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2.0白皮书
智能网联变革机遇期,参考架构1.0有效凝聚共识
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核心。智能网联汽车是决定中国汽车行业胜负的下半场。与电动化相比,智能化、网联化涉及的行业领域更多、技术交叉融合更深、社会影响更大。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路云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引发汽车创新链、技术链、产业链的重构。作为汽车的“大脑”,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负责处理海量的多样数据、进行复杂的逻辑运算,是新型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核心。
智能网联技术成长期,参考架构亟需迭代与细化
智能网联技术向更高级别自动驾驶和车路云一体化等方向迈进,参考架构需要适应发展新要求。当前L1、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快速增长,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成为研发攻关的主要内容。为促进高级别自动驾驶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支持其商业化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正在筹备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北京、广州、杭州、武汉等地启动了自动驾驶“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多个地方政府部门联合基础设施供应商、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整车企业积极探索“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线,打造技术、商业双闭环。
智能网联加速落地期,参考架构2.0加强前瞻引导
未来3-5年,智能网联汽车将踊跃创新、加速普及,对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的需求也将更加强烈。从分域架构到“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将向域集中、域融合的方向持续演进。全球高性能车载芯片、车用操作系统产业尚未发展成熟,发展格局仍未“锁定”。SOA和OTA如何改变汽车软件价值链和商业模式、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是否需要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数据通信及智能技术在车上如何实现安全可信的商业闭环、AI大模型如何支持融入智能网联技术发展,都成为智能网联大规模部署所面临的热点问题。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架构需要关注技术发展热点,以更好的规范包容性和前瞻设计,引导相关产品创新研发。
《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2.0(简称参考架构2.0)》继“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全体大会发布之后,经参考架构2.0编制委员审定和行业征求意见后,于2023年10月25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一届二次会议上公布白皮书全文。
会上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联合发布单位出席并公布白皮书全文。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参考架构2.0编制委员会主编张文杰发表“全文技术解读”主题报告,电子科大罗蕾、清华大学陈渝、复旦大学彭鑫、清华大学郑四发、上海交大殷承良、北京大学曹东刚、上海大学李玉峰、中国一汽李丹、合众汽车申水文、合众汽车王野、东风技术中心王恺、国汽智控尚进、国汽智控丛炜、中兴通讯古永承、中兴通讯刘建业、华为周铮、斑马智行王恺、北斗星通袁宏、普华基础软件董自强、中瓴智行钟卫东、深信科创潘余曦、经纬恒润于雅琪、黑芝麻游昌海、黑芝麻陈维富、地平线程智锋等70余名行业专家共同见证。
《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2.0》全文技术解读
参考架构2.0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担任编写委员会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紫金山实验室、中国一汽、东风商用车、上汽集团、吉利、比亚迪、广汽丰田、合众、蔚来、赛力斯、宇通、国汽智控、黑芝麻智能、地平线、华为、普华基础软件、中兴通讯、斑马网络、中汽创智、东软睿驰、中瓴智行、经纬恒润等40家单位100余名专家分工协作,历经7个月深度研讨共同撰写而成。下一步将持续开展技术解读和迭代更新,帮助企业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打造架构统一、分层解耦,具有技术竞争力的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产品,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