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银行业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一、一季度业绩情况:营收同比-1.9%;净利润同比-0.6%;规模和其他非息主贡献

1.1营收情况:2023全年累积同比-1.2%;1Q24同比-1.9%;息差和手续费拖累

2023年累积营收同比增速情况:同比-1.2%。主要是息差拖累,手续费也维持负贡献,规模增长和其他非息对营收形成支撑。板块来看,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0.6%、-3.9%、2.5%和1.2%。大行规模支撑但息差拖累较大;股份行规模和其他非息共同支撑,息差、手续压力较大;城农商行主要受益于规模增长和其他非息支撑。个股来看,仅常熟银行维持10%以上,同比+12%。大行中,中行、邮储维持正增;股份行中浙商维持正增;城农商行板块营收实现正增,部分优质区域城农商营收增速实现5%+。◼1Q24累积营收同比增速情况:同比-1.9%。息差和手续费仍是拖累项,规模增长和其他非息是支撑项,但边际变动不一,规模支撑度有所下降,息差拖累度边际有收敛,手续费拖累走阔。板块来看,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2.5%、-3.4%、5.7%和4.7%,城农商行营收均较23年走高、债牛投资收益贡献较大。营收增速维持高增的个股:主要是优质区域中小行以及股份行中的浙商银行,营收增速在10%+、增速从高到低为青岛、浙商、瑞丰、青农、常熟、江苏、苏农。

1.2净利润情况:1Q24同比-0.6%;业绩高增标的仍是中小银行居多;规模与其他非息主驱动

2023年累积净利润同比增速情况:同比+1.5%。成本对利润释放形成拖累,拨备和税收(主要是节约税收支出的债券投资增多)共同贡献,行业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板块来看,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2.1%、-3.0%、7.9%和10%。个股来看,2023年大行均实现利润正增,而股份行内部化较大,城农商行利润增速显著优于其他板块。


1Q24净利润同比增速情况:同比-0.6%。进入一季度,拨备对利润释放贡献边际减弱、行业留存余粮;税收节约边际贡献增强;成本对业绩的拖累边际减弱。板块来看,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2%、0%、7.1%和1.2%。其中大行(除交行外)普遍负增,主要是拨备释放贡献减弱;股份行利润增速边际改善,主要是4Q23拖累板块增速的浦发、兴业和光大改善显著;城商行增速边际小幅下降,基本维持稳定;农商行增速边际走弱,实现小幅正增,主要是渝农、沪农两大农商行利润增速均由于一次性扰动因素放缓,其中渝农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公司实现大额不良资产处置收回,因此1Q24信用减值损失较1Q23增加12.03亿元,在这种一次性因素造成的高基数影响下公司一季度净利润负增10.8%;沪农预计主要由于一次性计提表外可随时撤销的信贷承诺扰动,在此影响下,1Q24信用减值损失同比+72.2%,导致1Q24净利润同比+1.2%(4Q23净利润同比+10%)。业绩维持高增长的个股:增速在10%+、由高至低分别为杭州、常熟、青岛、齐鲁、苏农、瑞丰、成都、苏州、江阴、青农、江苏、浦发。与营收端高增(10%+)匹配的是青岛、瑞丰、青农、常熟、江苏、苏农。

2024年银行业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二、收入端拆解:净利息同比-3%;净非息同比+1.1%

收入端增长情况:规模和其他非息是支撑收入的主要因子。息差、净手续费持续拖累。1、净利息收入下降:资产增速边际收敛,净息差同比继续下降,但降幅小幅收窄。股份行规模增速远弱于其他板块,息收压力最大。2、净非息收入:手续费维持负增,其他非息维持高增。保险降费叠加其他手续费压力,使得手续费降幅进一步扩大。而开年以来长债收益率延续了2023年的下行趋势,一季度带动其他非息维持高增,从而支撑净非息小幅同比正增

