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汽车行业报告:华达科技战略投资奇瑞与低空经济布局
1.冲压领域龙头,加速新能源布局
1.1.深耕汽车零部件制造三十载,成就冲压件龙头
深耕汽车零部件制造三十载,成就合资时代国内汽车冲压及焊接总成龙头。公司成立于1980年,1990年进入汽车零部件行业,公司前身在确定发展乘用车零部件业务的初期,主动寻求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头部合资品牌合作,2002年华达有限成立,公司又相继进入东风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奇瑞、吉利、上汽集团等企业的配套协作体系,在合资时代下抓住公司发展重要机遇,成就冲压件龙头。2017年1月25日公司于上交所上市。2018年8月,公司收购江苏恒义新增电池箱托盘、电机壳、电驱总成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近期公司加速轻量化及一体化压铸技术工艺布局,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放量,公司有望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股权集中,股权结构稳定,引入战略股东,治理结构优化。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陈竞宏先生。202 3年1月16日及2023年3月23日,陈竞宏先生分别与杭州皖翰、张耀坤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分别占公司股份总数的5%、5%,股份转让后,公司股东陈竞宏持股比例从50.87%减少至40.87%,总经理葛江宏先生(为陈竞宏先生女婿,两者为一致行动人)持股6.99%,共同合计持有公司47.86%的股权,公司股权较为集中,股权结构较为稳定。
主业冲压业务基本盘稳固,强者恒强,通过收购江苏恒义进军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生产各类轿车金属管制件、大型冲压拉伸件、隔热板系列、焊接总成件等工装制造产品,产品涵盖发动机整车隔热板、发动机管类件、纵横梁等,同时具备模具设计制造能力。2018年公司收购江苏恒义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研发制造电池箱托盘、电机壳、电驱总成等产品。2023年公司燃油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其他业务分别占公司收入62%/33%/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客户资源优质,“合资为王”时代公司已完成客户的头部化聚焦,电动化后半场覆盖“头部合资+自主+新势力”优势显著。冲压件领域,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广汽集团、上汽集团、一汽大众、特斯拉等整车厂,加速开拓自主客户。201 8年公司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后,客户拓展至小鹏、蔚来、理想、宁德时代、上汽时代等“新势力”及动力电池企业,客户资源进一步均衡。
客户矩阵重构叠加产品赛道升级,公司业绩与估值有望共振上行。公司在“合资为王”的时代已完成客户的头部化聚焦,打造了细分领域较强“客户矩阵”。电动化的后半场,头部客户逐渐清晰,公司有望凭借其客户及成本优势加速新头部车企的产品配套,在合资品牌的头部化历程有望在全行业快速复刻,成为电动化终局下的头部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从产品角度来看,公司收购恒义实现电池托盘业务从0到1的转型。随着恒义的新能源客户矩阵与资本的赋能,华达有望实现营收与利润共振上行。
1.2.电池托盘贡献增量,盈利能力提升在即
传统业务贡献稳定业绩,电池托盘打开收入空间。23年公司营收达53.69亿元,同比+4.00%;归母净利3.25亿元,同比+24.68%。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燃油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分别达33.35/17.7 5亿,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同比+74.70%,电池托盘销量达69.41万套,同比+108.75%,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持续贡献收入增量。
公司费用管理能力较强,新能源业务盈利能力迎来拐点。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4Q 1毛利率达18.42%,同比+0.29 pct;24Q 1净利率达12.10%,同比+0.28pc t,盈利能力提升。2023年公司燃油汽车零部件业务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1.36%和16.43%,新能源业务毛利率迅速攀升。
公司不断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2021年为广汽本田、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悦达起亚等车企开发完成新项目总成件、单品件1056件;完成新产品开发107 8个;完成各类新品模具布点895套、检具布点93 3付、夹具布点259套。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2.投资奇瑞,打造头部“合资+自主+新势力”均衡型客户矩阵
2.1.冲压件单车价值量较高,格局分散
现代汽车制造工艺中有60%-70%的金属零部件需冲压加工成形,冲压件广泛应用于如车身上的各种覆盖件、车内支撑件以及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的排气和进油弯管及消声器梁等。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测算,平均每辆车上包含1500余个冲压件,单车配套价值超1万元。
以2023年汽车产量3016.1万辆来计算,我国2023年汽车冲压件市场空间超过300 0亿元。冲压件市场竞争激烈、格局分散,头部企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冲压企业收入、利润对比情况来看,华达科技与祥鑫科技收入领先,已形成规模化优势,博俊科技、祥鑫科技利润率较为领先。
从盈利能力来看,华达处于中部位置,存在利润率向上突破或低利润率进一步抢占份额的可能性。
博俊科技与多利科技销售费用率较低,华达科技和多利科技管理费用近年来保持低位,祥鑫科技、华达科技等企业研发费用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2.2.打造“头部合资+自主+新势力”强客户矩阵,工厂辐射全国五大汽车产业集群,配套半径优势明显
公司车身冲压件产品可进一步分为总成冲压件和单品冲压件(非总成件)。其中,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总成冲压件产品平均单价为24元左右,单品冲压件在8元左右,总成冲压件的单位价值量远高于单品冲压件.
