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通信行业分析报告:技术创新与市场展望
中兴通讯经营稳健,持续发力“连接+算力”
中兴通讯是全球稀缺的5G端到端设备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全系列的无线、有线、云计算、终端产品和专业通信服务,灵活满足全球不同运营商和政企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以及快速创新的追求。
中兴通讯的业务按客户维度可以划分为运营商网络业务、政企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三块。其中,运营商板块和政企板块在业务上存在重合,如云计算、IT产品、能源等。
运营商网络:聚焦运营商网络演进需求,提供无线接入、有线接入、承载网络、核心网、电信软件系统与服务等创新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
政企业务:聚焦政企客户需求,基于“通讯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品,为政府以及企业提供各类信息化解决方案。
消费者业务:聚焦消费者的智能体验,兼顾行业需求,开发、生产和销售智能手机、移动数据终端、家庭信息终端、融合创新终端等产品,以及相关的软件应用与增值服务。
传统业务发展稳健
中兴通讯成立于1985年,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业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1/4以上人口。历经30多年,公司传统业务稳健发展,并加速第二曲线拓新。
主营产品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G时代(1990-1998年):单一客户主体为运营商;1990年公司自主研发数字程控交换机ZX500;1998年成立手机产品部进军手机市场。
第二阶段3G时代(1999-2011年):客户从运营商客户拓展到消费者客户;1999年推出ZTE198全中文双频手机和GSM900/1800双频移动通信系统;2003年依靠CDMA技术终端合同。
第三阶段4G时代(2012-2017年):基本形成运营商、消费者和政企三大业务模块;2012年推出首款单芯片4GLTE智能手机;2015年实现营收突破千亿,跻身全球四大通信主设备商。
第四阶段5G时代(2017年至今):运营商、消费者和政企三大业务模块协同发展;成为全方位解决方案提供商。
分业务产品来看:中兴通讯传统运营商网络业务占比逐年上升,经营稳健。除2012年外占比均超过50%,2018年因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从2019年重启成长,呈现出较强的韧性;消费者业务受2018年美国制裁影响最大,2019年到达低谷,从2020年开始回升;政企业务的收入规模较为平稳,受益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趋势,未来几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运营商业务营收827.6亿元,占比67%,公司积极布局5G无线系列化创新产品;其次是消费者业务,营收279.1亿元,占比22%,全新屏下摄像手机引领技术更新迭代,家庭信息终端规模跃升;政企业务营收135.3亿元,占比11%,聚焦能源、交通、政务、金融、互联网、大企业,IT设备和数据库稳定开拓。
分市场来看:2018年后中兴通讯国内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23年国内占比提升至69.61%,为历史最高,随着中国5G的全面建设,预计在未来的几年内,公司的国内收入占比仍将维持高位;海外市场拓展受2018年贸易摩擦事件影响较大,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但考虑到海外网络升级、改造,及疫情对通信需求的增加,公司持续优化优势产品,有望改善海外市场经营表现。
持续发力“连接+算力”
两年前中兴通讯定义的第二曲线选择了锚定服务器和存储、终端、5G行业应用、汽车电子、数字能源等作为突破口。去年开始,公司持续在“连接+算力”技术上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不断拓宽“连接”主航道,加快向“算力”拓展步伐。
连接方面:无线领域中兴通讯不断深入拓展垂直行业市场,携手运营商打造了一个又一个标杆应用案例。例如在矿山行业,中兴通讯携手合作伙伴打造的“双频5G网络助力智慧采煤”项目,荣获2023年GSMA“5G能源挑战奖”。中兴通讯把握5G发展节奏,已经研发出128TR、通感基站等面向5G-A演进的高集成创新产品。有限领域,中兴通讯200G/400GOTN、10GPON/50GPON等业界主流产品表现出色,其中10GPON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二,OTN200G端口发货量全球第二、OTN400G端口发货量同比增速全球第一。2023年9月,公司推出新一代FTTR产品RoomPON5.0,其中臻选版本支持3000MbpsWi-Fi体验,配备10英寸全光中屏,助力运营商打开智慧家庭业务新局面。
