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展望
1.公司是国内外工程机械领域领先企业
1.1公司发展历史悠久
公司成立于1992年,并于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产品为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公司是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先后收购多家各领域知名企业,公司逐步从重点发展工程机械领域,转型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境产业和金融服务等多板块协同发展的企业。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股份流动性较强。截至2023年年报,公司已发行股本数量为86.78亿股,其中A股普通股占股本总额81.77%;H股占股本总额18.23%。公司在国内外设有23家子公司,并聘请行业资深人士担任总经理,组建本土专业营销团队,全方位布局全球销售网络。
1.2公司是国内起重机及混凝土机械龙头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含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建筑起重机械、土方机械等多个系列,涵盖660个型谱,产品类型多元,结构丰富。各个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施工建设领域,产品远销中东、南美、非洲、东南亚、俄罗斯以及欧美、澳大利亚等高端市场。
2018-2021年公司业绩快速上升,营收由286.97亿元增长至671.31亿元,CAGR高达32.75%,其中公司传统业务起重机械及混凝土机械均保持快速增长,土方机械等新业务也快速放量。2022年受到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公司实现营收416.31亿元,同比下降37.98%;2023年公司业务回升,实现收入470.75亿元,同比增长13.08%。其中高空机械及土方机械放量较快,相较而言其他业务受国内市场景气度下行影响较大,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逐步回暖,公司业务发展有望得到支撑。
1.3公司海外出口聚焦“一带一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中东地区的工程机械需求正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数据,2023年印尼、沙特等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较高。据MordorIntelligence2023年的数据预测,到2027年,中东的建筑业预计将达到2.4万亿美元的价值,2023至2027年CAGR预计为5.7%。GlobeNewswire2023年的报告预测,到2028年中东的工程机械市场预计将达到184亿美元,在2024至2028年的预测期内,其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10.38%。
“一带一路”国家中基础设施发展指数较高的地区GDP表现相对较好,对应国家在未来几年中有望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印尼、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等国家基建均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23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318亿美元,同比增长22.6%;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额1320.5亿美元,同比增长4.8%。我国在“一带一路”地区投资持续增加。
据海关总署数据整理,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485.52亿美元,同比增长9.59%。进口金额25.11亿美元,同比下降8.03%,我国工程机械的出口情况呈现区域分化,亚洲、欧洲、南美洲和非洲的出口金额均实现了正增长,而北美洲和大洋洲则出现下滑。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占总出口额的47.2%,保持增长势头。对各主要区域经济体出口中,对非洲拉美、俄罗斯联邦、印度出口呈正增长;对东盟、欧盟和英国、美加墨自贸区三大经济体出口下降。
公司产品的地区竞争优势主要在东南亚、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地区和国家,根据巨潮数据,2023Q1中联重科在中东、中亚和东南亚三地销售占比接近海外收入80%,2024Q1下降为约60%,因此我们假设2023年公司在中东/中亚/东南亚销售额分别占海外收入的25%/23%/20%;同时公司的起重机等产品在南亚/非洲/拉美等地也具有一席之地,因此我们假设2023年公司在南亚/非洲/拉美销售额分别占海外收入的11%/8%/8%;公司进入欧洲、北美地区较晚,目前仍处于开拓期,因此我们假设2023年公司在欧洲/北美销售额分别占海外收入的5%/1%。
根据各地区需求、公司在各地区布局及目前收入基数,我们预测2024年公司在中东/中亚/东南亚/南亚/非洲/拉美/欧洲/北美销售额增 速 分 别 为80%/50%/30%/30%/60%/50%/50%/300%。我们预计公司在“一带一路”地区出口占比达公司出口90%以上,2023年对应出口金额约为161亿元,按2023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均数7.0423计算,中联重科出口约“一带一路”22.88亿美元,约占“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总额的10.9%。
2.传统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有望逐步回暖
2.1起重机械行业国内市场发展成熟
起重机械主要在企业内部用于进行物料的装卸、运输、升降、分拣、堆垛、储存和配送等,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采矿、航空、海运、物流等各个行业。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程起重机分会统计,2018-2023年,我国随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销量呈现上升趋势,汽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销量有所下滑。2018-2023年随车起重机销量由14084增长至24108台,CAGR为11.35%;履带起重机销量由1878增长至3208台,CAGR为11.30%;汽车起重机销量由32072下滑至24258台,CAGR为-5.43%;塔式起重机销量由23000下滑至18282台,CAGR为-4.49%。
