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工程机械行业报告:全球市场拓展与创新发展

1.混改开辟新局面,引领“中国造”走向世界

1.1.深耕工程机械60余年,致力于打造“全面解决方案”

起步于装载机,厚积薄发打造民族企业。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柳工集团的核心企业,于1993年改制后在A股上市,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和广西首家上市公司。自1966年推出第一台现代化轮式装载机起,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和创新,如今公司已然成为全球电动化产品系列最多、技术最成熟的领先企业,运用丰富的产品线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为全球客户提供不同工况解决方案,有效地支撑公司“全面解决方案”战略的实施。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20个制造基地,5个研发基地,17个区域配件中心,拥有16,000余名员工,已成为处在行业技术、生产和供应物流前沿的全球领先的装备与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工程机械行业报告:全球市场拓展与创新发展

1.2.混改调整股权结构,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广西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2019年柳工开始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向柳工有限的全体股东柳工集团、招工服贸、双百基金、国家制造业基金、诚通工银、建信投资、广西国企改革基金、常州嘉佑及中证投资发行股份,吸收合并柳工有限,2022 年3 月4 日柳工有限完成登记并上市,柳工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仍为广西国资委。


2024工程机械行业报告:全球市场拓展与创新发展

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经营效率提高。2023年6月25日,公司召开会议,以7.10元/份的价格向974名激励对象授予约5314万份股票期权,2023年7月13日,公司完成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登记工作。在公司业绩层面,对归母净利润、利润总额与经济增加值进行考核,在个人业绩层面,对工作目标和行为表现进行考核,股权激励计划将多方面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降低代理人成本,带来的公司业绩提升将远高于因其带来的费用增加。

第一个行权期2024年归母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0%,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业(或者对标公司75分位值);2024年利润总额比2022年增长不低于20%,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业绩(或者对标公司75分位值);2024年经济增加值不低于5.0亿或达到集团下达的目标值。40%第二个行权期2025年归母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5%,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业绩(或者对标公司75分位值);2025年利润总额比2022年增长不低于35%,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业绩(或者对标公司75分位值);2025年经济增加值不低于6.0亿或达到集团下达的目标值。

第三个行权期2026年归母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7.0%,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业绩(或者对标公司75分位值);2026年利润总额比2022年增长不低于50%,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业绩(或者对标公司75分位值);2026年经济增长值不低于7.0亿或集团下达的目标值。


1.3.持续拓展产品线,配套服务体系完善

公司产品线丰富,业务布局多元化。公司主营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融资租赁,现有近30 条产品线,产品包括含土方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在内的工程机械产品和工业车辆、农业机械、预应力等非工程机械产品。2022 年,公司加速产品开发,新上市整机产品100 余款,并顺应行业发展需求推出多款电动产品,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业务布局多元化。

2024工程机械行业报告:全球市场拓展与创新发展

另外,柳工有限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实现整体上市,柳工有限旗下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混凝土机械及工程机械生产配套资产整体注入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进一步向上下游延伸及横向拓展,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了产业布局。土方机械地位突出,新产业新业务稳步发展。土石方机械产品中两大主导产品为装载机和挖掘机,其中装载机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体现,2022年国内市场占有率维持第一,全球销量稳居首位。2022 年受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等因素影响,国内市场需求下滑,公司在工程机械行业的产销量均同比下降,但在2023年实现了回升,产销量达到7.55与7.11万台,同比增长30.68%与0.35%。

持续推出研发创新项目,确保公司新品高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公司借助技术创新平台及“双百工程”等政府资源,针对重点项目及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研讨与交流,加快产品智能化及新技术应用领域步伐。目前公司已经突破电芯、电池管理系统等电动核心技术,并且装载机自主作业规划技术、无人驾驶压路机和智能化甘蔗收获机技术研究应用获得多个行业“零”的突破。

无人驾驶产品开发响应国家绿色矿山和智慧矿山的发展趋势,结合客户需求,开发无人驾驶产品。解决客户痛点,提升柳工无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品牌与影响力。电动产品开发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为工程机械电动化创新奠定基础,带动三电等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支持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拓展电动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非道路机械国四产品开发响应制造业绿色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稳固国内技术绝对领先的优势,拓展海外市场。

