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通信行业报告:AI算力增长与运营商股息双引擎
一、行业景气度向上,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一)通信板块持续高景气向上截止5月5日,2024年以来通信行业(申万)上涨了7.27%,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第五,市场关注度和认可度逐步提升。涨幅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5.05%)2.22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1.74%)9.01个百分点。在AI算力和运营商两大核心主题的驱动下,通信板块保持高景气向上趋势。
截至2024年5月5日,通信行业(申万)估值PE-TTM为30.77,仍处于历史估值中枢靠下位置,同期沪深300 PE-TTM为12.07,创业板指数PE-TTM为28.55。
截至2024年5月5日,通信行业A股总市值为33801.60亿元,占全行业市值3.97%,这是近十年来的最高占比。通信行业A股市值占比从2020年3月开始下滑,至2021年4月达到最低点,占比仅为1.07%,随后开始持续提升至今。
年初至今通信行情火热,部分热门标的出现较大涨幅。其中2024年至今通信板块涨幅前十五分别为天孚通信(+76.3%)、新易盛(+75.4%)、中际旭创(+65.0%)、四川九州(+64.8%)、罗博特科(+61.0%)、广哈通信(+42.0%)、思维列控(+39.1%)、光迅科技(+32.0%)、润泽科技(+23.8%)、中国通号(+23.3%)、兆龙互连(+23.3%)、浪潮信息(+23.2%)、神宇股份(+23.2%)、普天科技(+22.5%)、英维克(+21.7%)。此外,2024年至今通信板块跌幅前十五分别为盟升电子(-51.0%)、安恒信息(-48.5%)、翱捷科技(-41.9%)、鼎信通讯(-39.4%)、长光华芯(-38.7%)、鸿泉物联(-38.5%)、富通信息(-36.9%)、亿通科技(-36.5%)、ST天喻(-36.0%)、长盈通(-34.9%)、创维数字(-33.0%)、城地香江(-32.6%)、欣天科技(-32.5%)、创意信息(-32.5%)、思特奇(-32.4%)。
(二)机构/基金通信板块持仓(按持股数量统计)2023年四季度通信板块机构持仓前十五分别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通号、中国卫通、卓朗科技、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宝信软件、中天科技、中航光电、海格通信、三环集团、国睿科技、亨通光电、创维数字。2024年一季度通信板块机构持仓前十五分别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通号、中国卫通、卓朗科技、中天科技、紫光股份、中兴通讯、宝信软件、中航光电、三环集团、国睿科技、海格通信、亨通光电、创维数字。
2023年四季度通信板块基金持仓前十五分别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通号、海格通信、中兴通讯、中航光电、中天科技、三环集团、网宿科技、紫光股份、宝信软件、中际旭创、新易盛、中国移动、七一二。2024年一季度通信板块基金持仓前十五分别为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通号、中天科技、网宿科技、中兴通讯、中航光电、中际旭创、新易盛、浪潮信息、海格通信、中国移动、三环集团、紫光股份、东方电缆。
2023年四季度通信板块机构持仓环比增加前十五分别为兆龙互连、鼎通科技、华脉科技、曙光数创、源杰科技、三旺通信、朗特智能、初灵信息、申菱环境、长盈通、纵横通信、北纬科技、盛路通信、电连技术、网宿科技。2024年一季度通信板块机构持仓环比增加前十五分别为裕太微-U、震有科技、东土科技、博创科技、春兴精工、初灵信息、腾景科技、通光线缆、思特奇、三维通信、国脉科技、中瓷电子、城地香江、中天科技、盛洋科技。
2023年四季度通信板块基金持仓增加前十五分别为普天科技、南京熊猫、蜂助手、麦捷科技、力合微、会畅通讯、华力创通、奥飞数据、广和通、移远通信、映翰通、中国卫通、润泽科技、仕佳光子、通宇通讯。2024年一季度通信板块基金持仓增加前十五分别为思维列控、神宇股份、盛洋科技、浪潮信息、曙光数创、奥飞数据、新易盛、超讯通信、意华股份、中天科技、菲菱科思、中际旭创、大唐电信、平治信息、网宿科技。
2023年四季度通信板块机构持仓环比减少前十五分别为立昂技术、春兴精工、华力创通、中贝通信、博创科技、朗威股份、科信技术、直真科技、世嘉科技、万马科技、中海达、三维通信、金信诺、雷科防务、城地香江。2024年一季度通信板块机构持仓环比减少前十五分别为立昂技术、瑞斯康达、川润股份、朗科智能、鼎信通、中贝通信、陕西华达、奥维通信、铖昌科技、卓翼科技、同飞股份、致尚科技、新天科技、二六三、飞荣达。
2023年四季度通信板块基金持仓减少前十五分别为贝仕达克、中贝通信、华西股份、世嘉科技、吉大通信、天银机电、三维通信、奥维通信、天源迪科、高澜股份、中兴通讯、卓朗科技、润建股份、意华股份、永贵电器。2024年一季度通信板块基金持仓环比减少前十五分别为贝仕达克、中贝通信、华西股份、世嘉科技、三维通信、天源迪科、高澜股份、上海沪工、天邑股份、通光线缆、通鼎互联、富信科技、长飞光纤、城地香江、科信技术。
二、2023年报总结:行业收入稳步增长,业绩有所承压
在样本选取上,我们以申万通信行业分类(2022)为基础,补充了包含24个子行业的213家公司。为更好地分析通信行业经营情况,降低运营商、主设备商等过大权重标的对收入和归母净利的影响,在分析收入和归母净利时,剔除ST类标的后,分为全部和修正(剔除三大运营商和中兴通讯)两大部分进行分析。
(一)行业收入稳步增长,业绩有所承压