中国起重设备市场规模2022年为119亿美元,预计2023年全年将达到130.6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9.7%。根据尚普咨询数据,2022年全球起重设备市场规模达到380亿美元,预计2023年全年将达到405.6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6.7%。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起重设备市场,2022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1.3%,预计2023年全年将达到32.2%。起重机行业竞争格局清晰,徐工机械、中联重科、三一重工三大厂商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起重设备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十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9.5%,其中徐工集团保持了领先地位,占据了20.2%的市场份额;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紧随其后,分别占据了16.8%和15.2%的市场份额;其他主要企业包括浙江永强、山推股份、铁建重工、厦工股份、山河智能、浙江鼎力和利勃海尔等。
2.2起重机械行业出口销量增加明显
我国起重机出口量远超进口量,2020-2023年我国起重机出口量由73382辆增长至201447辆,CAGR为40.02%,同期起重机进口量由1919辆减少至516辆,CAGR为-35.46%。2023年我国起重机出口量大幅上升,2023年我国起重机出口201447辆,同比增长225.18%;2024年1-2月我国起重机出口110610辆,同比增长582.23%。
2023全球起重机制造商10强企业总计销售额170.05亿美元,同比下降27.09%。除马尼托瓦克和特雷克斯2家美国企业外,其余8家企业销售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3家中国企业销售额同比降幅较为显著。利勃海尔再度跃居全球起重机制造商10强榜首。徐工位列第2位,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分列第3和第5位。
2.3混凝土机械行业国内市场有望复苏
混凝土机械是把水泥、河沙、碎石、水等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生产和输送混凝土的机械设备,主要包括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泵等,在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混凝土机械行业销量为9.1万台,同比下降22.8%,其中国内销量为5.19万台,同比下降44.6%。受国标切换和宏观调控的影响,国内市场需求有所下滑,从产品结构来看,泵车和搅拌车仍然是主力产品,占比分别为46%和36%,但同比均有所下降;而喷射机和搅拌站的销量则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占比分别为7%和11%,同比分别+4pct和+5pct。
根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混凝土机械行业前十大企业的销量占比为70.9%,同比+4.8pct,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其中,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集瑞江和山推建友分别位居前五位,占比分别为28.7%、23.5%、8.4%、6.2%和4.1%,同比分别+0.7pct、+1.9pct、+2.1pct、+0.4pct和-0.3pct。头部企业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渠道拓展、服务提升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和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抢占市场份额。
混凝土行业增长主要受到基建投资、国标切换后的置换需求、出口市场等因素影响。我们认为目前混凝土机械行业仍在触底阶段,2024年在万亿国债推动基建投资落地的背景下,国内市场有望底部弱回暖;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深化拓展,中国混凝土机械将在海外市场享有更高的认可度和竞争力。2023年广义基建投资增速为8.24%;2023年累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96万亿元。中央财政在23Q4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并提前下达2.7万亿的新增地方债,我们认为2024年有望拉动设备新增需求回升。
2.4混凝土机械行业出口市场表现强劲
根据尚普咨询集团数据,2022年混凝土机械行业出口销量为3.95万台,同比增长59.8%。出口市场表现强劲,占比提升至43.2%,同比+22.3pct。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数据,2020年全球混凝土设备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28.59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177.87亿美元,2021-2027年CAGR为3.16%。未来混凝土机械企业或将加快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和布局,利用“一带一路”倡议等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工程项目和合作,建立稳定的海外渠道和合作伙伴,提升海外市场的份额和地位。
2.5土方机械行业国内市场有望复苏
土方机械是指能够挖掘、铲运、推平、压实、破碎土壤和砂石等物料的机械,可分为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推土机、装载机等)、压实机械、运输机械等类型,各类细分产品品种齐全,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以及农业生产等领域。我们以挖掘机械为例,可以看到2023年挖掘机下游需求未有明显改善,整体上行业仍处于底部周期,设备更新政策有望推动需求回暖。2023年我国累计销售挖掘机19.5万台,同比下降25.40%。2024Q1我国累计销售挖掘机5.0万台,同比下降13.10%;其中3月销量2.5万台,同比下降2.34%,降幅明显收窄。自2021年下半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步入下行周期,下游需求明显下滑,我们认为目前行业仍处于底部周期,但随着国家设备更新政策相继落地,需求有望迎来回暖。
国内市场方面,2023年国内累计销售挖掘机9万台,累计同比下降40.8%。2024Q1国内累计销售挖掘机2.6万台,同比下降8.26%;其中3月销量1.5万台,同比增长9.27%,国内同比增速已回正。由于宏观经济景气度不高,下游基建投资及房地产项目实施均有所放缓,根据2023年全年挖掘机销量情况,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需求仍较弱,但2024年3月份同比增速已回正,我们认为国内需求有望进一步放量。
