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风电光伏行业双增长报告
1钢结构件领先企业,多重业务协同发展
1.1 快马加鞭,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钢结构件行业领先,三大业务板块并进。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国内专业从事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钢结构件的领先企业,生产工序完整,覆盖风电和光伏设备钢结构件设计开发、焊接、机加工和表面处理等生产全过程。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分为风电和光伏两部分,以及紧固件的设计、加工与销售;海上风电安装及运维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机舱罩、转子房、定子(段)、塔筒等风电设备产品;固定/可调式光伏支架、跟踪式光伏支架等光伏设备产品以及光热设备产品;有防松性能的高品质紧固件等。
公司于2004年成立,2017年A股上市,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两大阶段:(1)前期蓄力阶段:2012年,公司收购无锡机械成为西门子风机零部件合格供应商,并与其展开稳定合作;2015年,公司成立江阴振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营风电设备的同时开展光伏组件的研发与生产;2016年,公司成立天津振江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光伏支架与钢结构件的制造与销售;2017年于A股上市。(2)拓展出海阶段:依据公司战略规划,积极拓展业务版图,丰富产品矩阵。风电方面,公司发力风电设备,且于2018年收购尚和海工进入海上风电安装及运维市场,并于2023年成立振江海风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光伏方面,公司稳步推进光伏支架海外布局,于2022年成立美国孙公司,又于2024年成立沙特孙公司;紧固件方面,公司于2018年收购上海底特精密紧固件股份有限公司切入中高端紧固件行业,又于2022年成立白城施必牢紧固系统有限公司,进一步提高紧固件高精尖水平
海外布局加速推进,客户渠道持续丰富。风电方面,公司自2012年起进入西门子(现已成为西门子歌美飒)合格供货商名录,并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持续的创新力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也是Enercon、Vestas、上海电气等多个知名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光伏方面,公司在国内与特变电工、阳光电源等企业合作,并为2022年全球支架市占率分别占第一、第二、第四的海外厂商Nextracker、ATI和GCS供货,产品需求量稳定上升。多地落地释放产能,八大工厂保障交付。公司现有已投产及规划中工厂共八个,国内产能以江苏为基点,朝中西部发散,其中三家工厂位于江苏,另三家分别位于天津、云南、江西;海外产能,2023年美国工厂实现投产,2024年致力于提升产能利用率,沙特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均供货光伏支架,预计随着后续沙特工厂的稳步推进,公司光伏业务产能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子公司业务协同发展。截至2024Q1,公司实际控制人胡震直接持股22.32%,第二股东朗维投资持股4.86%,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2.57%,股权结构较稳定。公司拥有振江新能(美国)、上海荣太、上海底特紧固件、无锡航工等多家子公司,共同服务于风电、光伏、紧固件三大主体业务,形成一定业务协同,保证公司稳定发展。
1.2 盈利能力持续回暖,海外市场成为主要战略
外业务占比更高,光伏营收增速可观。自2020年起,国内风电开启“抢装潮”,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实现风电产品放量,风电业务板块快速增长,2020年营收占比达到68.2%。2022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出现阶段性下降,机组招标价格随之下降,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战略,光伏业务占比进入上行趋势。2023年海外光伏行业受益于IRA法案等政策因素推动、公司美国工厂投产、产品出口增加等,光伏板块营收占比达到25.1%,风光共同发力助推公司成长。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坚定推进“两海”战略,其营收占比连续五年超50%,2023年占比达到约66.3%,预计2024年受益于海外光伏高景气度,海外业务将成为公司营收增长主力
在手订单充足,业绩有所保证。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共24.14 亿元,其中风电设备产品订单18.99亿元,光伏设备产品订单3.21 亿元,风电租赁服务0.35 亿元,紧固件1.25 亿元,在手订单充足,叠加公司不断拓展新客户以及行业设备升级带来的增量,公司业绩有所保证
营收归母双增长,经营业绩超预期。2023年公司营收归母实现双增,降本增效成果展现,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28%,为近4年来最高增速,主要系2023年公司风电、光伏、紧固件三大板块业务均有所增长,且美国光伏支架工厂已经开始批量发货,推动公司主营业务提升,为收入端带来增量。同时,公司的规模效应逐步体现,自动化产线提升效率,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回暖,归母净利润增长幅度较大,达到93.57%。
