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力新能源行业报告:南网投资增长与锂电池创新
1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企面临欧盟加税,欧洲市场销量或受影响
1.1行业观点
概要6月18日,亿纬锂能举办首届锂电池大会,并发布了全场景锂电池方案。驱动智慧生活:亿纬锂能为智慧城市组件提供了两种关键技术:锂亚硫酰氯电池和SPC电 池 电 容 器 。锂 亚 硫 酰 氯 电 池 以其20年以上的超长寿命、超宽 的 温 域 范 围(-55°C至+85°C)和 超 低 自 放 电 率 ,成 为 智 慧 城 市 理 想 的 电源选择。SPC电池电容器则以其车规级安全、10年的长寿命、极低自放电率 ,以 及 在 极 端 温 度 下 的 高 脉 冲 输 出 能 力 ,满 足 了 高 安 全 和 高 可 靠 性 的 需 求 。在汽车电子领域,亿纬锂能推出了高温扣电锂锰电池,具备10年以上的长寿 命 和 超 宽 温 域(-40°C至+125°C),以 及 超 低 自 放 电 率 ,适 应 极 端 应 用 条件,成为首家实现汽车电子TPMS 应用的中国品牌。
助力绿色交通:亿纬锂能的Omnicell全能电池在快充、低温环境表现、耐用性和残值方面均展现出卓越性能。Omnicell电池采用6C快充技术,实现5分钟充电续航300公里,即使在-30°C的低温环境下,也能快速充电。在耐用性上,Omnicell电池采用6.6倍国标强度保护,可承受高达1000J的碰撞能量,展现了极高的安全性和耐用性。亿纬锂能推出的eVTOL飞行器电池,为低空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这款电池具备高安全、高比能(320Wh/kg)、长寿命(>7000次循环)、超快充(<10分钟)和高功率10C输出能力,满足了垂直起降的高功率需求、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经济性和长寿命等多重要求。
推动能源转型:亿纬锂能的浸没式液冷技术为大电芯散热问题提供了创新解 决 方 案 ,提 升 了 电 池 系 统 的 安 全 性 和 可 靠 性 。该 技 术 在 高 倍 率 工 况 下 实 现温 升 显 著 降 低 , 在 过 充 工 况 下 有 效 控 制 热 失 控 最 高 温 度 。3T高效热管理技术通过提升导热能力20倍,延长了电池70%SOH寿命18%,同时降低了内部温差65%,有 效 解 决 了 大 电 芯 的 散 热 问 题 。数 智 化 电 池 管 理 技 术 ,通 过3D全方位监控电芯状态,实现了自检、自愈功能,并通过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和云端诊断系统,提高了电池管理的智能化和可靠性。
未来技术探索:亿纬锂能预计将在2026年推出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及绝 对 安 全 的全 固 态 电 池, 用 于 混 合 动 力 领 域 。2028年 , 公 司 计 划 推 出400Wh/Kg高比能全固态电池,这将是电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亿纬锂能的锂金属二次电池以其复合锂技术和三维骨架设计,提 供 了 更 轻 薄 、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循环寿命的电池解决方案。这款电池在安全性上也达到了UL1642标准检测,满足了市场对高安全性能电池的需求。
2新能源发电:组件逆变器出口承压,产业链减产氛围弥漫
2.1行业观点
概要光伏观点:五月,电池组件出口金额为200.60亿元,同比下降36.4%,环比下降1.1%。对比23年出口压力较大,24年的出口环比也有所放缓。分地区来看,印度和美国增长明显,同比增长40.04%/64.18%。但其他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南非出口下滑明显,日本/德国/巴西/澳大利亚/荷兰/西班牙/南非出口额同比减少15.90%/62.31%/18.85%/58.01%/44.73%/50.67%/83.30%。
逆变器出口金额为55.34亿元,同比下降25.8%,环比增长12.2%。基于23年的高速增长,今年出口金额有所回落,但今年环比一直提升。分地区来看,印 度 巴 西 继 续 保 持 高 增 速,印度/巴西/日 本 分 别同比增长165.49%/74.24%/3.01%。德国荷兰南非降幅明显,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南非分别同比减少60.38%/10.80%/11.15%/44.69%/32.97%。
产业链价格:
硅料:当前硅料价格微幅下跌。国产致密块料的主流价格范围保持在每公斤37-40元,未有明显变化。然而,由于实际订单执行价格稍有延迟,本期均价调整至每公斤39元左右,主要反映了领先企业的定价水平;其他二三线企业的价格略低,但价差已经显著缩小。在当前价格水平下,制造端的现金成本水平受到威胁,尤其对于二三线和新进企业而言,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面临考验。国产颗粒硅的价格范围保持在每公斤36-37元,保持稳定水平,下降空间几乎为零。更多上游硅料企业,包括领先企业,正在制定新的减产/停产计划,并积极应对下半年市场挑战。预计第三季度将出现更多、更大规模的硅料减产/停产情况,存量产能与增量产能之间的紧张关系已到达临界点,意味着真正的产能清退将在下半年逐步展开。
