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化工行业周报:OLED增长与半导体材料国产化

1、本周行情回顾

1.1 化工板块股票市场行情表现

板块表现过去5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大部分板块呈现跌势,本周上证指数涨跌幅为-0.07%,深证成指涨跌幅为-0.64%,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0.60%,创业板指涨跌幅为-0.74%。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涨跌幅为-0.4%,涨跌幅位居所有板块第14位。


过去5个交易日,化工行业大部分子板块呈现跌势,涨跌幅前五位的子板块为:电子化学品(+7.1%),橡胶助剂(+5.3%),合 成 树 脂(+2.7%),氟化工(+0.8%),改性塑料(+0.2%)。涨跌幅后五位的子板块为:粘胶(-5.4%),涤纶(-3.5%),涂料油墨颜料(-3.4%),食品及饲料添加剂(-3.3%),其他化学原料(-2.9%)。


个股涨跌幅过去5个 交 易 日 , 基 础 化 工 板 块 涨 幅 居 前 的 个 股 有 :扬 帆 新 材(+85.86%),容大感光(+32.97%),双象股份(+32.84%),裕兴股份(+30.88%),广信材料(+19.72%)。


过去5个交易日,基础化工板块跌幅居前的个股有:永悦科技(-22.67%),亿利洁能(-22.45%),正丹股份(-21.97%),新纶新材(-21.05%),江天化学(-18.72%)。

1.2 重点产品价格跟踪

近一周涨幅靠前的品种:顺酐:江苏地区(+15.33%),维生素D3:国产(+7.89%),纯碱:轻质:华东(+6.98),丁二烯:华东地区(+5.98%),纯碱:重质:华东(+4.35%),苯酚:高桥石化(+3.29%),丙烷(+3.24%),氯化钾(57%粉):青海盐湖(+3.14%),天然橡胶(+3.08%),化纤:涤纶POY(+3.00%)。

2024年化工行业周报:OLED增长与半导体材料国产化

近一周跌幅靠前的品种:电解液:磷酸铁锂(-9.46%),电解液:三元电池(圆柱/2200mAh)(-8.67%),9μm+3μm涂覆隔膜:国产中端(-8.51%),7μm+2μm涂覆隔膜:国产中端(-8.33%),电解液:锰酸锂(-8.20%),电解液:三元电池(圆柱/2600mAh)(-6.38%),电池级碳酸锂:99.5%:安泰科(-4.95%),硫磺(片):高桥石化(-4.31%),丙烯腈:华东(-3.98%),甲醛:江浙地区(-3.63%)。

1.3 本周重点关注行业动态

1.3.1 大基金三期成立,半导体材料行业景气有望上行我国持续重视“安全与发展”,通过大基金等形式推动半导体产业向前迈进。自21世纪初的《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项目(即“02专项”)到“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及各类政策文件,政府部门对半导体行业的重视度、支持度,对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强,通过政策、科研专项基金、产业基金等多种形式为相关企业提供支持。其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又称为大基金)为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扶持方式之一。大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重点投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兼顾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大基金三期成立,注册资本超一二期总和,持续推动半导体产业向前迈进。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5月24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新,注册资本3440亿元人民币。大基金三期由财政部、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等19位发起人发起成立,注册资本高于大基金一期(987.2亿元,以晶圆代工、封装测试领域为主)、二期(2041.5亿元,以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为主)的总和。基于注册资本判断,我们认为大基金三期投资规模将有望大幅超过大基金一期、二期。在大基金三期资金的进一步推动下,国内半导体行业相关企业将有望获得充足资金进行产品研发、验证、导入,进而实现企业半导体相关产品的规模化放量,最终在持续地正反馈作用下帮助企业实现长久发展,同时也使得我国实现半导体“卡脖子”技术的突破。


