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MT行业报告:科技金融发展与市场展望

一、周度聚焦:TMT崛起的条件

(一)TMT崛起的条件:催化、调整充分、换手率和估值低位

TMT相对大盘有超额收益需具备的条件:产业和政策催化、成长或TMT调整充分、与大盘的换手率比和估值比处于低位。我们选取TMT指数与沪深300的比价来观察科技股崛起的时间段,发现2010年以来共有7段比价明显上行的时间段,分别为2013/2/20-2014/9/30、2015/1/8-2016/6/29、2018/2/5-2018/4/9、2018/10/30-2019/4/1、2019/8/5-2020/3/10、2021/2/4-2022/1/12、2022/5/5-2023/12/13,可以看到:(1)期间大盘多偏弱,7次中有5次下跌,且下跌期间平均跌幅达到12%,原因可能在于TMT板块的弹性较强,而当大盘受基本面或外部风险影响后短期内修复幅度相对有限,如:2013年四万亿红利消散,商品房销售增速大幅下滑造成大盘表现偏弱;2015年严查场外配资,大盘受压;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大盘表现明显承压;2022年初俄乌冲突爆发,且美联储开始加息周期等外部事件对市场情绪形成明显冲击。(2)TMT获得超额收益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产业和政策催化、调整充分、相对大盘的换手率和估值比较低。具体来看:

一是受海内外产业和政策的催化。(1)涨跌幅来看,A股TMT相对大盘有超额收益期间内纳斯达克指数和TMT指数涨跌幅相关系数高达0.74,呈较强的相关性。(2)产业和政策催化来看:2013年苹果发布iOS7、微软发布了XboxOne等产品落地对科技产业形成显著催化,此外半导体周期于2012年末见底,2013年开始稳步回升也对行业景气形成提振;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对我国制造业转型突破做出长期战略规划;2018年2月工业互联网峰会召开,后续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对政策加以细化,两会同样着重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入,TMT指数明显走强;2019年初,三大运营商2019年5G投资预算超300亿元,建网安排逐渐清晰下科技板块主题投资机会凸显;2019年8月,科技部发布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2021年7月,工信部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达成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将保持在20%左右,总算力将超过200EFLOPS等的目标,同期工信部、发改委等十个部门联合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深入推进5G技术的全面协同发展,产业景气明显提升;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引发AI浪潮,期间多个国内外大模型陆续发布,另外2023年7月《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政策监管逐步完善下科技产业迎来新一轮上升期。

2024TMT行业报告:科技金融发展与市场展望

二是前期TMT指数或成长风格3个月内调整幅度多数在10%-20%。(1)TMT指数在相对大盘获得超额收益前期多已充分调整,拐点前10、30和90个交易日内平均涨跌幅分别为-3.4%、-8.3%、-10.8%,后期T+10、T+30、T+90个交易日内平均涨幅则分别高达5.6%、11.1%、29.5%。(2)观察TMT板块获得超额收益前期,成长风格也明显调整。一是7次行情拐点前3个月内中信五大风格的表现来看,成长风格平均跌幅最大(-4.2%),且2017/11/6-2018/2/5、2018/7/30-2018/10/30、2022/1/28-2022/5/5期间成长风格跌幅均在10%-20%左右,但金融板块平均涨幅均值最高(14.5%)。二是对比在TMT指数获超额收益期间五大风格的表现来看,成长领涨全板块(27.7%),稳定(6.2%)和金融(-1.8%)偏价值类的板块涨幅则相对靠后。

三是TMT指数与沪深300的换手率比和PE比值历史分位数多数均在30%以下。(1)换手率来看:一是TMT指数换手率与沪深300换手率的比值在行情开启前三个月内多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可能较大,而待TMT相对大盘开始获得超额收益期间,换手率比值又开始回升;二是开始获得超额收益时比值多偏低,历史分位数来看(从2011年TMT指数换手率及PE有数据开始计算,下同)7次中有6次处于不及30%的历史低位。(2)估值来看:一是TMT指数与沪深300的PE比值在行情开始前三个月内多下行,待TMT开始获得超额收益期间,PE比值多开始回升;二是行情开始时TMT指数与沪深300的PE比值可能处于极低位置,比值分位数来看有3次低于5%。

