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股研究:道琼斯蓝筹指数全解析

一、历史悠久的大盘蓝筹指数

1.1基本介绍

道琼斯指数是美国股市三大指数中历史最悠久的指数,它的全名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我们后称“道指”)。

这是一只价格加权的大盘股蓝筹股指数。价格加权指数背后的经济学含义是:等量(股份数)配置所有成分股所形成的投资组合的净值变化。

根据标普道琼斯指数公司,道指主要覆盖的是那些“声誉卓著,实现了长期可持续增长,且照顾多数投资者利益”的公司。

道指没有细致的指数编纂方法论,也没有固定的重构时间表(道指“根据需要”调整成分股)。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指数委员会的主观选择。道指为数不多的硬性成分股准入条件有:

1)是标普500的成分股;

2)注册地和总部必须在美国,且主要收入来自美国;

3)GICS行业分类不为工业板块下的交通运输行业或公用事业板块。


1.2指数体系介绍

道琼斯指数体系下,除了投资者耳熟能详的工业平均指数之外,还有另外五个指数。它们被引用的频率并不高,我们仅在下表做简单介绍。

二、道指成分调整回溯

2.11896年之前:股票指数初步探索

道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指数之一,是继道琼斯交运平均指数之后美国第二古老的指数。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85年成立的“道琼斯平均指数”(平均指数,现在的交运平均指数的前身),而它的成分股最早可以追溯到1884年。1896年,平均指数成为了现在的“工业”平均指数。

1884年,平均指数的首批成分股名单确定,共11只。可以看出,当时的平均指数以铁路公司为主,少数例外是一家邮轮公司和一家电报公司。另一方面,当时的指数制定并不规范,优先股也被纳入指数参与价格计算。

在随后10年时间中,平均指数进行了2次次要的成分调整,成分股以铁路公司为主;1894年,平均指数首次加入了一家制造业公司——美国制糖公司。


2.21896-1915年:工业平均指数正式诞生

1896年,严格意义上的道指(即本文的主要研究标的,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诞生。与之前聚焦铁路公司的格局不同,工业平均指数专注于制造业公司。在这12家工业企业中,仅美国制糖公司来自于旧有的平均指数。此时的道指仍然含有优先股。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的道指中就已经包含了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巨头公司,如联合利华、通用电气等。它们有些几经并购重组、更名易姓,但最终生存到了21世纪,成为百年企业。


2.31916-1928年:两次扩容,道指成型

1916年,道指迎来了诞生以来的首次“大改”。一方面,是引入大量新公司,从而将成分股数量从12只扩大到20只;另一方面,剔除优先股,并在之后再也没有纳入过优先股。

2024美股研究:道琼斯蓝筹指数全解析

2.41929年-40年代:从激进调整到长期沉寂

1929年,公用事业平均指数成立,工业平均指数也随之清除了为数不多的公用事业板块成分股。

另一方面,美国1929年进入大萧条。在随后数年中,道指发生了频繁的调整,这样的状态持续到1935年,30年代的最后一次指数调整发生在1939年。

2.550-70年代:集中调整,长期稳定

道指成分股在50年代下半段有比较集中的调整,在60年代没有进行调整,在70年代末进行了调整。

2.680-90年代:进一步拥抱服务与科技

起初,道指在覆盖了多种多样的传统制造业公司,从消费品到耐用品,再到重工业和能源业。但在少数零售和电信服务行业公司之外,服务业总体上是道指的盲区;高科技行业也曾是道指的盲点。

80年代,道指开始进一步拥抱服务业(如金融、餐饮)和高科技行业(如半导体和软件)。

2.721世纪:结构趋于稳定

进入21世纪,道指拥抱科技与服务的趋势持续,行业结构逐步趋稳。

现在,道指的成分股涵盖了医疗、科技、消费、金融等各个行业,早已不是30年代传统制造业主导的状态。

2.8道指成分稳定性分析

我们将不因公司更名和兼并而产生的成分股剔除视为道指的“主动调整”,将主动调整的数量与成分股数量的比例定义为成分股的“周转率”,“周转率”的倒数则是成分股在道指中的“平均存续期限”。

1896年正式成立至今,道指的平均周转率为4%,即历史上每只成分股在道指中平均留存25年。近年来,周转率已经降至2%以下,平均每只成分股的存续期限已经达到60年。


2.9行业结构

2000年以来,道指的行业结构经过了大幅度的调整,谈不上稳定。

1)材料板块是道指中的小板块,从2000年来,材料在道指中的权重始终处在明显的下行趋势中;

2)道指中能源板块的权重在2001-2008年(尤其是2008年)大幅提升,在顶峰时期是一个高权重板块,但2009年之后则进入了长期且陡峭的下行趋势中,目前已经是一个小权重板块;

3)信息技术板块在道指中的权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趋势并不是很明显;

4)通信服务在道指中的权重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历史上一直是道指中的中小权重板块,近年更是变得愈发不起眼;

5)工业是道指中的主要板块,早期占道指20%以上的权重,但是这个板块的权重呈现出长期下行的趋势;

6)金融是道指目前的主要板块之一,在2012年以前,金融板块在道指中的权重处于中间水平,2013年,金融板块权重大幅提高,目前已是道指中权重最高的板块;

7)医疗保健在2010年之前是道指中比较不起眼的板块,2011年起,医疗保健的权重已经从不及10%增长到现在的20%附近;

8)日常消费在2010年之前是道指中比较重要的板块,权重在15%附近波动,2012-2013年,日常消费的权重大幅下降,目前处在不足10%的权重水平;

9)2010年之前,可选消费占道指权重的8%左右,在随后的10余年中,权重趋势性上升,目前已经接近15%。

2024美股研究:道琼斯蓝筹指数全解析

接下来我们对比道指和“大盘”之间的差异。如我们之前的研究,标普500能够有效代表美国股市的总体结构。因此,我们采用标普500的权重作为比较基准。

相对而言,道指在金融、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工业、日常消费5个板块的配置是偏高的,其中增配幅度最高的是金融板块(高出8ppt)。

道指在信息技术、电信服务、能源、房地产、材料、公用事业的配置是偏低的。其中减配幅度最大的板块是信息技术(低10ppt)和电信服务(低6ppt)

三、道指历史表现回溯

3.1历史走势

道指与其他美股市场的宽基大盘指数在历史上的走势重合度很高。1980年至今,道指的净值翻48倍,标普500与罗素1000分别翻51倍和52倍。两个宽基大盘股指数相对道指的月度年化追踪误差均在5%附近。

道指与其他美股市场的宽基大盘指数在历史上的走势重合度很高。1980年至今,道指的净值翻48倍,标普500与罗素1000分别翻51倍和52倍。两个宽基大盘股指数相对道指的月度年化追踪误差均在5%附近。

3.2收益归因

首先我们将价格收益拆解成“EPS增长x市盈率变化”进行观察。

2000年末至今,道指的价格翻了3.5倍,动态预期EPS翻了3.3倍,这说明道指的上涨有比较充分的基本面支撑。

观察PE估值倍数,20多年来,道指最高估值是20倍EPS,最低是10倍EPS。当前处在18倍EPS的水平,没有到达估值极限,但也谈不上便宜


如果从“BVPS增长x市净率变化”的角度去理解道指的价格,那么道指的估值是长期走高的。道指的PB从2000年的3倍附近最深跌至2012年的2倍出头,但现在已经接近5倍。这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其ROE的变化来解释。

2024美股研究:道琼斯蓝筹指数全解析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宏观周报:五一假期经济观察与市场分析"

2024-06-07
下一篇

"2024年宏观经济与行业走势分析报告"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