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转债市场分析:供需变化与投资策略展望

一、5月转债表现好于权益

5月,中证转债涨跌幅好于上证指数。2024年5月,中证转债走势较为平缓,整体处于上涨的趋势;上证指数波动较大,在5月下旬经历较大的下跌。5月31日,中证转债较上月上涨2%,而上证指数下降1%。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房地产限制放宽。5月,政府通过发布一系列政策,显示出其努力稳定经济和提振市场信心的决心。5月中旬,财政部宣布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降低企业成本的通知,旨在通过财政支持和减轻企业负担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央行接连出台四项房地产政策,意在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经济数据看,5月11日发布的4月社融数据为2005年10月以来第一次为负,政府债和企业债为主要拖累项;5月底公布的制造业PMI指数下降至49.5%,跌破荣枯线。

1、转债涨、正股跌

5月,转债涨、正股跌。5月转债和正股涨跌幅分别为1%和-2%,转债的涨跌幅表现持续领先于正股。分行业看,有23个行业转债涨跌幅为正,其中国防军工和煤炭的转债涨跌幅居前,涨幅分别为4%和3%;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和农林牧渔的转债涨跌幅介于2%-3%;社会服务跌幅达到-12%,跌幅断层。相较于正股,除银行和交通运输行业外,其余27个行业转债在涨跌幅表现上均优于正股。

低价转债涨幅明显。从平价来看,平价80元以下、80-100元、120-130元转债涨跌幅为正,且各平价转债表现均优于正股,其中80元以下转债表现突出,涨幅为2%。

中低价转债表现较好。各绝对价格的转债表现均优于正股,其中绝对价格在80-100元、100-110元的转债表现优异,涨幅达到了2%;80元以下的转债跌幅较大。

债券余额在30亿元以下的中小盘转债表现优于正股。从债券余额看,债券余额在30亿以上的转债涨幅持续居前列,涨幅达到2%,但转债涨跌幅不及正股;债券余额在10亿以下的小盘转债涨幅有所好转,且债券余额在30亿以下的转债表现均优于正股。

正股市值在100-200亿转债表现较弱,但仍好于正股。正股市值在200亿以上、50亿以下、50-100亿的转债涨幅表现较好,涨幅均超过1%;市值为100-200亿的转债表现相对较弱,转债涨幅不明显,但转债表现仍要好于正股。

高YTM、高股息主线不鲜明。YTM在3%以上、0-3%以及0以下的转债涨跌幅分别为2.1%、1.7%和0%,3%以上高YTM转债涨跌幅和0-3%的转债并没有显示明显的差距;此外,股息率在3%以上和3%以下转债涨跌幅分别为1.6%和1.2%,差距也不明显。

2024转债市场分析:供需变化与投资策略展望

2、转债估值抬升,平衡型转债当前估值分位数相对较低

偏股型、偏债型转债估值上升。5月,百元平价转股溢价率小幅攀升,截止5月31日,百元平价转债转股溢价率为24.1%,较上月末增长0.2pct,处于76%分位数。分类型来看,偏债型、偏股型转债转股溢价率上升显著,较上月分别提升3pct/1pct,当前处于77%/62%分位数;平衡型转债转股溢价率有所下降,当前处于58%分位数。

平价80元以下的转债估值涨幅显著。截至5月31日,除100-110元平价转债转股溢价率较上月末下降1pct外,其余价位的平价转债转股溢价率均上升,其中80元以下的平价转债转股溢价率在4月下跌后,5月涨幅显著,涨幅达到了5pct,当前处于76%分位数;120-130元的转债估值上涨明显,涨幅为3pct,处于75%分位数。110-120元、130元以上的转债转股溢价率相对处于较低分位数,所处分位数为64%、62%。

3、净供给为负,需求有增量

供给端,5月无新发行转债,净供给继续为负。5月无新发行的转债,总偿还量为22.28亿元,净供给为-22.28亿元,转债市场已经是自2023年9月起连续9个月净供给为负。

