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利率债市场中期投资策略报告:债牛未尽的变局分析

1上半年:“资产荒”的“极致”演绎

回顾2024年上半年,在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债券供需结构失衡之下,“资产荒”持续演绎,债市整体走强。且随着利率不断创新低,市场久期偏好相应抬升,对应看到长债及超长债表现更为强劲,总体来看1-2月债市利率呈现宽幅下行,10Y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2.26%。

但3月以来,“资产荒”演绎深化的同时,受政府债供给放量担忧、监管多次提示长端风险、叠加地产政策出台等多因素的扰动,市场情绪开始趋于谨慎,10Y国债收益率两次触底反弹,整体步入到横盘震荡的格局,围绕2.30%中枢波动。

进一步,我们根据1-5月10Y国债利率走势及其背后驱动逻辑的变化,将今年以来的债市演绎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复盘:

(1)年初至3月初;(2)3月上旬至4月下旬;(3)4月下旬至5月底。

1.1.1年初至3月初(1/2-3/6)

年初至3月初(1/2-3/6),在去年末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经济和通胀数据仍偏弱运行之下,市场降息预期再度升温,叠加股市波动,债市配置力量较为强劲,而政府债供给较缓,债市“资产荒”持续演绎,利率下行较为顺畅,市场向久期要收益,长债及超长债表现强劲,曲线整体趋于平坦化。

具体来看:

1/2-1/9,年初在基本面数据仍偏弱、通胀延续低迷、存款利率新一轮调降之下,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不断发酵,债市持续走强,这一期间,10Y国债收益率从2.56%持续下行7BP至2.49%,向下突破1年期MLF利率2.50%。

1/10-1/16,随着MLF操作窗口愈发临近,市场观望情绪和止盈情绪增强,而15日MLF超量平价续作,降息预期阶段性落空,叠加税期临近之下资金趋紧,10Y国债利率调整上行至2.53%。

1/17-2/5,在基本面仍偏弱、央行宣布降准、股市波动等因素叠加下,配置需求强劲,而政府债供给偏缓,债市利率宽幅下行。17日公布2023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一定程度不及市场预期,叠加股市波动之下风险偏好降低,债市配置力量进一步增强,超长债成为主力品种;24日尾盘,央行宣布降准50BP和结构性降息25BP,一定程度超出市场预期,货币宽松预期延续;31日公布制造业1月PMI仍处于荣枯线下,债市进一步走强。截至2/5,1Y、10Y和30Y国债分别下行至1.88%、2.40%、2.60%。

2/6-2/9,春节临近交投趋于平淡,前期债市走强之下止盈压力也有所显现,债市阶段性调整。9日公布1月金融数据,新增信贷4.9万亿元,高基数下同比多增162亿元,一定程度超市场预期;股市回暖也一定程度打压债市情绪,这一阶段债市总体呈现回调,1Y、10Y和30Y国债分别上行至1.93%、2.43%、2.65%。

2/18-3/6,宽货币预期升温,债市多头氛围延续,政府债供给总体偏缓,供需结构有所失衡。20日5Y-LPR超预期单边调降25BP至3.95%,创历史最大单次降幅,叠加部分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市场对于银行负债降成本预期进一步升温,30Y国债收益率向下突破1年期MLF利率;3/5政府工作报告表述整体未超市场预期,但提及万亿特别国债,对超长债形成阶段性压制;3/6央行负责人表示“货币政策工具箱依然丰富,后续仍然有降准空间”,市场宽货币预期进一步升温。这一期间,1Y、10Y和30Y国债分别下行至1.76%、2.27%、2.43%。

1.1.23月上旬至4月下旬(3/7-4/23)

3月上旬至4月下旬(3/7-4/23),基本面整体虽仍处于弱修复状态,但随着利率屡创新低,债市赔率已然下降,市场情绪趋于审慎,对利空因素更为敏感,故而这一阶段在监管层面多次提示长端风险、政府债供给放量担忧增强、汇率压力等因素叠加之下,10Y国债收益率整体先是横盘震荡,随后在供给弱于预期、宽货币预期延续之下,进一步下探至2.23%的新低水平。

具体来看:

3/7-3/12,债市前期持续走强之下,市场交易拥挤度和脆弱性持续提升,市场对利空因素愈发敏感,止盈情绪升温。7日公布1-2月贸易数据,出口金额同比+7.1%,进口金额同比+3.5%,9日公布2月通胀数据,CPI环比涨幅扩大,同比由降转涨,均一定程度超市场预期;与此同时,市场对政策端“防空转”担忧有所增强;此外,杭州全面放开二手房限购,债市情绪受一定扰动。这一期间,1Y、10Y和30Y国债分别上行至1.80%、2.35%、2.54%。

3/13-3/19,基本面数据弱于市场预期,债市再次走强。15日MLF平价缩量续作,市场一定程度演绎“利空出尽”,同日公布2月社融同比增速回落9.0%;18日公布1-2月经济数据,总体延续修复态势,但消费恢复力度温和偏弱、房地产市场表现仍不及市场预期。这一期间,1Y、10Y和30Y国债分别下行至1.77%、2.28%、2.45%。

2024年利率债市场中期投资策略报告:债牛未尽的变局分析

3/20-4/10,多空因素交织下,债市利率窄幅震荡。一方面,特别国债发行方式和节奏的不确定性牵引着市场,央行连续“地量”逆回购、叠加人民币汇率表现偏弱之下,3/22国常会提及“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市场对于资金面和地产政策的观望情绪增强;另一方面,市场对于央行购买国债的预期有所升温,3/21央行负责人再提“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均一定程度提振市场情绪。多空博弈之下,这一阶段债市整体窄幅震荡,10Y国债利率总体在[2.28%,2.32%]区间运行。

