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珠宝行业报告:周大福品牌变革与市场增长
1周大福:黄金珠宝龙头品牌,推陈出新实现新突破
1.1发展历程:百年积淀成就行业领先地位
周大福集团创立于1929年,在黄金珠宝行业深耕多年,主营业务包括黄金首饰及产品,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钟表等产品销售;采用差异化品牌战略,以周大福旗舰品牌为核心,推出HEARTS ON FIRE、ENZO、SOINLOVE与MONOLOGUE等其他品牌;通过自营门店与加盟门店模式扩张门店网络,截至2023年年末,零售点网络合计7885个,包括周大福珠宝品牌7645家、其他品牌240家门店零售网络,分布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及其他地区。FY2023,集团销售额达946.84亿港元,归母净利润达53.84亿港元。
早期沉淀阶段(1929-1997年):1929年,创始人周至元于广州市洪德路创办首家金行,取名为“周大福”,寓意“五福临门,大富大贵”。1938年,周大福金行从广州扩展至中国澳门,开设了港澳第一家周大福金行。1939年,周至元在中国香港开设分行。到50年代,周大福规模不断扩张,先后在九龙和铜锣湾开设分店,整个周大福的重心也由中国澳门移至中国香港。50年代,中国香港金银贸易鱼龙混杂,值此时机周大福于1956年推出“四条九金”,即纯度999.9的黄金,后成为中国香港地区足金饰品的成色标准。1993年,周大福成为De Beers集团的全球特约配售商。
内地拓展阶段(1998-2017年):1998年,周大福看到内地市场的消费潜力,开始进军中国内地珠宝市场,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内地周大福珠宝专营店。2000年,随着内地城镇化的持续发展,集团开始扩展至全国各地。从此,周大福在中国内地的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2003年,成立周大福中国营运管理中心。2009年,周大福成为了Rio Tinto特选钻石商。次年,在北京开设内地第1000家零售店,内地业务实现迅猛发展。2011年10月,周大福开设网络旗舰店,同年12月,周大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2014年1月在武汉开设集团第2000个零售点。此后周大福持续拓展品牌风格,于2014年8月收购美国高级钻石品牌HEARTS ON FIRE。2016年推出T MARK钻石品牌,次年3月推出MONOLOGUE品牌、4月推出SOINLOVE品牌,满足消费者差异化的珠宝需求。
渠道下沉阶段(2018年-2021年):2018年,周大福推出“新城镇计划”,将市场从一二线拓展至三四线城市,于次年推出“省级代理政策”,带动下沉渠道门店数量增长,当年内地周大福零售店数量突破3000家。截至2021年年末,周大福集团共有5646个零售点。
提质增效阶段(2022年至今):截至2023年3月31日,中国内地共有7269个周大福珠宝零售店,超越为2025财年定下的开设7000家门店的目标,集团将未来的业务增长计划专注于高质量扩张,提升现有零售网络的门店效益及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将快速扩张的销售战略转为提高单店效益,发展进入提质增效阶段。
1.2股权结构:家族企业股权结构集中
郑氏家族控制,家族企业股权结构集中。周大福集团股权结构较为集中,最大股东为Chow Tai Fook Capital Limited,持股比例高达72.39%,公司由郑氏家族控股的两家离岸公司直接控制;此外,郑裕伟和郑锦超分别直接持股5.07%,同时郑锦超通过Yueford Corporation间接持股5.07%。截至2023年9月30日,郑氏家族共持有周大福集团87.6%股份,拥有集团的核心控制权。
管理团队稳定,经验与活力兼备。周大福董事会由郑氏家族和职业经理人组成,专业背景与行业情怀兼具。管理团队加入周大福多年,熟悉行业与公司业务情况,均拥有丰富的管理与行政经验,其中,董事会主席郑家纯1971年加入集团,统领集团策略方针及整体表现;副主席郑志恒、郑志雯主要负责集团战略方针、表现及企业改革;职业经理人黄绍基1977年加入集团,2011年获委任为董事总经理,负责集团整体企业管理、战略与营运,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及企业运营与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多元化专业背景,迎合年轻一代消费趋势。周大福管理团队除了老牌管理人才的保障,还有近年来不断加入的新一代创新人才。新任执行董事郑志刚拥有哈佛大学文学艺术类教育背景,重视中国年轻一代消费潜力,将艺术与个性化注入珠宝设计中,推动集团的改革与创新。
1.3营收回顾:黄金产品韧性显现,盈利能力基本稳定
营业收入保持稳定,归母净利润波动上升。①从收入端来看,FY2009-FY2012(2008.4.1-2012.3.31),周大福营业收入从184.1亿港元增长至565.7亿港元,期间CAGR为32.4%,受益于行业的高增长以及集团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快速发展,收入端呈现快速扩张;FY2013-FY2017(2012.4.1-2017.3.31),周大福营业收入先涨后跌,从574.3亿港元至512.5亿港元,CAGR为-2.8%,因“抢金潮“提前透支部分消费需求,加上国际金价震荡局势,收入增速放缓;2HFY2017业务有所回升,营业额同比+4.4%,较1HFY2017按年下降23.5%有明显改善,主要因前几年中国内地经济进入调整期及港澳地区受客流减少等影响,FY2018(2017.4.1-2018.3.31)收入迎来回升,随可支配收入、中国人口等基本因素整体走向乐观,加之千禧世代的兴起、城镇化发展持续,促进需求稳定增长;FY2019-FY2023(2018.4.1-2023.3.31),周大福营收从666.6亿港元增至946.8亿港元,期间CAGR为9.2%;受到Q3疫情的影响,FY2023出现小幅负增长,营业收入较FY2022下降4.3%。②从利润端看,FY2009-FY2012,周大福归母净利润从19.0亿港元增长至63.4亿港元,CAGR高达49.5%;FY2013-FY2017,周大福归母净利润从55.1亿港元先增后降至30.6亿港元,期间CAGR为-13.7%;FY2018集团归母净利润出现回升;FY2019-FY2023,集团的归母净利润从45.8亿港元增长到53.8亿港元,期间CAGR为4.1%,增速稳定,其中FY2020和FY2023出现下滑,归母净利润波动较大。总体而言,利润与收入变动较为一致。
