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药行业周报:聚焦半年报与GLP-1产业链
1南北向资金梳理
1.1南向资金
2周观点更新
2.1CXO板块周观点
诺泰生物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利润增长情况大超预期,多肽原料药龙头快速放量。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000-25000万元,同比增长330.08%-497.34%;扣非归母净利润18000-25000万元,同比增长318.59%-481.38%。本周(6.17-6.21)A+H股CXO板块涨幅前十的公司分别是:诺泰生物(+26.07%)、金凯生科(+23.83%)、博济医药(+14.83%)、百花医药(+10.36%)、药明合联(+9.66%)、泓博医药(+5.85%)、百诚医药(+5.41%)、思派健康(+3.17%)、诚达药业(+1.95%)、宣泰医药(+0.92%)。6月21日,XBI指数收涨0.21%,报89.89点,周涨跌幅为-4.19%。本周(6.17-6.21)海外CXO龙头公司涨跌幅:美国控股实验室(+3.75%)、三星生物制剂(+1.76%)、MEDPACE(+1.71%)、ICON(+0.85%)、IQVIA(+0.68%)、SIEGFRIED(+0.64%)、查尔斯河(+0.08%)、LONZA(+0.06%)、FORTREA(-0.17%)、富士胶片控股(-0.99%)。
2.2创新药周观点
本周(6.17-6.21)A股SW化学制剂板块下跌1.48%,A股SW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下跌0.70%;港股SW化学制剂板块下跌2.23%,港股SW其它生物制品板块下跌4.33%。
2.3中医药周观点
中药OTC标的连续两周跌幅较大,主要还是市场对于西安、深圳等地区“药店比价”政策的担忧。我们认为该政策对于工业端企业影响有限,跌幅较大的中药OTC企业股价有望超跌反弹。
2.4血制品板块周观点
血制品方向重点关注近期2022年以来急重症领域需求持续扩大带来的静丙需求量提升及高端层析静丙驱动的价格体系上移,短期看,院内静丙短缺态势难以逆转,有望成为相关领域催化因子,关注静丙方向短期变化带来的业绩弹性,重点关注在层析静丙方向有产品布局及产能基础的天坛生物,以及静丙领域传统龙头派林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等。
2.5疫苗板块周观点
主要受新生儿人口下降因素的影响,短期看疫苗板块整体基本面状况尚处于低谷阶段,市场情绪仍然偏弱,疫苗板块持续看好带疱等增量方向,以及HPV方向国产高性价比后发厂商提高渗透率的潜力,重点关注智飞生物、百克生物,万泰生物。
2.6医药上游供应链周观点核心观点:1)化学试剂:建议关注自主产品品牌提升与平台型运营企业,如泰坦科技和毕得医药;2)生物试剂:建议关注兼具品牌规模效应以及海外增长逻辑确定的企业,如诺唯赞和百普赛斯;3)模式动物:建议关注高端品系小鼠的竞争力以及全球化拓展的企业,如药康生物。
2.7IVD周观点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从2021安徽化学发光集采结果来看,国产龙头市占率提升明显,且出厂价受影响较小,有利于打破此前化学发光行业的固有格局,加速行业出清,并推动常规品类在三级医院的快速放量。核心观点:集采为IVD行业的大势所趋,2023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文强调将“重点指导安徽牵头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采购”。因此,1)关注高端/特色产品放量,海外布局领先的企业如新产业;2关注特色产品优势突出,带动常规品放量的企业如亚辉龙;3)关注具备消费级别大单品的企业如诺辉健康、康为世纪。
2.8医疗设备周观点根据雅培超预期表现以及GLP-1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放量,我们认为有望和CGM形成互补协同效应,因此建议关注国内CGM市场加速开拓,需重点关注618三诺生物CGM产品的放量及FDA获证节奏。
2.9医疗服务周观点本周(6.17-6.21)申万医院指数下跌5.73%,跑输同期沪深300(-1.30%),以及创业扳指(-1.98%)。投资建议:后续建议重点关注体外基金资产储备充足的相关标的,例如:新里程、三星医疗,后续随着公司资金的充裕有望逐步将体外资产收入上市公司体内,提升整体业绩;此外,建议重点关注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或形成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细分板块。
2.10药店周观点本周(6.17-6.21)申万线下药店指数下跌6.87%,跑输同期沪深300(-1.30%),以及创业扳指(-1.98%)。投资建议:2023Q1线下药店行业相关“四类药”用药需求仍然处于高位,24Q1在23Q1高基数效应下,整体行业增速处于平稳上升态势。2023Q1“四类要”需求仍处于高位,22Q4-23Q1家庭药品需求的集中释放导致家庭药品储备处于高位,因而2023Q2-Q3整体行业业绩均受到压制,而后随着家庭药品储备的逐步下降,23Q4整体行业环比有所提升,然而22Q4存在超高基数,因而行业同比增速仍处于低位;而后24Q1在前期高基数效应下,整体行业增速有所回升。
