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募权益及FOF基金一季度报告

基金市场概况

2024年一季度,各主要宽基指数涨跌互现,A股市场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具体来看,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分别上涨2.23%、3.10%,深证成指下跌1.30%,创业板指、科创50分别下跌3.87%、10.48%,以中证500和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也稍显劣势,跌幅分别为2.64%和7.58%;港股仍处低位徘徊,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下跌2.97%、7.6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涨0.73%。•市场风格出现明显分化,价值优于成长,大盘优于中小盘。具体来看,大盘价值、中盘价值和小盘价值指数均有所上涨,涨幅分别为9.73%、8.50%和3.22%,成长风格集体下跌,其中,大盘成长在风格指数中跌幅相对较小,为0.01%,中盘成长和小盘成长指数分别下跌5.09%和8.26%;另外,消费(中信)、成长(中信)指数一季度仍有回调,稳定(中信)、周期(中信)和金融(中信)有不同幅度上涨。

2024年公募权益及FOF基金一季度报告

北向资金在市场触底过程中大举建仓,一季度成交净买入金额为682.23亿元。具体来看,陆股通资金流入前五大行业为银行、食品饮料、电子、家用电器、汽车,季度累计成交净买入金额分别为251.97亿元、164.84亿元、118.97亿元、70.89亿元和59.90亿元,流出前五大行业为医药生物、传媒、机械设备、建筑材料、计算机,累计成交净卖出金额分别为75.22亿元、70.76亿元、23.97亿元、16.18亿元和14.29亿元。


行业指数方面,一季度红利相关行业收益居前,医药科技等成长板块跌幅明显。具体来看,一季度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银行、石油石化、煤炭、家用电器行业涨幅均在10个点以上,分别为10.60%、10.58%、10.46%、10.26%,有色金属和公用事业涨幅排在其后;季度跌幅排名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12.08%)、计算机(-10.51%)、电子(-10.45%)、综合(-10.33%)、房地产(-9.52%)。


医药板块在去年一季度疫情放开带来的需求高基数和反腐余温影响下整体表现一般,各细分领域均有下跌,估值和交易层面风险进一步释放。具体来看,各细分行业中中药年后率先触底反弹,一季度仅下跌3.02%,医药商业下跌5.40%,其余各细分行业跌幅均在10个点以上,其中,创新药下跌15.50%,CRO下跌17.57%,血液制品、生物疫苗、医疗器械分别下跌11.38%、16.47%、12.41%。•科技方面,中小市值公司春节前快速杀跌,半导体走弱,科技板块一季度整体表现不佳,多数细分行业收跌。具体来看,文化传媒为科技板块中唯一上涨的细分方向,涨幅为8.84%,AI算力小幅下跌1.28%,其余细分领域中,半导体下跌17.34%,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集成电路、信创跌幅均在10~15个点之间。


新能源板块一季度业绩继续承压,行业整体仍处周期下行期,包括动力电池、储能、风电、光伏在内的多数细分行业短期仍有回调,同时,伴随终端需求回暖以及海外增量市场拓展,新能源整车延续上涨态势。具体来看,新能源整车一季度上涨9.36%,储能、光伏、新材料、专精特新跌幅超过10个点,另外,氢能、动力电池、汽车配件、风力发电也均有不同幅度下跌。•消费各细分行业一季度表现分化,家电无论业绩增长还是股息回报角度均展现一定优势,在全行业中涨幅居前,经济回升和出口带动部分领域也有企稳迹象,消费板块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内需市场加持下孕育着广阔的投资机会。具体来看,一季度家用电器行业上涨10.26%,汽车小幅上涨0.58%,其他细分领域中,白酒、啤酒、饮料制造、调味品、纺织服装分别下跌8.43%、6.58%、4.13%、10.57%、2.91%。


大金融板块中,银行一季度表现亮眼,涨幅超过10个点,地产受制于基本面的因素表现仍然较差,季度下跌9.52%,非银金融相对平稳。其中,证券、多元金融分别下跌4.98%、4.90%,保险微涨0.48%。•农业板块整体估值仍处历史低位,一季度整体收跌,猪价出现底部反复震荡走势,拉动畜牧养殖领域2月以来有所上涨。相关概念主题指数表现上,畜牧养殖下跌3.70%,种植业、动物疫苗、饲料跌幅较大,分别为12.61%、16.02%、10.68%,猪产业、鸡产业也有9个点左右下跌。


•资源板块各细分领域一季度表现大幅分化,黄金大涨,在美国经济放缓以及通胀影响下,实际利率有望下行给金价带来支撑,另外,具有红利低波属性的煤炭企业持续受到市场青睐,相关指数也有不错涨幅。具体来看,一季度黄金、煤炭开采涨幅较高,分别上涨23.43%和12.38%,铜产业和稀土分别上涨5.77%和1.11%;其余方向均有不同程度下跌,锂电池、新材料、盐湖提锂跌幅在10个点以上。•军工,航海装备上涨9.68%,航天装备、航空装备、地面兵装、军工电子分别下跌6.11%、6.25%、13.49%、11.18%。

