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地产链化学品市场分析报告
1.保交房工作会议、国务院政策吹风会推出多条地产举措
2024年5月1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就保交房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同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配套政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住建部:针对保交房工作重点针对保交房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董建国介绍简要工作重点:1、打好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防范处置烂尾风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分类处置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项目,推动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2、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城市政府推动符合“白名单”条件的项目“应进尽进”,商业银行对合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满足在建项目合理融资需求。3、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城市政府坚持“以需定购”,可以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一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4、妥善处置盘活存量土地。目前尚未开发或已开工未竣工的存量土地,通过政府收回收购、市场流通转让、企业继续开发等方式妥善处置盘活,推动房地产企业缓解困难和压降债务,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央行:推出四项新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介绍了四项央行针对房地产市场推出的新措施:1、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预计将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2、降低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将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不低于30%调整为不低于25%。3、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首套房和二套房贷利率均不再设置政策下限,实现房贷利率市场化。(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政策调整后,各地可因城施策,自主决定辖区内首套房和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下限,也可不再设置利率下限。)4、下调各期限品种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五年以上首套房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为2.85%,可更好满足住房公积金缴存人住房需求。自然资源部: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在回答记者问题时,针对保交房工作的部署,提出拟出台妥善处置闲置土地等存量房地产用地政策,主要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线是严格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加大对存量土地盘活利用的支持力度。政策将包括三方面内容:1、一是支持企业优化开发,主要要消除开发建设障碍,合理免除因自然灾害、疫情导致的违约责任,允许企业按照程序合理调整规划条件和设计要求,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2、二是促进市场流通转让,主要是发挥土地二级市场作用,支持预告登记转让和“带押过户”,鼓励转让或者合作开发。3、三是支持地方以合理价格收回土地,主要是支持地方按照“以需定购”原则,以合理价格收回闲置土地,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允许地方采取“收回—供应”并行方式来简化程序,办理规划和供地手续,更好地提供便利化服务。
2.化工周期与地产周期
房地产是化学品的重要下游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对国内CCPI与国内地产竣工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性行进比较,两者周期存在一定相关性,化工品价格周期滞后竣工周期约一年。而在地产产业链中,PVC、减水剂、纯碱、有机硅、尿素、MDI、涂料、聚醚、TDI、改性塑料、制冷剂、涤纶长丝等化工品,均为地产链施工-竣工-交付三个环节中的相关化工品。
通过分析有机硅、钛白粉、纯碱、PVC、聚合MDI、硬泡聚醚表观消费量,以及聚氨酯、有机硅、氯碱、钛白粉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水平,也可以一定程度看出与地产周期的相关性。地产周期与化工周期存相关性,化工品价格滞后竣工周期约1年我们采用中国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作为描述地产周期的指标,以中国化工品价格指数(CCPI)作为描述化工周期的指标(数据始于2 012年)。可以看出在201 2年CCPI数据公布以来,经历的三轮下行周期(2012-2015/2018-2020/ 2022-至今)和两轮上行周期(2015-2018/2020-2022)均与地产周期呈现较强的相关性。而作为描述化工品价格的CCPI指标与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数据呈现约1年的滞后性,我们认为,化工品价格的波动本身,与化工品需求的波动存在约1年的滞后性,这与影响价格的另外两个主要因素:供给、库存存在一定关系。