集成电路的产业发展一直是我国的“卡脖子”问题之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众多材料、装备、工艺制造技术与全球最为领先的水平存在相当的差距,部分领域存在着明显的“受制于人”的问题,而突破这些“卡脖子”的材料、装备、工艺制造技术等的壁垒必将成为践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这一方针的重点之一。我们认为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产能的扩增节奏与产品需求结构和国产半导体材料企业的扩产节奏与产品供应结构是相匹配的。伴随着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产能,特别是成熟制程产能的快速提升,中国大陆中低端半导体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随之提升。这一方面减轻了相关企业对于顶尖材料的研发压力,另一方面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自身产品导入晶圆厂商的绝佳机会。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企业在成功实现现有产品的导入,获得稳定且可持续的产品订单后,就可以进入业务发展的正反馈循环中。拥有持续且可观的现金流入后,才有足够的资金去更进一步推动更高端产品的研发,才有希望凭借自主研发能力突破尖端技术壁垒。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逐步恢复,半导体材料需求有望好转。在经历了2023年半导体供应链库存的持续调整后,2024年以来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得以好转。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2024Q1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为1377.1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5.23%;亚太地区半导体销售额为779.60亿美元,同比增长19.37%。


同时,根据WSTS的预测,2024年全球所有地区的半导体市场都将实现增长,全球半导体有望实现复苏。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将同比增长11.8%至5,76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半导体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10.7%至3,108亿美元。目前24Q1全球及亚太地区半导体销售额增速已高于此前预期。此外在半导体产能方面,根据SEMI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每月晶圆产能将同比增长6.4%,突破3000万片/月(以200 mm当量计算)大关。随着全球半导体库存完成去化,市场需求复苏,叠加全球晶圆产能的扩增,半导体材料作为行业上游的重要原料,其需求及市场规模也将得以恢复。在此趋势下,国产企业相关半导体材料产品的验证、导入、销售也将得到好转,利好半导体材料行业逐步完成国产替代。


投资建议:大基金三期正式成立,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半导体全产业链国产化的正向发展。此外,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逐步复苏,半导体材料作为行业上游的重要原料,其需求及市场规模也将得以恢复,利好国产半导体材料的验证、导入、销售。我们持续关注相关半导体材料企业产品的研发、导入进度,同时也持续关注相关新增产能的落地进展。我们建议关注:(1)半导体光刻胶:彤程新材、晶瑞电材、南大光电、东材科技;(2)PCB油墨:广信材料、容大感光;(3)面板光刻胶:彤程新材、雅克科技、飞凯材料、晶瑞电材;(4)湿电子化学品:晶瑞电材、江化微、兴发集团、多氟多;(5)电子特气:华特气体、中船特气、昊华科技、金宏气体、雅克科技、南大光电、凯美特气、和远气体、侨源股份;(6)CMP:鼎龙股份、安集科技。


1.3.2 国内大厂陆续规划8.6代线,OLED需求快速扩增利好材料龙头OLED屏幕逐步向中尺寸领域渗透,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根据WitDisplay数据,2023年AMOLED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首次超过50%。而根据IDC数据,2023年前十个月,OLED在中尺寸应用领域的渗透率仅约为3.8%。随着OLED屏幕在小尺寸领域渗透率的明显高增,中尺寸领域的渗透将成为OLED行业下一阶段的重要增长来源。2023年,华为发布全球首款柔性OLED平板。2024年5月7日晚,苹果发布新款iPad Pro,新款全系标配具有双层串联结构的OLED显示屏。我们认为,近年来随着OLED面板设计和OLED材料升级,OLED面板前期在寿命、生产良率等方面的缺点被陆续解决,因此有望在中尺寸面板领域(甚至更大尺寸的面板领域)实现更高的渗透率。

2024年化工行业周报:OLED增长与半导体材料国产化

8.6代线可降低中尺寸屏幕单位制造成本,国内外厂商陆续规划建设。随着OLED产品在中大尺寸领域的渗透,8.X代的AMOLED生产线将能明显降低单位面积的制造费用。2023年以来,三星和京东方陆续宣布了在8.6代AMOLED产线方面的布局。23年4月,三星显示在韩国牙山园区举行的新投资协议仪式上宣布,将投资4.1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215亿元)建设第8.6代OLED面板生产线。


