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食品饮料行业报告:高端白酒与奢侈品市场对比分析

1周专题:对标奢侈品看高端白酒

1.1收益率:奢侈品板块整体表现领先

奢侈品板块投资回报表现领先,过去五年跑赢标普全球1200可选消费指数36pct,跑赢除信息科技以外的其他MSCI一级板块。标普全球高端消费板块包含来自个人奢侈品、豪华汽车等细分行业的80个全球标的,前五大成分股分别为爱马仕、历峰集团、LVMH、法拉利、奔驰公司。对标标普全球1200可选消费指数,奢侈品板块投资回报表现除近一年期以外,持续优于全球可选消费。具体来看,过去五年高端消费品板块投资回报率为79%,跑赢标普全球1200可选消费指数36pct;过去十年高端消费品板块投资回报率为136%,跑赢标普全球可选消费指数36pct,表现稳定。对标MSCI一级板块,过去五年内奢侈品板块投资回报高于除信息科技以外的其他板块;对标MSCI二级板块,过去五年内奢侈品板块投资回报率位列第五名。

1.2基本面:穿越周期,奢侈品品牌疫后迎来强势反弹

1.2.1行业整体:全球奢侈品市场强势复苏,我国奢侈品市场持续修复

穿越周期,韧性前行。复盘全球奢侈品市场,21世纪奢侈品平民化以来,奢侈品市场持续发展,08-09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奢侈品消费加速扩容推动全球奢侈品市场快速发展,2000-2019年市场规模CAGR约5%。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GDP增速为-3.1%,美国全年经济萎缩3.5%,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萎缩,为二战结束以来最差表现。受疫情影响,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出现萎缩,2020年同比下降22%。但随着各国疫情防控放开,奢侈品市场21-22年迅速反弹,同比分别增长29%/21%,22年超过疫情前水平。2023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整体规模约1.5万亿欧元,按当前汇率计算,比2022年增长了8%-10%,再创新高,奢侈品穿越周期的韧性彰显。

中国奢侈品市场23年反弹明显,但短期内仍在修复。2017-2021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在5年内规模增长了约两倍,成为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重要力量。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奢侈品销售额出现了双位数下滑。2023年作为国内后疫情时代的第一年,随着消费场景回归,2023年我国个人奢侈品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2%,反弹较好,但尚未恢复至2021年水平。分季度看,23H1受益于疫后报复性消费和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我国奢侈品市场增长较好,但随后Q3受消费信心下降和去年基数影响,奢侈品消费同比出现下降。

1.2.2行业格局:与白酒相似,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次高端白酒与轻奢承压

与白酒一样,奢侈品头部品牌势能持续扩大,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2020/2021年,全球前五奢侈品品牌销售额同比分别变化-11.5%/+40.2%,行业同比变化分别为-22%/+29%,CR5在2020年下降幅度小于行业,21年反弹高于行业,说明头部品牌受益于21年欧美的报复性消费红利,叠加行业马太效应加剧。2023年,全球奢侈品品牌前十名的进入门槛超过83亿美元,较上年增加5亿美元,说明头部品牌势能仍在扩大。

2024食品饮料行业报告:高端白酒与奢侈品市场对比分析

次高端白酒与轻奢:竞争激烈,承压分化。以Coach为代表的品牌最早在中国引入了轻奢概念,Coach母公司Tapestry于2000年在纽交所上市时,对自身的定位为“触手可及的奢侈品”。与次高端白酒类似,由于稀缺性不够、准入壁垒不够高,轻奢品牌竞争激烈。面对竞争,Coach母公司先后收购了竞争对手KateSpade、Michael Kors,稳固市场份额。但对轻奢行业而言,由于轻奢缺乏保值、投资等属性,轻奢品牌整体表现不如头部奢侈品稳健。在规模持续增长的二手奢侈品市场,轻奢品牌的占比也在持续缩水(2017-2020年我国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从71亿元增长至173亿元,轻奢品牌购买量占比从38%降至25%)。与次高端白酒类似,在疫后消费力修复阶段,轻奢品牌亦有所承压。

1.3量的控制:奢侈品与茅台先天与后天稀缺性的形成

梦想刺激购买,购买消灭梦想。根据奢侈品梦想公式,梦想=0.58*品牌知名度-0.59*消费者购买-8.6,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向往与消费者完成购买之间呈反比、与品牌力之间呈正比。因此,奢侈品需要长期维持和深耕品牌知名度,并在自身的增长和市占率与保持稀缺性和调性之间进行权衡。

