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美行业报告:昊海生科增长新策略分析
1注射医美:玻尿酸产品矩阵丰富,差异化定位满足多元化需求
1.1玻尿酸市场:规模持续上行,国产份额不断攀升
玻尿酸仍在医美市场占据领先优势,同时因国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进步、产品具备高性价比、满足消费者痛点等原因,国产品牌正在逐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①市场规模:2017-2021年,我国基于透明质酸的皮肤填充剂的市场规模快速扩张。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我国非手术类医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22年市场规模达约1207亿元,占医美市场总规模的53.2%,其中,透明质酸销售额长期保持在每年20%左右的增速;以销售额(出厂价)计,2021年中国基于透明质酸的皮肤填充剂产品市场规模为64 亿元,2017-2021 年的CAGR 为19.7%。②竞争格局:国内厂商随技术进步,产品高性价比优势,更能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而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据爱美客港股招股书,2021年我国透明质酸(按销量计)爱美客为39.2%,排名第一,市占率同比+12.0 pct;2021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规模(按销售额计),爱美客市占率达21.3%,同比+7.0 pct,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加快。
1.2玻尿酸产品:三代玻尿酸梯度化布局
截至目前,公司已上市的玻尿酸产品包含三大系列品牌,并在价格、特点和功效方面差异化定位和互补式发展。公司自主研发掌握单相交联、低温二次交联、线性无颗粒化交联及有机交联等工艺。第一代玻尿酸产品“海薇”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单相交联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定位于大众普及入门型玻尿酸;第二代玻尿酸产品“姣兰”定位为中高端玻尿酸,主打“动态填充”功能;第三代玻尿酸产品“海魅”具有线性无颗粒特征,市场定位为高端玻尿酸,主打“精准雕饰”功能。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已完成国内的临床试验,目前处于注册审评后期阶段。法国控股子公司Bioxis旗下Cytosial系列产品采用薄层交联专利技术制备,使凝胶分布均匀,无明显颗粒感,已在欧洲及中东地区销售,欧华美科获得该产品在中国市场商业化权利,正在推进在中国的注册上市工作。
分产品类型阐述海薇、姣兰、海魅的产品定位、主要竞品及公司玻尿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1)海薇:定位于大众普及入门型HA填充剂,作为医美机构端的引流产品。海薇于2013年推出,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单相交联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定位于大众普及入门型HA填充剂,主打“塑形”功能,主要分为海薇小分子、海薇中分子、海薇M+(大分子),维持时间在6-12个月,对比相同价位段的竞品润百颜,海薇产品系列的注射效果出色,且维持时间更为持久;润百颜是双相交联玻尿酸,而海薇产品系列是单相玻尿酸,注射的时候可以不用加入液态的玻尿酸来进行融合,医生的操作程序更为简单。单相玻尿酸是指通过研磨法,把玻尿酸凝胶块研磨成直接用于注射的比较顺滑的凝胶状,不掺入液体,即完全交联的玻尿酸。
2)姣兰:新增唇部适应症推广,带来新增长空间。姣兰产品于2017年2月推出,称为可替代人体组织脂肪的材料,是最柔软的玻尿酸,维持时间能够达到12个月;姣兰细分产品类别包括姣兰经典、姣兰S与姣兰Q。其中,姣兰经典与姣兰S定位为唇部适应症、丰胸以及丰臀,姣兰Q用于鼻唇沟的塑形,新增唇部适应症于2023年2月完成变更注册;姣兰唇部适应症竞品为瑞蓝·铂金、瑞瑅产品;与竞品瑞蓝对比,瑞蓝产品主打面部轮廓修整效果较为显著,姣兰产品主打最柔软最自然的特点,其优势在于更具性价比及LTDT(低温二次交联技术)使得姣兰拥有低交联度且交联契合度好的效果。
