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液压行业报告:全球品牌崛起与技术创新

一、液压龙头地位突出,产品线丰富订单持续放量

(一)深耕液压领域,加速开拓全球市场

持续专注创新,造就全球液压领先品牌。1990年,公司前身无锡恒立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成立,主营气动元件产品并逐步开始涉足环卫车辆和港口机械用液压油缸等领域。1999年,公司挖掘机专用油缸成功开发,开始为柳工、三一、徐工等国内知名工程机械企业配套。2005年,江苏恒立高压油缸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公司拓宽产品线,开发盾构机推进油缸并进军隧道掘进机械行业。

2011年10月,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加强主业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穿越下游行业周期,拓展高端液压泵阀业务。经过30多年的专注与创新,公司从液压油缸制造发展成为涵盖高压油缸、高压柱塞泵、液压多路阀、工业阀、液压系统、液压测试台及高精密液压铸件等产品研发和制造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海外市场不断开拓,竞争优势日益突显。在国内业务稳扎稳打的同时,恒立液压也早早进入国际市场,2010年,公司成为卡特彼勒合格供应商,正式进入全球高端品牌工程机械配套供应体系。为满足全球市场的开拓,公司陆续在美国、日本、墨西哥、印度、印尼、巴西等多地设立子公司,并先后收购上海立新液压、德国InLine液压等品牌企业,持续布局液压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健全、完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和销售服务体系,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效的液压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

全球化市场不断推进,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早已跻身世界液压领域前列。2021年通过非公开发行募资对公司业务覆盖广度和深度进行延展,拟投资15.3亿布局线性驱动器业务,开发电动缸和滚珠丝杆产品。同时拟投资12.3亿建立墨西哥工厂。据公司公告,滚珠丝杠、滚柱丝杠、导轨等部分样品已于2024年一季度试生产,墨西哥工厂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预计2024年2季度试生产,项目达产后将形成液压油缸、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生产能力,面向北美市场,走出全球供应体系重要一步。

2024液压行业报告:全球品牌崛起与技术创新

汪立平家族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截至2024年一季度,公司创始人汪立平分别通过恒屹智能和恒屹投资持有恒立液压18.9%、12.1%的股份,其子汪奇通过恒屹智能持有恒立液压18.1%的股份,其妻钱佩新通过申诺科技持有恒立液压16.5%的股份,汪立平家族合计持股达65.6%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随着公司的数次拓展,目前拥有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子公司主要集中机械制造行业,如江苏液压科技、恒立精密传动、恒立精密工业、上海立新等。此外还包括恒立美国、恒立香港等负责海外业务的子公司。


2024液压行业报告:全球品牌崛起与技术创新

产品体系完善,油缸泵阀行业地位领先。公司从最初专注于气动元件产品,到液压油缸规模化产出,再到高压油缸、高压柱塞泵、液压多路阀、工业阀、液压系统、液压测试台及高精密液压铸件等产品研发和制造取得突破,产品体系逐渐丰富完善。目前公司主营产品均围绕液压传动展开,液压传动相较于其他传统传动方式具有输出推力和扭矩大、便于精确控制、结构紧凑体积小等特点。常见的机械设备尤其是重型设备和需要精确运动控制的设备中,液压传动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系统。公司从挖掘机中高压液压油缸产品切入,不断横向拓展下游应用领域,目前已覆盖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工业工程、海洋工程、能源科技、隧道工程等下游行业。同时纵向拓展技术门槛更高的泵阀产品和上游核心关键铸件环节,目前液压泵阀已成功适配多个下游行业并逐步进入全球高端客户供应链体系。经过多年深耕,目前公司已成为液压传动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企业。

2024液压行业报告:全球品牌崛起与技术创新

液压油缸泵阀持续发力,产品多元化趋势已显。2005年,江苏恒立高压油缸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开始批量生产挖机油缸和各类非标油缸,随着2016年起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上行周期,液压油缸业务快速壮大,2018年前公司70%以上的收入来自于液压油缸业务。2014年液压科技泵阀工厂正式投产,液压泵阀业务收入迅速攀升,从2014年的385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32.36亿元,营收占比于2021年已达34.76%,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未来,随着公司进一步拓展产品结构,坚持下游行业多元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高空作业平台、农业机械、工业设备等业务领域发展,更多高附加值的新品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公司产品线得以丰富的同时将带来营收的进一步提升。


