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药行业市场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

1行情回顾:医药板块整体回调,中成药表现相对较好

1.1 行情回顾:2023年医药板块震荡回调,24Q2有望回升

2024年初至今医药板块持续回调,产业支持政策频出Q2或有望反弹。2023年医药板块先升后降,震荡回调,2024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深,医药投融资环境边际改善趋缓。叠加开年中美政治风险因素影响,医药生物行业明显承压,板块持续回调。截至2024/4/30,中信医药指数下跌9.51%,跑输沪深300指数14.56pct,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靠后。随着创新药支持政策、集采续约温和等利好信号释放,板块压力逐渐释放,2024有望回升。


中成药表现相对较好。中成药企业业绩增长快速,叠加政策利好催化,表现相对较好。自23年以来,截至2024/4/29涨幅为+4.00%,为医药板块中唯一上涨的子板块。➢其余子行业承压,均有所回调:截至2024/4/29,化学制剂表现相对良好,涨跌幅为:-0.79%,其余子板块依次为医药流通-11.87%、中药饮片-16.96%、医疗器械-17.59%、生物医药-18.32%、化学原料药-19.49%、医疗服务-43.00%。


市场风格切换叠加政治因素影响,医药板块估值持续消化。截至2024/4/29,申万医药PE(TTM,剔除负值)为27.17X,达到16.5%分位(自2010/1/4始,下同),而沪深300 PE(TTM,剔除负值)为12.08X;医药板块估值溢价率为124.82%,达到历史15.7%分位,低于历史平均溢价率186.1%,处于2010年以来的偏下位置。

1.2 基金持仓:24年Q1公募医药持仓占比下降,处于绝对低位

24年Q1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占比下降,处于绝对低位:2024年Q1,A股总市值90.0万亿,A股医药总市值5.8万亿,占A股总市值的比例为7.0%。公募基金重仓市值2.7万亿,其中公募基金医药重仓市值2987亿,占比11.0%,环比下降2.6pct;医药基金医药重仓市值为899亿,在公募基金医药持仓中的比例为24.1%,环比下降4.5pct;非医药主题基金医药持仓市值2088.2亿,在公募基金医药持仓中的占比为7.9%,环比下降2.1pct。

2024医药行业市场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

医药行业重仓情况:从重仓股所属板块看,前十大重仓股中相对分化,各板块行业龙头地位稳固:如医疗器械标的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创新药标的恒瑞医药、科伦药业,CXO标的药明康德,医疗服务标的爱尔眼科,中药标的东阿阿胶,疫苗标的智飞生物等。

2行业回顾

2.1医药工业整体表现:22-23年承压、24年有望迎来拐点

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及利润承压下行:2023年受到医药行业整治的影响,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下降13.4%,利润总额下降19%。从24年2月份的累计增速情况看,拐点将现:24M2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下降4.8%,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4%,利润端降幅大幅收窄。➢23年医保支出快于收入增速:由于2022年支出低基数,23医保支出增速大于收入增速。截止2023年11月,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收29362.2亿元,同比增长10.5%,累计支出24910.9亿元,同比增长16.9%。近两年收入增速较为平稳,支出增速较快主要是由于去年疫情封控导致整体医疗相关消费较少所致➢医保资金虽然紧张,但历年仍有较多资金结余。2023年医保基金结余5067亿元,同比增长7.8%。


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情况:➢2021年投融资迎来高峰,22-23年进入资本寒冬,当下静待拐点。•21年投融资高峰:2021年投融资总额为1270亿美元,同比增长70.5%,其中国内投融资总额为340亿美元,同比增长48.5%。•历经2年资本寒冬,静待拐点:23年全球投融资总额为21年的45.2%,国内为32.1%。24Q1全球投融资总额同比增长5.8%,静待回暖。➢CXO处于历史底部,静待拐点。随着上游投融资迎来资本寒冬,影响CXO板块订单及行情,结合受到海外宏观环境的影响,21Q4末开始CXO板块迎来深度调整,目前板块处于历史底部,静待拐点。


医疗设备招投标情况:➢医疗设备2024Q1招投标呈现疲软状态,主要系1)23Q1高基数影响(22年末贴息贷款刺激影响);2)23H2开始的医疗行业反腐致院端招投标情绪受压,24开年反腐影响持续,招投标情况未见明显改善。➢Q2招投标有望展现良好恢复势头。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重点提及医疗领域的更新与建设方向。各地已陆续推出实施方案,预计招投标情况将呈现环比改善趋势,叠加23Q3低基数,需求端推动下预计24H2起陆续推动医疗设备公司业绩释放。