3)海魅:无颗粒的线性交联技术,产品具备广阔市场空间。海魅于2020年8月推出,主要用于注射面部真皮组织的中层到深层部位,纠正中重度鼻唇沟皱纹,具备多样优势技术。①无颗粒线性交联技术:海魅采用无颗粒的线性交联技术,无颗粒状态可以维持18~24个月,对比颗粒型玻尿酸,无颗粒玻尿酸通过独家交联工艺使其内部结构呈整齐有序的线性微观结构,其形成的片层结构具备出色的内聚力和回弹性,其交联程度越高,维持时间越长,与人体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效果更自然美观;②安全性高:安全无肿胀、疼痛小,主要得益于它的仿生结构线性交联技术,生物相容性好;③高内聚性:自然服帖不假面、注射后具有高记忆性与回弹性;④无恢复期:相比其他的玻尿酸产品,海魅的渗透压与人体组织相似,因此几乎不吸水,不会出现术后肿胀的现象。
海魅提出东方古韵脸的高级审美新定义,即不仅需要流畅紧致的面部轮廓,也需保留和发掘东方人的面部神韵,因此海魅提出外轮廓、耳轮廓及魅眼三要素。①头包脸:从视觉上达到“高颅”效果,即从发际线到头顶与眉眼的距离约等于1:1,一般建议选用强支撑、不易变形的无颗粒玻尿酸产品用于注射,可以使面部线条更加流畅,打造甜美年轻感,且外轮廓固定,对于整体面部有紧致提升效果。②俏耳:一般而言,颅耳夹角在30~60度之间是俏耳打造的最佳角度,可以起到巧妙控制面部横向留白,填充耳基底从纵向上收紧面部轮廓,向上衔接头骨轮廓,向下延展侧颜骨相,从视觉上弱化颧骨;俏耳一般可分别通过在耳后乳突上方、耳前耳甲内、耳前三角窝内、耳轮和耳垂皮下注射玻尿酸打造,达到耳周年轻化、中面部提升及减轻法令纹效果。③魅眼:打造立体眉弓、双C美人线、饱满颞部、眼窝饱满无凹陷、无明显泪沟及黑眼圈,采用玻尿酸注射可以打造魅眼效果。海魅提出“东方古韵美”的玻尿酸打法,更符合国人的传统审美,且可以定制化满足精细需求,凭借技术优势、性价比优势及对精细化需求的满足,有望抢占更多市场空间。
竞品对比:海魅作为国产中高端玻尿酸,主要对标竞品为乔雅登丰颜,从两个视角进行比较:①产品力:艾尔建乔雅登自上市以来进行了充分的产品教育,医生端的打法培训体系完备,凭借较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生命周期较长;而海魅在技术上并不逊于乔雅登丰颜,随着公司不断加强B端及C端的教育,在医生及消费者群体中建立更高的品牌知名度与忠诚度,进一步提升口碑的传播效果,加深在终端机构端的推广的深度与广度;②利润率:从价格差异来看,海魅的终端售价在8800~10000元/支,低于乔雅登丰颜终端定价(12800~14800元/支),且海魅出厂价低于乔雅登丰颜,因此对于机构端而言,售价与出厂价间获得的利润空间更大,拥有充足的推广动力。
1.3核心竞争力:产品把握终端需求,顺势而为
从公司玻尿酸产品给到医美机构的利润空间、产品效果以及品牌影响力三个视角阐述其核心竞争力。玻尿酸的产品组合带动收入提升,“海魅“产品进入快速放量的上升通路。公司玻尿酸业务于2021年、2023年及24Q1均呈现较好增长态势,主要由于“姣兰”新增唇部适应症为公司带来新的盈利机会,以及第三代玻尿酸产品“海魅”凭借其无颗粒化及高内聚性的特点,注射后不易变形移位且维持效果更为持久,获得市场对其高端玻尿酸定位的认可。①海魅产品给到机构端的利润空间更充足:海魅的产品供货价在1500元/支左右,终端售价8800元/支左右,而乔雅登丰颜的产品供货价为4000元/支左右,终端售价在12800元/支左右,海魅给到机构的利润空间为乔雅登丰颜的3~4倍,并且,由于机构对高端产品整体的推广需求进一步增加,海魅作为国产高端玻尿酸产品,有望进一步替代乔雅登丰颜的市场空间,带动姣兰和海薇的产品销售。②精准推广助力品牌影响力提升:随着产品力得到医生和消费者对其高端玻尿酸定位的认可,海魅产品向优质医美机构精准投放,并通过行业知名医生进行推广,同时,叠加品牌力的提升,海魅产品已经进了入快速放量的上升通路。
