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报告:行业集中度高,技术赋能前景广阔

1、监管趋严,集中度较高,马太效应突出

2C金融信息服务商满足个人投资者多维度需求,持牌公司可以额外提供投资建议。

(1)个人投资者投资股票产生的需求主要由证券公司和金融信息服务商解决。其中,股票交易和信用交易的需求主要由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覆盖;获取财经资讯、股市行情、金融数据、投资建议等需求由78家持牌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具有证券投资咨询资质的证券公司以及其他非持牌机构共同满足。

(2)2C金融信息服务业务是指,证券分析软件开发商和证券信息服务商为个人投资者提供金融信息、专业分析工具、交易策略、研究报告和数据库等服务,满足个人投资者金融信息获取、分析、决策、交易、投教相关需求,多以销售软件终端形式收取金融信息服务费。

(3)金融信息服务商通过上游(交易所、数据提供商、资讯提供商)获取证券交易行情、金融数据、财经资讯等信息和数据,整合加工后通过网站平台或APP提供给终端客户;持有证券投资咨询牌照的公司可以额外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


金融信息软件服务行业规模持续扩张,个人业务复合增速高于全行业,预计未来保持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末金融信息软件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113亿,其中个人业务74亿,占比65%。金融信息软件服务市场规模保持增长,2017-2021年4年CAGR达17.7%,其中个人业务CAGR22.7%,机构业务CAGR10.3%。


独立证券投资咨询公司是2C金融信息服务商重要组成,该类公司业务主要通过软件工具开展。

(1)独立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多数为民营模式、独立经营,有自身独特的公司规划和市场化的盈利模式。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是核心业务,该业务需要向证监会申请牌照,业务主要服务个人投资者,早期以会员制为主,目前大部分公司通过各类软件工具(证券分析软件、荐股软件)开展。

(2)2024年5月末,证券投资咨询公司为78家,监管加大准入门槛的背景下,行业公司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经营不善的公司在出清。而行业人员数量整体呈增加趋势,近5年仍保持较快增长。

(3)2021/2022年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行业收入体量123/141亿元,同比+33%/+12%,净利润10.0/7.4亿元,ROE为12.7%/8.5%。(4)行业收入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为主,投资咨询业务以销售软件产品和传统荐股业务为主。2022年软件销售产品占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比重达54%,占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比重达50%,超过传统荐股业务。


投资咨询机构监管政策趋严,全面提高个人业务展业要求,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2020年4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在大幅提高准入门槛的基础上,重启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机构的准入,同时强化股东资质要求,对不符合资质要求或者严重违法违规的机构坚决出清。政策对向普通投资者的荐股行为提出更高展业要求,全面提高经营和违规成本,推动形成只有少数优质、规范机构方可开展此类业务的局面。监管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从业人员行为加强管理,重点关注各公司业务合规性。


监管加大检查力度,合规管理能力是关键。针对不当营销和违规经营问题,证监会加大检查力度,2018年证监会对58家咨询机构或其分支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其中对35家采取责令暂停新增客户的行政监管措施。2019年行业收入回落或与相关机构受处罚有关。截至2024年3月末,有19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或其分分支机构被采取暂停新增客户监管措施。行业加大合规管理系统投入,2022年行业建设合规信息管理系统已投入资金6.25亿元,同比+96.54%,55家公司合规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建好并使用,占行业的73%,行业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证券投资咨询行业集中度高,盈利能力分化明显,头部公司获取行业主要利润。2023年证券投资咨询行业总资产、净资产CR10分别为65%、79%,营业收入、净利润CR10分别为54%、155%,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39家公司盈利,36家亏损,各公司盈利能力差异明显。员工人数CR10为42%,人员集中度较高。我们认为,除了监管趋严、牌照经营特征外,行业本身具有规模效应,无论是流量获取、产品研发等均需要持续投入,上市公司在品牌效应、资金实力、人才建设、合规管理系统上均有更大优势,带来市占率持续提升。

2024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报告:行业集中度高,技术赋能前景广阔

2C金融信息服务商竞争格局:同花顺、指南针、益盟股份保持行业领先位置,九方财富高速增长,近5年跃升为行业头部。我们选取8家已上市的2C金融信息服务商,8家样本公司中6家具有证券投资咨询牌照,2023年收入占比92%。(1)2012-2013年,大智慧业务体量领先于可比公司,2014年6月大智慧公告决定暂不参加证券投资咨询机构2013年度年检,从而不再持有证券投资咨询牌照,收入体量下降。(2)2015年牛市叠加移动互联网兴起,同花顺收入份额快速增长。(3)2019年以来,九方财富乘短视频流量东风,收入份额实现快速增长。

2、供需两端升级推动行业渗透率提升,业务弹性较强

渗透率有所提升,受供需两端升级共同驱动。8家样本公司的2C金融信息服务收入渗透率有所提升,2018-2023年平均渗透率为0.8%,较2012-2017年平均渗透率0.6%有所提升。2C金融信息行业供需两端升级,推动渗透率提升:(1)需求端来看,个人投资者呈现专业化、成熟化的趋势,对金融信息服务和投资咨询服务的需求增加,对服务的品质要求进一步提高。(2)供给端来看,一方面金融信息服务商提供的产品类型不断丰富,满足不同投资者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直播、短视频等提高了与股民互动的粘性和方式,也助推了业务渗透率的提高。