需求端,沪深交易所转债持仓规模继续增长,增持主要源于基金和保险。继4月沪深交易所转债持仓规模由负转正后,5月需求进一步加大,沪深交易所转债持仓规模环比增加39亿。5月转债需求主要来自于基金和保险,基金公司增持33亿,保险机构增持30亿;但一般机构和自然人投资者减持规模仍较大,一般机构减持规模高达46亿,这也与5月大股东减持较多的数据相对应,自然人投资者减持30亿。

二、5月转债热点问题再审视

5月转债市场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大股东减持转债、下修及信用风险,本部分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1、大股东减持明显增多

5月大股东减持转债的披露公告明显增多。根据我们统计,5月有64份大股东1减持转债的公告,为2023年年初以来减持最多的一个月,若看涉及的转债,那么5月也有42只转债涉及大股东减持,也为2023年以来之最。

其中有4只转债大股东减持和下修有较为明显的关系。从本次变动占可转债发行总量比例这个视角看,中富、三羊、宇邦、纽泰和福蓉等转债本次变动比例在30%以上。观察大股东减持和下修的关系,发现有8只披露了大股东减持公告的转债今年也有下修历史,比较典型的转债有4只,中富、宇邦、明电转02和山河转债,5月发了下修公告之后5个的交易日内就发了减持公告。

2、下修明显增多,1-5月董事会提议下修收益率好于去年

2024年1-5月,董事会提议下修的转债只数达86只,已超过往年全年数据。2018-2023年,董事会提议下修的转债只数最多在2023年,达62只,最少的在2020年,仅11只,但2024年前五个月,董事会提议下修的转债只数就已经达到86只,远超往年全年的数据。而从下修占比看,2024年1-5月董事会提议下修的转债占比为18%,超过2022年(15%)和2023年(12%)。分月来看,除1月外,2-5月董事会提议下修的转债只数都在14-25只范围内,5月董事会提议下修的转债有19只,占比17%。

对于不下修的转债,不下修间隔期环比有所缩短。5月,虽然不下修间隔期在1-3月的转债占比环比提升17pct,但不设下修间隔期的转债占比环比下降24pct,整体而言,不下修间隔期在3个月内的转债占比为68%,环比下降7cpt。从2024年前五个月的维度看,不下修间隔期在3个月以内的转债占比为62%,较2023年全年提升15pct。

2024年1-5月,董事会提议下修次一交易日的收益率好于2023年。1-5月,董事会提议下修次一交易日的收益率为2.05%,好于2023年(1.81%),但弱于2018-2022年;股东大会下修到底决议的次一交易日收益率为1.44%,弱于董事会提议次一交易日收益率,但其本身纵向对比的话,今年1-5月下修到底的收益率仅弱于2023年,与2018年持平,好于2019-2022年。

3、信用风险再次进入视野

岭南转债引发关注。5月20日,岭南转债发布下修公告,下修到底,同时下修公告里提及,“现阶段,公司经营活动未达预期,整体现金流偏紧,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已在银行、商业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出现债务逾期,债务逾期事项会导致公司融资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公司的资金紧张状况。因债务逾期也可能将面临诉讼、仲裁、履行担保责任、资产被冻结等风险。”5月22日,公司公告收到了年报问询函,岭南转债价格在5月21日-5月23日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3%、18%和14%。

岭南转债对市场的冲击或主要集中在弱资质个券。我们筛选5月20日纯债溢价率为负的转债,有29只,其中21只5月21-5月23日区间涨跌幅均为负,同时为了剔除正股的影响,我们把转债区间涨跌幅大于正股的作为受影响的转债,4只转债跌幅超过正股。同时我们筛选了5月20日105元以下低价券,有61只,其中下跌的有49只,下跌幅度超过正股的有9只。

5月,有14只转债收到年报问询函,此外,评级下调方面,2024年5月,已经有4只转债的评级被下调。临近跟踪季,转债的评级调整还需追踪。

三、6月转债策略

央行连发四项地产支持政策,后续关注政策落地情况。5月17日,央行连发四项地产支持政策,包括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2;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4;以及拟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5。股市层面,5月初至5月17日,领涨板块为房地产以及建材、轻工、建筑等泛地产链板块;5月18日至5月底,多数板块下跌,其中跌幅居前的板块也为房地产以及轻工、建材等地产链板块,股市层面消化较快或为预期落地的止盈。