玻尿酸产品市场规模保持稳健增速,公司的玻尿酸业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伴随着我国医美渗透率的提升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者对玻尿酸产品的接受度和对创新产品及功能的需求增加将驱动市场规模增长,公司的玻尿酸业务能够享有行业增速的上行。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0-2025年,我国基于透明质酸的皮肤填充剂的产品数量及销售额的复合增速为28.9%与26.3%;预计2025-2030年,我国基于透明质酸的皮肤填充剂的产品数量及销售额的复合增速分别为25.9%与23.1%。①现有产品持续放量,机构铺货数量存在较大上升空间:目前,“海魅”产品已经进入了快速放量的上升通路,截至2023H1,该产品已经开拓了500家机构,对比国内超过1000家机构被乔雅登覆盖,海魅的机构铺货空间仍然很大;同时,“姣兰”的唇部适应症也有望在为公司带来更多增长机会,“姣兰”玻尿酸也是国产首款、国内第二款可用于唇部填充的玻尿酸产品。②在研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有望解决行业痛点:目前公司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正在进行注册申报,目前市面上的玻尿酸产品普遍存在交联剂的问题,导致产品无法代谢出现的面部不自然等状态,而该产品使用天然产物为交联剂,降解产物为不能合成的人体必需氨基酸,相较于传统化学交联剂,具有更好的远期安全性;同时,该产品为国内首个封闭透明质酸酶作用位点的产品,具有更为长效的特质,有望解决行业痛点并快速占领消费者心智。
2光电医美:收购欧华美科的股权,及时切入光电医美器械领域
2.1光电医美布局:收购欧华美科,丰富光电医美业务
顺应轻医美发展趋势,及时切入医美器械领域。2021年2月,公司与欧华美科签署股权转让及增资认购协议,以合计2.05亿元获得欧华美科63.54%股权,将欧华美科旗下射频及激光医疗美容设备和家用仪器、创新型真皮填充剂等产品纳入公司医美板块;2023年7月,以对价1.53亿元收购欧华美科36.36%股权,交易完成后,欧华美科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通过与欧华美科在技术与研发、产品及业务、市场及销售方面的协同,补充公司产品矩阵,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也拉动公司激光业务收入增速快速上行。2021年,射频及激光设备实现收入9487.54万元(2021年9月将欧华美科纳入合并报表),其占医美与创面护理产品收入比例为20.47%;2023年,射频及激光设备收入28410.88万元,占比达到26.88%。
欧华美科成立于2014年,聚焦于全球专业生活美容及家用医用美容领域。2018年,欧华美科获得以色列上市公司EndyMed48.98%的股权,取得EndyMed产品在中国地区的独家经销权,主营业务为射频仪器设备研发、生产及销售;2017年,获得法国生物材料公司Bioxis35.65%的股权,主营业务为玻尿酸及几丁糖等生物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欧华美科已获得其玻尿酸产品在中国市场商业化的权利,正在推进其在国内的注册上市工作;欧华美科旗下子公司镭科光电专注于激光美肤设备,其于2015年由欧华美科与其它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激光美肤设备的销售主要出口欧洲市场;此外,还在中国境内设有5家负责欧华美科下相关产品在中国境内的销售业务的子公司。
2.2核心竞争力:由“医疗端”向“消费端”业务扩展,整合销售渠道,赋能渠道建设
1)产品端:将业务板块从“医疗端”向“消费端”进行业务扩展的重要举措,打造贯通美容领域、覆盖生物材料、设备仪器及护肤品的完整业务矩阵。公司通过EndyMed以及镭科光电迅速切入射频和激光医美设备领域。EndyMed主要从事家用及医用射频美容仪器设备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业务,旗下产品包括EndyMedPro、Pure专业射频美容仪、Newa家用美容仪等系列产品已在国内市场上市销售,其中,EndymedPro通过3DEEP核心射频技术可用于改善身体曲线和维度,实现多部位的塑形与减脂;Pure专业射频美容仪通过多元相控射频技术改善身体轮廓,解决皮肤松弛以及脂肪堆积问题,Newa家用美容仪产品借助3DEEP科技的小型化实现在家使用射频美容仪器,有塑形除皱、紧致 肌 肤的 功 效; 镭 科光 电旗 下 激光 美 肤设 备 采用 垂直 共 振腔 表 面放 射 激光(VCSEL)高能激光技术,实现良好的激光美容和脱毛效果。