2.11创新器械周观点核心观点:国产公司锐意进取集采带来行业变局:器械集采自2019年以来推进节奏较快,随着国采制度趋于完善,降价幅度更加理性,有望牵引集采体系更加合理。集采的推进有望加速器械市场的腾笼换鸟、去伪存真,一方面在价格约束下将驱动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另一方面将为国产公司的拓展真创新方向、打造全球领先的产品组合提供外生压力。近年在国内器械公司发力下,国产化率较低的品类近年出现持续下降,重点品种完成0到1的转变,未来国内进口替代方向大势所趋,国产公司有望在高端市场国产化进程中分享红利。进口替代方向建议关注电生理、内镜领域:受益于微电生理在射频消融高端耗材方向的技术突破及锦江电子、惠泰医疗在脉冲消融方向的积极进展,外资垄断的电生理房颤领域有望进入国产替代加速阶段,海外厂商传统优势领域的影像、内镜方向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国产替代趋势,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国产真创新方向建议关注神经介入领域:器械真创新方向曙光初现,受益于国内较大的患者体量基础,神经介入领域狭窄性脑卒中方向国产公司即将推出自膨载药支架,建议关注赛诺医疗。科学仪器方向有望受益于下半年设备换新政策催化,看好科学仪器下游需求复苏下的困境反转和业绩兑现,重点关注聚光科技。
2.12原料药行业周观点原料药行业多款产品价格筑底企稳,关注高壁垒特色原料药。由于2020-2022年内海外客户备库存要求叠加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多款API订单转移至国内厂商,往期API需求骤升的行业性机会刺激行业整体产能盲目扩张。2023年受到产能过剩导致的整体竞争加剧叠加下游客户去库存影响,API产品销售价格持续探底。立足当前时点,国内API行业整体处于量价端的周期性底部,其中肝素、缬沙坦、厄贝沙坦等特色原料药产品的月度价格环比数据已经连续两月处于持平或略有提升状态,建议关注周期低点有望迎来估值+业绩双重修复的细分API领域龙头——华海药业、天宇股份和健友股份。抗生素核心产品价格持续创下新高,看好寡头市场形成后的利润贡献弹性提升。抗生素及中间产品行业受益于环保政策收紧带动的落后产能出清,当前多个核心品种诸如硫氰酸红霉素、6-APA等大单品已达到供需紧平衡阶段,在当前格局清晰、同盟形成的背景下,高价周期持续性较高。
(1)一致性评价叠加带量采购促使行业加速洗牌,仿制药核心竞争要素与时俱进,原料药产业链优势凸显,药企更加关注质量和成本管理,原料药质量稳定性、研发能力、成本及效率、产能稳定性重要性凸显,建议关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公司质地优良,产品能力卓越的华海药业、海正药业、仙琚制药。(2)部分公司产品价格已经处在历史低位,关注价格周期变化带来的系统性机遇。建议关注沙坦领域及肝素领域,建议关注健友股份、天宇股份、华海药业等。(3)原料药+CDMO一体化重塑产业生态,基于强协同效应打开原料药企业天花板,建议关注九洲药业、普洛药业、天宇股份。(4)建议关注减肥药产业链: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美诺华、翰宇药业、普利制药。
2.13仪器设备板块周观点2.13.1近况更新和展望科学仪器需求端偏弱,但国产仪器订单上仍能维持增长,并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国产仪器的市场覆盖面积,如谱育科技的质谱流式、光谱流式、微波消解仪;禾信仪器的四极杆联用飞行时间质谱;海能技术的高效液相色谱等。我们预计随着后续科学仪器需求端回暖,并且行业有望迎来更多国产支持政策,看好明年科学仪器行业的增速恢复。仪器设备板块整体逻辑仍是以国产替代仍为主旋律,间奏国企改革、AI+、海外市场等方向谱写新篇章。包括科研仪器、制药装备、医疗设备在内的医药高端制造企业仍处于国产份额提升阶段,通过国企改革降本增效、AI+赋能增量市场和差异化竞争、开辟海外高毛利市场多路径做好业绩高质量增长,建议关注健麾信息、海能技术、聚光科技、华大智造。
2.14低值耗材板块周观点低值耗材方向经历了2020-2023年的完整周期,下游去库逐渐完成,关注行业周期上行带来的投资机会以及部分基本面较强的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遇,重点关注有望率先实现走出行业周期并实现业绩反转的采纳股份以及有望受益于GLP-1产业变迁的美好医疗。
3重点公司公告
3.1三星生物:与Baxter签订总额达到2.23亿美元的CDMO订单
6月18日,三星生物宣布与BaxterHealthcare达成一项新的合作协议,Baxter将在2034年底之前向三星生物额外支付2.08亿美元用于生产部分药品。三星生物和Baxter最初于2017年7月签署了1500万美元的CDMO合同,现新修订后的协议将使总额达到2.23亿美元。
3.2悦康药业:发布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6月18日,悦康药业发布了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的基数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为450,000,000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数5,518,942股,实际参与分配的股本数为444,481,058股,以此计算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88,896,211.60元(含税)。