制造板块一季度整体表现仍旧不佳,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勉强收涨,其余各细分领域纷纷下跌。具体来看,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分别上涨0.31%、0.58%;其余跌幅较大的细分领域主要有半导体/半导体产业(-17.34%)、专精特新(-15.34%)、新材料(-11.49%)、工业母机(-10.54%)、电子(-10.45%),老基建、新能源、化工、机械设备等领域也均有回调。


2024年一季度,偏股型基金指数先跌后涨,基金平均净值进一步回调,各类型基金中仅股票仓位相对较低的平衡混合型基金取得正回报。具体地,平衡混合型基金季度平均上涨4.18%,最近1年累计下跌6.05%,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一季度 跌 幅 分 别 下 跌3.19%、3.01%和2.64%。•风险层面,权益基金中一季度回撤表现最好的类型仍平衡混合型基金,季度最大回撤均值为6.52%,回撤幅度最大的为普通股票型基金,最大回撤均值为16.58%;夏普比率方面,平衡混合型基金短期表现出较好的风险收益性价比,从三年和五年时间的中长期维度来看也相对占优。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合计35080.1亿元,环比下降6.55%,份额合计32922.0亿份,环比下降3.79%,权益基金延续小幅净赎回。•所有主动权益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规模最大,合计21009.3亿元,份额合计22219.3亿份,规模和份额环比分别下降6.20%和3.31%;平衡混合型基金规模最小,合计104.7亿元,份额合计82.5亿份,环比分别提升6.60%和4.09%;灵活配置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季末合计规模分别为8624.6亿元和5341.5亿元,合计份额分别为6368.4亿份和4251.7亿份。

2024年公募权益及FOF基金一季度报告

新发基金方面,主动权益基金新发市场整体仍处低迷,但新发规模环比有小幅提升,一季度新发63只基金,合计规模172.16亿元,相比上季度增加43.90亿元。各类型基金中,本季度新发规模最大的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合计规模155.57亿元,相比上季度增加45.77亿元;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新发规模分别为11.46亿元、5.13亿元;灵活配置型基金本季度无新发。

自动权益基金持仓情况

2024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平均股票仓位为86.34%,相比上季度末下降0.79个百分点,其中,普通股票、偏股混合、灵活配置型基金股票仓位略有降低,平衡混合型基金仓位小幅提升。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的股票仓位分别为89.39%、86.90%、83.82%、64.64%,较上季度分别下降0.51%、下降0.64%、下降1.29%、提升0.26%。•仓位分布方面,近一年,各类型主动权益基金中,股票仓位超过90%的基金数量占比较高,权益基金整体在市场底部区间仍维持相对高仓运作。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股票仓位超过90%的基金占比为44.31%,环比下降5.60%;仓位范围为80%~90%、70%~80%、60%~70%的占比分别为37.96%、12.29%、4.17%。


港股受国内和海外宏观因素共同影响,走势纠结反复,但不乏修复空间大且估值便宜的资产,主动权益基金港股仓位在一季度有小幅提升。具体来看,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持仓占比最高,平均仓位为7.83%,环比上升0.30%;普通股票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港股仓位分别为7.17%、3.09%和4.79%。•仓位分布方面,各类型主动权益基金中,近一年不含港股的基金仍占绝大多数,且比例出现小幅上升。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不含港股的基金数量占比为61.74%,较上季度末提升0.50%;港股仓位在0%~20%的基金占比下降最多,由2023年末的29.30%降至27.64%。


重仓股行业板块配置方面,一季度消费仍然是主动权益基金最重仓的板块,但占比出现一定下滑。截至一季度末,消费板块持股市值占全部重仓股市值比例为32.73%,其次为制造、科技、周期和金融板块,占比分别为23.87%、21.85%、17.22%和4.33%。•年初市场见底过程中权益基金大举加仓低波动、高分红类资产展现防御姿态,周期板块重仓占比相比年末出现显著提升,同时,伴随成长风格回调,科技以及大消费板块中以医药为代表的成长类资产占比下降。


重仓股行业配置方面,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所在前5大行业相对排名发生明显调整,医药生物行业占比出现较大幅下降,食品饮料占比小幅下降但相对排名跃居第一,有色金属跻身前五,重仓股行业配置集中度下降。•一季度重仓前5大行业及持仓市值占比分别为食品饮料(12.27%)、医药生物(11.45%)、电子(11.07%)、电力设备(9.96%)、有色金属(5.91%)。


2024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的重仓股中,前十大增配行业(行业占全部重仓市值比例变化)分别为有色金属(1.94%)、通信(1.09%)、家用电器(0.90%)、公用事业(0.83%)、石油石化(0.74%)、电力设备(0.66%)、交通运输(0.52%)、银行(0.50%)、轻工制造(0.35%)、煤炭(0.17%);前十大减配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2.99%)、计算机(-1.68%)、电子(-1.42%)、国防军工(-0.66%)、非银金融(-0.47%)、机械设备(-0.31%)、房地产(-0.26%)、基础化工(-0.18%)、农林牧渔(-0.13%)、建筑装饰(-0.08%)。