2.1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拆解和环比变动分析

1、同比拆解:净利息同比-3%、边际下降0.6pcts;息差是主要拖累,规模扩张速度也有所放缓。◼行业1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3%,其中生息资产同比增速9.4%(VS 2023同比+11.5%,净息差同比下降22bp(VS 2023同比-25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利息收入分别同比-1.9%,-6.6%,-0.7%和-4.5%。股份行净利息收入降幅最大,主要是由于规模增速弱于其他板块、且净息差降幅高于其他板块。一季度主要基建继续发力,融资主力支撑为国有大行,而地区融资需求仍相对旺盛的城商行资产增速也不弱。股份行由于全行业整体零售投放继续承压、资产增速最弱。


行业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速较2023边际下降0.2pcts,其中净息差同比降幅边际小幅收窄3bp;但资产规模增速边际放缓2.1个点。板块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利息同比增速分别较2023变化+0.7、-2.0、-1.4和-1.8个点,大行主要是息差同比降幅边际有所收窄(负债端定期化影响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弱),中小银行则是量价均边际走弱。◼净利息收入高增(5%+)个股:兰州、宁波、成都、青岛、常熟、瑞丰、兴业,除兴业银行外,均为地方城农商行。其中宁波、青岛量价支撑,兰州主要是息差同比改善驱动,兴业主要是息差降幅收窄叠加1Q23低基数贡献。净息差同比拆解:行业1季度年化净息差同比下降22bp(vs 2023同比-25bp),降幅边际小幅收窄。资产端定价下行拖累,负债端成本继续上行,但负债成本上行幅度边际收窄。从降幅绝对值来看,各板块降幅较为接近,国股行、城农商行分别同比下降21/23/20/21bp(vs2023分别同比下降27/23/19/24bp)。从边际变动看,国有行净息差降幅边际收窄5bp,农商行边际收窄3bp,股份行、城商行降幅边际走阔1bp。


行业生息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0bp(VS2023同比下降13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资产端收益率分别同比下降17、25、21和28bp,2023同比下降10、16、15和28bp。一季度重定价压力较大,且市场需求不足背景下的信贷投放竞争也导致新发利率下降,导致一季度资产收益率压力较大。计息负债付息率同比上升3bp(VS 2022同比上升13bp),负债端成本上行幅度收窄。存款利率下调效能有所释放。

2、环比拆解: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下行2bp,资产端定价-6bp;负债端成本-4bp

行业1季度净利息收入环比+1.6%。资产规模环比+3.6%,净息差环比-2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利息收入分别环比+2.6%、-2.5%、+5.5%和+2.4%。除股份行外,其他板块净利息收入环比实现正增,一是国有行、城农商行Q1资产环比增速边际拉升,二是在负债端成本环比改善的带动下,净息差环比降幅收窄甚至实现环比小幅抬升。个股方面南京、兰州、江苏、常熟、成都、青农、工行、郑州均实现5%+的增长,规模增长和息差改善共同带动。其中,南京、江苏、常熟、成都、工行为规模和息差共同支撑,兰州、青农、郑州主要是息差带动。


行业净息差拆解:主要是资产端收益率环比下降导致息差下行,负债端成本环比下降,对息差有所支撑。行业净息差环比继续下降2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环比变动-1、-8、+3和0bp。其中行业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行6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资产端收益率分别环比变动-4、-13、-4和-6bp。行业负债端资金成本环比下行4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负债端付息率分别环比变动-3、-3、-7和-7bp。综合来看,股份行息差下行幅度较大,一是零售压力下的资产投放较弱;二是资产端定价下行幅度较大拖累,同时负债端改善幅度小于其他板块。

2024年银行业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资产端收益率拆解:定价继续下行,结构略有支撑◼行业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6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资产端收益率分别环比变动-4、-13、-4和-6bp。预计主要是定价因素拖累。1、结构维度:贷款占比提升,贷款中票据压降,对资产收益率起到一定支撑作用。贷款占比环比小幅提升0.5个点,贷款中对公占比环比提升2个点,零售小幅下降0.3个点,票据环比下降1.7个点。总体资产结构大体平稳,且对公占比上升,票据压降,零售环比基本维持稳定,因此结构因素对资产端收益率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2、定价维度,预计价格进一步下降。受贷款重定价和开门红下的价格竞争影响(对公、零售投放竞争均较大),预计价格进一步下降。