稀缺性管理的本质是控制供求之间的平衡,而稀缺性的依托通常是通过生产要素先天或后天的独特性进行限制。例如爱马仕坚持将生产重心放在法国本土、维持在54个生产点内,人为形成了产地限制。在工艺上,爱马仕皮包采用手工制作,被允许制作经典款Birkin的工匠需经过至少5年的训练,每个Birkin包需要耗时48小时才能完成。受制于工匠供给和时间限制,一个爱马仕制包工坊一个月仅能生产15只手袋。

相较于爱马仕皮包由人力、工艺、耗时等要素建立稀缺性,茅台稀缺性的打造主要围绕1)工艺限制产能;2)“离开茅台镇,产不出茅台酒”,产地作为护城河具备不可复制性的优势。茅台相对明晰的产能规划本质上影响了其奢侈品属性的发挥,尽管预计到2030年,在行业产量逐年下降的背景下,茅台的产量占全行业的比重仍为小个位数:


产能方面,成品酒产量取决于4年前基酒,预计茅台2022-2030年成品酒产量CAGR为6.0%-7.7%,茅台产量占行业的比重2030年仍为小个位数。茅台酒是由不同年份、不同轮次、不同浓度的基酒相互勾兑而成,基酒贮存三年后,需勾兑添加8%-20%的老酒(我们按2001年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14.86%测算),然后再贮存一年,留部分做老酒。假设存放损耗为3%,老酒留存比例为20%-30%,我们测算成品酒为基酒的78%-89%。预计2026年成品酒产能为4.4-5.1万吨,2023-2026年成品酒产量CAGR为3.9%-7.4%。22年年底公司宣布的“十四五”技改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茅台酒实际产能约1.98万吨/年,线性假设新增产能释放节奏,则预计到2030年成品酒产量CAGR为6.0%-7.7%。根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全国规上白酒企业产量为449.2万千升,同比减少2.8%,较2016年白酒年产量峰值的1358万千升CAGR为-15%。即使在悲观假设下,若未来七年白酒行业产量保持-15%的CAGR,到2030年白酒行业产量仅150万千升,则2030年茅台产量占全行业的比例约4%,仍保持在小个位数,稀缺性仍有一定保障。

2024食品饮料行业报告:高端白酒与奢侈品市场对比分析

1.4价的控制:从爱马仕及香奈儿经典款看茅台价格

茅台是基于消费快速升级的时代机遇,叠加自身的品牌深耕和较长的渠道链条,获得了吉芬商品属性。2011年我国人均收入增速进入下行通道,此前茅台批价增长与人均收入增长基本保持同频,此后茅台开始具备多重属性,批价与宏观经济脱钩,价格变化逐渐进入滚动正循环:价格越高→品牌力越强→投资属性提升→需求提升→价格提升。

飞天此前提价与行业景气度整体呈正相关。复盘21世纪以来飞天茅台的提价历程,公司在白酒黄金十年里提价频率较高,通过7次提价,坚定高端策略,确立了自身的行业地位。2013年,受“三公消费”限制影响,白酒行业遇冷,茅台控量保价,顺利度过行业深度调整期,再度提价已是近6年后的2018年。

爱马仕经典款Birkin:与茅台提价历程相似,价格增长基本符合全球经济走势。上世纪80年代Birkin问世时,Birkin 35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约为2000美元。随着Birkin不断风靡,冷战结束后,在欧美技术发展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70年代末为1000点,1999年达到11000点)的背景下,90年代Birkin的价格逐渐上升到2750美元左右,并在2000年左右增长至4000美元。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迅速崛起的国内高净值群体带动全球奢侈品市场持续扩容。2017年之前,Birkin价格平均每年增长约14%。2018年开始,Birkin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增长有所放缓,2018-2023年Birkin 35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增长约6.7%。但由于北美与欧洲一直存在价差,在价格一直较低的欧洲市场,Birkin 35在2018-2023年价格仍保持了约20%的增长。

2024食品饮料行业报告:高端白酒与奢侈品市场对比分析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机械设备行业报告:复合铜箔产业化机遇分析

2024-06-05
下一篇

2024有色金属行业报告:紫金矿业迈向世界级矿企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