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债券与货币基金:规模增长与策略调整季报

一、债券基金:较好的市场情绪加持下,规模超季节性增长

(一)资产规模:上行3000亿至9.34万亿,纯债基金增长明显

一季度在“资产荒”情形下债市情绪较好,尽管处于申购淡季,但债基规模继续增长约3000亿至9.34万亿元。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共有债券基金3553支,占全部基金数量的30.23%。一季度,机构“钱多”与政府债券供给偏慢的环境下“资产荒”极致演绎,叠加降息预期和风险偏好下降的因素触发,债券市场表现强势,带动债券基金申购情绪好于往年同期水平。一季度债基净发行75支,资产净值增加2941亿至9.34万亿元(不含未披露净值数据基金),由于处于申购淡季,资产净值较四季度的环比增速回落2.92个百分点至3.25%,但增幅创2021年以来同期新高,同比增速上行3.93个百分点至22.05%;债基存量总份额小幅上升2093亿(不含未披露份额数据基金),环比增速回落4.47个百分点至2.50%,同比增速上行3.67个百分点至21.38%。

2024债券与货币基金:规模增长与策略调整季报

分类型来看,份额方面,债基环比份额提升2.50%,主要由中长期纯债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带动。其中,中长期纯债基金、短期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份额上升幅度分别为3.63%、18.33%、4.52%,而二级债基、被动指数债基、可转债基金份额分别下降17.38%、8.02%、14.89%。


规模方面,中长期纯债基金、短债基金、一级债基规模实现增长,二级债基、指数债基规模下降。(1)中长期纯债基金:债市情绪较好,资产净值超季节性增长。资产净值约为5.91万亿,一季度增幅从2023年四季度的4164亿回落至2539亿,但仍显著高于2021-2023年一季度的平均水平(1117亿),同比增速上行至22.8%,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机构对长久期产品的偏好有所增加。


(2)短期纯债基金:存款替代效应下资产净值快速增长,环比增速大幅上行至19.33%附近。资产净值约为12014亿,存款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广义现金类产品由于替代效应规模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增幅由2023年四季度的894亿上升至1946亿,规模环比增速大幅上行9.59个百分点至19.33%。


(3)一级债基:资产净值小幅增长,环比增速大幅上行至5.29%附近。资产净值约为7220亿,一季度增幅由2023年四季度的-199亿元上升至363亿元,规模增速大幅上行8.10个百分点至5.29%。


(4)二级债基:资产净值继续下降,环比增速下行至-16.93%附近。资产净值约为7173亿,一季度降幅由2023年四季度的1389亿扩大至1462亿,规模增速下行3.07个百分点至-16.93%。


(5)被动指数债基:资产净值持稳,环比增速大幅下行至-4.87%附近。资产净值约为7409亿,一季度增幅由2023年四季度的1858亿转为-379亿,规模环比增速大幅下行36.20个百分点至-4.87%。

(二)申购赎回:短债基金申购意愿明显改善,混合债基仍处净赎回一季度债券市场表现强势,短债基金申购意愿明显改善,中长期纯债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基申购意愿回落,混合债基受权益市场拖累仍处净赎回状态。


(1)短期纯债基金转为净申购。存款替代效应下短期纯债基金申购意愿明显改善,净申赎率中位数上行至7.64%,出现净申购的基金数量占比上行至60%以上。(2)中长期纯债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基申购意愿较四季度季节性回落。一季度银行自营买债存在“开门红”效应,委外需求相对偏弱,因此中长期纯债基金和被动指数债基整体处于申购淡季,较四季度申购意愿有所回落,但机构对长久期产品的偏好有所提高,头部中长债基金净申购情况仍较好,净申赎率的3/4分位数小幅上升至3.04%;被动指数债基净申赎率中位数由2.28%下行至-15.56%,净申购的基金数量占比下行至38.15%。(3)混合基金仍处净赎回状态。一季度权益和转债市场表现偏弱,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净申赎率中位数均为负数,出现净申购的基金数量占比分别为40.47%、21.18%。

