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建筑行业报告:专项债助力央企稳健发展

1.行业动态分析:专项债发行有望提速,建筑央企经营稳健

1.1.专项债发行有望加快,助力基建投资及“三大工程”提速

近期,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共筛选通过专项债券项目约3.8万个、2024年专项债券需求5.9万亿元左右,为今年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打下坚实项目基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发力、提质增效,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3.9万亿元,2024年1-3月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发行6341亿元(占全年额度的16.26%),Q1各地提前下达的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内发行专项债券,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房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2024年,财政部联合有关部门不断优化调整专项债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将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领域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增加“独立新型储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引导地方加大对“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将“保障性住房”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撬动作用。下一步,发改委将重点督促地方严格把握项目质量要求,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预计后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或将提速,助力全年基建投资以及“三大工程”建设提速。

1.2.2023年建筑央企营收/业绩增长稳健,Q1海外新签订单快速增长

根据已披露的建筑行业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2023年建筑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66万亿元,同比增长7.18%;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975.21亿元,同比增长10.41%。从子板块来看,专业工程、房建、工程咨询、基建板块营收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分别为9.92%、8.77%、8.49%和5.68%,装修装饰板块持续调整,营收同比下滑1.2%,或由于减值计提减少影响,装修装饰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高增115.88%,工程咨询(+17.13%)、房建(+5.51%)和基建(+4.82%)板块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总的来看,建筑行业整体经营稳健,营收和业绩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2024年基建投资稳增长基调持续,万亿国债项目全部下达,地方专项债项目筛选完毕,随地方政府专项债、万亿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逐步开工建设,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均有望支撑全年基建投资增长。

从八大建筑央企板块来看,八大建筑央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25万亿元,同比增加8.01%,各央企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正向增长,其中中国化学、中国能建、中国建筑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3.10%、10.82%和10.24%。从归母净利润来看,八大建筑央企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27.27亿元,同比增加6.03%,其中中国交建和中国电建归母业绩增速表现亮眼,分别为23.61%和13.59%。

从国际工程板块看,2023年四大国际工程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60.63亿元,同比高增31.45%;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9.80亿元,同比高增31.22%。2023年,北方国际营收和归母业绩增速均实现同比高增,分别为59.96%和44.31%;中钢国际营收和归母业绩增速分别为41.10%和24.50%;中材国际营收和归母业绩均实现稳健增长,分别同比增加6.94%和14.74%,扣非归母业绩增速(+26.84%)表现亮眼;中工国际营收快速增长,同比增加27.25%。

2024建筑行业报告:专项债助力央企稳健发展

从各企业2023年重点经营指标来看,中国交建和中材国际多数指标均有明显改善,2023年中国交建ROE、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提升1.33pct、0.95pct和0.55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加116亿元;中材国际ROE、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提升0.51pct、2.46pct和0.95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增加26亿元。此外,八大央企中除中国建筑外,各央企毛利率均有明显改善,四大国际工程企业加权ROE均有所提升。

2017-2023年,八大建筑央企新签订单市占率持续提升,2017-2023年新签合同市占率由28.64%提升至46.76%,龙头企业经营韧性凸显。2024年一季度,多数企业新签订单增速持续表现亮眼,其中中国能建、中国化学、中国建筑新签订单增速均超20%,分别为23.5%、22.3%和20.9%,中国交建新签订单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为10.8%。从境外新签订单来看,2024Q1各央企境外新签持续提速,其中中国化学、中国中冶、中材国际、中国建筑、中国中铁境外新签均超20%,分别为240.2%、151.3%、70%、38.4%和23%,中国能建和中国铁建境外新签也实现双位数增长,分别为19.4%和11.9%。