两海战略发力,盈利能力提升。2023年公司毛利率约20.29%,同比提升6.37pct;净利率约5.31%,同比提升1.67pct,整体盈利能力回暖主要系2022年占比较高的风电产品受运费和汇率的影响,盈利能力呈现下行趋势,2023年消除影响后回升,如塔筒、转子房的毛利率相对2022年分别增长24.84pct、13.68pct,达到37.73%、31.35%。同时,2023年国外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10.2pct,叠加海外业务占比增长,进一步利好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原材料方面,2023年公司产品所用原材料钢材价格呈现下行趋势,带来成本端优势,叠加公司现大兆瓦风机零部件供货或将逐步起量,我们预计利润端将进入上行通道。
降本成果显著,研发高质投入。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1.79%,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0%、3.68%、3.30%、3.51%,管理费用率同比略上升,主要系公司战略扩张开办子公司带来一定成本开销。公司坚持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11%,达1.27亿元。截至2023年,公司授权专利共计276项,并在产品焊接并行控制、机加工精度控制、表面处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形成核心技术优势。
1.3 股利分配稳定,展现发展信心
经营保障稳定分红,现金回馈铸就信誉。公司自2017年上市以来保持较高股利支付率,多年高达30%以上,尤其是2020年公司以回购的形式进行利润分配,股利支付率达44.55%,为历史最高点;2021年公司在实施项目建设、生产基地建设、新技术研发、新市场开拓等情况下依然坚持较高比率,稳定的现金分红彰显了公司回馈投资者的良好信誉,也展现出公司对可持续经营与发展的信心
2 大兆瓦产品不断突破,海外海风迎来发展
2.1 风电装机景气高涨,欧洲主导海外市场
新增装机创下纪录,高景气度指日可待。2023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TW,达1021GW,年度新增装机高达116.6GW,创下新纪录,同比增长约54%,增速接近十年内峰值;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105.8GW,同比增加54%;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0.8GW,同比增长23%。根据GW EC数据,预计2024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131GW,2024至2028年间将总计增加791GW,年均增长约158GW。
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优势赋能未来发展。海风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且其效益相较陆风更高,发电效率更好,具备适合大规模开发的特点,各国将持续推动海风建设。根据IRENA数据,近10年全球风机安装成本显著下降,且海风降本速度显著高于陆风,受益于海风自身优势以及安装成本逐步下降带来经济效益,我们预计海风的增长速度在远期会远超陆风。同时,根据GW EC数据,海风新增占比也将逐年攀升,2023年海风新增装机占比总体比例约9%,预计2024年将达到14%,同比提升5pct。
中国与欧洲为风电建设主力军,2023年亚太、欧洲合计占比87%。根据GW EC数据,2023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前5大市场分别为中国、美国、巴西、德国和印度,其中中国新增装机达到75GW,创下历史新纪录,约占据全球新增装机量65%。从各地区来看,中国助力亚洲地区成为风电扩张最大的地区,约占全球新增装机的71%;其次为欧洲市场,2023年新增装机达到18.3GW,占比约达16%,主要以德国、荷兰、瑞典、法国等国为首;7%来自北美洲,5%来自南美洲。
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地区将成海风新增支柱。2023年亚太地区新增风电装机82.8GW,同比增长91.5%,其中中国占91%;海上风电新增7.1GW,同比增长12.7%,其中中国占89%。根据GW EC数据,预计2024年亚太地区的海风装机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同比增长84.5%,由2023年的7.1GW提升至13.1GW,为全球海风装机增量做出突出贡献。预计到2028年亚太地区海风新增装机将达20GW,占比总装机的比例将翻倍增长。
公司深度报告P.14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欧洲海上风电起步较早,政策赋能行业增长动力。为保障能源安全、降低发电成本,欧洲近年推进了一系列促进风力发电特别是海风发电的政策法案。2022年,欧洲提出REPowerEU计划,旨在加速欧洲清洁能源转型;2023年年初,欧盟提出目标到2030年海风装机达111GW;2023年10月,欧洲发布《欧洲风电行动计划》,目标2030年欧洲风电装机累计超过500GW,且2030年海风新增装机量超过陆风,为实现此目标,欧洲风电装机速度需达到每年37GW(2023年欧洲新增装机仅18.3GW),仍有广阔成长空间。
欧洲海风快速成长,增速拐点或将在2025年。2023年欧洲海上风电同比增长46.2%,受益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较低的装机基数,欧洲海风装机有望在2025年开始提速,并在2026年迎来爆发,年度装机达8.6GW。据GW EC预测,在2025年和2026年海风新增装机有希望分别同比增长52.8%、56.4%,到2027年年度装机将超10GW,2024-2028年间新增海风装机有望突破42GW。
2.2 整机行业集中度高,大兆瓦风机不断突破
整机行业格局稳定,CR4市占率超50%。根据GW EC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全球累计风电整机装机量前四名分别为Vestas、西门子歌美飒、GE以及金风科技,其市占率分别达16.4%、12.6%、10.6%、10.5%,总计市占率超过一半;欧洲市场中Vestas、西门子歌美飒、Nordex、GE四家厂商2023年的出货率占比约占全欧洲市场的50%。各大主机厂持续加大力度拓展市场以及不断的研发突破,将赋能海外尤其是欧洲的风电市场发展。