2024债券与货币基金:规模增长与策略调整季报

(三)业绩表现:各类债券基金业绩均出现改善,二级债基业绩先下后上根据Wind债券基金指数,2024年一季度债券基金年化回报较四季度上行1.92个百分点至4.07%,各类债基业绩均出现好转,业绩表现排序为被动指数债券基金>中长期纯债基金> 一级债基>短期纯债基金>二级债基。(1)纯债基金:收益率大幅升至3.6-5.3%区间,长债好于短债,被动型表现好于主动型。中长期纯债基金年化回报环比上行1.23个百分点至4.94%,短期纯债基金年化回报环比上行0.44个百分点至3.66%,被动指数债基年化回报环比上行2.11个百分点至5.26%。(2)“固收+”基金:收益率边际改善,但二级债基表现受权益市场影响仍较其他债基品种偏弱。2024年一季度一级债基年化回报上行1.92个百分点至3.96%,二级债基年化回报上行4.53个百分点至2.69%。从业绩分位数来看,混合债基中,二级债基业绩分化较为明显,3/4与1/4分位数的年化收益率差值为5.31%;纯债债基业绩分布相对集中,3/4与1/4分位数的年化收益率差值在3%以内。

(四)杠杆率:资本新规实施叠加策略性价比不高,一季度末杠杆率下行至123.24%,一季度银行资本新规首次实施,增加了回购交易中质押物风险暴露的风险权重底线要求,叠加“防止资金空转”的监管要求下加杠杆的套息空间有限,杠杆策略性价比不高,一季末债基总体杠杆率下行2.35个百分点至123.24%附近,各类债券基金杠杆率均有所下降。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杠杆率约为126%,环比下行2.42个百分点;短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6.33%,环比下行0.64个百分点;一级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23.47%,环比下行4.09个百分点;二级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21.24%,环比下行3.13个百分点;被动指数债基加权平均杠杆率为113.86%,环比下行1.79个百分点。


(五)重仓债加权平均久期:上行至2.23年,多数债基积极拉长久期基金定期报告会对前5大重仓券做出公示,分析债基的前5大重仓债券的加权平均久期基本上可以描述整个债基的久期状况。分析发现,2024年一季度在债市收益率快速下行的背景下久期对组合收益的贡献度较高,债基拉久期较为积极,存续债基的前5大重仓券加权平均久期上行0.23年至2.23年,为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


分类型来看,各类债基均积极拉长久期。中长期纯债基金加权平均久期上行0.26年至2.42年;短期纯债基金平均久期上行0.18年至1.09年;一级债基加权平均久期上行0.09年至2.07年;二级债基加权平均久期上行0.32年至2.71年;被动指数债基加权平均久期上行0.44年至2.31年。

2024债券与货币基金:规模增长与策略调整季报

(六)资产配置:回到“债券时间”,政金债和信用债占比提升1、大类资产配置:债券占比提升,存款、股票和其他资产占比下降2024年一季度债基总资产大幅增加2978亿至11.28万亿,其中主要增持债券4007亿,减持股票292亿,减持银行存款81亿,减持其他资产656亿。一季度债基持有债券占比上升1.04个百分点至96.21%,股票占比下降0.29个百分点至0.98%,银行存款占比下降0.11个百分点至1.18%,其他资产占比下降0.64个百分点至1.63%。


中长期纯债基金增持债券、存款,减持其他资产。中长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增加3130亿至7.38万亿,其中大幅增持债券3450亿元至7.18万亿,占比上升0.57个百分点至97.32%,小幅增持银行存款56亿元至852亿,占比提高0.03个百分点至1.15%,小幅减持其他资产376亿元至1124亿,占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1.52%。


短期纯债基金增持债券,小幅减持存款和其他资产。短期纯债基金总资产增加2197亿至13955亿,其中增持债券2295亿至13550亿,占比上升1.37个百分点至97.10%;减持银行存款76亿至155亿,占比下降0.86个百分点至1.11%;减持其他资产21亿至250亿,占比下降0.52个百分点至1.79%。


一级债基增持债券和银行存款,减持股票和其他资产。一级债基总资产增加79亿至8808亿,其中增持债券104亿至8505亿元,占比上升0.32个百分点至96.56%;增持银行存款17亿至130亿,占比上升0.18个百分点至1.47%;减持股票3亿至41亿,占比下降0.04个百分点至0.47%;减持其他资产39亿至132亿,占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至1.50%。


