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美行业报告:胶原蛋白市场增长与应用前景分析

1.1 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提供支撑性,目前有动物源和重组两类

胶原蛋白是人体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具有三螺旋构象。胶原蛋白是人体蛋白质家族中重要的结构蛋白,皮肤、骨骼、肌腱、血管系统、肌肉结缔组织等均富含胶原蛋白。胶原在体内以多级聚合的方式存在,能够在组织发挥物理支架的作用。同时,胶原蛋白三螺旋构象是其理化特性和生物活性的基础,使其具备低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组织可吸收性、凝血性等特性。

胶原蛋白按来源与制备方式分为动物源与重组两类。动物胶原蛋白通常通过酸法和酶法提取,在对动物组织进行去杂质、溶解、分离提纯后获得。重组胶原蛋白的制取使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目的基因的酶切、拼接和在表达后制得。

重组胶原蛋白的生产包含四个步骤:基因重组、细胞工厂构建、发酵与分离纯化。生产的关键在于:1)如何利用基因重组选取合适的基因片段,表达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序列。目前微生物发酵的重组胶原蛋白无法形成稳定三螺旋,是否具有生物活性存疑。2)如何降低分离纯化成本,提升重组胶原蛋白的纯度。分离纯化步骤是重组胶原蛋白量产的限制性步骤,上清液回收,胶原纯化以及检测环节费用约占生产成本的40%。同时若纯度过低,会影响产品质量与原材料利用率。

1.2 人体中I、III型胶原蛋白应用广泛,XVII型医美应用潜力巨大

目前已知胶原蛋白共28种,根据功能可分为成纤维胶原和非成纤维胶原,非成纤维胶原可进一步分为6种,人体中皮肤胶原蛋白主要由I、III型组成。I型胶原蛋白相对坚硬,组织纤维更粗,为皮肤提供较强的支撑力,维护皮肤韧性和硬度,在成人体内胶原占比80%-85%。III型胶原蛋白结构柔软,有维持皮肤弹性和修复功能,在婴儿体内含量高,成人体内胶原占比10-15%。I型流失,面部易出现皱纹和凹陷;III型流失,会出现修复能力弱、弹性不足等皮肤问题。

III型胶原蛋白在医美领域应用广泛。III型胶原蛋白可以补充皮肤所需要的胶原蛋白大分子,光滑皮肤加快代谢。III型胶原的功效主要集中在除皱抗衰、保湿美白和修复。主要产品有巨子生物重组III型人胶原蛋白和锦波生物人源化III型胶原蛋白。

XVII型胶原蛋白潜力巨大备受医美行业期待。XVII型胶原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是链接细胞骨架和基底膜的关键成分,可维持皮肤完整性。其特殊性在于N端位于细胞质中、C端位于细胞外基质中,会在基底膜和基底细胞之间辅助形成半桥粒,像双面胶一样把基底膜和基底细胞锁在一起,维持一个完整紧密的状态,阻碍外界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入侵。此外,XVII型也是调控多种干细胞的关键因子,与衰老表现型脱发、白发相关。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作为新型治疗用蛋白质和抗衰老原料,在皮肤修复、抗老化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远想生物发布的伊肤泉胶原小17针对抗衰;锦波生物重组XVII型人源化胶原为二类医疗器械和功能护肤品;23年Off&Relax推出首款应用17型胶原蛋白育发技术的防脱发产品。

1.3 产业链:中下游一体化,毛利率高

胶原蛋白产业分为上游提取/发酵原材料,中游提取/发酵,下游终端产品。其中以中游为主导,中下游一体化,制备胶原蛋白的同时加工成终端产品。上游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中下游厂商毛利率保持在80%左右。

2024医美行业报告:胶原蛋白市场增长与应用前景分析

1.4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能逐步提升

中国胶原蛋白市场高景气,保持快速增长状态。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1年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达287亿元,同比增长40.7%。其中重组胶原蛋白渗透率从2017年的15.9%上升至2021年的37.7%。重组胶原蛋白由于相较动物胶原蛋白拥有低细菌毒素、不易变性等优势,预计渗透率进一步上升。

中国上游厂商产能持续增长。根据GrandViewResearch,2021年中国天然胶原产量预计达2140吨,同比增长4.9%。其中中国产能占比从2016年的6.14%上升至2021年的6.37%,并保持增长态势。