5月PMI超预期回落,供需双弱是主要原因,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明显,但从高频数据看,外需或仍亮眼。5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5,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虽然符合季节性回落规律,但仍是近五年降幅最大的一次。究其原因,除了4月工作日较多带来的扰动之外,供需双弱是主要原因。需求端,5月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PMI分别为49.6和48.3,环比分别回落1.5pct和2.3pct,其中新出口订单回落幅度超过新订单,可能与美国拟对华加征关税有关6。而另一方面,从高频数据看,出口方面运价指数环比回升,航运价格指数、港口货物吞吐量等涨幅仍较好。

转债供需方面,供给有,但仍不足;6月转债需求仍有望好转。从发行审核流程来看,5月证监会核准的预案有4个,拟发行规模合计46亿元,预计能为之后市场提供增量,但整体而言,新增供给仍不多;需求方面,3月以来,保险、券商自营逐步温和加仓,主要投资机构基金经历前四个月的减仓之后,5月开始加仓,在信用债收益维持低位、权益市场或仍将保持震荡之际,转债的性价比持续凸显,基金的增持需求有望继续增加。

展望6月,平衡型转债值得关注。截至5月末,平衡型转债数量有217只,占比40%,转股溢价率28%,处于58%分位数水平,相较偏股和偏债型,平衡型转债估值相对处于低位。行业上,关注煤等资源品、银行、电力、燃气等红利资产,转债需求的流入需要中大盘底仓品种的接纳,建议关注以上行业的中大盘底仓品种;出口或仍为全年的主线,5月各地低空经济政策仍在不断落地,依然看好出口、低空经济等,但短期可能面临一定的回调,逢调整可以布局;此外,建议关注转债下修的机会。

个券方面,以下是我们6月十大转债;除此之外,可交债品种的G三峡EB2也值得关注。

2024转债市场分析:供需变化与投资策略展望

四、小结

5月,转债涨、正股跌。5月,中证转债整体处于上涨的趋势;上证指数波动较大,下旬经历较大的下跌。转债和正股涨跌幅分别为1%和-2%,转债的涨跌幅表现持续领先于正股。分行业看,23个行业转债涨跌幅为正,其中国防军工和煤炭的转债涨跌幅居前,涨幅分别为4%和3%。相较于正股,除银行和交通运输行业外,其余27个行业转债在涨跌幅表现上均优于正股。高YTM、高股息主线不鲜明。YTM在3%以上、0-3%以及0以下的转债涨跌幅分别为2.1%、1.7%和0%,3%以上高YTM转债涨跌幅和0-3%的转债并没有显示明显的差距;此外,股息率在3%以上和3%以下转债涨跌幅分别为1.6%和1.2%,差距也不明显。5月转债市场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大股东减持转债、下修及信用风险,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

转债供需方面,供给有,但仍不足;6月转债需求仍有望好转。从发行审核流程来看,5月证监会核准的预案有4个,拟发行规模合计46亿元,预计能为之后市场提供增量,但整体而言,新增供给仍不多;需求方面,3月以来,保险、券商自营逐步温和加仓,主要投资机构——基金经历前四个月的减仓之后,5月开始加仓,在信用债收益维持低位、权益市场或仍将保持震荡之际,转债的性价比持续凸显,基金的增持需求有望继续增加。

展望6月,平衡型转债值得关注。截至5月末,平衡型转债数量有217只,占比40%,转股溢价率28%,处于58%分位数水平,相较偏股和偏债型,平衡型转债估值相对处于低位。行业上,关注煤等资源品、银行、电力、燃气等红利资产,转债需求的流入需要中大盘底仓品种的接纳,建议关注以上行业的中大盘底仓品种;出口或仍为全年的主线,5月各地低空经济政策仍在不断落地,依然看好出口、低空经济等,但短期可能面临一定的回调,逢调整可以布局;此外,建议关注转债下修的机会。个券方面,建议关注上银转债、燃23转债、凤21转债等,具体十大转债见正文;除此之外,可交债品种的G三峡EB2也值得关注。

2024转债市场分析:供需变化与投资策略展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房地产后服务行业报告:物管+商管的抗周期潜力

2024-06-11
下一篇

2024医药生物行业报告:GLP1产业链与长期投资价值分析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