23年11月,京东方发布公告表示将投资630亿元人民币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对应设计产能为3.2万片/月玻璃基板投入。24年5月28日,维信诺发布公告表示拟在安徽省合肥市投资建设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 mm×2,620 mm,设计产能32K/月,项目投资总额550亿元人民币。库存去化,22年末以来LCD面板价格持续反弹,行业景气回升。22Q3由于面板厂商的集中减产,面板行业库存在较短时间之内就回到了相对合理的水平。自22Q4以来,由于行业库存的合理化以及面板产品的结构性短缺,液晶面板价格,特别是大尺寸液晶面板价格,开始持续反弹。根据Witsview数据,截至5月22日,65/55/43/32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分别为178/130/65/37美元/片,相较于2022年年末分别上涨62%/57%/30%/28%。


国产OLED企业市占率显著提升,出货量快速增长。根据Wit Display数据,2023年AMOLED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首次超过50%。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柔性AMOLED面板出货量达到5.1亿片,同比增长29.8%。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柔性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到5.8亿片,同比增长13.7%。从区域来看,随着国产AMOLED面板厂商良率及稼动率的显著提升,中韩两国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占比差距正在不断缩小。2023年,中国厂商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14.4pct至48.2%,韩国厂商出货量占比则下降至51.8%。其中,2023年三星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占比为42.5%,为历史首次跌破50%。


24Q1OLED行业淡季不淡,面板制造商及材料厂商业绩向好。进入2024年以后,Q1作为面板行业的常规淡季则展现出淡季不淡的状态。根据Wind数据,中信面板行业指数成分股,24Q1营收同比增长11.7%。而受益于OLED行业的持续景气,OLED业务占比较高的相关面板制造商和OLED材料供应商均实现了较高的业绩增速。面板制造商方面,京东方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98%,维信诺24Q1营收同比增长134%。OLED材料供应商方面,奥来德24Q1材料业务营收1.29亿元,同比增长95.6%;莱特光电24Q1营收同比增长6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5%。我们认为,在OLED行业出货量快速增长,同时国产OLED生产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国产OLED有机材料、PSPI材料等将有望保持快速放量节奏。


投资建议:随着OLED在中尺寸应用领域渗透率的不断提升,OLED产业将有望实现持续性地快速增长,在国产生产商市占率提升的趋势下将使得国产材料厂商持续受益。另外,随着京东方、维信诺等国内大厂陆续布局8.6代AMOLED生产线,也将使得部分拥有高世代OLED设备供应能力的国产厂商受益。在OLED有机材料领域我们建议关注奥来德、万润股份、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八亿时空、濮阳惠成;在PSPI材料领域我们建议关注奥来德、鼎龙股份;在OLED蒸发源设备领域我们建议关注奥来德。

1.4 子行业动态跟踪

化纤板块:本周涤纶长丝市场价格上涨。聚合成本端支撑坚挺,长丝市场成本压力增加,涤纶长丝企业继续上调报价,然下游对高价货源较为抵触,日常采购刚需为主,长丝市场交投气氛清淡,市场库存逐步累积。聚氨酯板块:本周国内聚合MDI市场小幅探涨。本周上海某工厂指导价持稳,临近月底供方订单量逐步完成,对外发货缓慢;部分装置处于降负检修状态,场内现货流通不多,市场报盘价试探性拉涨。终端需求暂无明显改善,下游企业订单跟进能力一般,仅少量刚需订单跟进为主,场内询盘买气不足,市场高价成交乏力。


钛白粉板块:本周行情多方位利空,钛白粉弱现状持续。生产企业的观望心态渐起,行情的定位弱势,少数企业接单价格商谈空间放大。成本面兜底力度减弱,为弱势行情腾出了空间。


化肥板块:本周复合肥市场趋稳整理,夏肥发运后程,行情波动收窄。随着麦收的推进,基层玉米肥采购积极性增加,经销商积极向下铺货,货源下沉速度加快,但补仓需求释放有限,高价新单跟进有限,市场消化现有货源为主。维生素板块:本周维生素A市场主流厂家依然维持停报状态,前期预收订单,目前经销商市场主流成交价在81-83元/公斤左右;维生素C市场主流行情延续平稳运行,VC原粉主流接单价在28-30元/公斤左右;本周维生素E市场行情运行平稳,主流成交价在68.5-69元/公斤左右。