1.3.楼市购房政策持续优化,地产销售数据有望回暖

继北京市“离异3年内不得在京内购房”的限购政策正式废止后,4月22日,北京市住建部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我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执行口径的通知》,《通知》指出离婚不满一年的房贷申请人,如家庭名下在北京无成套住房,执行首套房信贷政策。4月22日,海口市住建局发布一则《办事指南》,明确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在海口购买商品住宅,购买套数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待遇。4月23日晚,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与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联合发布《开展我市商品住房“换馨家”活动》的通知,旨在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积极参与,与计划出售二手商品住房并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居民签署协议,开展“卖旧+买新”的换房联动,活动将于5月1日正式启动,为期1年。此外,长沙印发的《关于支持居民购买改善住房的通知》明确,在长沙购房,不再审查资格条件,同时表示在长沙“以旧换新”购买新房的,可按照“认房不认贷”政策,享受首套房首付比例和按揭贷款利率优惠;购买新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在原有基础上上调最高贷款额度80万元,生育三孩的职工家庭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90万。4月28日,成都市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4月29日起,成都市商品住房项目不再实施公证摇号选房,由企业自主销售,全市范围内住房交易不再审核购房资格。此外,明确将完善“市场+保障”住房供应体系,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目前,地产销售数据仍在筑底阶段,本周多个城市持续优化楼市购房政策,涉及取消限购、启动商品房“以旧换新”等宽松政策,预计后续其他省市将持续发布地产购房端宽松政策,全面助力地产销售数据回暖。

1.4.Q1建筑行业基金持仓同比下滑,房建/基建持仓规模增加

建筑行业2024Q1基金持仓分析。2024年基金一季报已披露完毕,我们根据基金重仓股的统计数据,主要从行业配置比例、持股板块变化、持股市值排名、持股名单变化、持股市值变动、持股基金数等多角度对建筑装饰行业2024Q1基金持仓情况进行统计,并与2023Q4进行对比分析。

若以股票型和混合型所有基金为口径进行统计,2024Q1建筑装饰行业(SW)重仓持仓占比为0.48%,与2023Q4持仓比相比下降0.06pct。在此统计口径下,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建筑装饰行业标的60家,环比2023Q4减少11家,持股总量为19.86亿股,环比减少9.12%,持股市值126.50亿元,环比减少12.43%。

从子板块持股市值规模看,房屋建设(50.81亿元)、基建市政工程(48.28亿元)、其他专业工程(6.51亿元)板块重仓持股市值规模位居各三级子板块前3位。从各子板块持股市值变化角度来看,基建市政工程板块持股市值环比增加规模最高,为7.19亿元,环比增速达17.50%;其次为房屋建设和国际工程板块,持股市值分别增加2.80亿元和2.17亿元,分别环比增长5.84%和71.01%。

从重仓个股数量看,持股数量位居行业前10的标的包括7家央企龙头、水泥龙头中材国际以及区域性地方国企上海建工和隧道股份,持股市值规模位居行业前10的标的包括6家建筑央企、水泥EPC龙头中材国际、钢结构标的鸿路钢构、景观照明服务提供商罗曼股份以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新发展。

以主动型公募基金(主要为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基金)为统计口径,2024Q1建筑装饰行业(SW)重仓配置比例为0.34%,较2023Q4下降0.12pct,在超/低配水平上,相对标准行业配置比例低配1.71pct。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建筑装饰行业标的36家,与2023Q4相比减少6家,持股数量6.75亿股,环比减少10.44%,持股市值44.65亿元,环比下降28.98%。

2024建筑行业报告:专项债助力央企稳健发展

从子板块持股市值规模及变化来看,房屋建设(21.96亿元)、基建市政工程(13.26亿元)、其他专业工程(3.02亿元)板块重仓持股市值规模位居各三级子板块前3位。从子板块持股市值变化看,房屋建设板块持股市值环比增加规模最高,为3.03亿元,环比增长16.01%;其次为基建市政工程板块,持股市值增加1.11亿元,环比增长9.14%;国际工程板块和化学工程板块持股市值环比增幅最高,分别环比增加148.59%和60.10%。