客户结构主要以本田、丰田、大众、通用、特斯拉等头部合资品牌为主,2023年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0.5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8.29%。同时,行业电动、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公司积极切入头部“新势力”及自主品牌龙头企业,目前跟踪对接的客户包括奇瑞、吉利威睿、泛亚、小米、零跑、合众、创维、比亚迪、极石等,传统业务良好的客户结构令公司具备更为较佳的产品+客户转型窗口。'
公司工厂辐射全国五大汽车产业集群,配套半径优势明显。公司采取紧贴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在靖江、长春、广州、武汉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并已筹建海宁、成都生产基地,产品直接配套长三角、东北、珠三角、中部、西南汽车产业集群,并可辐射京津汽车产业集群。在满足合资车企冲压件需求的情况下,公司工厂可近距离运输至吉利、奇瑞、长安等车企。
产能扩产期结束,业绩迎来重要拐点。据公司公告,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募集资金11.5 0亿元)投资项目结项,“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靖江城北工业园)”、“汽车零部件(海宁)生产基地项目”和“汽车零部件(成都)生产基地项目”已完工并达到可使用状态,结项后的节余募集资金1.97亿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2.3.投资奇瑞,布局重点客户,有望充分受益于自主崛起
公司公告投资4.16亿元参投汽车产业投资合伙企业,重点投资奇瑞汽车。2024年2月5日,公司公告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41600万元参与投资青岛火眼瑞祥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出资占标的基金总规模的30.51%(标的基金合伙人认缴出资情况如下:华达/兆丰/中鼎/隆盛/圣龙分别参与4.16/2.912/1.248/1.248/0.728亿元,占比达30.51%/21.36%/9.15%/9.15%/5.34%)。该标的基金为专项投资基金,资金投向青岛鑫诚海顺新能源汽车合伙企业。青岛鑫诚海顺重点投资项目为奇瑞汽车。
强产品力赋能,奇瑞进入销量增长新阶段。公司通过持续完善产品谱系,和加快海外布局,整体销量规模迎来强劲增长阶段。2021年伴随着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外资品牌全面撤出俄罗斯市场,中国汽车出口迎来历史性机遇。公司通过持续深耕海外市场,对内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内外兼修抓住窗口期,销量规模连续三年实现高速增长,202 3年奇瑞整体销量规模达188.1万辆,同比+53%,出口达93.7万辆,同比+101.1%,出口占比接近50%,成为销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一季度累计销售汽车52.96万辆,同比增长60.3%,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奇瑞集团“品牌金字塔”持续向上,完成新能源产品阵容集结,带动销量持续快速增长。旗下包括奇瑞、星途、捷途、iCAR等四大主要乘用车品牌,各自专注不同领域的品类创新,推出了奇瑞风云、星途星纪元、捷途山海新能源序列。一系列新能源产品如星纪元ES、智界S7、iCAR 03、山海L9、风云A8相继上市或全球预售,与瑞虎9、探索06、瑞虎8等主力车型共同形成了全面的“新能源+燃油”产品布局。根据汽车之家报道,2024年Q3奇瑞将发布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越己”,首款车型(代号T1GC)将于2024年年底正式上市,为混动紧凑型SUV,将搭载讯飞星火大模型,配备奇瑞最新底盘。奇瑞新车型密集上市,销量持续高增,带动供应链释放业绩。星途“4+3+2”产品矩阵就基本成型:4代表4款燃油车,即追风、揽月、凌云和瑶光(均已上市);3代表3款混动车型,即追风ET-i(已上市)、揽月REEV(增程式混动)和瑶光C-DM;2代表2款纯电动车型,即星纪元系列的STERRA ES和STERRA ET。
奇瑞202 4年的重点是风云系列,除已于2 024年1月上市的风云A8外,还将在年内连续推出风云T9、T10、T8、T6等4款全新混动车,从而打造该品牌“燃油+新能源”双线产品矩阵,确立“超值家用”品牌形象。2023年4月16日,奇瑞推出了首个独立新能源品牌iCAR,消费人群定位为25~35岁的年轻人,产品价格区间在15万~30万元。按照规划,未来,iCAR品牌将布局0、V、X三大系列,计划于2026年前推出8款车型。当前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全球化布局已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全产业链本地化生产成为海外布局趋势。作为中国最早出海的车企之一,奇瑞产品已出口海外80余个国家和地区,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截止2024年4月,奇瑞在海外共有10个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南美、中东和俄罗斯等地,向东南亚和欧洲市场扩展一直在其计划当中。公司入股产投基金投资奇瑞,助力奇瑞销量高增,公司开启自主新篇章。
3.收购江苏恒义切入电动化增量赛道,多维布局一体化压铸业务
3.1.收购江苏恒义完成电池托盘0-1,ASP大幅提升
3.1.1.新能源汽车发展催化电池盒市场需求大幅增长,电池托盘厂商格局未定新能源里程焦虑加速整车轻量化,电池盒市场发展提速。汽车轻量化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根据美国铝业协会数据显示,汽油乘用车减重10%可以减少3.3%的油耗;柴油车减重10%则可以减少3.9%的油耗。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导致整车重量增加。