2.6土方机械行业海外市场增速自然放缓
海外市场方面,挖掘机出口已由快速增长期逐步过渡到平稳发展期,未来预计保持小幅增长态势。2018-2022年,我国挖掘机海外市场销量持续上升,从19100增加至109457台,CAGR高达54.7%;截至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已形成较高基数,2023年我国出口挖掘机10.5万台,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同比下降4.0%。2024Q1我国累计出口挖掘机2.4万台,同比下降17.9%;其中3月销量9792万台,同比下降16.16%,我们认为挖掘机出口由快速增长期逐步过渡到平稳发展期,未来预计有望保持小幅增长态势。
我们将挖掘机市场分为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其中国内市场又拆分为更新需求+新增需求,我们假设①国内更新需求:挖掘机使用周期为8-10年,所以我们取2009-2011年3年国内挖掘机销量平均值为2019年更新需求,并依次类推预测2024-2026年需求;②国内新增需求:新增需求主要受到基建、房地产等下游需求影响,我们预测2024-2026年国内新增需求同比增速分别5%/5%/10%;③海外市场:考虑到2020年以来海外市场增长快速,已经成较高基数,我们预测2024-2026年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0%/5%/5%。综上,我们预测2024-2026年我国挖掘机销量将分别18/20/25万台,2024年我国挖掘机销量或将处于底部弱复苏状态。
3.高空作业车行业仍具有空间
3.1高空作业车国内市场高速发展
国内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发展迅速,保有量稳步增长。当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数量持续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施工方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不断提升,使用高空作业平台有降低用人成本、高空坠落风险并提高工作效率的优势。由于高空作业平台的优势及市场需求增加,2022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市场收入规模达到124.53亿元,同比增长13%,IPAF预计2023-2024年收入规模将分别达到155.29亿元/177.96亿元,保持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市场设备保有量达到44.84万台,同比增长36%,预计2023年市场保有量达62.77万台,保持40%的高速增长。
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受限于中国高空作业平台设备还未到更新期,因此我们直接对总保有量增长率进行预测。近年来随着国产替代步伐的加快,中国高空作业平台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9-2022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增速分别为65.4%/62.8%/57.0%/36.0%,目前中国高空作业设备渗透率显著低于欧美市场,预计未来随着《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人工成本的提升,高空作业设备替代脚手架等简易施工设备的进程将不断加速,整体行业增速有望高于美国和欧洲。因此我们预测2023-2025年中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5%/23%/20%,分别为63/77/93万台。
3.2高空作业车海外需求稳定增长
北美、欧洲等海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安全生产法规严格,高空作业平台市场成熟。根据IPAF数据,受全球供应链复苏和租赁商投资规模增长的影响,2022年美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市场设备保有量为79.43万台,同比增长10%,预计2023年或增长至84.99万台。欧洲十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市场设备保有量达到34.02万台,同比增长5%,受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设备的投资规模和更替需求驱动,IPAF预计2023年欧洲十国高空作业平台设备保有量增长或至35.14万台。
全球高空作业平台制造商集中度较高,国内企业排名靠前。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高空作业平台市场CR3为35.8%,CR6为53.01%,CR10为68.7%,全球前20制造商销售额占比约90%。美国巨头JLG和Terex在全球市场中位列前两位,2020年JLG/Terex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5.5%/13.7%;徐工高机/浙江鼎力/临工重机/星邦智能分别位列第6/7/9/10位,市场份额分别为5.3%/5.1%/3.6%/2.9%。
我们将海外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拆分为更新需求+新增需求,我们假设:①更新需求:美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的设备平均服役年限为5年,所以我们取2017-2019年3年美国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平均值为美国2023年更新需求;欧洲十国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的设备平均服役年限为9年,所以我们取2013-2015年3年欧洲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平均值为欧洲十国2023年更新需求,并依次类推预测2024-2025年海外高空作业平台更新需求;②新增需求:新增高空作业平台设备需求主要来源于市场自然增长等需求影响,美国和欧洲十国2019-2022年的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新增需求CAGR分别为10.9%/7.8%,2023年公共卫生事件因素消散,主要国家市场整体经济逐步恢复,美国制造业回流,在此背景下,由于美国高空作业设备市场增长持续保持稳定,大型设备租赁商不断扩大采购规模,因此我们预测2023-2025年美国新增需求同比增速分别为12%/10%/8%;欧洲高空作业设备市场成熟度较高,设备保有量较为稳定,因此我们预测欧洲新增需求同比增速分别为8%/7%/6%。综上,我们预测2023-2025年美国及欧洲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需求合计为120/126/133万台。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