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端制造行业报告:比亚迪电子探索AI服务器新机遇
1.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
1.1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高质量成长引领行业
比亚迪电子(BYD Electronic)是比亚迪集团的子公司,专注于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成立于深圳,2007年于香港上市(股票代码:0285.HK),2020年被纳入香港恒生科技指数,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依托垂直整合优势,为全球品牌客户提供新材料开发、产品设计与研发、零部件及整机制造、供应链管理、物流及售后等一站式服务。业务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游戏硬件、无人机、物联网、机器人、通信设备、医疗健康等多元化市场领域。公司2013-2023年收入CAGR达23.2%,净利润CAGR达20.1%,10年平均ROE达13.4%,是典型的高质量成长企业。
公司股权结构较为稳定。公司大股东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比亚迪间接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5.76%。王传福先生是比亚迪的实际控制人,现任比亚迪执行董事和董事会主席,同时也是公司的非执行董事。
管理层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比亚迪电子的创始人、公司董事会主席王传福,曾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主任、深圳市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并于1995年与吕向阳先生共同创办比亚迪实业任总经理,现同时担任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裁等职位,具有超20年的相关行业与团队管理经验。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王念强,曾任安徽铜陵有色金属公司研究院工程师,并于1995年加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于2015年加入比亚迪电子,现任本公司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
1.2智能手机及电脑业务为核心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智能手机及电脑业务(消费电子)、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汽车智能系统业务。智能手机及电脑业务方面,公司深耕消费电子领域,凭借行业领先的材料技术、智造工艺以及“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奠定了比亚迪电子在智能手机结构件的领导地位。公司与海外大客户、三星等全球众多品牌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研发、设计、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全方位服务。
公司在新型智能产品领域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主要产品包括机器人、无人机、电子雾化、智能家居、智能工业、智能商业、游戏硬件等。此外,比亚迪电子还积极拓展汽车智能系统市场,为汽车厂商提供智能驾驶、车联网等先进技术。比亚迪电子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目前在国内拥有基地14个,拥有海外生产基地和办事处11个。作为全球唯一公司能够同时大规模提供精密金属、玻璃、陶瓷、塑胶、蓝宝石等全系列结构件和EMS服务的公司,全系结构件及整机的出货量,使比亚迪电子企业在行业中名列前茅。
公司智能手机及电脑业务(消费电子)收入占比最高。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此项业务收入占比为75%,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收入占比14%,汽车智能系统业务收入占比11%。其中,公司消费电子领域业务又分为组装和零部件,组装业务为核心业务,2023年,组装业务收入占智能手机及电脑业务收入比重达86%,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14%。组装业务虽然利润率相对较低,但公司可以利用其在金属、玻璃和陶瓷方面的能力,借助组装业务合作客户促进公司零部件业务的发展。
1.3盈利能力改善显著,收购捷普有望贡献利润增量
公司营收增长较为稳定。2021-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90.6亿元、1071.9亿元、1299.6亿元,同比增长22%、20%、21%。公司2021-2022年净利润下滑较为明显,主要系上游芯片短缺及消费电子市场环境相对低迷,公司2023年净利润恢复明显,由2022年的18.6亿元增长至40.4亿元,同比增长117.6%。
2023年公司净利润显著提升,主要是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业务份额提升及安卓客户需求回暖、新能源汽车和新型智能产品业务高速增长,集团的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经历了2021年2022年的下滑,于2023年回暖,毛利率由2022年的5.92%提升2.1pct至8.03%;净利率由2022年的于公司2023年的1.73%提升1.38pct至3.11%。公司费用水平较为稳定,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5%、0.99%、0.04%,分别变动+0.05pct、-0.15pct、+0.03pct。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较为充沛。截至2023年底,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102.43亿元,同比增长71.83%;公司现金净增加额为42.92亿元,同比增长25.59亿元,公司现金流情况较为健康。
公司完成对捷普资产的收购,并表有望在今明两年提供稳定的利润成长。2023年8月28日,公司发布公告,与捷普电路(新加坡)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拟通过母公司贷款人民币158亿元(相当于22亿美元),现金收购捷普电路(新加坡)有限公司100%股权。2023年9月26日,公司发布公告,确认实施这一事项。2023年12月29日,公司发布公告,完成公司收购事项,收购标的开始并表。