二级债基大幅减持债券和股票,小幅减持银行存款和其他资产。二级债基总资产减少2131亿至8459亿,其中减持债券1710亿至7135亿,占比上升0.82个百分点至84.34%;减持股票289亿至1062亿,占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12.55%;减持银行存款45亿至141亿元,占比小幅下降0.09个百分点至1.67%;减持其他资产87亿至122亿,占比下降0.53个百分点至1.44%。


被动指数债基小幅减持债券、其他资产等各类资产。被动指数债基总资产减少297亿至7859亿,其中减持债券132亿至7592亿元,占比上升1.9个百分点至96.61%,减持其他资产133亿和银行存款32亿,占比分别下降至2.66%和0.74%。


2、债券类别资产配置:大幅增持政金债和信用债,减持同业存单和可转债2024年一季度债基持有债券资产增加4007亿至10.86万亿,主要增持金融债、中票和短融,减持同业存单和可转债。一季度债基主要增持中期票据1761亿、政金债1725亿、其他金融债932亿,存续占比分别为18.06%、37.53%、20.41%;小幅增持短期融资券706亿、企业债245亿,存续占比分别为5.59%、8.88%;主要减持同业存单713亿、可转债310亿、存续占比分别为2.46%、1.68%;小幅减持国债162亿,存续占比为3.41%。


中长期纯债基金主要增持政金债和信用债,小幅减持国债和同业存单。一季度中长期纯债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增加3450亿至7.18万亿,其中增持政金债1256亿、其他金融债1056亿、中期票据996亿,存续占比分别为44.29%、22.76%、15.09%,小幅增持企业债295亿、短期融资券130亿,存续占比分别为7.86%、2.05%;小幅减持国债179亿、同业存单69亿,存续占比分别为3.61%、1.91%。


短期纯债基金对多数债券资产有所增持,主要是中期票据、短融和其他金融债。一季度短期纯债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增加2295亿至13550亿,主要增持中期票据812亿、短期融资券552亿元和其他金融债544亿元,存续占比分别为34.17%、26.80%、14.29%;小幅增持政金债288亿、企业债179亿,存续占比为12.04%、8.20%。


一级债基主要增持中期票据和短融,减持同业存单、其他金融债。一季度一级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增加104亿元至8505亿元,主要增持中期票据176亿和短期融资券41亿,存续占比分别为30.92%、6.06%;小幅增持国债15亿、资产支持证券10亿和可转债9亿,存续占比分别为3.27%、1.01%和6.80%;主要减持同业存单66亿元、其他金融债51亿元、其他债券42亿元,存续占比分别达到0.97%、21.80%和0.68%。


二级债基对多数债券资产均有所减持,主要减持其他金融债和可转债。一季度二级基金持有债券资产减少1710亿至7135亿,其中主要减持其他金融债626亿、可转债332亿、企业债265亿和中期票据251亿,存续占比分别为27.22%、16.32%、16.92%和19.15%;小幅减持政金债117亿、同业存单43亿,存续占比分别为10.11%、0.36%。


被动指数债基持仓依据跟踪指数类型而定,主要减持同业存单,增持政金债。一季度被动指数债基持有债券资产减少132亿至7592亿,主要减持同业存单500亿,存续占比为11.41%;增持政金债292亿,存续占比为75.14%。

3、重仓债评级变化:城投债下沉至AA品种,产业债下沉至AA+品种

基金定期报告中会对前5大重仓券做出披露,分析债基的前5大重仓债券的信用等级状况,以反映基金底层资产的信用评级状况,从而描述各类债券基金持仓等级的变化。


从债基总体来看,(1)城投债持仓评级分布相对较低,产业债重仓债券以高等级为主的态势并未改变;(2)城投债AA+持仓占比下降,AAA和AA级均有上升,持仓有所分化;(3)产业债AA+级占比上升,AAA级占比下降,但仍占据主导地位。分基金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信用下沉更为明显,短债基金流动性管理诉求更强,采取精选个券下沉和中高等级城投拉久期相配合的策略,一级债基风险偏好下降,重点增配流动性较好的中高等级品种,二级债基城投债评级略有下沉。