算力方面:2023年,公司发布了G5系列服务器,支持液冷散热,具备高密度算力、灵活扩展、异构算力、海量存储、稳定可靠等特性,不仅在运营商市场保持份额领先,同时深入拓展金融、能源、互联网等行业市场。此外还开发了“数据处理器”DPU芯片及方案,并作为首批合作伙伴,入驻中国移动“芯巢”DPU创新开放实验室。公司的云电脑终端,与运营商合作形成规模销售,2023年上半年云电脑实现收入同比翻番,在国内运营商市场销售占比排名第一。该产品还被知名市场机构Frost&Sullivan沙利文评选为“2023全球产品领导奖”。
中兴通讯发布星云3.0,加快行业应用AI大模型发展。中兴通讯自研的星云大模型在众多场景实现应用:基于研发大模型,编码效率提升30%;通过应用企业大模型,公司实现高频业务提效20%以上;在南京滨江基地通过工业大模型,将订单排产时间缩短88%、工艺文件生成效率提升50%。从数字星云1.0到3.0,中兴通讯已联合超过1000家头部合作伙伴成功践行产业数智化转型。
面对不同企业个性化需求,中兴通讯发布了AiCube训推一体机的解决方案。在软硬件方面,提供多品类高算力硬件底座和易用的训推平台,内置主流大模型和AI应用。在服务方面,提供定制化服务和代训服务。
管理层经验丰富,重视合规经营
中兴通讯股权结构清晰
中兴通讯控股股东中兴新是由西安微电子、航天广宇、中兴维先通三方股东合资组建。2017年4月,航天广宇向国兴睿科公开转让持有的中兴新2.5%股权,股权交割完成后西安微电子、航天广宇、中兴维先通及国兴睿科分别持有中兴新34%、14.5%、49%和2.5%的股权。中兴新现有董事9名,其中西安微电子推荐3名,航天广宇推荐2名,中兴维先通推荐4名,分别占中兴新董事会的33.33%、22.22%及44.45%。
中兴通讯加强合规管控,治理结构优化
2018年贸易摩擦事件后,公司根据美国要求改组董事会,二级以上干部均被更换,并派驻专业的合规协调员。新任接替人除了来自中兴通讯股东(西安微电子研究所,航天科工集团)调派,大多是中兴内部员工提拔,且在公司工作多年。业务层面高管多为70年后,整体较为年轻,干劲足。
成本费用管控良好,业绩稳健增长
中兴通讯营收从2019年开始逐步恢复,持续向好。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5.78亿元,同比增长4.93%;归母净利润27.41亿元,同比增长3.74%。从季度数据看,公司2019年开始营业收入稳定提升,2019年Q3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达26.57亿元,2020年有所下降,后续稳中向好。
中兴通讯毛利率水平较为稳定,净利率、ROE趋势一致。2020年毛利率下降明显,主要因为2020是5G设备商发展初期,公司前期可能为了获取份额牺牲一定的运营商业务毛利率,另2020年下半年上游原材料的涨价也会对毛利率产生影响。2023年毛利率上升主要是由于公司优化成本结构后运营商网络毛利率上升所致。
中兴通讯费用管控趋势向好。研发费用持续加大,即使经历三次亏损,研发费用率也没有较大波动,2023年高达20.35%,造就公司ICT技术的领先地位。销售费用率从2013年开始逐年下滑,2020年销售费用率降至历史低点的7.47%。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保持稳定低位,管理费用率2018年开始有所上升,2019年达到高位5.26%后又逐渐下降。
行业发展及格局
算力:运营商加大算力投资,中兴通用服务器份额领先
政策频出支持算力发展规划,央企或纳入人工智能统筹谋划
政府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有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多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重要机构提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相关发展战略的持续深入实施,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活跃、快速扩散,加速与各行各领域深入融合,有力支撑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国资委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强调央企纳入人工智能统筹谋划。2024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会议认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是国资央企发挥功能使命,抢抓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议强调中央企业要把发展人工智能放在全局工作中统筹谋划,国内AI算力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今年1月底,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表示国资委将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百项工程”,包括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等。近两年以运营商为代表的央企已持续加大算力投入和部署。
服务器市场快速增长,运营商及互联网厂商均加强算力领域投资