近年来,多重医药创新鼓励政策持续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持续释放,2023年药品注册申请申报量持续增长。药审中心受理各类注册申请18503件(以受理号计),同比增加35.84%。药审中心全年受理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简称“IND”)2997件,同比增加33.56%。新药上市许可申请(简称“NDA”)470件,同比增加40.72%。➢2023年共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40个品种,其中9个品种为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上市,13个品种为品附条件批准上市,8个品种在临床研究阶段纳入了突破性治疗药物程序、4个新冠治疗药物通过特别审批程序批准上市。近年来,围绕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得新突破,以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小核酸药物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疗法日渐成熟。2023年批准治疗用生物制品IND891件,包括创新治疗用生物制品695件(510个品种),同比增加25.68%;建议批准治疗用生物制品NDA132件,包括创新治疗用生物制品19件(15个品种),同比增加111.11%。

2.7 再贷款、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等有望激发医疗机构采购需求

2024年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重点提及医疗领域的更新与建设方向。➢2024年4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从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23年增发国债项目进度看:1)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共安排7000亿元,截至4月17日已下达超过2000亿元,占全年比重超过30%;2)24年专项债券规模为3.9万亿元,已完成24年项目的初筛、推送给财政部并反馈各地方;3)24年2月发改委完成共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下达工作,所有增发国债项目于预计于24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我们认为:医疗位列重点聚焦7大领域之一,以旧换新市场空间大、更新换代需求巨大。配合再贷款、预算拨款、专项债、特别国债等推进节奏,此次医疗设备更新的进程有望加速。结合各省份陆续出台的针对卫生健康领域的设备更新举措方案、地方性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实施方案等,将助力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的切实落地,叠加23H2反腐影响下,24年设备板块的增长确定性强。➢国务院设备更新方案出台后,4月起山东、浙江、湖南、河南、黑龙江、广东、北京、福建、福建、甘肃、宁夏、海南等地纷纷发布地方设备更新具体方案/资金支持方案。其中北京市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贴息的实施方案》,对社会资本举办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涉及的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项目,给予2.5个百分点的贴息,期限2年;广东省印发首份卫生健康领域方案《推进卫生健康领域设备设施迭代升级工作方案》,到2027年全省卫生健康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到2024年底更新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以及手术机器人等设备0.6万台;到2027年底,更新以上设备超过2万台。


2024年1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给予创新药研发全链条财政重金支持,全球顶尖项目最高支持额度50亿元,支持期限最长5年;国家级平台成果按总投资额30%予以支持,最高1亿元支持。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生物类似药分阶段最高按实际投入临床研发费用的40%给予资助;I/II/III期最高1000万/2000万/3000万元。➢2024年4月7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对《北京市医疗保障局等9部门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并在4月17日正式印发。从研发端提质增效,审批加速:1)临床试验启动整体用时压缩至28周,支持重点企业实现全球同步开展临床试验;2)药品补充申请审评时限从200日压缩至60日、药品临床试验审批时限从60日压缩至30日;3)出海:2024年推动5个品种“走出去”。支付端创新药限制松绑,鼓励多元化支付:1)国谈药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全年药事会召开不少于4次;2)加快国谈药货款支付,国谈药、创新诊疗项目不受医疗机构总额预算指标限制3)对符合条件的新药新技术费用,不计入DRG病组支付标准,单独支付;4)鼓励商业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体系对于创新药械的覆盖。我们认为:北京创新药利好政策提到国谈后1个月内开药事会,一年至少4次药事会,创新药医保资金单独计费,极大加速国谈创新药进院,创新药有望更快速达到销售峰值。此外,新药研发端申请审批再加速,压缩新药临床申请时限,药监审查与医院伦理审查同步且伦理互认,极大加快了临床申请到正式启动时间。无论是研发端还是支付端均有相关明确政策支持,看好创新药在国家重点产业布局的战略地位,多个重要区域有望继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夯实中国创新药行业向前发展,走向国际化。

3各子板块分化严重,血制品、中药、药店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509家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表现:➢2023年:收入端增速较快的三个板块为医疗服务、血制品和医疗耗材;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的三个板块为医疗服务、中药和血制品。➢2024Q1:收入增速较快的三个细分板块为零售药店、医疗服务和医疗耗材;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快的三个细分板块为化学制药、原料药和血制品。

2024医药行业市场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

3.1化药:24Q1韧性十足,看好24年业绩趋势向好

2023年91家化学制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829.4亿元,同比增长1.6%,实现归母净利润285.8亿元,同比下滑0.5%,板块整体受到Q3医疗环境影响较大,2023Q4和2024Q1呈现逐步向好的趋势。➢2024Q1,化药板块合计实现营收978.9亿元,同比下滑0.6%,实现归母净利润101.6亿元,同比增长4.0%。


重点公司中:自23Q3以来,相关公司表现持续向好,24Q1展现出良好的恢复态势,建议关注(1)经营稳健的大药企: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人福医药、丽珠集团、恩华药业、华润双鹤等;(2)全年业绩趋势向好,边际改善显著的标的:亿帆医药、仙琚制药、信立泰、苑东生物、京新药业;(3)大单品弹性标的:兴齐眼药、海思科、吉贝尔等。