4/10-4/23,经济数据显示基本面仍待进一步修复,但监管层面多次提及关注长端利率之下,中短债交易热情明显抬升。11日公布3月通胀数据,核心CPI环比创新低;12日公布3月出口同比回落至-7.5%;16日公布一季度GDP同比+5.3%,但消费和地产投资表现仍弱于市场预期;18日央行提及“未来货币政策还有空间”;23日财政部在人民日报刊文中称“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一定程度缓和政府债供给压力预期。这一期间,债市利率再创新低,1Y、10Y和30Y国债分别下行至1.66%、2.23%、2.42%。

1.1.34月下旬至5月底(4/24-5/31)

4月下旬至5月底(4/24-5/31),随着特别国债发行计划落地,供给担忧有所缓解,但监管多次提示长债风险,地产再出“组合拳”,长端进一步下行动力不足,而银行“手工补息”被禁之下,非银资金充裕,短端行情走强,曲线陡峭化。

4/24-4/29,供给担忧进一步升温,叠加A股走强,债市大幅调整。23日晚间《金融时报》发布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采访,当中再度提示长端利率风险,同时提出“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且操作将是双向的,债市大幅回调;25日中国经济圆桌会提及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供给担忧继续升温。这一阶段,债市回调较为明显,1Y、10Y和30Y国债分别上行至1.78%、2.35%、2.58%。

4/30-5/31,监管多次提示长债风险,地产再出“组合拳”,长端横盘震荡,而“手工补息”被禁之下非银资金充裕,推动短端行情。4/30,央行加大逆回购投放,市场情绪有所提振,尾盘政治局会议新闻稿发布,宽货币预期进一步增强;5/9,公布4月出口金额同比+1.5%转正;5/13,公布4月金融数据,总量结构均弱于市场预期;5/17,地产政策再出“组合拳”,但债市所受扰动有限;此外4-5月监管层面多次提示长债风险,多空博弈之下10Y国债利率围绕2.30%的中枢横盘震荡,而“手工补息”整改之下,银行资金向非银体系转移,带动短端行情。截至5/31,1Y、10Y和30Y国债分别震荡下行至1.64%、2.29%、2.56%。


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债市持续走强,如何理解其背后的驱动逻辑?

对此,我们认为关键有两点:

(1)首先,当前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在此背景下,当前实物市场和金融市场均存在较明显的供需错配,催化债市利率中枢下移。

从实物市场看,当前需求端仍主要与旧动能链接,而以地产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发展动力正在减弱,叠加目前地方政府加杠杆能力亦有限,地产和基建景气度均偏低,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仍不足,而新兴行业产能较旺盛、供给增长较快,对应看到二者对冲之下,今年以来经济总量不弱,但供需错配致使价格低位运行,总量与价格之间存在分化,微观主体的感知和预期并不强。

从金融市场看,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货币条件和融资供给均较为宽裕,但需求端而言,新旧经济对债务融资的依赖度存在较大差异,旧经济的债务融资需求较大,而新经济对债务融资需求并不强,故而总体看当前融资需求仍处于偏弱状态,供需错配之下,“资产荒”演绎不断深化,推动债市持续走强。

(2)其次,今年以来经济波浪式修复之下,债市对基本面数据一定程度呈现“脱敏”,而供需节奏错位之下,“资产荒”的逻辑主线得到进一步强化。

一方面,今年债券供给情况总体弱于市场预期。3月两会召开之后,市场对于政府债供给放量的预期便较强,但从实际情况看,今年政府债供给进度整体慢于季节性水平,特别国债发行计划亦显示后续供给节奏较平滑,信用债方面在当前融资需求仍偏弱的背景下,供给也并未明显上量。

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贷款利率下行背景下,债券融资需求弱化,而其配置性价比抬升,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利用低成本贷款购买理财等产品,造成资金空转,加大供需失衡。

今年而言,机构行为的影响愈发凸显,一季度“卷久期”带动长端及超长端利率持续突破下行,4月以来在手工补息被禁之下,存款搬家、资金流向非银,进一步加剧“资产荒”,推动中短端行情走强。

2024年利率债市场中期投资策略报告:债牛未尽的变局分析

总结来看,上半年在基本面波浪式修复、供给缺位、非银资金充裕之下,债市持续演绎“资产荒”,这当中,信用债总体跑赢利率债,城投二永表现亮眼,各品种收益率及利差均压降至极低水平,债市进入到全面低利率的阶段。

而随着信用利差愈发变薄,资金成本不低之下非银加杠杆空间相对有限,一季度当中,机构行为呈现“卷久期”,在以农商行为主导的交易资金带动下,长债及超长债表现尤为强劲,收益率曲线整体平坦化;

二季度以来,受监管引导和供给预期扰动,短端利率中枢下移,而长端虽有所调整,但调整幅度也较为有限。


当前,上半年债市行情临近尾声,债市估值以及拥挤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站在年中时点,展望下半年,债市还将如何演绎?我们进一步探讨。

2024年利率债市场中期投资策略报告:债牛未尽的变局分析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锂电设备行业发展报告:技术突破与市场前景

2024-06-18
下一篇

2024年丝杠行业分析报告: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展趋势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