(二)TMT短期可能已具备相对沪深300有超额收益的条件

比照复盘,TMT短期可能已具备相对沪深300有超额收益的条件。(1)科技产业政策预期持续偏强,且产品加速落地下产业上行趋势可能确立。一是近期海内外技术迭代催化不断:首先,国内外大模型不断更新迭代,Meta推出迄今为止能力最强的开源大模型Llama3系列,OpenAI发布了最新多模态大模型GPT-4o,生数科技、清华大学联合发布的Vidu也将于近期完成三大更新;其次,2024台北电脑展近期开展,涵盖人工智能运算、前瞻通讯、未来移动等多个主题,创新产品如AI手机、AIPC等可能持续落地;最后,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AI手机出货量中,苹果、小米、vivo、OPPO和荣耀分列前五,国产AI手机出货增速开始上升。二是政策端来看,在当前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基调下,同时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后续政策大概率对新兴产业加以扶持,叠加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对科技发展的政策落地力度预期偏强。(2)成长风格和TMT板块前期也已经充分调整。一是近3个月内成长领跌(-6.6%),稳定和周期风格涨幅相对靠前。二是TMT指数来看,过去10、30及90个交易日内涨跌幅分别为-7.7%、-5.2%、0.3%,近期板块已经调整的较为充分。(3)TMT指数与沪深300的换手率比仍偏高,但PE比已较低。2024/6/7数据来看,TMT指数与沪深300的换手率之比超过4,历史分位数处于中性位置(47%),但PE比仅为3.1左右,历史分位数在15%的低位,因此可能对后续行情有一定支撑。

二、周度策略:A股短期调整幅度有限,节后可能开启修复行情

(一)分子端:经济和盈利延续弱修复趋势

经济和盈利延续弱修复趋势。(1)财新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均回升。一是5月财新服务业PMI录得54(前值为52.5),创2023年8月以来新高,服务业供需两旺带动就业和价格回暖,后续有望在扩内需政策催化下维持修复趋势。二是5月财新制造业PMI录得51.7(前值为51.4),为2022年7月来最高,制造业供给仍较为强劲,市场信心维持稳定,但考虑到原材料如金属、原油等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且企业间竞争较为激烈的环境下出厂价格承压,企业盈利改善可能有限,后续仍需相关政策持续发力支撑制造业盈利修复。整体来看,财新制造业及非制造业PMI均回升至高位可能消减近期因官方制造业PMI超预期跌破50的担忧。(2)端午出行和消费数据偏好。一是出行来看:首先飞猪发布《2024端午假期出游风向标》,数据显示境外旅游产品预定均较为火热,端午假期海外的邮轮、租车、包车旅游商品预订量均翻倍增长,其中国际邮轮商品预订量同比去年端午全程增长超12倍,居民出行热情显著回暖;其次携程发布的2024年端午假期出游趋势预测显示租车自驾游热度较高,端午期间携程国内租车自驾订单同比增长260%,且从出行目的地来看,92%的人是短途周边自驾游,有望积极带动周边文旅消费改善;最后铁路运输来看,长三角铁路2024年端午小长假旅客运输方案显示,小长假运输期间预计发送旅客15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6/21-6/25)增长2%,铁路出行热度也较高。二是消费来看:首先粽子消费持续升温,端午节影响下粽子、艾叶、五彩绳等相关产品销售火热,中国数据研究中心最新调研显示2024年粽子市场总量增幅将达到8%;其次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6月3日,2024年端午档期内预售票房突破1000万,且今年端午档共有11部影片定档,相较去年端午档的10部新片多了一部,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观影需求,有望延续五一票房火热趋势不变。(3)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放松地产,地产对经济的拖累担忧可能有所消减。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地产去库等表述较为积极,对后续中央及地方政策细化做出了一定指引,也推升了市场对后续政策持续落地的预期,商品房销售有望企稳,减弱了其对经济拖累的担忧。