负债端成本拆解:存款利率下调效能释放+主动负债成本下行◼行业负债端资金成本环比下行4bp。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负债端付息率分别环比变动-3、-3、-7和-7bp。◼负债端成本下降预计主要是存款定价下调、以及主动负债成本下降共同支撑。1、定价维度——(1)主动负债成本环比下行。2023年进入四季度以来,市场资金面较为紧张,2024一季度资金面转向宽松,银行主动负债成本也有所下降。以同业存单为例,我们测算的上市银行1Q24存量同业存单利率环比4Q23下降了14bp。(2)2023年进行的多次存款利率下调,在今年进一步释放效能,对银行负债成本压力形成缓释作用。2、结构维度,存款定期化占比继续提升。4Q23定期存款占比较1H23提升1.7个点至58.1%,其中个人定期提升1.2个点至33.1%。进入1Q24,根据披露定活期季度结构的12家样本上市银行来看,定期较23年末提升1.3个点,其中个人定期提升2.3个点,企业定期下降1个点,因此我们预计行业定期化趋势仍在持续。

2.2净非息收入:同比+1.1%,手续费降幅走阔,其他非息维持高增

1Q24行业整体非息收入增速边际下降、同比增1.1%(VS 2023同比+4.6%),手续费收入同比-10.3%(VS 2023同比-8%),降幅走阔;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2.7%(VS 2023同比+32.1%),增幅边际收窄。增速上,1Q24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非息收入同比变化-4.4、+3.4、+21、+40.9个点(vs 2023 同比变化+8.7、-2.3、+7.4、+21.7个点)。结构上,一季度行业非息收入、净手续费和净其他非息分别占比营收27.4%、15.9%和11.5%。大行非息、手续费和其他非息分别占比营收23.5%、17.3%和6.2%。股份行为34.4%、16.1%和18.4%。城商行为33.8%、8%和25.8%。农商行为27.4%、6.1%和21.2%。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营收最高,主要都是交易类投资占比高,投资收益贡献。城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由于经营区域、客群数量等限制原因,手续费占比不高。◼个股上看,招商、中信、浦发、兴业、平安、浙商、南京、江苏、杭州、上海、青岛、无锡、青农非息收入占比营收较高,超35%。其中交行、招行是手续费主要贡献,其他均是其他非息主要贡献。


净手续费:手续费收入同比-10.3%(VS 2023同比-8%),降幅走阔。◼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7.5、-16.4、-13.9、-8.3个点(vs 2023 同比-2、-15.1、-25.5、-1.5个点)。除了基金、理财的持续降费、以及基金代销不景气之外,边际来看,23年下半年落地的保险费率降费对手续费的冲击较大。大行结算手续费占比较高,对手续费有一定支撑,同比降幅最低。增速较高的个股有:南京、成都、青岛、西安、重庆、江阴、常熟、青农,增速在同比20%+,南京、青岛预计主要是理财规模回暖驱动,其他主要都是中收体量小基数比较低的城农商行。


其他非息收入增长22.7%(VS 2023同比+32.1%),除大行外,各板块增幅均边际走高。◼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同比增长5.4、30.2、38.5、66.8个点(vs 2023 同比增长49.9、20.8、27、33个点),大行增幅边际收窄,整体非息收入负增;其他板块继续走阔,农商行提升最为显著。银行其他非息维持高增,主要是2024年开年以来,长债收益率延续向下趋势带动。

三、资产质量:整体稳健;存量不良、逾期处在历史低位;拨备充分

2024年银行业发展态势分析报告

3.1 整体不良维度:新生不良压力较小;不良率、关注类占比同比下降且处历史低位

不良净生成率:行业不良生成率较为稳定。近年行业提前加大力度确认和处置表内表外不良,有时间换空间能力,预计未来几年行业资产质量都能保持稳健。◼2023年情况:行业2023年末累积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7%,环比+3bp,同比下降6bp至0.7%。各板块环比均有小幅上升,国有行、股份行、农商行同比均有所下降,城商行同比小幅抬升1bp。国有行同比改善幅度最大,同比-7bp至0.48%,低位继续改善。股份行同比-3bp至1.24%,城商行同比+1至0.91%;农商行同比-1bp至0.83%、◼1Q24情况:行业1Q24累积年化不良生成率为0.61%,一季度一般为不良生成低点,同比维持在0.61%。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同比变动幅度均较小,农商行同比+26bp至0.67%,主要是渝农1Q23实现大额不良资产处置收回的低基数影响。