黄金产品韧性显现,中国内地市场优势突出。
按产品划分,黄金产品贡献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且占比逐年增加,产品韧性显现。FY2009-FY2014,黄金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增加,从49.31%增至61.18%。FY2015,黄金产品占比下滑至53.3%,主要因FY2014抢金潮提前透支了部分消费需求,但随后一直逐年稳步增长,FY2023,黄金产品的收入占比达76.90%。在FY2020及FY2023营收受到疫情影响而下降的情况下,黄金产品的创收能力仍保持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FY2019-FY2023,珠宝镶嵌、铂金及K金首饰占比由28.3%降至17.8%,钟表占比由5.5%小幅降至5.3%。
按地区划分,中国内地市场营收能力突出,贡献集团的绝大多数收入。FY2009-FY2023,中国内地市场营收占集团总营收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与港澳及海外市场营收的比例从FY2009的1:1,上升至FY2023的9:1。FY2020、FY2021,中国内地市场营收占比出现明显提升,主要因疫情影响导致港澳地区客群基础转变、经营环境疲软。FY2023,港澳地区展现出疫情后强劲的收入恢复势头,港澳及海外市场的营收占比增速五年来首次超过中国内地市场;中国内地市场仍占据营业收入总额的86.2%,贡献主要营收。按运营模式划分,中国内地由直营零售为主转变为加盟批发模式为主,而港澳即其他市场仍以直营零售模式为主。周大福业务可分为零售及批发两种模式,中国内地的批发模式主要指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及向加盟商提供服务的收入,而港澳及海外地区则包含向加盟商、零售商销售货品及来自珠宝贸易的销售额。FY2009-FY2018,内地批发(加盟)收入占比基本在20%左右。FY2019-FY2023,内地批发(加盟)收入占比逐年增加,FY2023超过零售收入占比,主要系下沉渠道下加盟门店的开拓。同中国内地不同,港澳及海外市场零售与批发收入占比相对稳定,零售模式是营收主要来源。FY2009-FY2017,港澳及海外市场批发收入占比在5%以下;FY2018年开始增长,并稳定在10%左右。
疫情冲击下同店销售承压,港澳市场率先恢复。FY2010-FY2014,同店销售整体向好;FY2015-FY2017,由于“抢金潮”提前透支部分消费需求及国际金价波动,同店销售持续下滑;FY2018及FY2019集团同店销售稍有增长;但受疫情影响,FY2020集团整体同店销售大幅下滑,FY2021-FY2022,中国内地的同店销售额与销量增速止跌转增,主要系中国内地零售点持续扩张且消费意愿有所改善及金价涨幅走弱,带动终端复苏。FY2023受疫情再次影响,同店销售再次面临大幅下降,业绩承压。FY2023Q4因出入境限制取消、居民出行环境好转的影响,港澳地区市场率先恢复,FY2023销售额增速为18.3%,呈现高速增长势头。
门店快速扩张之后,转变策略注重单店效益优化。FY2009-FY2023,周大福集团零售点数量稳步增长。FY2019-FY2023,在“渠道下沉”策略的影响下,周大福集团零售点数量快速扩张,由3262家零售点增长到7655家,保持20%左右的年增速。FY2023后,周大福改变快速扩张策略,转为注重提升单店经营效率。
盈利能力基本稳定,费用率水平控制良好。从毛利率来看,FY2009-FY2019,周大福经调整毛利率稳定在较高水平;FY2020-FY2023,经调整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较高水平,FY2023经调整毛利率为23.7%,较FY2022小幅上涨0.3%。从净利率来看,FY2009-2023周大福整体净利率相对稳定,保持在5%以上,盈利能力基本稳定。从费用控制来看,FY2009-FY2019,销售及行政开支占营业额比例整体保持稳定,FY2020-FY2023销售及行政开支占营业额百分比稳步下降,由20.4%下降为14.5%,费用率水平控制良好。
周大福ROE情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FY2009-FY2011,维持在25%以上,主要系净利率处于较高水平;FY2013-FY2017整体下滑,主要系行业增速放缓,公司业务拓张受到影响;FY2018起,受益于公司的渠道拓展战略与行业复苏,ROE开始回升;FY2020中国内地受疫情影响,ROE下滑,之后企稳回升。整体上,珠宝行业ROE维持在8%~36%的区间。从行业的发展趋势看,黄金珠宝企业的ROE走势整体一致,但个股波动存在分化,在2009-2012年的行业快速扩张期,周大福因具备先发布局优势,在ROE表现上也跑赢行业,而在行业调整期,公司也在进行渠道变革与调整,其表现弱于行业均值,之后在渠道变革、品牌调整等促进下,实现了ROE的快速提升,回归到行业均值水平。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