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技行业新质生产力与政策支持分析报告
1.求是网发文强调新质生产力,科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2024年5月31日,求是网发文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并同时着重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2024/5/31,求是网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总书记发言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是总书记2024年1月31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讲话中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原创性、基础性研究。要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第二,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表现形式为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因此,我们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要围绕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加大种业、农机等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用创新科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认为,求是网的发文代表了国家对科技领域的顶层重视,科技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码。
2.A股科技及港股互联网对全球流动性前期预期反馈不足,宏观因素趋于稳定后有望上行
A股科技及港股互联网对全球流动性前期预期反馈不足,降息预期未在相关板块中足量反应。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4日(周四)凌晨,美联储12月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决议暂停加息,维持联邦基金利率在5.25%—5.5%目标区间。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本次会议讨论了降息时点问题,释放了降息信号。声明发出后,全球大多数金融市场给出积极反馈,在2023/12/14至2024/4/26的时间区间内,无论是美股(以标普500指数及纳斯达克指数为代表)、日股(以日经225指数为代表)、还是台股科技(以台积电股价为代表),都在流动性宽松预期的加持之下走出一波较为流畅的上行行情。相较之下,A股科技及港股互联网反馈相对不积极,上证指数、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在此时间区间内波动较大,万得双创指数甚至有所下跌,可以看出A股科技及港股互联网对全球流动性前期反馈不足,降息预期未在相关板块中足量反应。
地产一度影响全市场风险偏好,不过伴随着政策加码以及相关风险的逐步落地,宏观风险及A股市场环境都趋于稳定。1)悬而未决的房地产暴雷风险一度压制着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自国内房地产企业陆续出险以来,国家政策多方加码,以控制地产行业风险。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涉房内容主要从防范风险、构建新模式等两个角度部署今年工作。防范风险方面,报告提出“标本兼治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表述上整体承接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重点强调了房地产行业本身及关联方面的风险,提出完善重大风险处置统筹协调机制。构建新模式方面,报告提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及“三大工程”。2)当前房地产行业供给侧产能出清幅度已近50%。截至2023/12/5,克而瑞权益销售额百强榜(2021 年榜单)中的出险房企数量共计46 家,其中国企、民企、混合所有制企业分别为0、44、2 家,分别占百强榜中各类企业比重的0%、62.9%、40%。因此,行业出清风险已在持续释放的过程中。在出险企业中,以融创为代表的境外债重组成功案例,为房地产行业能否度过寒冬带来边际信心提振。我们认为,伴随着房地产政策加码以及相关风险的逐步落地,宏观风险趋于稳定,对A股科技行业的影响将趋于边际减少。
作为标志性现象:2024年以来,A股科技股对于全球流动性的反馈已趋于钝化,美联储降息延后相关信息对A股科技带来的扰动趋于边际减少。自2023年至今,美联储已经召开了多次议息会议,在会上对利率进行调整,其口径是鹰是鸽,将决定未来一定时间内全球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不过,自去年年底以来,通过观测开会期间美股和A股科技的市场振幅,我们可以发现,降息相关边际信息对美股仍然造成较大的波动,但对于A股科技板块而言,若排除2024年1月底出现的、A股全市场非理性大跌时期的异常波动,则无论是wind双创指数还是申万计算机指数,其振幅相比去年都出现了明显的收敛,A股科技受到的相关扰动正在趋于边际减少。