3.3汇宇制药:发布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6月18日,汇宇制药发布了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根据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司拟以2023年度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13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若公司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股份的基数发生变动的,公司将按照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总股本423,600,000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2,139,878股,本次实际参与分红的股份总数为421,460,122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89,771,005.99元(含税)。3.4康龙化成:关于赎回可转债的公告6月19日,康龙化成发布公告,公司2021年6月18日完成发行300百万美元于2026年到期的零息可转换债券(债券股份代码:40725.HK,以下简称“第一批债券”),前述可转换债券已于2021年6月2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及交易。根据第一批债券的条款及条件,持有本金总额218,900,000美元第一批债券的债券持有人已行使选择权,要求公司于2024年6月18日悉数赎回其持有的第一批债券。截至本公告日,合计本金金额298,500,000美元的第一批债券已获购回或赎回并注销,仍流通在外的第一批债券本金额为1,500,000美元。如公司购回或赎回剩余的1,500,000美元第一批债券,公司将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申请撤回第一批债券的上市地位并刊发公告。公司于2021年6月18日完成发行人民币1,916百万元于2026年到期的零息美元结算可转换债券(债券股份代码:40733.HK,以下简称“第二批债券”),前述可转换债券已于2021年6月2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及交易。根据第二批债券的条款及条件,持有本金总额人民币1,051,000,000元第二批债券(约占原发行第二批债券本金总额的54.85%,占所有流通在外的第二批债券本金总额的100%)的债券持有人已行使选择权,要求公司于2024年6月18日悉数赎回其持有的第二批债券。截至本公告日,所有第二批债券已获赎回并注销,概无第二批债券流通在外。公司已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申请撤回第二批债券的上市地位,该撤回上市地位预期将于2024年6月26日收市后生效。
3.5三生国健:发布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6月20日,三生国健发布了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公司于2024年5月16日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利润分配以方案实施前的公司总股本616,785,793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0,839,289.65元(含税)。3.6复星医药:发布关于出售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 Limited 6.01%股权的提示性公告6月20日,复星医药发布了关于出售控股子公司Gland Pharma Limited 6.01%股权的提示性公告。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新加坡公司通过大宗交易以均价1,771.81印度卢比/股(税前)出售所持有的9,900,000股Gland Pharma股份(约占截至2024年6月19日Gland Pharma股份总数的6.01%),交易总对价为175.41亿印度卢比(税前),折合约2.11亿美元1(税前)。本次交易每股交易价格较2024年6月18日Gland Pharma股份收盘价格折让约3.69%。本次交易完成后,集团持有Gland Pharma的股权比例约为51.83%(本次交易前约为57.84%)、仍保持对Gland Pharma的控股权,Gland Pharma仍为集团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
.7福元医药:发布关于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6月20日,福元医药发布了关于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后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公告。公司于2024年4月22日召开了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公司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根据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回购报告书》,若公司在回购期内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派发股票或现金红利、股票拆细、缩股、配股或发行股本权证等事宜,自股价除权除息之日起,相应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由不超过人民币24.10元/股(含)调整为不超过人民币23.61元/股(含)。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