3.1.收购江苏恒义完成电池托盘0-1,ASP大幅提升3.1.1.新能源汽车发展催化电池盒市场需求大幅增长,电池托盘厂商格局未定新能源里程焦虑加速整车轻量化,电池盒市场发展提速。汽车轻量化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根据美国铝业协会数据显示,汽油乘用车减重10%可以减少3.3%的油耗;柴油车减重10%则可以减少3.9%的油耗。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导致整车重量增加。图27:Model3与传统车整车重量分配对比图资料来源:商业新知,天风证券研究所电池托盘可有效抵挡外部的冲击,承担着整个电池组的重量,为电池系统的正常工作提供安全的运行环境,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动力电池系统中,电池壳占系统总重量约20-30%,是主要结构件,因此在保证电池系统功能安全和车辆整体安全的前提下,电池壳的轻量化已经成为电池系统主要改进目标之一。
新能源汽车发展催化电池盒市场需求大幅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空间将达到1023亿元。2021-2025年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时期,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测算,2022年全球/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市场规模达到420/2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28%/88.33%,保持高速增长,202 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23/563亿元,处于大幅扩张阶段。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包厂商以及主机厂电池盒结构持续升级,宁德时代第三代CT P技术——麒麟电池在2023年3月实现量产,官宣合作的车型包括极氪009和001、问界系列新车型以及理想。
电池盒市场格局未定,江苏恒义产能加速扩张,市占率有望加速上行。目前电池盒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两类,第一类为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盒箱体产品生产的厂商,如和胜股份、新铝时代等,第二类为传统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如凌云股份、华域汽车、敏实集团等。2018年公司以2.47亿元收购江苏恒义51%股份,江苏恒义已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恒义是宁德时代电池箱托盘供应商。公司通过江苏恒义,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新增了电池箱托盘、电机壳、电驱总成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在给车企配套电池托盘产品的第三方零部件厂中,江苏恒义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凌云股份、和胜股份、敏实集团等公司,均以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厂商客户为主,202 2年江苏恒义市占率预计为5.1%,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1.2.母公司客户赋能江苏恒义,垂直化布局助力公司利润率持续提升2018年公司收购江苏恒义切入新能源车零部件领域,公司ASP由1500提升至4000元。江苏恒义是宁德时代电池箱托盘供应商。公司通过江苏恒义,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新增了电池箱托盘、电机壳、电机轴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公司ASP由1500元大幅提升至4000元。通过控股江苏恒义,双方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双方在各方面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发展公司新能源板块业务,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托盘的制造能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双重赋能:“客户矩阵”全面赋能,助力恒义收入规模快速放量。据公司公告,目前江苏恒义配套车型包括:1)上汽系:上汽荣威、名爵、智己、飞凡等车型;2)吉利:极氪车型;3)理想:L系列车型;4)小鹏P系、G系车型;5)长城欧拉车型;6)比亚迪海豹车型;7)广汽埃安相关车型;8)华人运通高合车型;9)合众哪吒车型等。通过江苏恒义,公司先后与上汽时代、宁德时代、小鹏、比亚迪丰田、蔚来、理想等建立了紧密业务关系.
江 苏恒义 营收保 持高速 增长 ,垂直 化布局 助力公 司利润 率持续 提升。江苏恒义2020/2021/2022/2023分别贡献收入4.40/7.67/11.43/17.77亿元,营收保持较高增速。截至2023年9月19日,公司电池托盘系统部件产能规模在年产80万套以上,按每套平均价格2500元计算,年产销在20亿元以上。此外,公司建设型材挤压产线,向电池托盘上游延伸,垂直化布局助力恒义利润率提升。随着公司电池托盘产能利用率以及盈利能力的逐步提升,江苏恒义有望为公司贡献主要业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