(二)下游持续周期波动,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营收利润稳增长,受下游周期波动影响。2013~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整体呈增长趋势,尤其是2016年起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受下游周期性的影响,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不断向好的同时也存在周期性波动,2013~2016年,工程机械处于下行周期,公司营收和净利润规模较小,增速缓慢。2016~2021年,随着下游行业回暖,同时公司产品市占率不断提升,加之新产品液压泵阀陆续放量,营收和净利润迅速攀升。2021年下半年,工程机械重新回到下行周期,在高基数的背景下,营收和净利润出现小幅下滑。2023年,在公司保持传统业务板块核心竞争力并积极拓展新的市场和新的产品种类的努力下,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修复,优于行业。

盈利水平行业领先,ROE维持高位。与营收和净利润的走势一致,2013~2016年,受下游行业下行压力,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下滑至最低点。2016年开始,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紧跟下游持续回暖,且受到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优化影响,2021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升至44.01%和28.99%。进入2022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小幅回落,短期承压,主要系上游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下游工程机械需求下行等因素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公司ROE自2016年以来快速提升,2021年达到29.29%,而后因营收下滑、费用提升致使净利润走低,ROE水平呈现回落趋势,预计未来有望随着经营改善而企稳。

期间费用把控良好,研发力度持续增强。得益于公司内部管控能力的不断增强和会计准则调整等因素,2015~2021年公司管理费用率逐步下降。2021年后,由于下游行业下滑明显,公司收入呈现一定波动,导致期间费用率有所提升。2023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7%、4.50%、-4.10%,分别同比+0.56pct、+1.14pct、-0.04pct。近两年受汇率因素影响,公司持有外币利息收入较高,致使财务费用为负。在研发费用上,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进产品技术进步,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为7.73%,处于行业较高水平。

经营净现金流充沛,应收账款周转率保持高位。2016~2021年,随着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销售大幅增长,由于公司主营业务为核心零部件,在下游客户产业链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货款回笼较快,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逐年上升。2022年,下游行业面临下行压力,销售下降致使货款减少,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下降,但仍然有20.64亿元,净现比为0.88。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自2016年起因归还银行借款增加、新增银行借款减少呈下降趋势,而随着2022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大幅上升。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随着购置资产支出、购买银行理财的变动而呈现波动趋势。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在2013~2020年期间整体呈上升趋势,主要系公司针对不同企业不同信用政策及良好的存货管理,2020年分别达到峰值9.57和3.96。2020年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高位,展示了公司良好的资产管理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率。

资产负债率较低,偿债能力出色。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相对较低,过去伴随公司产能扩充、行业拓展等需要,2013~2018年期间资产负债率逐步提升,而后公司负债率稳步下降,2023年已经下降至19.29%。公司于2011年公开上市,募集资金到位,流动资产大幅增加,致使2011~2013年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陡增,而后随着资产负债结构趋于合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又回归正常水平且有小幅提升,2023年分别达到4.19、3.65和2.79,保持高位,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十分出色。


二、液压传动在高端装备中发挥重要作用,国产品牌向上突破空间较大

(一)液压传动紧凑高效,下游应用广泛

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效率优势明显。液压系统是根据流体力学中的帕斯卡原理,以液体为工作介质,以液体内部压力能进行动力(或能量)传递、转换与控制的传动系统,液压系统是控制机械设备完成各种动作的关键,其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将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可靠性。由于液压传动技术具有功率重量比大、体积小、频响高、压力、流量可控性好,可柔性传送动力,易实现直线运动、可实现无极调速等优点,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于挖掘机、桩工机械、大型桥梁施工设备、船舶和海洋工程设备、港口机械、发电设备、石油化工机械及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泵阀提供液压能,油缸马达执行传动。液压系统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以及工作介质。动力元件通过将原动机提供的机械能转化为工作介质的压力能来为整个液压系统供能,主要包括液压泵;控制元件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主要包括液压阀;执行元件将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作直线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分别对应液压油缸和液压马达;辅助元件保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主要包括液压管路和油箱;工作介质起传递能量的作用,主要为液压油。