从子板块持股数量及变化来看,房屋建设(4.04亿股)、基建市政工程(1.82亿股)和其他专业工程(2732万股)重仓持股数量位居各子板块前3位。从子板块持股数量变化看,2024Q1主动型基金环比增持的板块为国际工程(+759.06万股/+106.97%)、化学工程(+454.23万股/+82.45%)、基建市政工程板块(+845.79万股/+4.87%)和房屋建设(+1093.72万股/+2.78%)。从上述板块2024Q1行情表现看,各子板块分别实现涨跌幅为:国际工程(+9.23%)、化学工程(-0.15%)、基建市政工程(+8.95%)和房屋建设(+9.84%)。

按照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股持股市值排序,前10名分别为:中国建筑(21.08亿元)、中国中铁(6.57亿元)、东湖高新(2.33亿元)、罗曼股份(2.26亿元)、中材国际(1.55亿元)、安徽建工(1.48亿元)、中国铁建(1.22亿元)、江河集团(1.01亿元)、隧道股份(0.92亿元)、高新发展(0.87亿元),分别为房建/基建央国企、国际工程企业、景观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幕墙等领域龙头标的。

从重仓个股看,2024Q1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的建筑标的主要以各板块的龙头标的为主, 和2023Q4相比,深城交、华锡有色、筑博设计、北方国际、中设国际、豪尔赛、建科院、陕建股份、中铝国际、中公高科新进主动型公募基金重仓持股名单。从个股的持股数量变化看,36家建筑行业主动持仓重仓股中,23家公司获持股数量增加。持股数量增加额前10标的分别为安徽建工(+2414.45万股)、中国中铁(+1979.11万股)、中材国际(+669.06万股)、中国铁建(+566.48万股)、中国交建(450.67万股)、江河集团(+342.35万股)、中国化学(+318.54万股)、利柏特(+135.01万股)、高新发展(+105.95万股)、北方国际(+90.00万股)。

2.市场表现:建筑行业下跌0.51%,装修装饰板块表现较好

2.1.建筑行业一周行情

一周行业涨跌幅。本周(4.22-4.26)建筑装饰行业(SWI)下跌0.51%,弱于深证成指(+1.99%)、沪深300(+1.20%)、上证综指(+0.76%)本周表现。周涨幅在SW 30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22位,行业排名较上周(第5位)下降。分子板块看,装修装饰(+2.97%)、工程咨询服务(+1.43%)、钢结构(+1.18%)、房屋建设(+0.96%)、其他专业工程(+0.95%)表现优于行业,化学工程(-0.98%)、基建市政工程(-1.81%)、园林工程(-2.96%)、国际工程(-3.26%)板块表现较弱。

一周个股表现。本周申万建筑行业中共有104家公司录得上涨,数量占比63.80%;本周个股涨跌幅优于行业指数涨跌幅(-0.51%)的公司数量有117家,占比71.78%,本周录得上涨的个股、涨跌幅优于行业的个股数量较上周均明显上升。本周行业涨跌幅排名前5为中衡设计(46.20%)、招标股份(27.10%)、科新发展(20.53%)、罗曼股份(18.10%)、山水比德(17.73%);本周行业涨跌幅排名后5为*ST围海(-11.01%)、中公高科(-15.95%)、名家汇(-21.89%)、东方园林(-28.80%)、*ST美尚(-46.34%)。

行业估值。从行业整体市盈率来看,截至4月26日建筑装饰行业(SW)市盈率(TTM)为8.91倍,行业市净率(LF)为0.74倍,行业市盈率较上周上升、市净率较上周下降。与SW一级行业横向比较,建筑行业PE估值位居各一级行业第29位,高于银行行业。PB估值位居各一级行业第28位,高于银行、房地产行业。当前行业市盈率(TTM)最低前5为中国中铁(5.16)、中国铁建(4.49)、陕建股份(4.42)、中国建筑(4.10)、山东路桥(3.83);市净率(MRQ)最低前5为中国建筑(0.53)、腾达建设(0.52)、*ST美尚(0.48)、中国铁建(0.47)、龙元建设(0.33)。

2024建筑行业报告:专项债助力央企稳健发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汇率政策与市场分析报告:深度解析

2024-06-18
下一篇

2024年家电行业投资策略报告:市场复苏与增长前景分析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