(1)中长期纯债基金:城投债下沉至AA品种,产业债仍以AAA为主,略下沉至AA+品种。(2)短期纯债基金:城投债主要向AAA集中,也有部分下沉至AA品种,产业债向AAA级集中。(3)一级债基:城投债和产业债均向AAA级集中。(4)二级债基:城投债下沉至AA品种,产业债向AAA级集中。(5)被动指数债基:AAA级城投债占比大幅下降,AA+和AA级城投债占比提升,AA+级产业债占比有所提升。

二、货币基金:规模增幅超万亿,降杠杆、缩久期,存单收益助力业绩上行

(一)传统货币基金:存款替代效应叠加银行负债压力缓解,规模增幅超万亿1、资产规模:支数不变,规模增长突破12万亿元2024年一季度末货币基金存续支数保持在364支,规模增长突破12万亿元。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传统货币基金(不包括短期理财型基金,下同)存续364支,数量持平2023年四季度;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叠加存款替代效应作用下,货币基金资产净值大幅增加12117亿至12.48万亿,环比上升10.76%。


2、申购赎回:零售和渠道端均迎来大幅净申购,净申购数量占比回升至60%以上从净申购占比来看,2024年一季度货币基金中有60.44%出现净申购,较2023年四季度回升4.67个百分点。从净申购率的统计分布来看,一季度1/4分位数为-7.12%,较四季度下行0.65个百分点;中位数为3.36%,较四季度上行1.92个百分点;3/4分位数为14.77%,较四季度上行2.45个百分点。


分类型来看,一季度货币基金的零售端和渠道端均迎来大幅净申购,其中零售端贡献(65%)大于渠道端(35%)。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货币基金零售端份额(A、C、D、E、H、I、不分份额等)净申购规模大幅增加7967亿,占净申购总额的65%,反应了存款利率下调、居民存款搬家对货币基金规模的偏强驱动;此外,申购起点高、机构持有比例较多的货币基金渠道端份额(B、F、R)由四季度的净赎回3679亿转为大幅净申购4199亿,占净申购总额的35%,说明一季度银行负债压力边际缓解,叠加流动性管理需求提高,对货币基金的申购意愿也有所提升。


3、业绩表现: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小幅回升,规模较大产品收益率下行较快2024年一季度资金面平稳均衡,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1.96%,较四季度上行0.09个百分点,但对于规模较大的货币基金,或由于重要货币基金新规的整改要求,收益率下行速度较快。一季度末余额宝和微信理财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从2.1%-2.3%区间快速下行至1.8%-1.9%附近。


4、杠杆率和久期:降杠杆、缩久期杠杆率方面,2024年一季度货币基金的平均杠杆率为107.39%,较2023年四季度下行0.13个百分点;剩余期限方面,2024年一季度货币基金的平均剩余期限小幅下行至76.83天,较2023年四季度减少1.92天。


5、偏离度:绝对值均值小幅上行,负偏离度数量明显减少一季度货基负偏离风险明显降低。2024年一季度货基偏离度绝对值均值水平为0.04%,较2023年四季度小幅上行,偏离度最高值为0.28%,持平四季度,最低值为-0.05%,较四季度上行0.08个百分点。一季度有54支货币基金的最小偏离度为负值,数量较四季度的323支减少269支,货基负偏离风险明显降低。


6、资产配置:主要增同业存单、买入返售、银行存款等流动性较好资产(1)大类资产配置:大幅增持债券、买入返售、银行存款2024年一季度末,货币基金资产总值增加13267亿至13.54万亿。其中增持7102亿债券、3912亿买入返售和2054亿银行存款,小幅增持199亿其他资产,四类资产的配置占比分别为40.62%、19.98%、39.02%%和0.38%;相比四季度,债券占比上升1.40个百分点,买入返售资产占比上升1.03个百分点,其他资产占比上升0.12个百分点,银行存款占比下降2.56个百分点。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通信行业:算力网络与数字经济的增长动力

2024-06-10
下一篇

2024有色金属ETF投资分析:市场机遇与风险评估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