行业收入稳步增长,业绩有所承压。2023年通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8662.63亿元,同比增长4.78%,较2022年同比增速(+8.57%)有所下降。2023年通信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2157.98亿元,同比增长2.43%,较2022年同比增速(+10.18%)下降明显。剔除三大运营商和中兴通讯后进行统计,2023年通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522.64亿元,同比增长0.82%,较2021年同比增速(+6.38%)有所下降。2023年通信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360.89亿元,同比下滑14.59%,较2022年同比增速(+16.70%)下降明显。
2023年修正后通信板块收入前十分别为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亨通光电、中天科技、中国通号、烽火通信、中航光电、移远通信、长飞光纤、宝信软件。2023年修正后通信板块归母净利润前十分别为中国通号、中航光电、中天科技、宝信软件、中际旭创、亨通光电、紫光股份、亿联网络、浪潮信息、润泽科技。
(二)盈利能力回落至2020年净利率水平按算术平均值计算,2023年通信行业年度毛利率为28.37%,与2022年毛利率(+29.57%)基本相当,延续平稳小幅下滑的趋势。2023年通信行业年度净利率为0.38%,较2022年净利率(+4.79%)显著下滑,回落至2020年通信板块的净利率水平。
(三)经营类费用占比维稳,研发获行业重视,费率进一步提升2023年通信行业的费用特点较为明显,总销售费用及总管理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均维持相对稳定,其中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分别为6.76%/5.55%,较2022年的6.72%/5.54%波动较小,各通信企业持续提升经营质量,稳定经营费用。2023年通信行业研发费率为5.03%,较2022年(+4.49%)显著上升,上升趋势得以延续,各通信企业对技术研发和自主可控等经营方面始终保持较高的重视程度。2022年通信行业财务费用率为-0.12%,较2022年(-0.29%)有小幅度提升。
三、2024年一季报总结:一季度业绩表现亮眼,提速明显
(一)一季度通信行业业绩环比改善显著2024年一季度通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7170.32亿元,同比增长5.42%,保持平稳增长,环比下滑2.55%,同比增速整体延续提升趋势。修正后的通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887.56亿元,同比增长8.91%,同比增速达2022Q2以来的最高值,环比下滑24.36%,增速较2023年一季度(-29.07%)有一定回暖。可以看出2024年一季度通信企业整体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剔除三大运营商及中兴通讯后的企业整体收入增速提升更为明显。2024年一季度通信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525.60亿元,同比增长6.20%,同比增速整体保持平稳。环比增长53.38%,增速较2023年一季度(+31.95%)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修正后的通信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91.66亿元,同比增长7.45%,中止此前同比持续下滑的趋势,环比增长254.75%,增速较2023年一季度(+47.06%)提升明显。一季度通信行业业绩增长动力充足,特别是剔除三大运营商及中兴通讯后的其他企业业绩表现尤佳。
2024年一季度修正后通信板块收入增长前十为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亨通光电、中天科技、中国通号、烽火通信、中际旭创、中航光电、移远通信、宝信软件。2024年一季度修正后通信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长前十为中际旭创、中航光电、中天科技、中国通号、宝信软件、亿联网络、亨通光电、润泽科技、三环集团、紫光股份。
(二)算术平均值计算下季度盈利能力出现下滑按算术平均值计算,2024年一季度通信行业实现毛利率28.32%,与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29.25%)相比略有下滑,较2023年四季度(25.11%)有较大幅度增长。2024年一季度通信行业实现净利率-1.87%,较2023年一季度(1.82%)有较大的下滑,较2023年四季度(-16.35%)降幅大幅收窄。可以看出通信行业的盈利能力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波动性,每年四季度一般为较低水平,其余季度在近两年均能保持较平稳的水平。
(三)销售费用季度下行趋势明显,研发费用整体波动向上2023年一季度通信行业总销售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延续较明显的下滑趋势,下滑至7.12%,较去年同期7.30%下滑了0.18 pp,较2022年四季度7.51%下滑了0.39 pp;总管理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则较为平稳,2023年一季度为5.69%,较去年同期6.33%下滑了0.64 pp,较2022年四季度5.84%下滑了0.15 pp;总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呈现波动上