1.5 市场集中度低,头部公司具备规模效应

市场集中度较低,巨子生物具备规模效应。胶原蛋白市场头部玩家较少,重组胶原蛋白有巨子生物,锦波生物,动物胶原蛋白有创尔生物,双美生物。以4家头部玩家营收为例,2021年于大陆合计营收22.4亿元,市占率为8.8%,表明市场集中度较低。从盈利水平看,巨子生物2021年毛利率87.2%,锦波生物为82.3%,创尔生物为79.6%,而收入体量上看,2021年巨子生物收入15.6亿元,锦波生物为2.3亿元,创尔生物为2.4亿元,巨子生物具备一定规模效应。

1.6 胶原蛋白应用广泛,以专业皮肤护理及医美领域为主

胶原蛋白由于其优良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专业皮肤护理与医美领域中,在医用生物耗材及食品领域也有应用。

专业护肤领域:胶原蛋白成分能增强皮肤健康,经证实对皮肤有多种功效。1)功效性护肤品:妆字号产品,日常护肤领域应用;2)医用敷料:胶原作为创面敷料具有黏附性好、适于肉芽组织和上皮细胞形成、减小伤口挛缩和抗原反应、止血性能好、具备类似真皮的物理形态结构和可适度交联及被组织吸收等优点,可用于烧伤、外力所致的伤口、腿部溃疡和褥疮等的治疗。

医美场景:医用胶原(目前主要是动物胶原蛋白)注射到凹陷性皮肤缺损后不仅可起支撑填充作用,还能诱导受术者自身组织重建,逐渐生成的新生组织将与周围正常皮肤共同协同实现局部矫形作用。

医用耗材及食品场景:鉴于生物兼容性及促进成骨细胞再生的能力,重组胶原蛋白是用于植入型医疗器械的理想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牙科植入物;小分子胶原蛋白肽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吸收性等优点,可调节人体免疫力、缓解关节酸痛等,能作为保健食品。

1.7 专业皮肤护理领域包含医用敷料及功效性护肤品

胶原蛋白可用于专业皮肤护理,常见产品包括医用敷料与功效性护肤品。胶原蛋白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兼容性,能够促进细胞生长,支持高细胞黏附性能,因此能够在修复受损皮肤屏障和解决问题性肌肤状况中提供强大的功效。

医用敷料具有独特的修复功能,用于医疗手术、损伤、慢性湿疹和过敏后的皮肤修护需求。同时单一纯粹的成分减小致敏的可能性。2021年,中国医用敷料市场达259亿元,其中2021年胶原蛋白渗透率为28%。

胶原蛋白功效性护肤品同时具有修复、保湿、抗皱、美白与滋养肌肤的功效,能有效提升肤质。相较于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胶原蛋白作为人体自身蛋白,通过补充胶原蛋白能够有效实现问题肌肤的改善。同时,胶原蛋白厂商可以研制出不同分子量的胶原蛋白,有效打造具有多重功能的功效性护肤品。2021年,中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达308亿元,其中2021年胶原蛋白渗透率为17.6%。

专业皮肤护理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巨子生物为行业龙头。2021年我国专业皮肤护理市场达566亿元。按零售额计算,2021年我国专业皮肤护理行业CR5为44.7%,具有一定集中性。巨子生物以10.6%的市占率位列第二,其中公司可丽金与可复美两个产品市占率为5.1%与4.8%,在市场中排名第三与第四。


功效性护肤品的材质主要包括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玻尿酸)与植物活性成分。胶原蛋白能促进组织生长愈合,有效修护皮肤角质层,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被降解为氨基酸在体内自然代谢转化为氨基酸,能抑制色素酪氨酸的活性,减缓黑色素的生成。玻尿酸实现皮肤在不同湿度下的保湿,减少紫外线透射与损伤。植物活性成分专注解决皮肤问题如过敏、炎症及氧化。截止2021年,胶原蛋白渗透率达20.2%,玻尿酸渗透率达25.4%,植物活性成分渗透率达30%。

区别于一般护肤品,功效性护肤品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与一般护肤品相比,功效性护肤品具有更高的行业壁垒,需要差异化的技术与研发积累。由于行业领先者积累较多研发,销售与生产资源与经验,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按零售额计算,2021年我国功效性护肤品行业CR5为67.5%。贝泰妮以21%的市占率位列第一,产品矩阵覆盖植物活性成分、胶原蛋白与玻尿酸;巨子生物以11.9%的市占率位列第三,产品主要成分为重组胶原蛋白。

2024医美行业报告:胶原蛋白市场增长与应用前景分析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数控机床行业报告:国产化转型与市场前景分析

2024-06-06
下一篇

2024资产配置行业报告:紧抓出海与新生产力投资机遇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