2024Q1板块韧性十足,全年业绩趋势有望持续向好。化学制药板块经历过9轮集采后,大部分化药公司已经陆续走出集采负面影响,通过“创新+出海+挖掘核心品种”等方式确立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部分药企管线逐步开始兑现,且随着医疗反腐的边际改善,整体业绩在24年第一季度呈现良好恢复态势。展望后市,我们认为一方面医保谈判品种有望在24年持续放量,另一方面院内药品由于23年Q3外部环境影响整体基数较低,我们认为化药板块全年业绩有望逐季向好,化药板块的估值体系有望从修复走向重估成长行情。➢建议关注:经营稳健的大药企:恒瑞医药、科伦药业、人福医药、丽珠集团、恩华药业、华润双鹤等;全年业绩趋势向好,边际改善显著的标的:亿帆医药、仙琚制药、信立泰、苑东生物、京新药业;大单品弹性标的:兴齐眼药、海思科、吉贝尔等。

3.2生物制品:血制品增长最稳健,疫苗板块扰动因素出清

2023年,经调整的45家生物制品板块公司实现收入1617亿元(+10%),归母净利润58亿元(-7%),其中,疫苗公司出清新冠疫苗减值影响,板块其他公司保持稳健增长。➢2024Q1,板块公司实现收入341亿元(-4%),归母净利润58亿元(-27%)。Q1收入同比下降有主要受疫苗拖累(出清同期流感疫苗影响)+基数影响。利润端下滑,主要受疫苗板块影响。

2024医药行业市场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

2023年血制品行业景气度高快速增长,6家公司合计收入245亿元(+15.8%),归母54亿元(+9.3%)。其中,天坛生物利润收入增速均在20%+,华兰生物血制品叠加流感疫苗放量,利润增速达到+37%。卫光生物恢复性增长,收入+57%,利润+86%。博雅生物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剥离非血制品资产所致,血制品业务保持稳定增长。➢2024Q1同期高基数下持平略有增长,景气度持续。6家公司合计收入52亿元(-6%),归母利润17亿元(+3%)。天坛生物同期高基数下利润增速亮眼同比+26%,派林生物利润同比+117%,主要因为同期基数较低。


2023年疫苗利润下滑,主要为继续出清新冠扰动影响,疫苗13家公司合计实现收入854亿元(+6%),归母净利润113亿元(-24%)。其中,百克生物和华兰疫苗和百克生物表现最为亮眼利润分别+176%、+66、,分别得益于带状疱疹疫苗上市放量和流感疫苗放量。智飞生物利润增速(+7%)不及收入增速(38%),主要受新冠疫苗退货影响。康泰生物利润端(+749%)主要因为22年新冠资产减值基数影响。康希诺继续出清新冠扰动影响。➢2023Q1疫苗合计实现收入168亿元(-11%),归母净利润18亿元(-57%),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受智飞生物和万泰生物利润下滑影响。新生儿数量下降、存量市场消化和产品格局恶化,行业增长出现乏力。百克生物带状疱疹疫苗,行业渗透率低,格局好,继续放量,收入同比+51%,利润同比+230%。


2023年其他生物药企业合计26家,23年实现收入518亿元(+14%),归母净利润93亿元(+14.6%)。其中,特宝生物、甘李药业、西藏药业增速亮眼,利润端增速分别为(+94%)、(+177%)、(+117%),特宝生物和西藏药业主要来自核心产品放量,甘李药业主要是集采影响出清,恢复增长。➢2024Q1其他生物药公司平稳增长,核心产品继续放量。Q1实现收入120亿元(+8%),归母净利润24亿元(+9%)。其中特宝生物继续放量增长,利润端同比+53%,神州细胞核心产品继续放量,Q1实现扭亏为盈,三生国健老品种益赛普等快速增长,利润端同比+172%。


血制品:我们仍然看好接下来血制品的景气度情况,优先关注有供给量的公司。超低库存水平,需求持续旺盛,静丙持续供不应求,接下来血制品企业有望将更大份额转移到院外市场,出厂价有望进一步提升,更充分享受价格上涨,利润弹性大。➢疫苗:受新生儿数量下降、存量市场消化和产品格局恶化,行业增长出现乏力,关注目前渗透率低格局较好的带状疱疹疫苗市场。➢其他:预计2024Q2其他生物药公司平稳增长,主要关注核心产品放量机会。1)脱敏制剂:舌下脱敏竞争格局优良,国内过敏性鼻炎患者群体庞大,渗透率低,有望恢复疫情之前快速增长。2)重组凝血八因子放量:国内血友病患者就诊渗透率和预防治疗渗透率提升空间仍较大。3)长效干扰素:乙肝治愈临床证据不断积累,派格宾持续快速放量

3.3中药:24Q1高基数短暂承压

中药板块诸多公司24Q1业绩表现亮眼,如东阿阿胶、佐力药业、盘龙药业、片仔癀和济川药业等。➢同时在23 年新冠放开叠加医药反腐的特殊背景下,也有部分公司出现短期承压。24 年消化以上短期扰动因素后,部分公司的业绩有望在2024Q2-3 迎来拐点。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银行业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2024-06-07
下一篇

2024食品饮料行业分析与投资策略报告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