修复过后,A股全市场及科技板块流动性亦回归正常化。今年1月,在市场的恐慌性下跌中,市场交易额和流动性一度剧烈缩水,一月时A股全市场日交易额最低时仅有六千多亿,万得双创板块交易额最低时仅有一千多亿。不过,伴随着其后的整体回暖,市场向上修复,流动性也逐步恢复正常,截至2024/4/21,全市场日交易额已经稳定在8000亿以上,万得双创板块交易额稳定在两千亿以上。
3.国内外产业发展迅速,各个细分方向新变化层出不穷
3.1华为算力进展不断,科技底座不断增强
昇腾(HUAWEI Ascend)310是一款高能效、灵活可编程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在典型配置下,半精度(FP16)算力达到8TFLOPS,整数精度(INT8)算力达到16TOPS,功耗仅为8W。采用自研华为达芬奇架构,集成丰富的计算单元,提高AI计算完备度和效率,进而扩展该芯片的适用性。全AI业务流程加速,大幅提高AI全系统的性能,有效降低部署成本。昇腾(HUAWEI Ascend)910是业界算力最强的AI处理器,基于自研华为达芬奇架构3D Cube技术,实现业界最佳AI性能与能效,架构灵活伸缩,支持云边端全栈全场景应用。算力方面,昇腾910完全达到设计规格,半精度(FP16)算力达到320 TFLOPS,整数精度(INT8)算力达到640 TOPS,功耗310W。
昇腾计算产业是基于昇腾系列(HUAWEI Ascend)处理器和基础软件构建的全栈AI计算基础设施、行业应用及服务,包括系列处理器、系列硬件、CANN(Compute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异构计算架构)、AI计算框架、应用使能、开发工具链、管理运维工具、行业应用及服务等全产业链。
昇腾计算的硬件系统:•基于华为达芬奇内核的昇腾系列处理器等多样化AI算力;•基于昇腾处理器的系列硬件产品,如嵌入式模组、板卡、小站、服务器、集群等。2)昇腾计算的基础软件体系:•异构计算架构CANN及对应的驱动、运行时、加速库、编译器、调试调优工具、开发工具链MindStudio和各种运维管理工具等,开放给广大的开发者和客户;•AI计算框架,包括开源的MindSpore,以及各种业界流行的框架,作为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昇腾计算产业秉承开放的生态建设思路,支持各种计算框架的对接。围绕昇腾计算体系,诞生了大量优秀应用,如互联网推荐、自然语言处理、视频分析、图像分类、目标识别、语音识别、机器人等各种场景;昇腾计算产业也拥抱各种云服务场景,支持laas,Paas,SaaS等多种云服务模式;同时,端边云协同的能力推动昇腾计算成为全场景的AI基础设施.
3.2海外算力:AI需求持续旺盛,北美大厂资本支出继续景气
GPT引爆AIGC投资热情,大模型成为全球科技制高点。自2022年底ChatGPT推出以来,大模型已成为全球科技必争之地。以微软、谷歌、Meta等为代表的科技大厂,以及以OpenAI、Anthropic、Mistral等为代表的初创公司均在LLM方面大举布局,GPT、Gemini、Mistral等大模型保持快速迭代。
Scaling-law助推参数量、数据量高速扩张,训练需求仍在攀升。1)Scaling-law简单理解即为,随着模型大小、数据集大小和用于训练的计算浮点数的增加,模型的性能会提高;并且为了获得最佳性能,所有三个因素必须同时放大。根据华尔街见闻报道,GPT4在120层中总共包含了或约1.8万亿参数量,而GPT3只有约为1750亿个参数,规模提升约10倍;同时,GPT4的训练数据集包含13万亿个token,彼时单次训练成本约为6300万美元。2)为了在大模型上取得竞争优势,以微软、谷歌、Meta等为代表的科技大厂,在AI智算建设上的投入仍在快速扩大,力度空前。根据新智元报道,微软与OpenAI正计划建设“星际之门”项目,将配备数百万专用的超算服务器芯片,项目成本预计超千亿美元;Meta计划于2024年底拥有35万张英伟达H100GPU,未来算力储备将达到60万张。
应用广泛开放,临近规模化时刻,推理需求加速释放。1)自GPT发布以来,各类生态应用通过接入大模型,广泛开发AI功能,为用户带来更高级的智能化体验。根据英伟达FY2024Q4公司公告,过去一年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收入中,已有大约40%来自于AI推理。2)伴随底层大模型能力的提升,大模型幻觉问题有望逐步削减、Context-length有望继续提升,由此助推AIGC应用进入规模化阶段,带来推理侧需求的快速释放。类比2019-2023年中国区历史数据,根据IDC统计,AI推理需求占比或从40%逐步提升至67%。考虑大模型对算力的消耗,相比传统AI小模型,推理需求占比或加速提升。
AI资本开支指引乐观,全球算力景气度有望继续上行。2024年以来,全球科技大厂陆续发布新一期财报,并对2024年资本开支给出指引,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等均对2024资本开支表示相对乐观,并表示加大AI、云等算力基础设施投资。全球算力景气度有望继续上行。
3.3AI大模型与终端:国内大模型持续迭代,微软发布新款AI PC开启AI终端新时代
