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交运行业周报:国际出行意愿上升与旺季需求预测
1核心观点及投资建议
航空机场:国际出行意愿高涨,静待旺季需求攀升。根据FlightAI5月24日发布的《长线出境游暑运前瞻》,今年暑运,旅客长线出境游意愿依旧高涨,目前已有相当部分的长线(航距5000KM以上)出境游旅客提前订下行程,暑运搜索指数较去年同期上升22%,长线出境游中,家庭出行旅客(亲子游、全家游、携老人)是暑运期间的出行主力,且占比从去年的36%上升至43%。预计在各地中高考结束后,民航市场将逐步迎来今年的暑运旺季,届时国内及国际出游需求将进一步回升。
中长期看,我们认为行业恢复趋势向好,随着国际航线的持续恢复,全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各航司飞机利用率有望持续上行,叠加票价市场化改革利好,航空公司的业绩表现有望持续改善,建议关注低位布局机会。此外,机场将受益于航空需求的复苏,航空收入和非航收入都将明显改善。重点推荐华夏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三大航、上海机场,建议关注白云机场、中信海直。
公路、铁路、港口:低估值、高股息吸引力仍强。2024年3月15日,证监会发布新监管意见,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并推动提高股息率和多次分红,以提升上市公司分红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根据Wind数据,2023年红利主题基金成立数量逐季增加,至2024年Q1新成立21只,合并发行份额65.45亿份,环比增长显著。
在多变市场环境中,高股息、防御性强的红利资产有望受到持续关注。公路板块建议关注低估值、高股息山东高速、粤高速、宁沪高速、皖通高速,铁路板块建议关注大秦铁路、广深铁路、京沪高铁。日前,12360官网发布调价公告称,2024年6月15日起,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和杭深铁路杭甬段4条热门高铁线路票价拟涨,涨幅最高达20% ,此次提价有望打开高铁的盈利上行空间,以公用事业为代表的红利资产或将迎来价值重塑。港口方面:港口资源整合是促进港口提质增效、化解过剩产能、减少同质化竞争的重要举措,上市公司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2年以来山东省、河北省等相继发布了港口整合信息,具体实施方案仍在酝酿中,预计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优质资产注入,增厚公司业绩。建议重点关注秦港股份、唐山港、青岛港、日照港。n大宗供应链:顺周期引领,供应链觉醒。房地产宽松政策接二连三,大宗供应链业务向好预期较强。
中长期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正趋于平稳发展。自2023年7月起,官方陆续调整及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2024年来,各城市城市陆续放松住房限购。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随后楼市利好政策持续加码。5月17日,新一轮支持房地产的金融举措出炉,明确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拟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有望促进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前,发改委已经完成了今年3.9万亿元专项债券项目的初步筛选工作,并将抓紧会同有关方面,尽快形成最终的准备项目清单,督促地方加快债券发行使用,推动项目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我们认为本轮“房地产”政策放松或将持续超市场预期,房地产引领顺周期,叠加1万亿国债推动基建投资,涉及煤炭、钢铁、建材、化工等大宗物质的供应链业务有望迎来发展机遇,从而带动业绩季度环比改善。经历三年疫情的大宗供应链市场集中化趋势日渐明朗,龙头厦门国贸、厦门象屿市场份额及盈利水平长期向好趋势明确,板块调整之后,配置机遇正佳,建议重点关注。
2重点标的
重点推荐:吉祥航空,24-26年对应P/E分别为15.28X/9.00X/8.29X。公司双品牌、双枢纽运行的发展战略有助于公司实现高、中、低端旅客全覆盖。随着“五一”及暑运旺季的来临,公司有望充分受益,随着固定成本的持续摊薄,预计公司业绩将迎来进一步突破。
重点推荐:春秋航空,24-26年对应P/E分别为16.63X/13.14X/12.34X。公司为民营低成本航司龙头,盈利水平行业领先。公司成本管控优势明显,坚持低成本战略,2022年在石家庄、兰州、宁波、扬州机场运送旅客人次市场份额稳居首位,在揭阳、沈阳、南昌机场居第二位。2024年,随着公司机长人数持续恢复,飞机利用率持续提升,盈利有望进一步上行。