确保国内技术绝对领先;扩大市场占有率,销量达到国内/国际双第一,国际口碑踏入第二或第一梯队。SC200W-LD模块化井道智能升降机开发行业内首次推出的智能井道施工升降机;逐步推进施工升降机产品全面智能化。确保升降机业务在行业的技术及产品领先优势。汽车起重机(OTTC)机型开发全面国际化战略落地,起重机海外业务需要持续实现规模、盈利和健康增长;开发俄罗斯市场专用机型,实现推进柳工起重机海外业务增长,俄罗斯市场对产品的高质量高要求,提升柳工起重俄罗斯市场突破。机技术和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核心零部件新产品开发进口核心零部件自主开发,提升国产化率,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满足客户及整机技术升级需求。解决核心零部件的外购成本高、性能及可靠性不足的痛点问题,提升柳工挖机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无人压路机机群云控平台实现贯穿自动化道路全套施工各阶段的施工工艺文件的生成、仿真、检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和安全风险,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施工管理。促使公司在无人驾驶和自动化领域进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大道路领域的市场份额,吸引更多客户。

智慧矿山加强安全管理领域的产品集成与融合,研发支持多语言并适应海外矿山客户的智慧矿山管理系统,提升柳工智慧矿山管理系统的竞争力。提升对头部客户的价值创造,对海外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对公司海外销售提供支撑。2100MPa高强度、高疲劳钢丝拉索关键技术研究研究高性能拉索,满足超大跨度桥梁的技术要求;提升公司钢丝拉索核心竞争力,占领行业技术高点。符合拉索的发展需求,技术指标是目前行业最高水平,应用于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巩固公司在业绩、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1.4.业绩迎来强劲增长,全球化运营能力再提升

收入利润双增,公司发展态势良好。2018-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为8.76%,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19亿元,同比增长3.93%。归母净利润在2021-202 2年下跌后出现反弹,202 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增加44.80%。公司在2022年完成整体上市后持续深化开展一系列变革,充分运用国内海外市场,2023年来持续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今年Q1收入、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1.88%、+58.03%。

国内市场逐步恢复,盈利能力改善。2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外部环境趋于可控以及稳增长政策落地推进,行业降幅趋缓,毛利率与净利率有显著提升,分别达到20.82%、3.42%,同比+4.02pct、+0.98 pct,今年一季度继续攀升。2018-202 2年RO A与ROE均先升后降,2023年均有所回升,RO A 由2022年1.56%上升至2.12%,ROE(摊薄)由3.81%上升至5.25%;公司全产业链开源节流,推动降本、全方位增利效果显现,确保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2022 年收入及盈利规模有所下滑,2023年有所改善。2022 年国内市场需求弱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营业总收入及毛利率均同比下滑,2023 年得益于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二者均同比提升,公司盈利状况进一步改善。公司主要板块为土石方机械,202 3年营业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最高,为57.8%,贡献公司159.06亿的营收及23.38%的毛利率,预应力机械周期性相对较弱,收入规模同比基本持平,融资租赁业务毛利率相对维持高位,但由于收入规模较小,2023年仅占公司总收入的2.00%,对整体营业毛利率贡献有限。

偿债能力增强,经营性现金流明显改善。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现金比率在2018-2023年期间呈现小幅度波动,但整体比较稳定,2023年各比率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分别为1.49、1.11、0.48,偿债能力增强;从经营性现金流来看,整体改善明显,2022年以来大幅增加,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量达到16.2 9亿,同比增加69.86%。

期间费用率较为平稳,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由于直营公司较多且均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加之海外销售公司运营成本较高,公司销售费用较高,得益于公司加强期间费用管控,同时部分已计提三包费用到期转回,共同使得2022 年期间费用率小幅下降,2023年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增长至14.99%,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1.3pc t至8.18%,管理费用率同比增长0.19pct至2.96%,财务费用率同比增长0.27 pct至0.55%,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0.47pc t至3.30%。公司不断打造创新研发硬核力,强化传统技术的研发能力,截止2023 年底,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2882件,其中发明专利882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27项,研发费用占比突破3%。


2.全球工程机械市场广阔,国内厂商拉开海外扩张大幕

2.1.国内工程机械筑底回升,海外市场发展态势良好

工程机械行业是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点产业之一,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和基础设施水平息息相关,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统计,工程机械包括铲土运输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工业车辆、路面施工与养护机械、压实机械、桩工机械等。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下行调整后有望逐步进入上升通道。2022年下半年以来外部环境趋于可控以及稳增长政策落地推进,行业降幅趋缓,我们认为后续有望产生托底效应,加之内需的持续增长,2024年行业有望进入稳定恢复阶段。