地产相关化工品有哪些地产链直接相关的化工产业,按照由地产商拿地到消费者使用顺序来看,与化工相关的产业大致分为:施工建设、竣工(硬装)、交付(软装)三个环节,分别涉及化工材料包括:施工-建设:PVC管材、水泥减水剂等;竣工-硬装:玻璃相关的纯碱、有机硅粘合剂、PVC地板、脲醛板材(尿素)、无醛板材(MDI)、钛白粉涂料等;交付-软装:聚醚(硬泡、软泡)、TDI等家具材料,MDI、改性塑料、制冷剂等家电材料、涤纶等窗帘被单材料等。
3.地产相关各类化工品梳理
3.1.聚合MDI
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根据分子的聚合度不同,MDI可分为聚合级、混合级(二聚物和三聚物混合料)和纯单体3个级别。其中,聚合MDI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及高黏结性,在保温材料和胶粘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聚合MDI主要用于冰箱、冷柜、冷藏集装箱、建筑、管道、热水器、冷库,以及汽车、建筑、防盗门、彩钢板等行业。建筑和工程是全球聚合MDI 消费量占比最高的下游行业,消费量占比约在45-50%;家电是全球聚合MDI 的第二大消费量占比的下游行业,消费量占比约20%左右。纯MDI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回弹性,主要应用在微孔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浇铸型弹性体、人造革、合成革、胶粘剂、氨纶、涂料、密封剂。MDI是技术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因其生产技术的高难度和复杂形成了高技术壁垒,再加上投资MDI装置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全球呈现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2024年全球产能CR5高达91%,目前全球主要七家公司(科思创、巴斯夫、亨斯曼、陶氏化学、日本东曹、万华化学、韩国锦湖三井)掌握MDI 制造的核心生产技术并拥有自有知识产权,其中万华化学是中国唯一一家。
3.2.TDI
TDI(甲苯二异氰酸酯)是生产聚氨酯软泡的主要原料之一,主要应用于运输业(汽车、摩托车座垫等)、家具行业(沙发、沙发床等)和其它行业(包装、服装鞋帽衬垫等),塑胶,粘合剂,油漆等。从供给端看,据天天化工数据,202 3年全球产能约31 3万吨,其中中国产能152万吨(占比49%),全球TDI呈现多强格局,而国内正常生产企业仅万华化学、科思创、巴斯夫、沧州大化、甘肃银光5家。
3.3.纯碱
纯碱为“三酸两碱”中的两碱之一,有“化工之母”的美称,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工、冶金、纺织、食品、国防、医药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23年,伴随我国新增纯碱产能释放,行业总产能达4165万吨,而据我们统计,25年及以后国内新增产能较少,且预计以天然碱法为主。21年伴随原材料价格支撑以及下游光伏玻璃提供需求增量,我国纯碱价格及价差快速攀升,随后维持高位震荡。2023年我国纯碱表观消费量为3182万吨,73%应用在玻璃领域。我国纯碱主要下游应用领域为玻璃,包括平板玻璃、光伏玻璃、日用玻璃,消费占比分别为43%、17%、13%;其次为小苏打(7%)、硅酸盐(5%)(2023)。201 9年至今,国内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光伏玻璃占纯碱下游应用比例明显提升,2023年已超过日用玻璃成为纯碱下游第二大应用。房地产政策回暖有望进一步托底浮法玻璃对纯碱需求,而光伏玻璃则有望继续提供需求增量。
3.4.钛白粉
钛白粉(化学式:TiO2),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具有无毒、最佳的不透明性、最佳白度和光亮度,被认为是现今世界上性能极佳的一种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印刷油墨等工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且偏终端的位置。钛白粉主流生产工艺有两种:硫酸法和氯化法,当前国内主要以硫酸法为主,国外以氯化法为主。中国是全球钛白粉最大的生产基地,根据涂多多统计,2023年全球钛白粉产能在981.9万吨,产能增长主要为中国,目前中国产能占全球产能55%;受国际市场需求及钛白市场行业运行情况影响,科慕、泛能拓部分产能退出,中国钛白产能份额继续逐步扩大。2023年全球前五大钛白粉企业为龙佰集团/特诺/科慕/泛能拓/康诺斯,全球CR5为51.5%。
2023年我国钛白粉产能为522.3万吨,同比增长7.9%,2019-2023年产能CAGR为5.6%。从产能分布来看,2 023年龙佰集团产能为151万吨,国内市占率为29%,产能规模在中国与全球均居首位;中核钛白以55万吨产能排名第二。202 3年中国钛白粉行业CR5为54%。
2023年我国钛白粉产量407万吨,同比增长9.9%;消费量为251.3万吨,同比增长3.8%。我国约30%-40%的钛白粉生产用于出口,2023年我国钛白粉出口164.2万吨,同比+17%,2019-2023年我国钛白粉进口量均少于20万吨。
钛白粉下游需求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达到58%,塑料与造纸占比分别为24%/10%。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钛白粉行业周度开工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2024年起,行业开工呈上升趋势,保持在75%,处于历史中枢偏上位置。从价格与价差数据来看,硫酸法钛白粉24年均价为1.63万元/吨,氯化法钛白粉24年均价为1.9万元/吨,较去年同期略有上涨;价差来看,金红 型钛白粉24年价差为0.88万元/吨,氯化法24年价差为0.9万元/吨,整体看钛白粉价格价差都处于历史中枢偏下位置。