升趋势以及季节规律波动特点,2023年一季度为3.04%,较去年同期2.70%增长了0.34 pp,较2022年四季度4.91%下滑了1.87 pp;总财务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较低,2023年一季度为0.09%,较去年同期-0.30%增长了0.39 pp,较2022年四季度-0.33%增长了0.42 pp。2024年一季度通信行业总销售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延续较明显的下滑趋势,下滑至6.76%,较去年同期6.87%小幅下滑了0.11pp,较2023年四季度7.28%下滑了0.52pp;总管理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则较为平稳,2023年一季度为5.19%,较去年同期5.61%下滑了0.42pp,较2023年四季度5.93%下滑了0.74pp;总研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近年来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以及季节规律波动特点,2023年一季度为3.88%与去年同期持平,较2023年四季度6.62%下滑了2.75pp;总财务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持续较低,2024年一季度为-0.02%,较去年同期0.11%下滑了0.13pp,较2023年四季度0.02%下滑了0.04pp。
四、把握主线,挖掘细分板块投资机会
(一)运营商:保持平稳增长趋势,高股息贡献稳定收益近年运营商营收及利润逐年稳步增长。2023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实现收入为10,093.09/5,078.43/3,725.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6.9%/5.0%;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17.66/304.46/81.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10.3%/12.0%。在传统基础业务稳步增长和创新业务快速发展的双引擎驱动下,运营商的营收及归母净利已连续四年保持增长。
运营商季度营收及利润呈现较明显季节性波动,整体趋势保持向上。2024年一季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分别实现收入为2,637.07/1,344.95/994.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2%/3.7%/2.3%,环比分别增长12.8%/6.1%/9.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96.09 /85.97 /24.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7.7%/8.0%,环比分别增长12.8%/157.0%/311.2%。运营商的收入和归母净利呈现较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但从2023Q1开始,整体基本能保持同比上升趋势。
年度毛利率净利率均维持平稳高位。运营商早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处于相对较高位,后受“提速降费”影响出现较明显下滑,随着相关影响的逐步消退,以及自身精细化管理能力的提升,自2018年以后运营商的毛利率及净利率均进入了平稳期,其中净利率已恢复至历史较高位置。2023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毛利率分别为28.2%/28.8%/24.5%,同比小幅提升0.5/0.4/0.6pp,净利率分别为13.1%/6.0%/5.0%,同比小幅变化-0.3/+0.2/+0.3 pp。2024年一季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毛利率分别为26.2%/29.4%/24.5%,同比变化+1.7/-0.1/+0.1pp,环比变化-0.4/+4.4/+2.1pp,净利率分别为11.2%/6.4%/2.5%,同比变化0/+0.2/+0.1 pp,环比变化0/+3.8/+1.8pp。特别地,中国移动的净利率在行业中始终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
传统基础业务稳步增长,夯实业绩底座。在移动通信业务中,运营商此前的收入呈现比较明显的下滑趋势,但从2020年开始,随着5G规模网络的逐步建成,5G用户规模的逐步提升,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用户ARPU得到企稳,未来随着5G用户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和增值业务的加持,移动通信业务有望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在固网家宽业务中,一方面千兆宽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有助于宽带接入ARPU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运营商持续推进的智慧家庭增值业务也有助于提升融合/综合ARPU。个人和家庭通信业务的稳步发展,夯实运营商业绩底座,为创新型成长性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
产业互联网类业务快速发展,成为运营商第二增长曲线。作为新的增长引擎,产业互联网类业务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有望持续为运营商贡献成长动能。2023年中国移动的政企市场收入为1,921亿元,占整体收入比例为19%;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为1,389亿元,占整体收入比例为27%;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为752亿元,占整体收入比例为20%。相关业务占收比的持续提升,也说明了其对整体收入规模贡献度正逐步加大。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云业务在2023年分别实现了833/972/510亿元的收入,同比分别实现了65.6%/67.9%/41.6%的增长,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中最主要的贡献来源。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