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研究】2022中国数字办公产业测评报告
01数字办公,深化和升级协同理念,开辟发展新周期
岂止于协同
当前阶段,企业用户对数字办公的认知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协同办公应用的升级。(采用数字办公的具体方向中,超过80%的企业用户选择了综合办公、文档协作。)
传统协同办公时期的三大核心功能流程/审批(61.4%)、公文管理(43.5%)、沟通协作(38.6%)依然在数字办公时代占据重要地位。但在数字办公概念的推动下,企业用户对业务逻辑、流程统一的要求更精细,对原有协同办公的核心诉求延展到与业务一体化的程度,同时在互联网应用的冲击下,更加注重终端体验,在大数据分析、AI图文识别等方面提出了刚性诉求
发展新理念,开辟新周期
为应对市场的动态变化,企业用户开始通过数字办公系统支撑高频发生的业务场景,满足一线员工以及客户诉求的离散场景(33.7%的企业通过数字办公提升项目执行能力:33.7%的企业用来支持自助服务申请类的业务场景等。)这种面向场景化的服务,是从协同办公到数字办公的重要体现之一
数字办公进一步拓展,向蜂巢式的自律型系统转变。其核心在于,连接全员、管理共同目标,放权个体、赋能业务、激发组织创新活力,从而达到目标一致的自律型协作
在数字政务等政策引领下,数字办公可望借助数字政府的发展,开辟新的发展周期,迎来一波发展红利
02业务引领数字实践,数字办公契合企业发展
业务侧开始寻求主导数字办公实践
业务侧的采购话语权在不断提升。当前48.8%的企业表示业务侧管理者对数字办公采购具有重要影响,略高于IT侧管理者(47.0%),如加上一线员工(4.2%),业务侧影响已超过半数;
业务侧正在变被动为主动,更积极地表达自己对数字办公系统的意见。在数字办公的评价中,IT侧对数字办公实践的感知不敏感(给出一般评价接近70%),而业务侧被访者表达不满意、满意的比例均超过IT侧10%以上;
数字办公系统在企业中生根发展
数字办公系统已经在企业内部得到广泛的使用。经T研究估算,数字办公系统平均可支撑覆盖企业用户57.3%的业务。其中,中大型企业业务覆盖更广泛,小微型企业则覆盖程度略低,覆盖业务较分散;目前终端用户使用数字办公系统平均达4.43小时/天,数字办公对于支撑企业的一线业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信创产业带领下,产业头部企业/组织持续加大对数字办公投入和应用,对下游形成较强的火车头效应;同时,外部环境、地缘政治等因素,又形成了明显的ToG引领ToB趋势。在这样的内外部作用力下,数字办公的重要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加强,在自主创新技术的推动下,数字办公或将迎来一波替换的窗口期。
2022年,疫情第三年,大众已经习惯了在疫情环境下催生的数字化服务,“扫码”“测温”“在线办公”从不得已到令人上头,这一代上班族的标配给数字化趟平了群众基础的荆棘。
在更加丰富的数据维度描绘下,越来越多的数字业务场景涌现,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的游戏规则,汽车服务、采矿、纺织、文娱等产业都开动了大规模的数字化精细作业方式。
面对行业、场景的新需求,数字化服务供应商在技术与商业的双轮驱动下展开了自我变革与自我创新,带给企业新的数字理论经验和数字化应用服务。
新环境、新气象、新服务,每个企业面对新的挑战。
在协同领域,钉钉、企业微信、飞书、泛微软件、致远软件、蓝凌软件、慧点科技、万户软件是打造了一个新协同的时代?还是时代让他们变成全新的自己?是先进更重要还是进步更撩人?
协同办公最简单也最困难,每一个企业都力求协同出效率,协同出成绩,在巨头攒动的数字化系统领域,到底哪一家供应商更贴近业务场景、贴近行业?
T研究将以客观数字量化方式,为产业市场呈现ToB研究领域中最深度的SaaS测评。不要概念,不需粉饰,数字化时代,专家、学者、分析师都会骗人,唯有数据冷酷而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