重点推荐:华夏航空,24-26年对应P/E分别为22.80X/9.73X/8.24X。华夏航空是我国唯一一家规模化的独立支线航空,目前已进入业绩反弹期。随着飞机利用率的持续恢复,公司单位ASK成本将继续下降,从而带动业绩持续上升。支线航空的需求存在聚集效应,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类比国内航空市场发展规律,理论上2020 年支线航空旅客运输量就可达2.1 亿人次,但实际仅为7000 万人次左右。此外,政府补贴为公司提供稳定业绩托底。民航局的支线补贴占公司政府补贴收入的50%左右,具有稳定性,且2024-2025年随着公司运力持续恢复,有望进一步增加。短期看,我们认为公司业绩将随着飞机利用率恢复而修复,中长期看,公司作为我国支线航空龙头,在支线市场具有先发优势。支线航空发展受政策支持,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重点推荐:上海机场,24-26年对应P/E分别为31.62X/21.92X/20.19X。2022年,公司顺利完成与虹桥机场的重组,凭借上海区位优势,两场协同加深,公司航空性业务有望进一步做大做强;2023年12月26日,公司公告与日上上海签订两场免税店经营补充协议,免税提成重回“下有保底,上不封顶”模式,盈利弹性再次恢复。公司具有稳定的投资收益,随着航空业务的持续复苏,航空油料及德高动量有望持续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投资收益。
重点推荐:南方航空,24-26年对应P/E分别为17.67X/7.37X/6.70X。公司着力建设广州、北京两大综合性国际枢纽,逐步形成“南北呼应、比翼齐飞”发展新格局,并为新疆最大主基地航司,在新疆形成“疆内成网、东西成扇”的航线网络布局。2023年夏秋航季,公司国内时刻量居行业首位,周计划航班量占行业的比重为22%。
重点推荐:中国东航,24-26年对应P/E分别为21.48X/10.16X/9.07X。公司为上海两场最大承运人,且在一线城市互飞航线中优势明显。根据2023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公司一线城市对飞周计划航班量(剔除纯货运航司)占比30.04%,居行业首位。国际航线方面,公司在日本、韩国、泰国时刻量有传统优势。以2019年夏秋航季为例,公司在日本、韩国、泰国的时刻量占中国航司的比例(剔除纯货运航司)分别为30.69%、21.24%、28.72%,均居行业首位。在当前国内恢复快于国际的情况下,公司商务线优势有望得到释放,随着日韩泰航线的进一步恢复,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受益。
重点推荐:青岛港,24-26年对应P/E分别为10.03X/9.03X/8.24X。青岛港口是世界第四大沿海港口,我国北方最大的外贸口岸,区位优势显著,作业效率一流。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9.23亿元,同比增长8.72%;公司及其合营企业、联营企业(不计公司持有的相关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比例)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64亿吨,同比增长5.8%,其中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02万TEU,同比增长11.9%。公司枢纽港地位突出,主营业务发展稳健,山东港口整合红利或将持续释放,经营业绩具备一定的成长性。
建议关注:山东高速,24-26年对应P/E分别为11.83X/11.08X/10.03X。公司核心路桥资产均为山东省高速公路网的中枢干线,路网完善,经营稳健;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实力雄厚,后续优质路产注入空间较大。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97亿元,同比增长8.47%(调整后)。京台高速济泰段改扩建工程已于2022年10月12日建成通车;目前公司正在进行京台高速齐济段和济荷高速改扩建项目,预计全部完成后可进一步增强路桥运营主业的成长性,建议持续关注相关改扩建进度。同时,公司高分红承诺持续兑现,彰显稳健投资价值。
建议关注:建发股份,24-26年对应P/E分别为4.46X/3.85X/3.34X。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1.04亿元,同比增长108.83%(调整后),主要因完成美凯龙控制权收购并将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产生归母重组收益95.22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07亿元,同比下降34.90%(调整后)。展望后续,供应链运营业务方面,作为行业内头部企业,公司核心品类优势稳固,新兴品类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发展可期,市占率有望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进一步增加;房地产业务方面,公司投资拿地意愿较强,销售趋势向好,后续结算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建议关注:厦门国贸,24-26年对应P/E分别为7.97X/7.05X/6.12X。2023 年,受国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不确定性上升以及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因素影响,公司供应链管理业务经营承压。展望后续,公司将继续落实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战略,推进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业务模式转型升级。我国大宗供应链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当前市场集中度较低,公司作为头部企业,后续有望凭借自身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占率,发展可期。
