与AI等新技术的结合。公司2024年内容供给丰富,叠加AI赋能,业绩或稳健增长。
3.1.4“AI+影视IP”重点推荐上海电影、奥飞娱乐、芒果超媒、阅文集团,受益标的:华策影视、万达电影、掌阅科技、中文在线。(4)阅文集团(00772.HK):大IP产品储备丰富,2024年或迎供给释放2023年业绩回暖,看好优质内容释放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维持“买入”评级2023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12亿元(同比-8.0%),其中在线业务收入39.48亿元(同比-9.5%),主要系公司优化投资回报率较低的分发渠道所致。IP运营及其他业务收入30.64亿元(同比-6.1%),主要系公司2023年上线的影视内容少于2022年所致。公司毛利率为48.1%(同比-4.8pct),净利率为11.5%(同比+3.5pct),归母净利润为8.05亿元(同比+32.3%),毛利率下滑主要系版权运营业务毛利率下滑所致,净利润增长主要系其他受益变动所致。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04/13.49/15.1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1/1.3/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55/21.62/18.73倍。
渠道优化背景下,付费用户增长可观,用户付费潜力有望逐步释放2023年公司自有平台产品和自营渠道MAU为2.056亿人(同比-15.7%),平均月付费用户为870万人(同比+10.1%),其中自有平台产品的月付费用户同比增长超20%。付费用户的增长体现了打击盗版、增强产品运营能力、输出高品质内容等积极进展。2023年付费内容的每名付费用户平均月收入为32.5元(同比-14.0%),主要系部分新转化的付费用户在其付费周期的初始阶段支出较少所致。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不断输出精品内容,用户付费率及付费规模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优质影视内容储备丰富,AI持续赋能创作生态与IP变现2024春节档,公司出品的《热辣滚烫》票房超34亿元,储备影视内容还包括《庆余年》第二季、《大奉打更人》《与凤行》《玫瑰故事》等,其中《庆余年》第二季预约人数已突破1200万,成为全网首部预约破千万的剧集。2023年12月,公司海外阅读平台WebNovel畅销榜排名前100中,有21部作品由AI翻译完成。我们认为,公司丰富优质内容的上线有望带来可观业绩增量,同时AI有望带来内容制作的降本增效并缩短IP变现路径,AI与出海有望共同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3.1.4“AI+影视IP”重点推荐上海电影、奥飞娱乐、芒果超媒、阅文集团,受益标的:华策影视、万达电影、掌阅科技、中文在线。(5)华策影视(300133.SZ):AIGC提升内容创作效率,优质内容开发能力助力成长。在核心主业上,公司一方面提升创意要求,将影视剧的研发和开机适度延后,另一方面狠抓项目预售,预售成绩创出新高;在生态业务上,加大了对版权运营、微短剧和运营商业务(视频彩铃等)的投入力度;在科技创新上,在AIGC、大数据、办公数智化三个方向聚合了科技型人才团队,成立了AIGC应用研究院,在影视领域快速推出了自研垂直模型。(6)万达电影(002739.SZ):电影院线龙头,市占率稳步提升。近年来凭借长期积累的经营管理优势和创新举措,万达电影市占率保持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国内拥有已开业影院905家,7546块银幕,市场份额16.7%,其中直营影院709家,6156块银幕。随着公司对直营影院提质升级,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据公司2023年报,公司不断完善大数据管理平台赋能经营,通过AI技术实现营销物料和文案制作、排片等智能化运营,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7)掌阅科技(603533.SH):IP运营变现方式多元,加快AI与阅读融合。公司大力推进衍生业务布局,积极拓展以IP为核心的视频内容生产、制作与运营。衍生业务在内容侧已经建立起了质量和数量稳定输出的能力,在回收侧运营效率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逐渐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创新推出国内阅读行业首款对话式AI应用“阅爱聊”,且将国内领先的AI大模型和“掌阅”APP进行深度融合。(8)中文在线(300364.SZ):AIGC技术或推动公司IP变现效率提升。公司深耕数字文化内容行业,持续完善内容创作生态,并拓宽数字内容销售方式。通过对优质网文进行音频、漫画、动态漫、动画、短剧、影视、游戏以及文创周边等衍生形态的全模态开发,升级IP衍生孵化链条。在AI方面,公司发布了自己的AI大模型“中文逍遥”1.0版本,且拥有超过60TB的正版数据,含文字/音频/视频多种类型,覆盖小说、科普、社会等多个品类。
AI+游戏:供给释放+AIGC赋能,业绩与估值或迎来双击
3.2.1版号稳定发放,数量有所提升,重磅游戏获版号有望带动行业增速提升2022年及2023年,国产游戏版号分别发放468、977个,2023年月均版号近82个,截至2024年3月,2024年已发放国产游戏版号333个,月均版号111个。游戏版号稳定发放,且整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有望带动游戏供给改善。此外,头部新游戏对行业增长带动作用明显,多款重磅游戏如《永劫无间手游》《地下城与勇士:起源》等成功获得版号,后续上线后,有望驱动行业收入增速提升。
3.2.2AI持续赋能降本增效,AI玩法变革正逐步显现在游戏研发方面,生成式AI模型已经成为游戏开发者的有力助手。根据Unity2024游戏报告,62%的工作室开始使用AI来改进工作流程,特别是在内容创作和动画方面。其中71%的开发者表示使用AI能够改善他们的交付和运营效率。在游戏玩法上,原生AI游戏玩法变革正逐步显现。育碧发布的NEONPCs技术,使得NPC的对话、行动不再是被预设好的,而是会根据NPC的个性、背景、情感做出独特的回答,且是由语音驱动的,从而增强叙事沉浸感,并且玩家和NPC也可以建立更加深度的关系,从而打造个性化的故事体验。这种多模态AIGC技术,有望为游戏玩法带来变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