不良率:不良率继续环比下降,基本处在2014年来历史低位。存量包袱压力较小。1Q24行业整体不良率为1.25%、环比下降1bp,为2014年来低位。各板块降幅均在1bp左右。个股方面,边际改善角度:1Q24不良率边际改善幅度较大的个股有南京、民生、浦发、招行、中行,改善幅度在3bp及以上。绝对值角度:1Q24成都银行不良率0.66%,为上市银行最优,其次为厦门、宁波、杭州、常熟,厦门为0.74%,其他均为0.76%。


关注类占比:2023年关注类占比同比小幅下降,较1H23小幅上升,行业未来不良压力有限。行业继续严格确认不良,1、截至2023年末,行业来看,关注类占比总贷款同比下降1bp到1.73%,较1H22上升6bp,同比延续下降趋势。2、分板块来看,2023年股份行关注类下欠力度最大,同比下迁5bp至1.85%,城商行继续保持绝对值最优(1.4%)。3、个股来看,2023年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的有浙商、齐鲁、苏农、青岛,同比降幅20bp+。

3.2 细分不良:对公持续优化;零售维持小幅抬升,其中信用卡、消费贷环比改善

1、公司贷款不良率:整体维持下降趋势;地产不良率升幅收窄◼公司贷款不良率维持下降趋势,截至2023年末,公司贷款不良率环比下降4bp至1.54%。板块方面,改善幅度来看,大行、股份行、城农商行分别环比下降2bp、11bp、2bp、14bp,农商行改善幅度最大,股份行其次。绝对值来看,城商行公司贷款不良率最低,为0.95%,大行最高,为1.66%。个股方面,改善幅度来看,青农、瑞丰、渝农、民生、光大、浙商改善幅度较大,在20bp+。绝对值来看,宁波、邮储、南京、瑞丰、成都、平安较低,在0.8%以下。


细分行业来来看,参考授信占比情况,我们重点梳理房地产、制造业、租赁商服行业三个行业情况。由于并非全部上市银行都会披露不良明细,因此该数据仅做参考,我们采用披露不良明细的30家左右(不同行业披露情况不同)上市银行作样本。◼房地产方面,样本银行(30家,缺少5家城商,7家农商)房地产不良率环比提升9bp至3.77%,维持上升态势,但提升幅度环比收窄(2022相较2021提升1.29个点,1H23相较2022提升0.1个点),预计下阶段在融资协调机制的支持下,地产不良生成有望边际好转。板块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环比变化+20bp、-18bp、+31bp、+4bp至4.19%、3.25%、2.48%、2.24%。股份行环比改善幅度最大。个股来看,环比改善幅度较大的有齐鲁、中信、工行、南京、苏州、重庆、青农,改善幅度在50bp以上。绝对值方面,宁波银行最低,为0.1%,其次为南京、兴业,均在1%以内。


制造业方面,样本银行(32家,缺少5家城商,5家农商)制造业不良率环比下降15bp至1.54%,维持下降态势。板块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环比变化-14bp、-18bp、-6bp、+21bp至1.73%、1.12%、1.2%、1.31%。国有行制造业不良率最高,但环比改善幅度较大;股份行环比改善幅度最大,且不良率最低。个股来看,环比改善幅度较大的有光大、厦门、华夏、郑州、民生,改善幅度在50bp以上。绝对值方面,平安、上海、瑞丰、宁波均在0.5%以内。


租赁商服方面,样本银行(32家,缺少1家股份行,5家城商,6家农商)不良率环比下降2bp至1.31%,维持下降态势。板块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环比变化-7bp、0bp、+21bp、+4bp至1.57%、0.88%、0.44%、0.41%,大行不良率最高但环比改善幅度较大,带动整体样本银行租赁商服不良率环比继续下降。个股来看,环比改善幅度较大的有青农、浙商、齐鲁、交行,改善幅度在30bp以上。绝对值方面,青农、宁波、南京、齐鲁、重庆、瑞丰均在0.2%以内。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2024-06-07
下一篇

2024医药行业市场趋势与投资分析报告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