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汽车行业报告:智能化与全球化推动增长
一、Q1回顾:需求好于预期,价格战、新势力搅动行业格局
行业复盘:价格战贯穿全年,行业格局持续变化。1)2023年:年初特斯拉大幅下探指导价,3月雪铁龙等合资品牌跟进,引发行业价格战担忧。4月底上海车展期间,各车企均推出多款重磅车型至5月陆续上市,高折扣+强车型供给下,行业2023Q2销量持续超预期,带动整车板块表现强势,期间理想L系列热销+大众入股小鹏带动下,新势力车企涨幅领先。9月底随着问界新款M7上市,国庆期间订单大幅超预期,叠加长安汽车与华为车BU的合作,华为系成为2023Q4主线。2)2024年以来:特斯拉再次率先调整指导价,各家车企陆续跟进,价格战烈度持续提升。4月以来,小米SU7定价超预期,订单表现强势,月底北京车展热度高,叠加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行业需求有望维持。
新能源+出口推动,2024Q1销量好于预期:根据中汽协数据,2024Q1乘用车批发568万辆,同比+11%,环比-28%。其中:1)国内市场,2024年以来,头部新能源车企陆续降价促销,叠加问界M9、小米SU7等热门车型上市,行业增长显著。新能源销售198万辆,同比+31%,环比-34%,1-3月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33%、34%、37%,渗透率仍处稳步增长区间。2)乘用车出口111万辆,同比+34%,环比-11%,创一季度出口量新高,其中新能源出口30万辆,同比+27%,环比-7%。
细分市场看,混动&增程MPV(家庭用车)贡献主要增量:1)纯电市场,2024Q1纯电市场批发120万辆,同比+11%,环比-41%,渗透率21%,环比-4.5PCT。分市场看,A00级市场目前已完全渗透,其余市场渗透率在2023年以来进入稳态,后续智能驾驶空间打开后,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插混/增程,受动力总成布局的限制,主要集中在A级以上市场,尤其受益于理想、问界的车型热销,C级以上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截止2024M4,自主品牌库存系数1.67,仍处于景气区间,合资品牌压力较大。行业库存方面,截止2024年3月,乘用车行业库存333万辆,4月库存系数1.70,环比+0.14,预计主要受新车上市备库影响,行业整体仍处在景气区间,Q2新车上市后冲量潜力十足。其中:1)自主品牌4月库存系数1.67,环比+0.18;2)合资品牌4月库存系数1.81,环比-0.09,2024年以来持续高于1.8,库存压力较大;3)豪华品牌4月库存系数1.62,环比+0.39。
折扣率方面:
1)比亚迪、哈弗、问界折扣率维持稳定。其中,比亚迪2024年主要通过荣耀版官降,进行终端让利,哈弗则受益于长城高品质发展的战略,而问界则受益于主力车型M7、M9热销。
2)长安、吉利、特斯拉折扣率趋势性提高。其中,长安、吉利的价格调整节奏,基本与其新车发布与季度冲量节奏相一致,特斯拉的价格机制灵活,2024年以来多次调整指导价,终端折扣则与之配套。
3)理想在Q1冲量后,4月折扣率明显收拢。
4)主流合资受库存压力影响,折扣率维持高位运行,BBA库存压力较轻,竞争压力下折扣率略有提升,而二线豪华品牌则分化显著,路虎折扣率大幅提升。
行业格局,截至2024Q1,自主品牌市占率已达60%,混动、家庭用车是提升最快赛道。根据汽车工业信息网数据,截至2024Q1,自主品牌市占率60%,环比+1 PCT,同比+6 PCT。其中:1)分动力总成看,纯电品牌市占率主要受特斯拉销量波动影响,插混受益于比亚迪、长城、长安等车企的技术优势,2024Q1自主市占率已达97%。2)分级别看,C级以上作为家庭用车的主力赛道,受益于问界、理想热门车型的持续推出,市占率2024Q1提升至68%,环比+4PCT,同比+17PCT,是提升最快的赛道。
分车企看,比亚迪:截至2024Q1,公司在乘用车市占率11%,其中纯电/混动市场市占率分别为25%/41%,展望后市,公司Q2荣耀版车型陆续上市,叠加DM 5.0等新一代技术发布,混动市占率有望重回上升轨道。长城汽车:公司市占率整体维持稳定,受益于坦克品牌热销,公司2023年以来混动市占率持续提升,后续随着坦克Hi4T、欧拉等车型的陆续迭代,市场份额有望稳中有升。
华为系:赛力斯受益于问界M7/M9的热销,市场份额在2023Q4以来迅速提升。理想汽车:受竞品车型推出及MEGA销量不及预期的影响,公司市场份额在2023Q4以来进入下行区间。特斯拉:公司价格机制灵活,2024年初率先降价促销,带动市场份额启底。
二、景气度研判:总量有保障,关注新车、智能化与出海赛道
2.1 总量:预计2024年销量同比+4%~7%,新能源&出口贡献增量
预计2024全年乘用车销2715~2779万辆,同比+4.4%~6.8%,新能源1059~1139万辆,同比+18%~27%,渗透率39%~41%。其中
内需2215~2259万辆,同比+1%~3%,新能源渗透率42%~44%。
出口500~520万辆,同比+22%~27%,新能源渗透率27%~29%。主要测算假设:1)北京车展热度高,Q2新车上市后消费者观望情绪有望缓解;2)以旧换新政策5月落地,后续置换需求有望逐步释放,预计刺激增量在80~100万辆规模。
分季度,2024Q2起,受2023年销量基数影响,行业销量的表观增速预计在2%-5%区间。Q2起,随着小米SU7、问界M7/M9、理想L6等增量车型陆续交付,新能源渗透率有望重回增长轨道。
2.2 格局:比亚迪、小米、华为车型强势,关注重点新车上市节奏
比亚迪:秦L、海豹06定价强势,预计成为爆款:秦L与海豹06定价均为9.98-13.98万元,分属王朝/海洋网,定位中型轿车,前者偏家用,后者客户更为年轻、科技。新车轴距均为2790mm,含1.5万元置换补贴+0.5万元用户补贴。对标轩逸、朗逸、速腾等竞品车型,公司新车价格优势显著。