建议关注:厦门象屿,24-26年对应P/E分别为8.84X/7.52X/6.46X。2023 年,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下行,公司经营业绩尤其是农产品供应链盈利水平受到影响。我国大宗供应链行业发展空间广阔,当前市场集中度较低,考虑到公司是行业内头部企业,并不断优化升级业务模式,在物流资源及数智化平台发展方面具有优势,后续有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需求回暖后,经营业绩有望改善。
建议关注:广汇物流。公司主营业务已成功转向能源物流,上游铁路资产区位优势显著,后续运能提升空间较大,运量增长可期;下游四大综合能源物流基地投运后,通过与上游铁路连接,可形成完整的能源物流体系,从而增厚主业收益。疆煤外运发展前景向好,公司上下游一体化战略部署竞争优势显著,能源物流业务具备较强的成长性。
3航空机场数据跟踪
3.1航空
民航客运量:截至4月30日,民航客运量为0.56亿人,相比于上月减少0.01亿人,月环比下降2.58%,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0.06亿人,年同比增加11.29%。
民航旅客周转量:截至4月30日,民航旅客周转量为978.60亿人公里,相比于上月减少21.20亿人公里,月环比下降2.12%,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169.20亿人公里,年同比增加20.90%。
民航货邮运输量:截至4月30日,民航货邮运输量为68.40万吨,相比于上月减少2.40万吨,月环比下降3.39%,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13.90万吨,年同比增加25.50%。
民航货邮周转量:截至4月30日,民航货邮周转量为27.20亿吨公里,相比于上月减少0.80亿吨公里,月环比下降2.86%,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5.70亿吨公里,年同比增加26.51%。
全民航客座率:截至4月30日,民航正班客座率为81.90%,相比于上月上涨0.30pct,月环比增加0.37%,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6.00pct,年同比增加7.91%。
分航司客座率:截至4月30日,南方航空客座率为83.08%,相比于上月上涨0.75pct,月环比增加0.91%,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7.13pct,年同比增加9.39%;东方航空客座率为81.00%,相比于上月下跌0.23pct,月环比下降0.28%,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8.93pct,年同比增加12.39%;中国国航客座率为78.80%,相比于上月上涨0.30pct,月环比增加0.38%,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8.20pct,年同比增加11.61%;春秋航空客座率为90.70%,相比于上月上涨1.04pct,月环比增加1.16%,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1.97pct,年同比增加2.22%;吉祥航空客座率为83.31%,相比于上月下跌2.09pct,月环比下降2.45%,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2.52pct,年同比增加3.12%。
分航司日均执飞航班量:5月20日-5月24日,南方航空日均执飞航班量为2195.40架次,相比于上周减少3.17架次,周环比减少0.14%,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13.97架次,年同比增加0.64%;东方航空日均执飞航班量为2240.60架次,相比于上周增加40.46架次,周环比增加1.84%,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29.60架次,年同比增加1.34%;中国国航日均执飞航班量为1611.20架次,相比于上周增加32.06架次,周环比增加2.03%,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54.63架次,年同比增加3.51%;春秋航空日均执飞航班量为425.60架次,相比于上周减少12.40架次,周环比减少2.83%,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26.31架次,年同比增加6.59%;吉祥航空日均执飞航班量为371.00架次,相比于上周减少0.43架次,周环比减少0.12%,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7.14架次,年同比减少1.89%。
