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融工程报告:富国中证A50ETF投资分析

“50”指数的“和而不同”

“50”相关指数简介

目前市场上存在较多“50”相关指数,其中被投资者所熟知的有中证A50、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上证50、深证50以及北证50等,虽然均为“50”相关指数,但各指数在编制方案和特点上各不相同:

中证A50从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市值最大的5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的龙头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它在编制方案上利用ESG进行负面剔除,且成分股要求为沪深股通证券,此外在选样上下沉至中证三级细分行业优选龙头股。

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基于MSCI中国A股指数(母指数)构建而成,其母指数是个基础广泛的基准指数,它包含了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中国A股大盘和中盘股票,且可通过北向交易互联互通。这个指数旨在反映代表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的5种最大股票的表现,并反映母指数的行业权重分配。

上证50指数由沪市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一批龙头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上证50主要通过市值和成交额进行筛选。

深证50指数发布于2023年10月18日,反映深市市值规模大、行业代表性强、公司治理良好的50家公司股价变化情况。深证50在编制方案上与中证A50存在类似之处,一方面通过ESG进行负面剔除,另一方面也下沉至国证三级行业优选龙头股。

北证50指数发布于2022年11月21日,由北交所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组成,以综合反映市场整体表现。北证50主要通过成分股的市值进行筛选。

“50”相关指数市值对比

截至2024年1月31日,中证A50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值为2613.20亿元,高于深证50、北证50等指数,但小于上证50、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的平均市值。

从个股市值分布来看,上证50、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成分股偏向超大盘;而中证A50指数通过优选各细分行业的龙头,成分股整体偏向大盘,但同时会兼顾部分市值稍小的行业龙头;深证50编制方案与中证A50存在相似之处,也是在细分行业(国证三级行业)根据市值排名优选成分股,但由于样本空间限制于只在深交所上市的股票,市值偏向中大盘,成分股市值中位数为862.47亿元;北证50由于主要选择北交所上市的股票,成分股偏向小微盘,成分股市值中位数仅19.22亿元。

2024金融工程报告:富国中证A50ETF投资分析

“50”相关指数行业分布对比

由于选样空间以及选样方式的差异,各“50”相关指数的行业分布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中证A50行业分布较为分散,涵盖的大类行业和细分行业较为广泛,从指数中信一级行业分布来看,食品饮料权重占比为12.52%,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权重为11.66%,非银行金融权重为10.28%,前三大行业占比为34.46%。相比之下,其余“50”指数的行业分布则相对较为集中:

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的行业相对集中于银行、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占比分别为14.14%、13.36%、11.66%。

上证50的行业相对而言更为集中,前三大行业占比达50.1%,主要集中于食品饮料、银行、非银行金融,占比分别为21.51%、16.20%、12.39%。

深证50行业分布亦较为集中,前三大行业占比达41.12%,但在行业分布上存在差异,主要在新兴产业上占比较高,其中占比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家电,占比分别为15.10%、14.23%、11.78%。北证50在行业上最为集中,前三大行业占比接近70%,且主要集中于专精特新相关行业,基础化工、机械、医药占比分别为28.39%、24.40%、14.62%。


下表展示了主要指数的风险收益特征比较情况,从基日(2014年12月31日)以来,中证A50的累计涨幅为35.00%,年化回报为3.44%,优于同期上证50、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等指数,此外中证A50的年化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均小于深证50指数。

从指数编制方案以及指数行业市值分布等特征来看,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和上证50虽然在选样空间和编制方案上与中证A50存在差异,但总体市值均偏向大盘,行业上均相对偏向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非银行金融、银行等行业。而“50”相关指数差异相对较为明显的为中证A50、深证50以及北证50指数,三者在市值、行业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


中证A50行业均衡且覆盖细分行业龙头,可作为底仓配置的核心资产

中证A50指数由于成分股主要为满足互联互通的细分行业龙头,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内资机构投资者、北向资金为代表的外资机构投资者重仓的“核心资产”。

自2010年一季度以来,主动股基持有中证A50指数成分股的总市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一季度持股市值一度接近1万亿元,从占比来看,主动股基重仓股持有中证A50市值占比均值超过22%。

北向资金自开通以来持续加仓中证A50指数成分股,自2016年以来,持有中证A50指数成分股的市值占比均值达到46.21%,可见中证A50指数成分股也是北向资金的核心持仓。

