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字生态报告演讲PPT
数字生态是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相互作用又相对独立的生态性系统。其中,数据是数字生态的核心要素,政府、企业、社会是数字生态的行动主体,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生态的发展过程。数字生态还是数字主体互连互动形成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形态且彼此依存、合作和冲突的动态系统。
数字生态为我们研究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与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构建等关键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在更新数字生态指数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对国内各省份与城市和国际重要国家的数字化发展格局进行多层次、整体性研判,为中国对内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对外积极调整全球战略定位提供智库服务。
中国数字生态指数结果表明,省级四型联动的数字生态发展格局保持稳定,且5个省份实现梯队跃迁,数字化发展势头强劲。前三十城市排名变化较大,城市之间竞争激烈。从区域一体化角度看,东部地区为我国数字生态头部,中部地区为我国数字生态中坚,西部地区为我国数字生态后方,东北地区为数字生态末梢。从五大城市群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第一梯队城市引领下形成区域内部自循环的数字生态高地,而成渝和中三角仍缺少领头城市而未成生态。中三角呈现“两强一辅”数字生态格局,强省会带动都市圈崛起成势,未来提升数字能力、打造战略城市、加速数字融通是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动能。今年国际数字生态指数测算的对象国家范围有所扩大,数据源数量也有增加。研究发现,中国的国际数字生态指数得分已赶超英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中美在数字基础、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三个维度上全面领先其他国家,两国在数字领域的“两极”博弈格局愈加清晰。今年的报告中对南亚和东南亚的数字化发展状况进行了专门分析,发现南亚和东南亚各国呈现“基础迥异,能力普遍偏弱,应用发展差异较大”的总体特征。其中,新加坡凭借其全球领先的数据开放水平和在线创新能力,印度凭
借其能源及基础设施优势,在两亚数字化发展中处优势地位。数字生态视角引领构建数据要素市场体系。设计统一数据要素市场体系的总体构架和总体布局方案要以数字生态理论为基础,数据生命周期为分析框架,数据要素多重属性为事实,“构架安全、布局灵活联动有效、绿色持续”为原则,可以贯穿指导数据要素总量测算、数据要素权属结构性分置、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企业数据资产价值实现、数据要素市场参与者培育、可信可控可计量流通交易以及数据要素市场治理体系等重大政策层面。
展望未来,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应与目前我国各省市数字生态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深度匹配,处于数字生态不同梯队的地区应当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在国际方面,中国与美国在国际数字化发展领域的“两极”竞争格局更加清晰,而中国在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数字生态空间拓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