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方AMC行业分析:不良资产与市场展望

不良资产管理业务是指按一定折扣收购不良资产(金融机构不良/非金融机构不良),并通过管理、经营和处置等方式回收现金、沉淀资产,或通过债务重组、资产整合等手段提升资产价值的业务,具体包含收购处置和收购重组业务。商业银行需要对不良资产计提准备金从而形成资本占用、产生流动性成本。银行若自行处置抵债资产,按照《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不动产、股权类资产处置周期不超过2年、动产不超过1年,自行处置也面临较大时间限制。因此处置不良资产的专门机构——资产管理公司(AMC)应运而生。目前我国AMC行业已形成了“5+2+5银行系AIC+N”的市场格局:“5”指5家占行业主导地位的全国性AMC;“2”指各省可设立不超过两家(计划单列市可单独设立)、取得金融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地方AMC,截至2024年6月7日已扩容至59家;“5银行系AIC”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设立的5家主要从事债转股业务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N”指不具备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的非持牌AMC(含外资系AMC)。不良资产是经济循环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当前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的背景下,经济体系中不良资产的边际变化值得关注,同时也给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详细分析。

1.不良资产供给结构如何?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上游,主要是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一级市场的供给者。全国性AMC、持牌地方AMC可参与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工作,并可以在不良资产二级市场转让给非持牌AMC等。

1.1.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近4万亿元,城农商行不良值得关注

银行业是我国不良资产的主要供给方。《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将银行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2023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不良贷款余额3.95万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口径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较年初增加1,495亿元,不良贷款率1.62%,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万亿元。从商业银行角度看,2012年以来不良贷款逐年增长,2015年6月末突破1万亿元,2018年9月末突破2万亿元,2023年3月末突破3万亿元,2024年3月末已达3.37万亿元。


此外,《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正式施行前,部分银行以担保充足为由,未将逾期超过90天的全部债权纳入不良。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分类办法,金融资产逾期后应至少归为关注类,逾期超过90天的债权,即使抵押担保充足,也应归为不良。根据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3年度《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10%~20%关注类贷款可能转变为不良贷款。据此估算,2024年3月末4.6万亿元关注类贷款中约有0.4~0.9万亿元的潜在不良。

从银行类型上看,截至2024年3月末,全国城商行、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0.53万亿元和0.91万亿元,其中农商行不良贷款同比有超1,000亿元的增长,且不良率高达3.34%,远高于其他类型银行以及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考虑到地方AMC仅可参与本省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批量收购、处置业务,且5家全国性AMC收购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占银行业全部批量转出不良资产的规模已超过80%(2022年银保监会披露),地方AMC着眼于本地城农商行不良资产可能更有地理优势,此部分不良资产已超过1.4万亿元。

2024年地方AMC行业分析:不良资产与市场展望

从地域上看,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区域供给分化较大。2024年3月末广东、河北、江苏不良贷款余额位居前三,规模均在1,700亿元以上,浙江、深圳、山东、上海、四川、北京余额也超1,000亿元。2021年以后广东省不良贷款规模逐步攀升,余额由2021年末的1,327亿元上升至2024年3月末的2,518亿元,规模上升至全国第一,同期不良率由0.94%上升至1.38%。山东省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出现显著下降,余额由2019年3月末的2,728亿元下降至2024年3月末的1,251亿元,同期不良贷款率由3.34%下降至1.10%。从不良贷款率来看,2024年3月末甘肃、大连、海南、黑龙江排名靠前,不良率均高于2%。

1.2.非银金融机构不良6千亿元以上,信托风险事件仍在持续

非银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等。受房地产、城投、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影响,近年来非银风险项目规模和数量有上升趋势,监管部门也提出了AMC可积极参与信托业等风险资产处置。以信托风险资产为例,根据信托业协会披露,截至2020年3月末,信托资产规模21.33万亿元,其中风险资产规模0.64万亿元,风险资产率达3.02%。截至2023年末,信托资产规模23.92万亿元,虑到2018年以来信托风险资产率的快速飙升、信托资产规模稳定在20万亿元以上,若继续按3.02%的风险率估算,截至2023年末信托风险资产规模超0.7万亿元。


投向地产和政信两大领域的信托风险事件仍在持续。受经济形势及地产投资、销售下滑等因素影响,2021年以来多家房地产陷入流动性危机,房地产类信托面临较大风险,部分信托公司也陷入地产泥潭。受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政信类信托产品也多有逾期,2018年以来政信类信托违约事件主要分布在贵州、山东、云南、河南、陕西。截至2023年末,投向房地产类信托、基础产业类信托余额分别为0.97、1.52万亿元,若继续按3.02%的信托风险率估算,涉及房地产和政信类的信托风险资产也有700亿元以上。