我国服务器市场2024年将超过2500亿元,加速服务器快速增长。我国服务器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318.6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980.8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4.5%,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2231.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2456.1亿元。IDC数据显示,2023全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94亿美元,同比2022年增长104%;预计,到2028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24亿美元。
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向算力倾斜:
中国移动2023年公司完成投资1803亿元(略低于此前1832亿元指引),规划2024年投资1730亿元。其中,5G网络投资规划690亿元(同比-21.6%),算力规划投资475亿元(同比+21.5%)。
中国电信2023年实现资本开支988亿元,预计2024年实现资本开支960亿元(同比-3%)。结构来看,2024年移动网计划投资295亿元(同比-15%),占比下降4.5pct至30.7%;产业数字化资本开支369.6亿元(占38.5%,提升2.5pct),其中云/算力投资180亿元。
中国联通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为738.7亿元(同比-0.4%),略低于此前指引(769亿元),其中5G完成投资373.7亿元(同比+13.1%)。2024年规划资本开支650亿元(预计同比-12%),网络投资显现拐点,投资重点由稳基础的联网通信业务转向高增长的算网数智业务。
三大运营商今年均已启动智算中心设备招标:
中国移动近期启动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的大规模采购,规划采购7994台AI训练服务器及60台以太网交换机;此前,移动2023-2024年新型智算中心(试验网)集采项目12个标包对应AI训练服务器采购量总计达到2454台(1-11标包集采1204台,12标包集采1250台)。
中国电信2023-2024年AI服务器共采购4175台训练型服务器,其中G系列(鲲鹏CPU)训练服务器合计招标1977台(合计金额约27.8亿元),I系列(IntelCPU)训练服务器合计招标2198台。
中国联通2024年3月23日首次集采AI服务器,根据预审公告,中国联通本次将采购2503台AI服务器,688台关键组网设备RoCE交换机。
中兴通讯的服务器全面满足百度定制化要求。2023年,中兴通讯和百度联合宣布,中兴通讯服务器支持百度“文心一言”,为AI产品应用提供更加强劲的算力支撑,助力AI产业化应用和生态繁荣。针对百度智能云AI、深度学习的需求,中兴通讯服务器产品采用高密度、模块化、精细化设计,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易扩展、易管理等优势,在AI、云计算、大数据、NFV等领域具有出色的表现,适用于百度大脑、飞桨深度学习平台。去年发布的G5系列服务器产品,具备高密度算力、灵活扩展、异构算力、海量存储、稳定可靠等特性,双路最大支持120核,AI性能提升10倍,提供强大算力支持。
移动于今年3月宣布5G-Advanced正式商用,华为发布5G-A全系列解决方案。2023年3月28日,中国移动宣布5G-Advanced正式商用,标志着5G技术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2024年作为5G-A发展元年,中国移动将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网络部署,并计划在超过300个中国城市推广5G-A的应用,随着5G-A的商用化,结合云和AI技术的发展,运营商将面临巨大的商业增长潜力,为消费者和企业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业务和机遇。华为在2023年年报中披露将加速推动5G-A技术在2024年商用落地,并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全球首个5G-A全系列、全场景解决方案。
我国低空经济快速发展。2022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为2.5万亿元。对于整个低空经济市场未来的发展,中央在十四五规划发布的《国家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中明确,到2035年国家支撑经济发展的商用和工业级无人机预期达到2600万架。到2035年,中央对国家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预期达6万多亿元。低空网络服务仍需优化,现有的大量无人机仍依赖于与地面站的单点通信方式,限制了无人机空中作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中兴通讯已经将5G-A通感一体技术应用在低空飞行器。今年4月,在以“聚天下英才”为主题的深圳人才公园内,中国移动联合中兴通讯共同完成了5G-A通感一体低空场景能力验证测试,本次测试以多个5G-A自发自收通感一体基站实现多站协同,成功验证了拉远探测、多目标复杂轨迹探测、多站协同下的无人机连续轨迹跟踪、低空安防的电子围栏入侵预警、美团外卖无人机航线感知等测试用例,基本覆盖了低空感知场景全业务。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