国产模型方面,2024年3月14日,月之暗面旗下Kimi智能助手启动200万字无损上下文内测。200万汉字上下文长度已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据Kimi API文档,对于一段通常的中文文本,1个token 大约相当于1.5-2 个汉字。谷歌2024年2月推出的Gemini 1.5 pro可在生产环境运行100万token,Kimi上下文长度达到了业内顶尖水平。大模型无损上下文长度的数量级提升有望进一步打开对AI应用场景的想象力,包括完整代码库的分析理解、可以自主帮人类完成多步骤复杂任务的智能体Agent、不会遗忘关键信息的终身助理等。
AI终端方面,微软发布Windows 11 AI PC,开启AI终端新时代。2024-05-21,微软在公司新园区举行了一场特别活动,向世界介绍了一个专为AI 体验而设计的全新Windows PC 品类:Windows 11 AI PC。Windows 11 AI PC 是更快、更智能的Windows PC。凭借可实现每秒超过40 万亿次运算(40+ TOPS)的全新NPU 芯片的强大性能,以及提供长效续航并支持先进的AI 模型,Windows 11 AI PC 能够帮助用户完成在其他PC 上无法实现的事情。用户可以通过“回顾”(Recall)轻松回忆和找寻此前在PC 上看过的内容;亦或是借助实时字幕突破语言障碍,该功能可以将包含中文在内的40 多种语音实时翻译成英文字幕。这些体验将自6 月18 日起,在微软Surface 以及戴尔、宏碁、华硕、惠普、联想等OEM 合作伙伴陆续推出的轻薄时尚设备上实现。
借助于性能强大的处理器和众多先进的AI 模型,Windows 11 AI PC 为客户在设备本地解锁了一系列全新体验,并有效消除此前由于延迟、成本甚至隐私等方面所造成的限制,帮助用户提高生产力、创造力和沟通效率:⚫“回顾”(Recall)一触即达:客户在使用PC 时最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每天会在PC 上查看大量的内容,当需要查找某个此前浏览过的内容时,就需要回忆起它储存在哪个文件夹中,它之前是在哪个网站上看到的该内容,或是需要翻阅数百封电子邮件尝试找到它。现在,借助于“回顾”(Recall)这一新功能,用户就好像拥有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能够轻松找到此前在用户的PC 上浏览过的内容或是处理过的任务。Windows 11 AI PC 能够像人类一样,基于我们个人经历中的特有联系和关联整理信息。它能够帮助用户根据记忆中的线索碎片快速、直观地检索出用户想要寻找的内容,帮用户回想起那些几乎已经遗忘了的事情。
将AI 创新体验带入广受欢迎的创作应用当中:微软同时也与一些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热门应用程序合作,使其能够借助于NPU 的能力为用户提供创新性的AI 体验。比如adobe3。Adobe 系列旗舰级应用即将登陆Windows 11 AI PC,其中包括今日上线的Photoshop、Lightroom 和Express3。同时还有Illustrator、Premiere Pro 及更多应用,将于今年夏天推出。此外,将继续合作优化这些应用中的AI 体验以适配NPU。Adobe Creative Cloud3 的用户将能充分利用Windows 11 AI PC 的全部性能优势,以更快的速度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实时字幕功能:在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世界中,Windows 希望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现在,实时字幕具有实时翻译功能,可以将用户的PC 所传输的音频转换为统一的英文字幕,并在用户的应用程序显示窗口上实时显示。用户可以自动将任意应用程序或视频平台上的直播或录播音频(包括中文在内的40 多种语言)即时翻译成英文字幕,即便当用户处于离线状态时也能实现该功能。在NPU 的加持下,实时字幕功能可在所有Windows 11 AI PC 上实现。
3.4 AI与机械技术持续进步,人形机器人潜力可观
2024年1月,斯坦福发布开源炒菜机器人Mobile ALOHA,Mobile ALOHA能在复杂的场景中完成各类任务,可以烹饪各类美食,也可以完成扫地、洗碗等家务。Mobile ALOHA展示出了强大的学习能力,研究人员使用Mobile ALOHA收集的数据与现有的静态ALOHA数据集进行联合训练可以提高移动操作任务的性能。每项任务通过50个演示,联合训练可以将成功率提高到90%,使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复杂的移动操作任务。
2024年3月,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Figure在X平台发布了自己第一个OpenAI 大模型加持的机器人Figure 01的演示视频。Figure 01能理解周围环境,流畅地与人类交谈,理解人类的需求并完成具体行动,包括响应人类想吃东西的问题递过去苹果,然后一边将黑色塑料袋收拾进框子里一边解释递苹果的原因,将杯子和盘子归置好放在沥水架上等,体现了大模型赋能人形机器人的潜力。
2024年4月,波士顿动力宣布液压机器人的退役,并公布了下一代专为实际应用而设计的全电动Atlas 机器人。Atlas计划建立在数十年的研究基础上,并进一步致力于提供功能最强大、最实用的移动机器人。在波士顿动力发布的视频演示中,新一代电动Atlas表现出了强大的运动能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