方程豹:家族车型发布,年内豹3预计上市。4月16日,在2024方程豹品牌春季发布会上,方程豹“583”家族——豹5、豹8、豹3概念车共同亮相,纯电动超跑豹9概念车也首次发布。豹5、豹8、豹3概念车都是基于比亚迪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打造,豹8和豹3概念车属首次亮相。其中,方程豹豹8定位“超级混动硬派旗舰SUV”;豹3概念车采用“星际战车设计美学”,前脸配备了“万物互联智慧屏显”;豹9概念超跑是方程豹旗下首款纯电动超跑,官方将其定义为品牌“性能美学的极致解”。这款新车由比亚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操刀,采用了兼具美学与性能的气动设计。
仰望:U7定位豪华纯电轿车,有望年内上市。新车将搭载易四方技术,新车尺寸5265/1998/1517毫米,轴距为3160毫米。内饰采用大尺寸中控屏,并且采用了内嵌的形式,车内被大量皮质的材质包裹,豪华感十足。
核心技术三年升级一代,DM 5.0有望推动公司混动市占率重回高位。DM5.0核心组件包括发动机、电混系统、刀片电池和启动电池,以大功率电机驱动和大容量动力电池供能为主,发动机为辅。其中,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达到46.06%,EHS电驱系统的工况效率提升至92%。此外,DM5.0通过双离合控制,实现了P1电机与发动机解耦,实现了发电机与驱动电机之间的灵活切换,相较于DM4.0,在电机、发动机功率降级的背景下,实现了综合输出功率与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3智能化:特斯拉FSD入华加速,行业关注度有望提升
特斯拉北美推动FSD12,“有感升级”获一致好评。特斯拉2024年以来,在美国广泛推送免费一个月试用期受监督自动驾驶系统FSDv12.3,与v12.2.1相比,许多人认识到汽车中央控制单元比之前更灵活、更顺畅,也更接近人类,并且是首个实现End-to-End Deep Learning(端到端深度学习)的智能驾驶系统。与之前的线性规划相比:
端到端深度学习:建立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但可以直接从原始数据中不断学习,并生成所需的输出,不需要人为的将任务分解成多个中间步骤。
线性规划方案:系统先透过镜辨车道、行人、车辆、标志等关键资讯,再由工程师编写数十万行C++程式码,应对红灯停、绿灯行等各种场景,任何一个行为都有相对应的规则、条件判断的程式。
2.4高端化&全球化稳步推进,有望带动车企盈利中枢上行
自主品牌高端化持续推进,贡献国内销量主要增量。2019年以来,随着增换购销量占比的持续提升,国内中高端市场市场持续扩容,10万元以下车型的销量占比下行,而15-25万元级市场已成为市场主力。自主品牌受益于在新能源市场的深厚积累,在车型与销量两方面持续上行。车型方面,以当年上市车型的平均指导价计,自主品牌均价由2021年的12.2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19.7万元,同期与德系的价差,由27.6万元,下降至10.6万元,品牌溢价提升显著。销量方面,15-25万元级(主力家用)市场的前十大车型中,自主&新势力品牌自2022年起已占比过半。
2023年以来,国内头部车企的出口占比快速提升,截止2024Q1,长城占比已超30%,比亚迪占比超过15%。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总量达到522万辆,其中乘用车占比85%,为442.7万辆。而新能源车出口达到173万辆,占比33%。其中,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地TOP10是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澳大利亚、英国、沙特、菲律宾、泰国、阿联酋、西班牙。除俄罗斯外,我国目前在主力出口市场的市占率基本在10-40%之间,海外总市占率9%,考虑关税,剔除出口难度较大的美国市场,目前中国品牌的市占率约为12%,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陆续开启属地化生产,有望进一步压低成本,并部分规避贸易壁垒。目前,比亚迪、赛力斯、广汽、长安、长城均已在海外布局产能,地区包括东南亚、欧洲、南美,其中大部分工厂预计2024年起陆续投产。未来属地化生产,有望发挥国内车企的成本优势(降低关税&运输成本),并部分规避贸易壁垒的潜在影响。
三、2024Q1财报数据总结:分化加剧,头部优势明显
销量端,2024Q1行业需求好于预期(批发568万辆,同比+11%,环比-28%),比亚迪、长城、长安、理想、小鹏、赛力斯销量实现同比增长,且均跑赢行业增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其中,比亚迪主要受益于国内荣耀版推出与海外销量的持续增长;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主要受益于坦克、深蓝品牌热销与出口规模的快速提升;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受益于家庭用车赛道领先地位,小鹏则由X9、G6贡献主要增量,赛力斯则受益于包括M7、M9的交付爬坡。
收入端趋势与销量表现一致,销量同比增长的车企中,长城汽车、小鹏汽车收入增速大于销量增速,对应ASP同比上行,其中长城汽车主要受益于坦克&出口占比提升,小鹏则受益于X9销量占比提升。此外,赛力斯受益于问界M7在2024Q1的交付量提升,销量与收入均维持高增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