从实际配置角度,投资者可以将中证A50作为均衡型底仓配置,行业更加均衡且长期表现优于沪深300、中证800等宽基指数。


深证50创新成长的定位更为明显,可作为配置新经济、新产业的核心资产

深证50指数聚焦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资产行业,长期增长动能更为明显,创新成长的定位较为突出,成分股研发支出较高,分布在电子、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医药等行业,与机构资金配置比例更接近,更能代表经济新动能,是A股的核心资产。深证50指数还纳入了ESG考核,剔除国证ESG评级在B及以下的股票。ESG可以作为识别风险水平、降低冲击成本、保障投资收益的有效手段,长期能够增厚指数收益。

深证50指数选取自由流通市值排名前100且在三级行业内排名A股市场前3的股票作为待选样本,行业分布较为均衡,且偏向新能源、电子、医药等新兴产业,个股相对较为集中,汇聚了一批新兴产业龙头,深证50指数长期表现和弹性均较为突出,创新成长属性明确,可作为配置新经济、新产业的核心资产。

2024金融工程报告:富国中证A50ETF投资分析

北证50可作为布局小微盘、“专精特新”的工具

北交所自2021年11月15日开市以来,定位服务于“中小创新企业”,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而北证50为目前北交所唯一一只股票指数,是当前表征北交所整体行情的重要宽基指数。从市值占比以及成交额占比来看,北证50对北交所均具备良好的代表性。北证50在市值上偏向小微盘个股,行业上相对较为集中,专精特新相关企业占比较高。从指数表现来看,自基期以来弹性相对较大,可作为投资者布局小微盘以及“专精特新”企业的工具。


特点一:利用ESG负面剔除中证A50指数编制的第一个特点是加入了中证ESG评分作为筛选条件。研究发现,正向筛选ESG得分高的股票未必能获得较高收益,但ESG得分极低的公司往往面临爆雷风险,剔除这些的股票可以实现定向“排雷”,往往能提高组合收益。中证A50是目前宽基指数中少数利用ESG进行负面剔除的。

特点二:选取属于沪深股通证券作为待选样本中证A50指数编制的第二个特点是在选取样本时增加了沪深股通证券的限制条件,可以帮助外资更方便参与指数成分股的配置,提高了中证A50指数的流动性。成分股为沪深港通标的能够极大的方便外资对中证A50指数成分股的配置,为市场提供了可观的流动性。

特点三:从中证三级细分行业优选龙头股,行业更均衡且大金融板块占比较低中证A50指数编制的第三个特点是从中证三级行业中优选龙头,相较上证50、沪深300以及中证100等指数,中证A50下沉至中证三级行业优选细分行业龙头股,不仅兼顾了一些市值相对较小的细分行业龙头股票,而且避免了对大市值个股扎堆行业的过大权重。基于以上编制特点,中证A50在汇聚细分行业龙头的基础上实现了行业相对均衡,长期表现突出、攻守兼备,使其成为了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和大小盘轮动的良好工具。


我们从影响大小盘轮动的宏观因素出发构建大小盘轮动策略,影响大小盘轮动的宏观因素包括:宏观风险事件冲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期限利差)、信用环境(信用利差)、流动性(宏观流动性),具体指标介绍、逻辑以及计算方式如下表所示(指标方向,1表示看好大盘,-1表示看好小盘,0表示无明确观点)。

具体大小盘表征指数的选择上,我们分别以中证A50、沪深300、中证100作为大盘指数的代表,并以中证1000作为小盘指数的代表,测试不同大盘指数下利用宏观信号进行大小盘轮动的表现。从各大盘指数相对小盘指数的相对强弱表现来看,自2015年以来,各大盘指数相对小盘指数的强弱趋势相同,但以中证A50表征的大盘指数在风格走势上更加极致。

基于上述宏观指标以及不同表征大盘的宽基指数,我们构建了三个大小盘轮动策略,从各策略自2015年以来的表现来看,以中证A50为大盘指数的大小盘轮动策略长期表现最优。

2024金融工程报告:富国中证A50ETF投资分析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多肽药物行业发展与投资策略报告"

2024-06-07
下一篇

"2024年房地产行业政策影响与市场展望报告"

2024-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