液压系统紧凑高效,工程机械多需中高压产品。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为通过原动机驱动液压泵工作,将油箱中的液压油挤入液压泵,液压泵将机械能转化为液体压力能,产生高压液体,再由液压缸利用液体的压力将力传递给执行机构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械完成往复运动或回转运动,其中液压阀负责控制液压油的流速、压强和方向,以达到控制的效果,液压管路将液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1)液压泵。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按结构形式的不同,液压泵可分为齿轮式、叶片式、柱塞式和螺杆式等类型;按排量不同,可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一般在负载小、功率小的机械设备中,可用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对于类似磨床等精度要求较高的机械设备可用螺杆泵、双联叶片泵;在像机床这类负载较大并有快速和慢速工作行程的机械设备中可使用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对挖掘机、拉床等负载大、功率大的机械设备,可使用柱塞泵。

2)液压阀。液压阀属于控制元件,是一种用压力油操作的自动化元件,可用于远距离控制水电站油、气、水管路系统的通断。按功能分类,液压阀分为流量阀、压力阀、换向阀。按连接方式分类,液压阀可以分为管式连接和插装式连接。液压系统工作流量在100L/min以下时,优先选择叠加阀,可以大大减少油路块的数量,从而使系统体积减小,重量减轻;系统流量在100L~200L/min之间时,优先选用常规板式液压阀;系统工作流量在200L/min以上时,可优先选用插装阀,充分发挥插装阀优势。

3)液压油缸。液压油缸是液压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执行元件,其功能就是将液压能转变成直线、摆动往复式的机械运动。油缸按不同的使用压力可以分为低压、中高压和高压油缸。对于机床类机械一般采用低压油缸,其额定压力为2.5~6.3MPa;对于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载荷大的建筑车辆和飞机用油缸多采用中高压油缸,额定压力为10~16MPa;对于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大多采用高压油缸,额定压力通常大于31.5MPa。

4)液压马达。与液压油缸相似,是液压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执行元件,主要是将液压能变成旋转运动(输出扭矩或转速)。液压马达按输出转速分为高速和低速两大类,输出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起动和制动,调速和换向的灵敏度高,通常高速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不大。输出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主要特点是排量大、体积大、转速低,因此可直接与传动机构连接,不需要减速装置,使传动机构人为简化。一般来说,机床、磨床等使用高速液压马达,挖掘机、起重机等使用低速液压马达。

液压系统为工程机械的核心零部件。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传动控制部件。以挖掘机为例,其液压系统可分为三个基本部分:工作装置系统、回转系统、行走系统。挖掘机的工作装置系统主要由动臂、斗杆、铲斗及相应的液压缸组成液压回路,由三个液压回路配合使得挖掘机动臂、斗杆、铲斗能够分别做直线往复运动,完成挖掘、举升、卸载等动作。回转装置主要包括回转马达,通过液压阀的控制实现工作装置和上部转台向左或向右回转,以便进行挖掘和卸料。行走装置主要包括行走马达,使得挖掘机可以完成移动任务。上述行走马达和回转马达均要符合低速大扭矩的特点,以克服负载。

液压行业上游主要为钢材与配件,下游主要为工程机械与汽车工业。液压产业链上游主要为钢铁、配件、工作介质和精密铸件,钢铁行业包括圆钢、钢管、模件等,国内钢铁主要供应商为大型央国企,如宝钢集团、鞍钢集团等。配件包括密封件、标准件、塑料等,国内主要供应商包括晋亿实业、唯万密封等。液压中游主要为液压系统元件制造商,包括液压马达、液压泵、液压阀、液压油缸、油箱、管路等,国内主要液压件供应企业为恒立液压、艾迪精密等;液压行业的下游主要为工程机械、汽车工业、航空航天、机床工具、农业机械、重型机械等行业,工程机械领域国内领先企业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柳工等,汽车工业则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等。


(二)国内液压领域大而不强,下游复苏带动行业向上

1、全球液压市场规模稳步提升,中国品牌提升空间较大全球流体动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根据国际流体动力协会数据,流体动力的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257亿欧元增长至2021年的473亿欧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3.0%,其中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行业出现了明显下滑,但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流体动力市场快速修复。自2011年起全球的流体动力市场规模恢复稳步增长,然而2020年受新冠疫情扰动行业再次出现明显下滑,预计随着影响逐步消除,全球流体动力市场在几年内有望再次复苏。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高端装备行业高速发展,使得国内液压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据《液压气动与密封》统计各国(地区)本土市场销售额数据,2020年中国国内液压市场规模以36%的份额占比位列全球第一,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分别以34%、9%、6%、5%、2%位列第2~6位。

