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动两轮车行业报告:东南亚市场成长与供给端政策变革
1.竞争格局改善,头部企业回归产品力
行业销量平稳增长,新增量或来自消费群体扩容p国内电动自行车年销量较为平稳,更换需求约5000万辆。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从2019年3680万辆增长至2022年5010万辆,年均复合增速11%。2023年销量5500万辆,同比增长10%。2024年4月,国内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正常用户可以骑6-7年,外卖骑手等用户使用期限更短。假设更换周期7年,每年电动两轮车更换需求在5000万辆左右。p产品品质提升,新增量或来自消费群体扩容。电动两轮车消费者年轻化,需求更加多元,各品牌纷纷布局高端化、年轻化产品。在4000元以下价位区间,传统品牌雅迪、爱玛、台铃依旧处于主导地位。而在4000元以上甚至7000元以上价位的高端、超高端车型市场,九号品牌领先于雅迪、爱玛、小牛等品牌,高端需求在不断扩容。我们认为随着产品力提升,电动两轮车消费群体扩容,部分四轮车用户也有可能购买电动两轮车作为补充交通工具。
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雅迪、爱玛、九号市占率提升p2019年雅迪、爱玛市占率仅31%,2021年以来维持在50%附近。2019-2023年,雅迪电动两轮车销量从609万辆提升至1652万辆,市占率从2019年17%提升至2023年30%;爱玛电动两轮车销量从549万辆提升至1074万辆,市占率从2019年15%提升至2023年20%。CR2市占率在2019-2021年分别为31%、39%、52%,并随后维持在50%附近。p九号公司2020年进入电动两轮车领域,销量快速增长。2020-2023年九号电动两轮车销量分别为11、42、83、147万辆,2021-2023年同比增长267%、97%、78%。2024年一季度,九号电动两轮车销量41.7万辆,同比增长126%。公司2023年市占率约3%,虽然目前基数较小,但公司销量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市占率有望继续提升.
2023年行业竞争激烈,雅迪销量高增,爱玛实现ASP、单车利润增长p2023年行业竞争激烈,不同企业销量出现分化。雅迪2023年销量1652万辆,同比增长18%;九号销量147万辆,同比增长78%;爱玛销量1074万台,同比几乎持平。而部分企业2023年销量出现下滑。p雅迪2023年销量高增,爱玛实现ASP、单车利润增长。雅迪2023年ASP为2074元,同比下降6%。销量大幅超过同行,但单价下降,我们认为雅迪在2023年把销量增长放在优先级。爱玛2023年ASP1959元,同比增长1%;单车净利润175元,同比增长1%。在2023年行业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爱玛仍保持ASP、单车净利增长,是电动两轮车上市企业中为数不多在2023年实现ASP、单车净利双升的企业。
2024年头部企业聚焦产品品质,竞争格局有望改善p雅迪在2024年聚焦产品质量,冠6定位“更高端的长续航电动车”。雅迪在今年2月推出冠能6代,包括Q50、T60、M85为代表的系列新品,定位“更高端的长续航电动车”,实现续航、安全、智能方面技术再突破。1)TTFAR6.0长续航系统:200次充放电无衰减,24个月内出现容量衰减超过20%将直接换全新电池。2)智能安控系统:通过软件算法和硬件协同,在颠簸路面、湿滑路面、推车倒车等环境下实现多场景安全保障。标配TCS智能牵引力控制系统,快速且准确识别路面变化,智能调节电机扭矩,防止电机空转。3)升级智行系统:丰富蓝牙、APP、小程序等解锁方式。相比上一代,蓝牙连接速度加快50%,整体控车速率加快60%。p雅迪2024年新产品功能、定价相比2023年均升级。售价方面,冠能6代Q503990元起,T604690元起,M854490元起。相比2023年3月雅迪发布的新车型,2024年发布的新车型功能、价格都再次升级。2023年3月雅迪发布冠能摩登、奢想Q9、探索X7,售价分别为2990、3790、5990元。相比2023年新车型,2024年新品车型集中在4000-4500元左右价格带,价格虽提升,但更带来性能方面升级。
智能化不仅提供娱乐化功能,更提升产品安全性、功能性,产品升级仍有空间p智能化不仅是对娱乐功能升级,更是安全性、功能性等方面全面提升。以雅迪6代Q50为例,TTFAR全域控制器可通过算法实现智能增程,实现边骑车边充电;边撑感应落下边撑就自动断电,增加使用便利性;TCS智能牵引力控制系统可识别湿滑路面,陡坡下行时也能够自动降速。p秉持真智能核心理念的九号公司,在智能化方面也更关注安全性的提升。在智能化方面,九号不仅注重功能的创新,更关注安全性提升。例如公司成功将线性ABS防抱死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等高级安全功能应用到产品中,确保用户骑行过程中的安全。通过不断创新和开发新功能,尤其是安全性功能的提升,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舒适,让消费者能更多地选择电动两轮车作为出行工具。p产品升级仍有空间,ASP伴随性能升级。随着更多创新功能加入,电动两轮车或变得更舒适、更好骑。产品升级仍有空间,各家企业通过产品品质升级提升ASP水平,而非随着行业出清对相同产品进行提价。
2024年新品高质高价,九号发布新品数量显著提升p从2024年新品价格带看,雅迪、爱玛、九号均发布中高端产品。其中,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新品数量较多。ü雅迪:发布冠能6代,主流价格带超过4000元。ü爱玛:发布2024款露娜、仰望,售价分别为4399、5399元。ü九号:发布多款速度25km/h以下的新国标车,价格在3299元以上,多数为锂电产品。25km/h以上非新国标车型基本为铅酸电池车型,价格在3700元以上
2.强制性电池国标发布,供给端政策有望加速集中度提升