2024TMT行业报告:科技金融发展与市场展望

三、行业配置:均衡配置低估值红利和TMT、核心资产等成长

(一)TMT相对大盘有超额收益时轮动的顺序

TMT相对大盘有超额收益时,轮动顺序多由电子、通信向计算机、传媒轮动。我们将7段TMT相对大盘有超额收益时期,TMT内部各行业的涨跌幅进行归一化处理,剔除2018/02/05-2018/04/09段时间短且无明显轮动规律的时期,观察其余6个时期各行业轮动规律,发现领涨轮动的顺序多由电子、通信向计算机、传媒轮动,如:2013/2/22-2014/9/30期间移动互联网浪潮下遵循从硬件端到软件端的轮动,领涨轮动顺序来看分别是电子、传媒、计算机;2015/1/8-2016/6/20期间互联网泡沫化趋势显现,传媒等应用端行业逐步落后,领涨顺序是计算机、通信;2018/10/30-2019/4/1的5G元年下软件端带动消费电子等硬件更新,领涨顺序为通信、计算机,2019/8/5-2020/3/10新一轮半导体周期下电子行业全时期领涨;2021/2/5-2022/1/12主要为软件端向硬件端轮动占优,领涨顺序为通信、电子;2022/5/5-2022/8/25半导体步入下行周期,领涨顺序为电子、通信。


盈利是轮动的核心驱动因素。我们将TMT轮动顺序与对应时期各行业归母净利率增速对比来看,发现占优行业均有强势盈利作为支撑,如:2013年行情前期2013/2/22-2013/4/22电子行业盈利增速为40.3%,为TOP1(均为TMT内部排名,下同),对应电子行业市场表现也为TOP1,中期通信盈利后起直追达57.6%,其市场表现也逐步轮动至TOP1;2015行情前期,传媒行业盈利增速达29.0%(TOP2),其市场表现也为TOP2,后期通信盈利均大幅提升,对应市场表现也轮动至TOP1;2018年行情前期通信行业盈利降幅最小,对应市场表现也为TOP1;2019年行情前期电子行业盈利为TOP1(112.6%),对应市场涨幅也是TOP1,后期通信行业盈利表现较差(-43.6%),市场表现也轮动至排名靠后(TOP4);2021年行情中期,计算机行业盈利表现较好(335.0%),市场表现也从TOP4轮动至TOP2,后期通信行业盈利升至TOP1(13.7%),市场排名也向前轮动1名次;2022年行情后期,通信行业盈利增速一枝独秀(33.3%),市场排名也由TOP3轮动至TOP1。


基金加仓也是轮动的主要驱动因素。我们将TMT轮动顺序与对应时期各行业基金持仓比例变动看,发现占优行业也有基金持仓加码作为支撑,如:2013年行情前期和中期计算机行业持续从低位加仓至高位(+6.4%),期间计算机行业市场表现也向前轮动1名次;2015年电子行业持续加仓(+6.6%),期间市场涨幅也向前轮动1名次;2018年行情前期和后期基金加仓TOP1分别为通信和计算机,对应市场涨幅TOP1也分别是通信、计算机;2019年前期2019/8/5-2019/11/1期间电子加仓为行业TOP1,对应市场涨幅也是TOP1;2021年行情中期2021/2/5-2021/10/29期间,电子行业加仓为TOP1,对应市场涨幅也为TOP1。

2024TMT行业报告:科技金融发展与市场展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科技金融展望: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分析

2024-06-11
下一篇

2024电子行业周报:AI与国产芯片机遇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