2)渠道端:整合线上与线下,国内及国外的销售渠道,共享原有客户资源,为公司的海外拓展提供平台,提高运行效率和销售达成率。销售覆盖布局广泛深远,进一步赋能公司渠道建设。欧华美科目前在中国、法国、以色列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在半导体激光、生物材料和射频领域均拥有国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并打造了多个产品;销售已经覆盖全球超过55个国家与地区,在中国已销往1500+医疗机构与4000+医美机构,家用美容仪器中国每年销量近5万台,并在中国12个省建立了直销办公室和美国直营销售公司。
2.3未来看点:光电医美市场空间广阔,射频和激光设备布局深入
展望未来,光电医美市场空间广阔,终端需求持续扩张,公司在射频与激光设备业务的整合将进一步享受行业的增长空间。得益于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医美认知不断提升,我国光电类医美行业也在近几年实现快速发展。据新氧数据颜究院发布的《2022年光电医美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医美消费者最钟爱、最想尝试的医美项目中,47.34%的调研用户选择了光电医美。市场规模角度,据MedicalInsight,2016年中国光电类医美行业规模约1.6亿美元,同比增长31%,2021年预计约3.3亿美元,2016-2021年CAGR达15.5%,2022年,市场规模达356.74亿元,近几年延续增长态势,增长空间较为充足。
我国光电医美市场需求端的驱动力主要来自肤质美白需求与抗衰需求,具体来看细分市场的需求情况:1)肤质美白需求拉动激光及脉冲光市场持续向上消费者美白需求较高,市场规模空间大,在实现美白功效的多种方式当中,光学美白作用效果远超产品涂抹式。根据美修大数据统计,美白终端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3515亿元增至2021年的501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6.1%。从美白途径看,包括涂抹式/光电治疗,产品涂抹式美白作用发挥主要是抑制皮肤黑色素的生成或促进黑色素的脱离,但存在皮肤对产品吸收率的问题,需要长期多次使用;相比之下,光电项目治疗充分利用光的吸收具备靶向性,能够通过高能光波针对性爆破作为靶目标的特定色素组织,实现少量治疗就可以达到肉眼可见的改善,且整体体验过程较为舒适,因此我们认为美白肤色方面,光学美白有更强竞争力。
激光类和脉冲光类项目能够实现美白功效,但其作用效果又存在一定差异。光类项目主要包括激光类和脉冲光类,其中激光类项目因波长、脉宽都是固定的,因此针对性解决皮肤问题的效率较高,对于皮肤色斑的治疗中激光为首选方案;脉冲光因为是宽谱光源,对于皮肤中血红蛋白、黑色素、水等均可选择性吸收,因此主打多种皮肤问题一起改善的功效。当前光类项目价格呈现下降,尤其脉冲光类项目单次消费低于千元,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光电类项目的认知不断提升,叠加对即刻美白提亮等需求的驱动,光学美白项目市场有望持续上行,光电美白项目在美白终端市场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上行,2021年,美白终端市场规模达5013亿元,据新氧数据颜究院,2022年,光电医美中美白嫩肤项目占比达32.23%,据此计算光电美白项目在美白终端市场渗透率为2.3%,若光电美白类项目在终端美白市场规模渗透率提升到5%,则对应超250亿元的终端市场规模。
2)抗衰需求拉动射频/超声类市场上行从行业角度看,抗衰需求快速增长,护肤和医美为消费者选择抗衰主要途径。据Zion Market Research和Euromonitor统计,全球抗衰市场从2016年的1500亿美元增至2021年2236亿美元,2016-2021年CAGR达8.3%,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达2817亿美元。国内抗衰市场在国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及抗衰市场消费者逐渐低龄化的趋势下进入发展快车道,2021年,中国抗衰市场规模达108.9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150.2亿美元,2021-2024年复合增速达11%。目前主流的抗衰老途径中,护肤品和医美成为最受公众关注的两大途径。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