政策端:1)需求:以旧换新补贴推动,各省市陆续跟进p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参照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相关做法,有关部门研究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有效防控老旧电动自行车安全风险。各地政府对《行动方案》积极响应,广东、浙江、上海以旧换新方案中明确指出推动电动自行车换新工作,其他省份将陆续跟进。p参考家电、汽车行业,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或采用补贴形式。
上海已经率先落实《行动方案》,从3月30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实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政策,按照剔除所有折扣优惠后成交价格的10%享受一次立减补贴,补贴额不超过1000元。海尔表示正在启动“美好生活焕新季”,投入专项换新补贴资源10亿元,单品换新最高补贴1000元,还可与各地政府换新消费补贴叠加,最高可达15%-20%。我们认为电动自行车或采用补贴形势,并引导产品向安全性要求方面发展。
政策端:2)供给:行业安全问题突出,加强监管为趋势p电动两轮车安全问题突出,火灾案件众多。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2022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电动自行车市场保有量大、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电池管理不规范、非法改装、不规范充电、线路老化、使用不当等,都会滋生安全隐患,增加火灾风险。用户将电动车停放到楼道或门厅等公共区域,或者在易燃物附近充电,一旦发生短路,引发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年1-4月,北京市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33、28、35、41起。从4月起火原因上看,电池故障30起,线路故障8起,外来火源1起。
p非法改装情况突出,存在安全隐患。从终端应用情况看,外卖、快递人员普遍使用电动自行车作为配送工具,为满足续航长、载重大的需求对车辆进行改装。另一方面,大量小作坊非法生产改装电动自行车电池,一些粗制滥造的劣质电池从源头存在安全不过关的隐患。叠加同城配送行业对电池价格敏感,让非法改装产业屡禁不止。
工信部等制定《规范条件》、《公告办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今年4月,工信部同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共同编制《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当前全社会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已成为群众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电动自行车行业还存在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创新研发能力弱、质量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规范条件》按照合理布局、保障质量、创新升级、安全生产的原则制定,分为企业布局、工艺装备、产品质量与管理、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安全生产、劳动者权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保障、监督和管理等。《公告办法》分为总则、申请条件、申请审核及公告程序、监督管理、附则等。p监管政策的完善将规范行业供给端,“新国标”有望迎来修订。
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新国标迎来复审期,部分有争议的内容或将进行探讨与修改。新国标对于电动自行车电池容量限制的同时也限制了续航能力。若保障电动自行车的续航,又平衡售价、成本等问题,会催生供需两端的非法改装、以次充好问题。比如一些不良厂家选择将车架做薄,导致车架强度、承重能力、抗冲击性能变小,而一些消费者为了加大续航能力私自改装,增加了电动自行车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电池国标发布,锂电针刺实验+唯一编码可追溯。今年4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同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新一版《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将于24年11月1日起开始实施。《技术规范》将安全要求分为两大类:电池安全和电池组安全,在原有的安全要求上新增针刺实验要求、电池组在发出热失控报警5min内,不起火,不爆炸。电池组应具有唯一性编码,并且编码标识需要采用耐高温(950°C)材质,即便发生火灾也可以进行追溯。p北斗高精度定位有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实现定位、测速,杜绝解锁超速行为。
今年4月,三部门发布的《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中提出,发展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自行车产品,开展北斗高精度定位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定位能力,并且可通过定位功能精确计算车辆运动速度,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可杜绝解锁超速行为。此外,由于数据可传输至服务器进行大数据分析,车辆信息有望获得大数据监管,小企业生产电动自行车漏税行为也有望得到规范。p电池组与整车互认协同识别项目有望列入标准,劣质电池电池有望出清。