1.3.非金融企业不良是地方AMC重要业务来源

非金融机构不良主要为企业逾期或可能发生逾期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各地AMC对于非金融机构的不良主要采取收购重组模式开展,通过向原债权人收购债务人的到期非标债权、应收账款债权等资产,而后结合债务人的现金流、融资能力、增信能力等情况对其进行债权重组,并由此获取债权重组收益,是地方AMC重要的利润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4月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应收账款23.61万亿元,若按照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62%和企业常规的5%坏账计提比例估算,则非金融企业的“不良”大概有0.38~1.18万亿元。此外,盘活存量资产也为AMC提供创新业务来源。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国办发〔2022〕19号),强调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加快存量资产盘活,推动地方政府债务率较高、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的地区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通过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实质性重组、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盘活闲置低效资产。例如2024年2月5日,重庆发展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与华润渝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地方AMC)、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5大全国性AMC)、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组建总规模200亿元以上的资产盘活母基金或项目公司,推动重庆国有资产盘活。

2.地方AMC怎么看?

2.1.各省最多可设立2家地方AMC,牌照仍具有一定稀缺性

2016年《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银监办便函〔2016〕1738号)允许有意愿的省级政府增设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但应考虑当地不良贷款余额及增速、不良贷款处置压力及转让需求、已设立的地方AM C正常经营等因素。因此,各省最多可设立2家地方AMC参与本省范围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批量收购、处置业务,业务开展具有一定的地域垄断优势。从2024年1季度末各省市不良贷款余额来看,广东超2,517亿元,不良资产供给量全国领先。由于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可单独申请设立地方AMC,随着深圳市第2家AMC(深圳资产)设立,广东省地方AMC数量已达4家,排全国第一。而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各有3家地方AMC,并列全国第二。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1季度末河北的不良资产规模达1,738亿元,排全国第二,且2023年1-4季度末不良率分别为2.27%、2.19%、2.15%和2.01%,高于全国银行业整体不良率1.62%,但河北只有1家地方AMC(河北资产)。在监管尚未放松扩容的情况下,59家持牌AMC已接近每省市不超过2家的容量上限,河北、云南、陕西、吉林、黑龙江(1家已于2024年1月23日注销)、贵州、青海、新疆、西藏还有1家额度,整体扩容空间有限。在属地经营、回归主业的定位下,考虑到全国5大AMC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以及众多非持牌AMC,各区域不良资产市场的竞争也较为激烈。

2.2.从五个维度来看地方AMC

地方AMC业务核心是不良资产的获取和处置,最大化回收资产价值。AM C行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收购不良资产包等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且后续清收、处置过程一般较长,回款周期一般达3-5年。不良资产买入环节的信息获取、估值定价,经营环节的运作服务、提升价值,处置回收环节的风险研判、手段经验,直接决定地方AMC业务的经营质量。


在此过程中,较强的股东背景则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我们从股东背景、资产端、负债端、盈利能力以及安全性五个维度考量地方AMC的信用基本面。股东背景方面,主要关注企业性质、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实缴资本和所在省份。AMC业务的偏政策属性决定了国资背景AMC较民营企业在资源获取、资金实力等更具优势,在内部控制方面更加规范,具备更大的偿债安全垫。在AMC属地化经营、回归主业的过程中,实力强劲的控股股东往往能在资本补充、业务资源\融资渠道和成本等给予支持。监管要求参与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业务的地方AMC注册资本最低需10亿元且为实缴资本,资本金及其边际变化也体现了AMC的家底。所在省份的经济活力、不良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则框定了地方AMC的业务潜力。


资产端,主要关注总资产规模及增速、金融资产(资产包)规模和高流动性资产情况。资产是AMC历年发展积累的成果,是企业的家底,规模稳健增长是业务良好循环的体现,特别是在不良资产的储备上(资产包)。地方AMC的不良资产主要分布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报表项目里,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系收购的各类不良资产(包)、上市股票、未上市股权、私募基金、信托计划、理财产品等;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主要为重组类债权投资和债务工具投资的固定收益项目;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是按权益法核算的合联营企业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主要是重整项目股权等;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主要是报表日起超过一年到期(或者无固定期限)且预计持有会超过一年的部分,主要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


负债端,主要关注债务结构、债务成本和债务稳定性。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地方AMC通常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满足资金需求,过高的外部融资将面临利息支付压力和到期还本压力。我们通过资产负债率观测AMC的整体杠杆和长期偿债能力,有息债务结构、综合融资成本、1年内到期债务占比来观测A MC的利息和短期债务压力。在综合融资成本中,考虑到资本化利息支出主要适用于企业为了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借款费用,地方AMC以处置不良资产为主营业务,资本化利息支出规模预计较小,本文直接采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或营业成本明显提示为资金成本的营业成本数据推算地方AMC的综合融资成本。