执行元件和泵阀价值量占比较高,下游以工程机械和制造业为主。流体动力市场中液压行业占主导,据Marzocchi Pompe S.p.A.公司公告援引国际流体动力协会数据,2021年液压产品市场占流体动力行业72%,规模达342亿欧元,气动产品市场占比28%,规模为131亿欧元。液压市场分产品来看,液压马达、液压油缸、液压泵、液压阀为主要产品,合计规模占比达整体市场的64%。其中液压马达与液压油缸作为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需求量与技术含量较高,在液压相关产品中占据主要市场份额,达到总市场规模的30%,液压泵和液压阀份额均为17%。液压产品的下游应用广泛,以德国液压产品下游行业结构为例,据VDMA数据显示,2020年其德国本土液压市场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为建筑相关机械,如挖掘机、起重机等,占比达到整个市场的21%,其次为材料处理设备和农业机械,占比分别为14%、13%,上述三种应用场景总占比接近液压产品下游应用的50%。此外还有食品加工与包装、汽车、塑料橡胶机械、能源与环境等多个应用领域。

欧美市场规模较大,外资企业占据全球市场主要份额。目前全球液压相关产品的领先企业为德国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2022年营收约为70亿欧元,美洲地区实现销售额14亿欧元,增速高达34.8%,欧洲市场(除德国)销售规模达24亿欧元,同比增长16.5%,在德国本土博世力士乐实现收入14亿欧元,同比增长11.3%。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区域的销售额增长最为疲软,销售总额为18亿欧元,主要受到疫情扰动影响。除博世力士乐外,美国丹佛斯(原伊顿液压)、凯迩必(KYB)、川崎重工等在全球液压产品竞争格局中占据领导地位。而对于国内液压企业而言,恒立液压2022年营收81.97亿元,以绝对的优势维持着国内液压企业龙头的地位,且通过不懈的努力,正在不断缩小与海外液压企业的差距。

龙头企业多具备全套解决方案技术能力,国内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全球液压企业头部公司多数具有上百年的历史,产品覆盖较为完善。博世力士乐的优势领域在于全套液压解决方案与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锂电行业,汽车行业,机床行业等;丹佛斯为一家综合性智能动力管理公司,主要优势产品为其液压马达与发电机,在农机和航空领域有广泛的应用;KYB利用油压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生产销售用于工程机械的减震器,其核心竞争力为“振动控制技术”和“功率控制技术”;川崎则深耕工程机械、工业设备以及船用液压机械的制造领域。恒立液压目前的优势产品为其液压油缸、液压马达、液压泵阀等产品,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高空作业平台、盾构机等领域。

国内液压市场总产值稳步上升,市场需求持续扩张。根据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中国液压气密行业总产值为1447亿元,其中液压市场规模为683亿元,占液压气密行业总产值的47%。中国液压市场整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行业总产值由2012年的445亿提升至2022年的683亿,复合增长率为4.4%,高于全球行业增速。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近年来得益于国内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主机厂加速全球布局,尽管当前国内工程机械处于下行周期,产品出口对核心液压零部件需求起到了较好的拉动作用。

国内液压市场以液压油缸为主,下游工程机械占比较高。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援引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数据,国内液压产品市场中液压缸市场规模占比35.6%为最大的品类。液压泵和液压阀分别以15.7%和12.4%位列第二、三位,虽然使用量低于油缸,但其单体价值量较高。其他的主要品类包括液压系统及装置占比11.6%、液压辅件占比11.6%、液压马达占比11.2%、其他液压件占比1.7%和液压机具占比0.2%。根据中国液压气动密封件工业协会对2022年国内液压重点企业销售情况的统计,我国液压产品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工程建筑机械、重型矿山机械、汽车、冶金、机床、农用机械、船舶等行业,以上行业采购总额占比超过83%,其中工程机械为最主要下游客户,占比6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固态电池行业报告:产业加速与技术革新

2024-06-26
下一篇

2024医药生物行业报告:ASCO数据聚焦与IVD行业新规范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