2023年北京市电动自行车团体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技术规范》修订完成,电池组与整车互认协同正式列入标准。部分生产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故意降低生产成本,拉低生产要求,导致劣质电池流入市场。此外还有众多电池乱象,有些电动车专卖店私下售卖非原装电池,维修点售卖超标电池并提供车辆改装服务。北京出台实施的《规范》提出电池组与整车互认协同识别,劣质电池无法正常装车进行使用,我们认为电池与整车互认有望应用于全国电动自行车市场。
从国抽结果看,2022年不合格率达20.5%,行业改进空间大。2023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22年电动自行车和电池产品抽查情况通报,2022年共对262家企业生产的295批次产品进行了检验,发现62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1%。2020-2022年抽查不合格率分别为15.1%、24.9%、20.5%。不合格主要原因:1)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不严格,出厂检验不到位,存在车速超标准要求、无提示音、少装错装零部件等现象;2)生产企业使用的零部件一致性不好,同一批次产品存在质量差异。p2024年国抽严格,涉及20个省市。
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池2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检验项目包括:1)电动自行车:标志与警示语、车速限值、整车质量、制动性能(干态)、结构、车速提示音、充电状态主回路保护、互认协同充电、布线、电气装置等。2)电动自行车电池:针对铅酸蓄电池主要包括电池容量、放电性能、能量密度、低温容量、快速充电能力、防爆能力6项,锂离子电池则包括放电容量、低温放电、过充电、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短路保护、放电过流保护、壳体阻燃保护等8项。相关部门除了抽查产品外,还会检查商家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资质,及相关产品的CCC认证、产品合格证、产品一致性证书。
2024年在供给端、需求端都有政策加持,但供给端的变化更为重要。2024年以旧换新补贴或拉动2024年换车需求,但我们认为影响偏短期。国内电动两轮车为成熟行业,年销量每年预计个位数增长。相比需求端,更重要的变化在供给端。随着监管趋严,行业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且安全性要求提升推动电动两轮车产品升级,引导消费者购买高质量产品。
3.成长性看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六国摩托车2022年销量1227万辆,销量大国为印尼、越南、泰国p东南亚六国2022年摩托车销量1227万辆,同增10.6%,销量大国主要为印尼、越南、泰国。东南亚六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2022年销量1227万辆,同比增长10.6%。东南亚摩托车销量主要集中在越南、泰国、印尼,2022年销量分别为300、179、522万辆,在东南亚销量占比分别为24%、15%、43%。在东南亚,摩托车是最基本的交通工具,越南、泰国、印尼摩托车保有量分别为4500、3000、6000万辆。
从行业空间看,我们认为东南亚市场可分为【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市场】。市场空间可达4000万辆以上,其中电摩2000万辆+电动自行车2000万辆以上。ü电动摩托车市场:2022年东南亚燃油摩托车销量1200多万辆,考虑2020-2022年受到疫情之下消费者经济能力受到影响,摩托车年销量空间预计可达1500万辆。此外,电摩使用成本低于燃油摩托车,且降本潜力更大,预计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容,我们预计带来约500万辆电动摩托车新增需求。摩托车市场电摩可替代空间为1500+500=2000万辆。ü电动自行车市场:雅迪等国内企业在东南亚引入类似于国内电动自行车产品,在速度、功率、续航等性能上低于摩托车,且不需要驾照。以VinfastEV0200为例,摩托车续航可达203km,最高时速70km/h,1500W电机。电动自行车产品以雅迪XMENNEO为例,续航80km,最高时速43km/h,1000W电机。这部分在东南亚属于新增市场,用户人群为学生、家庭主妇等短途需求人群。‘’
印尼为东南亚摩托车最大市场,电动两轮车增速明显。2023年,印尼两轮车销量接近640万辆,同比增长20.1%。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国家,炎热的气候、狭窄的道路和不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让摩托车成为一种方便、高效和省时的交通运输工具。
印尼摩托车普及率仅次于中国、印度。电动两轮车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但增速显著,从2022年1.7万辆提升至2023年6.2万辆,增幅262%,2023年电动两轮车渗透率仅不到1%。p消费端、生产端均有政策支持,推动燃油摩托车电动化。2023年3月20日起,印尼政府对电动摩托车提供补贴,每辆车补贴700万印尼盾(约3150人民币),补贴最大数量2023年为20万辆,2024年为60万辆,共80万辆。购买新车获得补贴福利要求之一为国内生产比例必须至少达到40%。在生产端,印尼对于电动车这类新兴行业,企业在印尼的投资额只要超过1000亿印尼盾(约5000万人民币),即可享受5年企业所得税50%减免,投资额超过5000亿印尼盾以上将获得100%的所得税减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