全球工程机械市场规模达新高,北美市场保持高增。2022年全球工程机械销售金额达新高,2012-2022年CAGR为4.23%,20 21年总销售额突破8000亿元,202 2年达到8710.9亿元,同比+7.7%。北美工程机械市场规模3225.3亿元,占全球销售金额比重的37%,大部分时间为全球第一大区域市场,中国比重下滑至20%,欧洲市场规模1237亿元,占全球14%,近10年整体呈增长趋势;印度等其他国家的市场规模合计263 4亿元,占比30%左右。

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格局较为稳定,国产品牌市占率提升已经成为趋势。根据英国KHL集团发布的最新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Yellow Table 2023),共计10家中国企业入榜,全球入榜企业销售额合计2,306亿美元,同比下降0.90%,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2.2.从“搭车”出海到“自主”出海,国内厂商加速海外扩张

工程机械自主出海趋势明显,挖掘机出口量占比最大。海外市场面临俄乌冲突、全球通胀高涨等复杂局面,在低利率刺激下欧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繁荣,全球资源品价格大幅上涨带动矿山开采需求上升,叠加海外企业生产成本不可控、供货周期长等问题,给了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机会。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向海外扩张,出口金额持续高增。工程机械逐渐摆脱进口依赖,进口金额由2020年的34.26亿美元降低到202 3年25.1 1亿美元。出口金额逐年增加,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0.20%至443.02亿美元,2023年海外市场仍维持较高景气度,但在整体需求放缓、渠道去库存以及高基数等因素影响下,出口金额为485.52亿美元,增速回落至9.59%。

欧洲与亚洲为主要出口地区,占比合计近70%。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在对各大洲的出口中,对亚洲、欧洲、南美洲、非洲出口实现了正增长,对北美洲和大洋洲出口下滑。出口亚洲196.49亿美元,同比增长7.61%,占比41%;出口欧洲126.89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占比26%。

受惠于“一带一路”的持续拉动,我国工程机械通过工程承包的方式“搭车”出海。2023年,我国工程机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210.55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占总出口额的47.2%,保持了较好增长势头。对各经济体的出口中,对东盟、欧盟和英国、美加墨自贸区三大经济体出口下降,而这三大经济体需求不振是我国工程机械产品出口下半年下滑的主要动力。

国内主机厂海外扩张成效显著,海外收入五年CAGR为34%,且海外市场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2022年七家国内工程机械厂商海外收入合计935.21亿元,其中三年、五年、十年CAGR分别为42%、34%、15%,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也在近两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22年七家厂商合计为35.2%。另外,得益于国内制造业的显著成本优势,各家工程机械厂商在海外业务的毛利率水平基本都高于国内,2 022年整体海外毛利率为24.63%,比国内的19.41%要高5.22pct。


2.3.挖机需求筑底回升,国内工程机械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工程机械行业下游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煤炭、铁矿石、水泥等众多领域,其中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的为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此外,工程机械更新换代、老旧设备和高排放设备加速淘汰都是影响行业需求的重要因素。工程机械发展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2024年国内工程机械需求有望改善。稳增长政策背景下,2024年中央财政支出力度有望加大,万亿国债的提出进一步增加基建资金规模,预计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将稳定在较高水平,从需求端加快国内工程机械销量触底回升,板块整体迎来边际改善;2024年3月的CMI(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为108.69,同比微增1.09%,环比提高15.66%,3月前三周挖掘机开工小时数同比提高14.65%,环比提高215.29%,从数据上来看市场在筑底修复中。

挖掘机内销转正,设备更新周期窗口或已临近。3月1日,国常会审议通过了《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文件,明确重点行业设备、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等方向,工程机械是最直接的关联行业。据工程机械CCM了解,截止202 3年,全国工程机械设备保有量约1200万台,其中挖掘机10年保有量190万台,装载机10年保有量96万台,这意味着未来淘汰更新或可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新能源汽车行业报告:市场展望与技术革新

2024-06-17
下一篇

2024纺织服装行业报告:市场动态与品牌并购分析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