捷普(新加披)是捷普集团(Jabil Inc.)的一部分,主要从事生产移动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的移动电子制造。捷普(Jabil Inc.)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覆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移动智能终端精密结构件的制造,以及为世界领先品牌提供终端市场经验、技术和设计能力、制造专有知识、供应链洞察力及全球产品管理专业知识。
根据公司公告,捷普(新加披)营收2021-2023年略有下滑,分别为44.2亿美元、42.5亿美元、42.1亿美元,22-23年同比分别为-4%、-1%。捷普(新加披)净利润2022年由于疫情影响下滑明显,2023年受益于智能手机业务的结构性优化净利润水平有所回暖,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28亿美元、1.47亿美元、2.25亿美元;22-23年同比分别为-35.7%、+53.6%。
捷普(新加坡)2022年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较低,2023年受益于智能手机业务的结构性优化,毛利率及净利率水平有所提升。捷普(新加坡)与同行业公司工业富联对比,2022年,两者毛利率分别为6%与7.26%、净利率分别为3.45%、3.92%,捷普毛利率与净利率水平较低。2023年,捷普(新加坡)毛利率提升至10.70%,净利率提升至5.36%,分别超工业富联+2.64pct和0.95pct。
公司此次收购的捷普(新加坡)业务是主要包括位于成都、无锡的产品生产制造业务,其中包括现有客户的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据海外大客户公司公布的2022财年供应商名单,捷普是海外大客户供应商,为海外大客户供应产品的工厂位于中国广东、河北、江苏、四川以及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产品或含智能手机、智能手表、TWS耳机等结构件。
2.消费电子业务受益AI推动底部复苏,抓住时代机遇进军AI服务器业务
电子制造服务(EMS)行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涉及广泛的服务和市场应用。EMS行业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提供包括设计、制造、测试、分销和售后服务在内的全面解决方案。这些服务涵盖了消费电子、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和国防、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和电信等多个领域。
电子制造服务(EMS)行业特点在于其高技术含量和资本密集度,需具备先进制造技术和强大研发能力;同时电子制造服务行业高度全球化,EMS公司在全球设有工厂和服务网络,主要服务大型OEM厂商,订单量大但客户数量相对集中。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数据,2024 年电子制造服务市场规模约为5805.2 亿美元,预计到2029 年将达到7732.2 亿美元,2024-2029 年的CAGR约为5.90%。比亚迪电子是全球领先的平台型高端制造企业,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比亚迪电子是全球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核心供应商之一,深耕消费电子领域。凭借行业领先的材料技术、智造工艺以及“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造就其在智能手机结构件的领导地位。
安卓业务方面,公司持续聚焦为安卓市场的中高端产品提供全方位服务,业务保持稳健发展。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信息,公司为华为、三星、小米、荣耀、vivo、oppo等知名手机厂商提供服务,提供部分结构件。2023年航天工业级钛金属材料崛起,应用在多款热卖高端智能手机的机身及结构件上,钛金属具备轻巧、强度高及质感佳的性能优势,有助提升智能手机的外观设计及大幅降低机身重量,有望成为消费电子材料创新趋势。同时,新材料的应用也带来了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依托于在材料应用及加工工艺方面累积的深厚的技术及制造经验,公司深度参与多客户应用新材料的新产品开发,助力高端智能手机的迭代和创新。
近两年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受压。根据IDC数据,2022与2023年连续两年全球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下滑,其中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7亿部,同比下降3.2%,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顶峰,2021年出货量小幅反弹后继续下降。2023年全球PC出货量为2.6亿台,同比下降13.9%,2023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为1.3亿台,同比下降21.1%。
分季度来看消费电子近期呈底部复苏的态势。根据IDC数据,3Q2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开始同比增长,3Q23、4Q23、1Q24分别实现同比增长0.3%、8.6%、7.7%;1Q24全球PC出货开始同比增长,同比增长5.1%。
2023年下半年开始手机厂商陆续部署大模型,将AI应用带入手机终端。自2023年7月至2024年5月,荣耀、小米、OPPO等主流手机制造商将目标投向AI手机领域,加大AI大模型、数据存储、芯片等的研发,推出诸多适用于AI手机的新技术,并逐渐实现AI与手机的融合。
2023年5月,主流电脑品牌已经开始探索AI+PC的模式,逐步推进AI与PC的融合,目前已有部分电脑品牌推出其生产的AI PC产品。2024年多品牌加速布局AI PC,2024年1月,联想和戴尔发布了其新款AI PC产品;2024年3月,荣耀发布其首款AI PC产品;2024年4月,联想发布5款AI PC产品;2024年5月,微软推出Copilot+PC,同时联合多个品牌推出AI PC产品。
AI PC是算力平台+个人大模型+AI应用的新型混合体,通过整合AI 技术,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显著提升了传统PC 的功能和用户体验,成为未来计算平台的重要发展方向。AI PC不仅继续作为人们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和内容消费平台,还在硬件上集成了混合AI算力单元,能够本地运行“个人大模型”。这种新型计算机可以创建个性化的本地知识库,实现自然语言交互,这将彻底改变传统PC的定义。AI PC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够在各种场景下提供即时和可靠的响应,同时降低了使用大模型的成本,确保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安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