2C金融信息服务弹性优于券商经纪收入和成交额,主因行业竞争格局更好、业务需求弹性更大以及软件预付款模式影响。2C金融信息服务业务盈利弹性高于券商经纪业务和个人投资者成交额,2015年指南针、同花顺2C业务现金流同比分别增长255%/363%,高于券商经纪和个人投资者成交额的159%和252%。我们认为3方面原因:(1)2C金融行业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价格竞争有限。(2)业务需求弹性更大,牛市时用户数、转化率和ARPU值均受益。(3)软件类产品多为预付款模式,使得盈利弹性更强。


2C金融信息服务收入增速优于券商经纪,优于证券公司的投资顾问业务。


样本公司2C金融信息服务收入/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比率明显提高,2C金融信息服务收入增速优于券商传统经纪业务收入。与2C金融信息服务行业相比,证券经纪业务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下行业佣金率持续下降拉低了经纪业务收入,2008年至今经纪佣金率呈持续下降趋势。此外,券商的投资咨询业务收入增速亦优于经纪业务。


样本公司2C金融信息服务收入/证券公司的投资顾问业务比率明显提高,2C金融信息服务收入增速优于证券公司的投资顾问业务。我们认为:

(1)金融信息服务商在投资咨询业务上更加聚焦,在新媒体使用、互联网拓客等方面更具优势,在金融数据加工等数据服务上也有优势。

(2)券商的投资咨询业务是总部和分支机构分支协作,总部负责投顾业务规章制度、投研体系、风控体系的构建,以及业务组织形式、推广、培训、指导及系统支持等,分支机构负责投顾业务具体开展,其优势是有庞大的证券用户基数,有较深入的研究内容储备。据中证协专项调查,近年来券商传统投顾签约带来的差异化佣金投顾签约收入及收入占比逐年收窄,以标准化、产品化为特色的互联网投顾产品及服务业务的收入效果逐年凸显。

2024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报告:行业集中度高,技术赋能前景广阔

机构化、股民专业化趋势凸显,单活跃股民价值有所提升,预计未来行业保持平稳增长,核心关注beta弹性。

(1)机构化趋势下,个人投资者增速放缓,活跃股民数量保持相对稳定:2015年起个人投资者交易量占比呈下降趋势,新开户数增速放缓、下降,机构化趋势凸显。伴随新开户数下降,以及存量客户流失,个人投资者人数增速放缓,截至2023年8月,个人投资者人数2.2亿人,较2023年初+4%。历经市场长周期,活跃股民数量(个人持股账户数)保持相对稳定,2022年末存续有效户为4626万人,2011-2022年11年CAGR为3%。

(2)股民结构变化明显,中高净值人群占比提高:个人投资者持股账户数以及市值结构来看,10万以下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和市值占比呈下降趋势,反映中高净值股民占比提高。

(3)复盘看全市场单活跃股民价值有所提升,预计由付费转化率驱动,预计行业未来平稳增长,核心关注beta弹性:我们测算,2014-2023年全行业收入9年复合增速17%,活跃股民数量9年复合增速5%,单活跃股民价值9年复合增速12%。其中,2016-2021年单活跃股民价值由299元提升到390元,假设2021年全市场10%付费转化率,APRU值是3900元,该阶段单活跃股民价值的提升预计由付费转化率提升所驱动。2022-2023年单活跃股民价值分别为433、400元,预计受市场低迷影响,付费转化率和ARPU值均有一定压力。伴随行业供需升级,付费转化率长周期或保持提升,预计行业未来收入平稳增长,核心关注beta弹性。

2024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报告:行业集中度高,技术赋能前景广阔

3、头部公司具有完善高效的商业模式,内生发展关注新媒体形式、新技术赋能,外延关注2C业务协同

行业商业模式:2C金融信息服务商业务收入核心要素包括用户数、转化率、ARPU值,对应3部分经营环节,分别为流量池构建、运营与变现。通过分析头部金融信息服务商的商业模式,我们发现:

(1)由于各公司自身禀赋不同,流量池构建主要分为自建流量池和外部买流;

(2)不同的流量体量和获客成本决定了差异化的运营模式,各公司营销漏斗模型的效率决定转化率;

(3)模式打法及可变现方式是影响ARPU值的核心,满足个人投资者多维度需求能够带来更高的客户黏性和单客收入。此外,不同的变现方式会反作用于流量池构建与运营的能力圈范围。在全流程中,软件/产品/服务是贯穿流量池构建、运营及变现的核心抓手。


各公司对比:

(1)流量平台型:同花顺、东方财富通过自身禀赋(股票交易APP/股吧)获得自然流量。依靠APP内容运营推送和销售人员电销共同促进付费转化,转化率更多受行情因素影响。基于庞大流量池,两家公司拥有多种变现路径,有助于提高单客价值。由于获客成本较低,同花顺、东方财富净利率相对较高。

(2)外部买流型:指南针、九方财富、益盟股份通过外购流量获得用户信息。凭借自身强大的电销团队、运营团队,配合营销策略转化用户,转化率受各家营销漏斗模型的效率影响(营销体系)。变现方式主要是金融信息服务业务。销售驱动模式的公司人员更多,截至2024年6月20日,指南针、九方财富、益盟股份从业人员分别为1757、1672、1331人,行业排名领先。九方财富、指南针投顾人员分别为344/255人,排名第1/第3。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银行行业报告:常熟银行ROE增长前景分析

2024-06-24
下一篇

2024信用债投资策略报告:深耕市场细作投资机遇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