对钛白粉相关上市公司收入与利润弹性进行测算:钛白粉税后价格上涨100 0元/吨,龙佰集团/中核钛白/钒钛股份/金浦钛业/惠云钛业/安纳达收入弹性为15.1/5.5/2.4/1.6/1.1/0.8亿元,利润弹性为11.0/4.2/1.8/1.5/1.2/0.6亿元。
3.5.有机硅行业
有机硅是指含有Si-C(硅- )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目前全球约70%的聚硅氧烷产能集中在我国。近年来,全球聚硅氧烷产能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受原材料、成本和市场等因素影响,海外产能增长缓慢。2022年我国聚硅氧烷产能由2008年的24万吨扩张至246万吨(2023年为279万吨),全球占比提升至67%,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从价格价差上看,22年以来,我国有机硅产能快速扩张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叠加同期上游金属硅价格下滑、下游需求增速放缓,DMC价格价差较21年快速回落后位于底部区间。截至24/5/ 17,DMC(华东)价格为1.36万元/吨,位于历史分位5%的水平(06年以来),测算价差为1888元/吨,位于历史分位4%的水平(09年以来)。近年来,我国的有机硅产品需求较为旺盛,需求量保持快速增长,我国聚硅氧烷表观消费量由2019年的106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150万吨,CAGR为9.1%。过去几年的需求增速主要由光伏、新能源等领域推动。从消费结构上看,有机硅下游产品应用于电子电器(21%)、电力新能源(17%)、建筑(16%)、纺织(10%)、医疗与个人护理(9%)等领域(20 23),行业需求与宏观经济关联密切。
3.6.制冷剂
制冷剂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氟制冷剂可分为四代,其中一代已经淘汰,二代氟制冷剂即HCFCs(含 氯氟烃),是一系列制冷剂的代称,中国生产和使用的受控HCFCs包括:HCFC-22、HCFC-123、HCFC-124、HCFC-141b和HCFC-142b,目前进入淘汰期;三代氟制冷剂即HFCs( 氟烃)包括HFC-32、HFC-125、HFC-134a等,我国已经进入生产和消费冻结期(在生产配额内生产);四代处于成长期。
2020年我国HFCs产量占全球需求量近四成:根据永和股份公告,预计2020年全球HFCs需求为21 0万吨,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20年我国HFCs实际产量为81. 1万吨,计算可知我国HFCs产量占全球消费率的3 9%。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基加利修正案》的约束,发达国家二代制冷剂产能基本已关停,三代制冷剂也正在加速退出,欧美国家大量存量设备的维修需求仍保持对第二代和第三代含氟制冷剂的大量需求,因此可以预期未来全球对于中国的含氟制冷剂产品依存度将更高。家电生产为我国制冷剂主要应用领域:制冷剂消费量从2012年的19.9万吨逐年上升至2020的33.2万吨,年增长率为6.6%。201 2年家电生产行业制冷剂用量在三大行业中的占比最高,为55%;工商制冷行业和汽车生产行业制冷剂用量占比分别为39%和6%。至2020年,家电生产、汽车生产行业制冷剂用量在三大行业中的占比均降低了一个百分点,分别为54%和5%;工商制冷行业制冷剂用量占比分别从39%提高到41%。
中国于2021年接受基加利修正案以管控三代制冷剂HFCs的消费与生产,2020-2022年为HFCs基准年,2024年开始冻结,2029年开始削减:2016年10月15日《蒙特利尔议定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削减 氟 化物的修正案。修正案规定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HFCs消费和生产的削减计划;2021年6月17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于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中国政府接受《<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接受书。
根据有关规定,该修正案于2021年9月15日对中方生效。修正案规定:发展中国家应在其2020年至2 022年HFCs使用量平均值的基础上,2024年冻结HFCs的消费和生产于基准,自2029年开始削减,到2045年后将HFCs使用量削减至其基准值20%以内。为争夺配额,2018-2022年制冷剂产能大幅扩张:经历2018年的景 高点后,下游需求减弱,同时基于HFCs未来配额的争夺,产能大幅扩张,以主要三代制冷剂品种R32、R125、R134a产能加和计算,2018-2019年产能增速分别为13.9%/25.5%。产能供给增加但需求转弱,无法对产能进行充分消化,以加和产量/加和产能计算,2018-2023年行业开工率均低于60%,市场转入下行至2020年触底。
三代制冷剂进口数量极低,以R32为例,202 3年出口总量4.97万吨,但进口量仅为2313吨。从HFCs出口总量来看,2023年出口量为34.3万吨,较2022年减少4.5万吨;月度出口量变动趋势显示22-24年,我国HFCs出口量3月环比增长明显,11-12月也为出口高峰期。2024年1-3月HFCs出口量同比下滑23%: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4年1-3月出口总量为5.3万吨,同比-23%。分品类看,R32出口量为0. 9万吨,同比-18%;R125/R143/R143a为0.3万吨,同比-45%;R134a为2.2万吨,同比-20%;R410a为1.2万吨,同比-31%;R152a为0.7万吨,同比-1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