个股层面,一季度贵州茅台仍然稳居权益基金重仓股第一位,但重仓市值比例和持股基金数量均有一定幅度下降,前十大重仓个股集中度较上季度小幅上升。宁德时代重仓市值占比和持股基金数量明显上升,紫金矿业进一步获增持,跻身前五大重仓股。•具体来看,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持股市值占重仓股总市值比例排名前十的个股分别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泸州老窖、五粮液、紫金矿业、腾讯控股、美的集团、恒瑞医药、中国移动、山西汾酒,占重仓股总市值比例分别为3.72%、3.20%、1.93%、1.91%、1.79%、1.51%、1.35%、1.35%、1.29%、1.27%。


重仓股季度变化方面,一季度周期资源品获权益基金增配明显。其中,基金重仓股持股市值占比增加最多的是宁德时代,季 度 占 比 提 升0.85%,其次为紫金矿业和美的集团,分别提升0.73%和0.52%;重仓市值下降前十大个股中医药行业公司占据五席,其中,下降最多的是药明康德,其次为贵州茅台、药明生物,季度占比分别下降0.95%、0.43%、0.30%。•持股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个股仍为宁德时代,一季度新增272只基金将其纳入重仓;减持方面,立讯精密和药明康德分别被188只和184只基金剔除出前十大。


重仓股市值分布方面,伴随小微盘股阶段回调,权益基金持仓市值风格向大盘回归。具体来看,截至一季度末,300亿以下小盘股持股市值占重仓股总市值比例为26.63%,较上季度下降4.97%,300~800亿市值中盘股占比为22.83%,与上季度相差不大,800亿市值以上大盘股占比为50.54%,较上季度提升4.18%。•重仓股集中度方面,一季度无论TOP50、100还是200的股票集中度提升,抱团趋弱迹象有所放缓。贝塔层面赚钱效应下降,单一行业内部结构分化,对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具体来看,持股市值占所有重仓股总市值比例排名前50位的股票集中度为41.41%,较上季度末上升3.15%,前100重仓股集中度为54.18%,较上季度末上升3.27%,前200重仓股集中度为69.52%,较上季度末上升2.92%。

基金公司分析

2024年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排名前20位的基金公司整体规模下滑,仅大成基金规模略有增长,基金公司规模相对排名较上季度发生些许小幅调整,排名前5位的基金公司分别是易方达基金、中欧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最新季末规模分别为2519.5亿元、1778.7亿元、1731.6亿元、1676.5亿元和1522.2亿元。


根据基金公司内全部主动权益基金四季度重仓股所属申万一级行业,规模排名前20位的基金公司中,第一大重仓行业主要为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第一大重仓为医药生物行业的基金公司有7家,食品饮料为6家。另外,大成基金和华商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为有色金属,南方基金第一大重仓行业为家用电器,相比其他头部公司呈现一定差异化,其中,华商基金权益基金重仓股中有色金属行业占比超过50%。


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排名前20位的基金公司前三大重仓股平均集中度为15.67%,前五大重仓股集中度为22.54%,较上季度均有所上升。其中,前三大重仓集中度最高的为华商基金,为30.75%(紫金矿业17.17%、洛阳钼业7.21%、金诚信6.35%)。第一大重仓股中,贵州茅台出现次数最多(8次),宁德时代次之(5次)

基金主题分析

2024年一季度,各主题型基金中,资源主题基金回报相对亮眼,季度上涨8.61%,大金融主题基金勉强收正,微涨0.55%;收益表现最差的为医药主题基金,季度下跌9.33%,其次为军工和制造主题基金,季度回报均值分别为-8.04%和-6.69%。•风险层面,一季度回撤表现最好的主题基金为大金融主题基金,季度最大回撤均值为6.31%,仅次于大金融的是消费和资源主题基金,最大回撤分别12.00%和12.73%。凭借较高的回报和相对小幅的回撤,大金融主题基金一季度夏普比率显著占优。


基金画像1:头部规模(TOP100)的非主题基金•在2024Q1规模排名前100位的非主题型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中,制造板块占比最高,基金重仓平均持有制造板块股票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的比例为21.73%;持股最少的为军工板块,占比0.82%。相比上季度,资源、军工、新能源、制造板块配置占比提升,其中,提升最明显的为制造板块,环比提升2.81%;医药、科技、大金融、农业、消费板块配置占比下降,其中,下降最明显的为科技板块,环比下降1.51%。

2024年公募权益及FOF基金一季度报告

基金画像2:过去一年业绩优秀且规模不小于2亿•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最近1年回报排名前100位且规模不小于2亿的主动权益基金重仓股中,制造板块占比最高,基金重仓平均持有制造板块股票市值占基金股票投资总市值的比例为25.57%;持股最少的为军工板块,占比0.27%。相比上季度,科技、资源、新能源、消费、制造板块配置占比提升,其中,提升最明显的为消费板块,环比提升0.95%;医药、大金融、农业、军工板块配置占比下降,其中,下降最明显的为大金融板块,环比下降0.27%。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博雅生物深度分析报告

2024-06-15
下一篇

2024年有色金属行业投资分析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