盈利能力,主要关注企业的经营情况和通过不良资产创造财富的能力,重点考察地方AMC的净利润、平均资产回报率(ROA,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平均资本回报率(ROE,净利润/平均净资产)、不良资产折扣率(当期收购成本/当期收购不良资产原值)和现金回收率(累计现金回收金额/累计收购成本)。不良资产收购折扣率反映了地方AMC取得不良资产的成本和后续处置的收益空间,折扣率越低,处置报酬越高,但如果不良资产整体质量较好也会导致折扣率升高。现金回收率体现了处置不良资产实现的现金回流情况。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不良资产业务在折扣率和回收率指标中有明显的差异。安全性,重点关注负面舆情和资产安全性(风险项目情况)。受经济形势影响,部分AMC不良资产处置不达预期,并曝出一些负面舆情。对于地方AMC持有的不良资产中涉及房地产、地方平台、民营企业等信用风险敞口,需要额外关注减值计提和处置情况。

2024年地方AMC行业分析:不良资产与市场展望

3.地方AMC基本面梳理

3.1.股东背景

从企业性质来看,59家地方AMC中,央企控股6家,省级国有29家,市级国有8家,县级市国有1家,兴业银行控股1家,民营14家,国有控股占70%以上。央企控股的6家地方AMC分别为山西的华融晋商资产和青岛的中信青岛资产(中国中信集团)、深圳的招商平安资产(招商局集团)、重庆的华润渝康资产(华润集团)、浙江的光大金瓯资产(光大集团)和大连的大连国新资产(中国国新控股),这些地方AMC能够依靠央企集团资源开展业务,股东信用较强。


8家市级国有AM C分别是成都益航资产、深圳资产、厦门资产、宁波金融资产、广州资产、长沙湘江资产、江苏资产(实控人为无锡国资委)、苏州资产,控股股东基本为地级市国资或国资持有的金控集团,基本位于副省级或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1家县级市国有AMC为昆朋资产,实际控制人为山东潍坊市下面的县级市寿光市国资局。昆朋资产是青海省内唯一一家地方AMC,原名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中国华融落实监管要求,推进机构瘦身,将所持有的华融昆仑75%股权全部清仓,接盘方为寿光市国资局。2023年9月,山东寿光金鑫投资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已通过与青海晨鸣实业有限公司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的方式获得昆朋资产控制权。14家民营控股的AM C主要是在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入股的背景下成立的,如以困境资产管理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海德股份持有的海德资管,由中国银泰集团、赣州发展集团联合发起设立的江西瑞京金融资产,创办周大福品牌的中国香港郑裕彤家族设立的海南新创建资产。但需要关注民营资本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如国内首例地方AMC(吉林省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解散,很大程度上是省级国企与民企股东之间就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矛盾造成了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从注册资本来看,由于原银保监会审慎性要求,设立地方AMC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0亿元且为实缴资本。


截至2024年6月7日,59家地方AMC的总注册资本约为2867亿元,平均注册资本约为49亿元,其中资本实力最强的是山东金融资产,实缴资本497亿元。2023年以来,有多家AMC陆续进行增资,其中幅度较大的有内蒙古金融资产实收资本由56.3亿元增至96.3亿元、陕西金融资产注册资本由60.18亿元增至85.90亿元(已实缴84.62亿元)和河南资产实收资本由50亿元增至60亿元。浙商资产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第三轮增资扩股项目,于2023年10月经股东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批复立项,已完成增资扩股专项审计和评估工作。大额的资本补充将给地方AMC的业务开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2024年地方AMC行业分析:不良资产与市场展望

收购各类不良资产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等外部渠道,如果不良资产处置不达预期,地方AMC将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整体上看,2023年末29家地方AMC的有息负债总规模为4,591亿元,较2022年末的4,563亿元变化不大。从资产负债率来看,29家地方AM C平均值为61%,2023年末深圳招商平安资产负债率达到80%,兴业资产、广州资产、江西金融资产和中原资产达到了78%,浙商资产、苏州资产、湖南财信资产和华润渝康资产也超过了70 %,呈现了资管行业高负债经营的特点。4大全国性AMC长城资产、中国中信金融资产、东方资产、信达资产2023年末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6%、95%、87%、86%。虽然地方AMC和全国性AMC相比资产负债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考虑地方AMC本身的资源和处置能力与全国性AMC有一定差距,对于高杠杆的主体还是需要注意财务风险。此外,尽管2021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尚未正式出台,但若参考其中提到的“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3倍”,则2023年末数据显示深圳招商平安、兴业资产、广州资产、江西金融资产的有息债务余额已经超过净资产3倍,需要关注杠杆率控制情况。内蒙古金融资产2023年末资产负债率为51%,主要系2023年度增资事宜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收到的增资款40亿元暂计入应付账款科目,经调整的资产负债率实际仅为24%,杠杆率不高。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能源行业报告:中煤能源经营增长与投资前景分析

2024-06-21
下一篇

2024年汽车行业分析:智能化与全球化发展展望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