分航司平均飞机利用率:5月20日-5月24日,南方航空平均飞机利用率为7.60小时/日,相比于上周减少0.10小时/日,周环比减少1.30%,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0.10小时/日,年同比增加1.33%;东方航空平均飞机利用率为7.50小时/日,与上周持平,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0.40小时/日,年同比增加5.63%;中国国航平均飞机利用率为7.60小时/日,与上周持平,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0.40小时/日,年同比增加5.56%;春秋航空平均飞机利用率为7.50小时/日,相比于上周减少0.30小时/日,周环比减少3.85%,与去年同期持平,与上周持平;吉祥航空平均飞机利用率为8.80小时/日,相比于上周减少0.10小时/日,周环比减少1.12%,与去年同期持平,与上周持平。
3.2机场
旅客吞吐量:截至4月30日,深圳机场旅客吞吐量为430.79万人次,相比于上月减少79.09万人次,月环比下降15.51%,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0.46万人次,年同比下降0.11%;上海机场旅客吞吐量为978.19万人次,相比于上月减少36.58万人次,月环比下降3.60%,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263.03万人次,年同比增加36.78%;厦门空港机场旅客吞吐量为221.68万人次,相比于上月增加1.02万人次,月环比增加0.46%,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18.89万人次,年同比增加9.32%;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为527.52万人次,相比于上月减少115.12万人次,月环比下降17.91%,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14.66万人次,年同比增加2.86%;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为533.74万人,相比于上月减少13.15万人,月环比下降2.41%,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111.39万人,年同比增加26.37%。
飞机起降架次:截至4月30日,深圳机场飞机起降30691架次,相比于上月减少5761架次,月环比下降15.80%,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1209架次,年同比下降3.79%;上海机场飞机起降63811架次,相比于上月减少2977架次,月环比下降4.46%,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11857架次,年同比增加22.82%;厦门空港机场飞机起降15656架次,相比于上月减少100架次,月环比下降0.63%,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253架次,年同比增加1.64%;白云机场飞机起降35447架次,相比于上月减少8048架次,月环比下降18.50%,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2157架次,年同比下降5.74%;北京首都机场飞机起降架次为34683次,相比于上月减少1430次,月环比下降3.96%,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3088次,年同比增加9.77%。
分机场日均进出港执飞航班量(国内航线):5月20日-5月24日,深圳宝安机场日均进出港执飞航班量(国内航线)为839.80架次,相比于上周减少102.34架次,周环比减少10.86%,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83.77架次,年同比减少9.07%;北京首都机场日均进出港执飞航班量(国内航线)为940.20架次,相比于上周增加37.49架次,周环比增加4.15%,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58.06架次,年同比增加6.58%;
广州白云机场日均进出港执飞航班量(国内航线)为1027.00架次,相比于上周减少13.00架次,周环比减少1.25%,相比于去年同期增加42.43架次,年同比增加4.31%;厦门高崎机场日均进出港执飞航班量(国内航线)为429.80架次,相比于上周增加2.37架次,周环比增加0.55%,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20.49架次,年同比减少4.55%;上海浦东机场日均进出港执飞航班量(国内航线)为823.80架次,相比于上周增加7.23架次,周环比增加0.89%,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5.06架次,年同比减少0.61%;上海虹桥机场日均进出港执飞航班量(国内航线)为699.40架次,相比于上周减少0.46架次,周环比减少0.07%,相比于去年同期减少7.74架次,年同比减少1.09%。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