海外整机厂商发力海风,西门子歌美飒14MW大机型首批出货。在风机大型化趋势下,2021年,西门子歌美飒率先实现全球首台14MW风电机组试验场供电;2024年2月,西门子歌美飒宣布剥离塔筒等业务,聚焦于盈利能力更强的风电机组和叶片的开发;同时,其14 MW级海上风电机组生产出首批机舱,此次订单西门子歌美飒总共将为苏格兰提供60台风电机组,项目总装机容量882MW。由西门子歌美飒作为领头羊,海风机型不断突破,叠加海外多重政策推动,海外海风或将迎来放量发展。
2.3 与风电巨头紧密合作,推动风机产品落地
主营风机配套产品,个性化定制满足客户需求。公司风电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机舱罩、转子房、定子(段)、塔筒等风电设备产品以及海上风电安装及运维服务;风电业务的主要客户包括西门子歌美飒、Vestas、GE、Nordex、上海电气等海内外风电行业知名公司。此外,公司产品多为根据客户整机设计标准配套生产的产品,通过直接了解客户需求,与客户共同研发,针对不同客户的设计标准和工艺要求提供定制服务,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与整机巨头多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风机迭代。公司现已成为西门子歌美飒、Vestas等多个整机商的合格供应商,尤其与西门子拥有超过十年的合作关系。
公司自2012年起通过收购无锡机械进入西门子合格供货商名录,目前主要作为西门子歌美飒核心供应商为其提供海上风机定子、转子等风机核心钢结构件。公司在西门子集团专家组驻场指导下全面改进工艺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和现场管理体系,并积极为其量身打造大兆瓦风机钢结构件,西门子歌美飒未来海风业务的持续拓展也将在中长期利好公司风电业务。核心合作商海风订单势头良好,改革重组加快盈利改善。西门子歌美飒在2024财年稳步推进扭亏为盈的中长期战略,海风前景表现优异。收入端,14MW海上风机订单同比显著增长,GW级订单已超过此前其他型号,预计2024年总营收将同比增加10%至12%。利润端,2024 Q1盈利回暖,亏损同比减少3.89亿欧元。此外,近日西门子歌美飒宣布将换帅重组,并提出一系列改革计划,目标将总体毛利率提升到10%以上,力争到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
公司将海风业务提升产能作为首要任务,为大兆瓦风机起量筑牢生产基础,其戮力改革彰显其坚持推动海风业务的决心。大兆瓦风机对设备的要求更高,更需要具备多年生产经验、拥有长时间信任的合作关系、具备优质生产能力的设备供应商,且需求的高企将同时利好公司的设备及装配业务。工厂建设稳步推进,大兆瓦产能增长提速。2023年6月,为进一步升级和拓展现有业务并迎合风电行业大型化趋势,公司宣布将在南通分期建设工厂,该工厂预计投资总额约50亿元,主要从事海上大兆瓦定转子系列、风电塔筒等生产制造工作以及海上电机总装等装配工作;同日,公司宣布将投资2.4亿资金建设江阴工厂,预计实现年产4万吨大兆瓦海上风电定转子和风电轴承产品。江阴四期工厂与南通工厂达产后将极大提升公司风机产能,较大程度利好公司风电板块营收。
拓展国内EPC业务,或成为新增长点。为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公司于2023年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苏振风新能源有限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可再生能源风电EPC 项目市场的业务,且立全资子公司振江新能源(通榆)风能有限公司,筹备东北风电场建设EPC 项目市场的业务。EPC项目的顺利推进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将成为公司业绩中的新增成长点。
3 光伏支架向阳而生,产能扩张提质加速
3.1 国际共识推动能源更替,全球光伏持续向好发展
可再生能源装机阔步向前,光伏占比近80%。根据IEA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同比增加近75%,达到约543GW,增速居20年之首。其中,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达420GW,同比增长达84%,占全年新增装机量的77%。分地区看,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稳居世界首位,2023年新增装机约261GW,同比提升161%;美国紧随其后,同比增长52%;欧盟同比增长29%,表现平稳。2023年全球形成多个新的GW级国家,光伏发展景气度高升。
能源转型目标明确,光伏将成新锐主力。2023年12月,116个国家在COP28会议上签署《全球可再生能源及能效宣言》,提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累计容量达到11000GW,其中光伏装机将增至5457GW。近几年,多国均先后提出光伏发展目标,其中欧盟于2022年提出RepowerEU计划,目标在2025年前光伏装机新增320GW。截至2023年,全球累计光伏装机达约1624GW,有19个国家累计装机超10GW。根据IEA预测,2024年光伏GW级市场将达到39个,2025年GW级市场将达到53个,全球光伏发电量将在2028年超过风电,达到约4353Twh,占总发电量的13%,可再生能源的31%。
3.2 经济效益叠加价格下探,跟踪支架渗透率长期向好光伏支架不可或缺,跟踪支架增益明显。光伏支架在组件中主要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用来保持光伏组件与太阳光的入射角度,其性能会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光伏支架主要分为固定支架和跟踪支架,主要区别在于跟踪支架可以自动调节其倾斜角度以增加组件表面的辐射量,根据大唐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数据,单轴跟踪支架相对固定支架可以提高10%-15%的发电效率,达到更佳的经济效益。同时,根据大唐集团技术研究院统计,尽管跟踪支架的投资成本更高,但其所带来的发电量增幅比例高于成本增幅,且在太阳辐照资源越丰富、直射比越高的度地区(如美国、中东),跟踪支架发电增益越显著。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