硅片:本周硅片价格保持稳定,P型硅片中M10和G12尺寸的成交价格在每片1.2-1.25元和1.7元人民币之间。N型硅片的价格,M10、G12和G12R尺寸的成交价格分别为每片1.08-1.1元、1.65-1.7元和1.4-1.45元人民币左右。目前硅片市场供需关系短暂趋于稳定,随着厂家持续减产,库存缓慢清理,但总量仍保持在40亿片以上。在展会期间,厂家计划提价,价格从每片1.05元人民币回升至每片1.08-1.1元人民币水平。
电池片:电池环节前期库存快速清理,整体保持健康的2-5天库存水平,目前价格相对稳定。本周电池片价格略有下降,P型M10和G12尺寸每瓦价格为0.3元人民币。在N型电池片中,M10 TOPCon电池片的均价也为每瓦0.3元人民币,甚至有低至0.29元人民币的价格。至于G12R和G12 TOPCon电池片,价格在每瓦0.32元和0.33元人民币之间。HJT(G12)电池片的高效部分价格介于每瓦0.45-0.55元人民币。在尺寸方面,由于之前183N价格下跌,影响了210体系的价格,厂家导入速度有所减缓。
组件:本周国内项目继续履行部分旧订单,但已开始匹配新订单交付,整体价格下探且受需求不确定性影响,分布项目价格也在下探。TOPCon组件价格约为0.8-0.90元人民币,项目价格逐渐朝0.8-0.85元人民币方向发展。低价抢单和低效产品价格快速下探,部分价格甚至降至每瓦0.74-0.78元人民币。182 PERC双玻组件价格约为每瓦0.76-0.85元人民币,国内项目减少,价格开始逐渐低于0.8元人民币。HJT组件价格维持在每瓦0.93-1.07元人民币之间,大项目价格也有低于1元的情况。在海外市场,欧洲和澳洲区域TOPCon价格为0.09-0.125欧元和0.11-0.13美元,而巴西、中东等市场价格约为0.085-0.12美元,拉美为0.09-0.11美元。PERC价格为每瓦0.09-0.10美元,HJT部分为每瓦0.13-0.14美元。
3电力设备及工控:1-5月变压器出口同比增加27%,南网固定资产投资安排达1730亿元
3.1行业观点概要
电力设备变压器出口量持续增长。5月变压器出口金额为36.2亿元(同比+27%,环比+6%)。1-5月变压器累计出口金额159.7亿元,同比增长28%。
分地区来看,亚 洲和 欧 洲 的出 口较 多 ,2024年1-5月出口 金额 分 别为76.39/34.23亿元,同比增长13%/76%,占比48%/21%。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出 口 金 额 分 别 为15.30/13.89/16.54/3.34亿元,同比增长38%/6%/46%/52%
智能电表出口金额同样呈增长态势。5月电表出口金额为9.8亿元,同比增加14%,环比增加35%。1-5月电表累计出口金额40.6亿元,同比+3%。
分地区来看,亚洲和欧洲地区的出口较多,2024年1-5月出口金额分别为15.58/12.37亿元,同比增长43%/减少28%,分别占总出口额的38%/30%。非洲/拉丁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出口金额分别为10.09/2.01/0.11/0.44亿元,同比增长21%/减少2%/减少22%/减少52%。
2024年南方电网固定资产投资安排达1730亿元,同比增长23.5%。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南方电网投资规模连续4年维持在1250亿元以上,覆盖电网建设、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领域共194项能源重点工程。在电网建设方面,南方电网持续抓好5省份主网架优化和城乡配电网升级。其中,广东电网预计今年投入超90亿元,持续巩固提升农村电网,云南电网计划投资96亿元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电网电能质量和服务水平。
4本周板块行情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本周下跌2.93%,涨跌幅排名第19,弱于大盘。沪指收于2998.14点,下跌34.5点,跌幅1.14%,成交15601.34亿元;深成指收于9064.84点,下跌187.41点,跌幅2.03%,成交19772.47亿元;创业板收于1755.88点,下跌35.49点,跌幅1.98%,成交9489.88亿元;电气设备收于6045.85点,下跌182.6点,跌幅2.93%,弱于大盘。
板块子行业:本周锂电池指数跌幅最小,风力发电指数跌幅最大。天弘中证光伏产业ETF下跌4.25%,锂电池指数下跌0.45%,储能指数下跌2.55%,风力发电指数下跌6.59%,工控自动化下跌4.99%,新能源汽车指数下跌1.16%,核电指数下跌3.21%,
行业股票涨跌幅:本周涨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炬华科技15.17%、精功科技9.67%、合纵科技8.71%、中天科技7.26%、德赛电池6.74%、跌幅居前五个股票分别为鲁亿通-13.14%、科达利-13.17%、海陆重工-13.70%、电科院-16.02%、首航节能-22.4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