氨基酸板块:本周国内赖氨酸市场价格下跌。周三主流工厂报价公布后,各工厂跟随调整,98%赖氨酸跌幅较大,70%赖氨酸相对稳定,工厂98%赖氨酸内销签单情况偏弱,70%赖氨酸签单量一般,整体供应格局宽松。贸易商市场本周价格跌势运行。


制冷剂板块:本周国内制冷剂R22市场价格维稳,原料方面萤石价格高位支撑,短期内氢氟酸均价偏弱震荡,制冷剂成本波动较小;供应相对偏紧,市场报盘价格坚挺,配额支撑下,支撑整体价格维持高位。


有机硅板块:本周有机硅市场维稳运行,区间波动调整。周内山东某厂上调DMC价格100元/吨至13400元/吨,头部企业价格保持稳定,一些企业跟涨100元/吨,目前市场DMC主流报价在13400-13900元/吨。周内各单体厂家重心放在订单交付上,后续订单跟进放缓,下游企业刚需购入,市面现货小幅减少。


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逐步恢复,半导体材料需求有望好转。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2024Q1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约为1377.1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5.23%;亚太地区半导体销售额为779.60亿美元,同比增长19.37%。随着全球半导体库存完成去化,市场需求复苏,叠加全球晶圆产能的扩增,半导体材料作为行业上游的重要原料,其需求及市场规模也将得以恢复。在此趋势下,国产企业相关半导体材料产品的验证、导入、销售也将得到好转,利好半导体材料行业逐步完成国产替代。建议关注光刻胶、湿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气、CMP等子行业的龙头企业。


OLED逐步向中尺寸领域渗透,国内外陆续投建8代AMOLED产线。根据IDC数据,2023年前十个月,OLED在中尺寸应用领域的渗透率仅约为3.8%。随着OLED屏幕在小尺寸领域渗透率的明显高增,中尺寸领域的渗透将成为OLED行业下一阶段的重要增长来源。随着OLED产品在中大尺寸领域的渗透,8.X代的AMOLED生产线将能明显降低单位面积的制造费用。2023年以来,三星、京东方、维信诺陆续宣布了在8.6代AMOLED产线方面的布局。国产OLED市占率显著提升,利好国产OLED材料龙头企业。根据Wit Display数据,2023年中国厂商柔性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14.4pct至48.2%,韩国厂商出货量占比则下降至51.8%。进入2024年以后,Q1作为OLED的常规淡季则展现出淡季不淡的状态。


京东方、维信诺等OLED面板制造商,奥来德、莱特光电等OLED材料供应商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业绩增长。在OLED行业出货量快速增长,同时国产OLED生产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国产OLED有机材料、PSPI材料等将有望保持快速放量节奏。


建议关注奥来德、鼎龙股份、万润股份、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八亿时空、濮阳惠成。板块周涨跌情况:过去5个交易日,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涨跌幅为-0.4%,涨跌幅位居所有板块第14位。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涨跌幅为-3.8%,涨跌幅位居所有板块第22位。过去5个交易日,化工行业大部分子板块呈现跌势,涨跌幅前五位的子板块为:电子化学品(+7.1%),橡胶助剂(+5.3%),合成树脂(+2.7%),氟化工(+0.8%),改性塑料(+0.2%)。

2024年化工行业周报:OLED增长与半导体材料国产化

2、重点化工产品价格及价差走势

3、风险分析

1)原材料价格快速下跌和维持高位风险化工产品价格跟对应原材料价格同步波动,原材料价格快速下跌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库存损失;对应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化工品价差收窄,盈利变差,偏下游的化工品需求受到一定的压力。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化工品的下游需求主要和宏观经济景气度相关。如果需求端的增速不及预期,行业存在下行风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科技行业新质生产力与政策支持分析报告

2024-06-02
下一篇

2024年中小盘行业周报: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