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机械设备行业报告:设备更新加速,流程工业领先受益

1、设备更新政策发力

1.1、逆周期调节手段,助力新一轮供给侧改革开启

2024年以来,相关政策密集发布,有望助力设备更新加速落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同时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我们认为设备更新相关投资机会有望贯穿全年。


总量角度看,设备更新是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扩大投资、拉动经济。我们认为以设备更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主体也将切换为有资金实力、有意愿的企业。


结构角度看,设备更新将加速产业升级、供给侧改革。政策通过提高技术、能效等标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增加先进产能。设备更新成为新质生产力落地的重要手段。

1.2、顶层设计落地,政策发力推动设备更新加速推进

政策推动设备更新加快落地。2024年以来,中央与地方密集出台关于推动设备更新的政策。


中央层面,2024年2月23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明确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3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3月27日,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地方层面,浙江省、安徽省等地区发布相应计划支持中央的设备更新政策。多家央国企也积极响应,表态支持设备更新。

2024机械设备行业报告:设备更新加速,流程工业领先受益

2024年3月27日,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主要聚焦设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更新实施方案》从先进设备更新行动、数字化转型行动、绿色装备推广行动、本质安全水平提升行动四个方向出发,共部署十二项重点任务。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是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重点方向。《方案》集中关注装备制造、光伏及重点用能行业,高技术设备、重点用能设备、环保装备等设备更新换代。

2024机械设备行业报告:设备更新加速,流程工业领先受益

《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多项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保障措施,主要从财税、标准、金融和要素方面进行保障。为了防止企业担心设备更新投资大、见效慢,《方案》在资金方面提供支持,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设备更新的投资成本。


目前政策保障,货币财政均存在加码空间,设备更新计划落地具有切实可行性:货币:2024年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在全国两会经济主题记者会表示:“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继续实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4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此次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财政:行动方案表示,把符合条件的设备更新、循环利用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范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中央预算内资金拟安排7000亿元,较前几年有所增加;考虑到2023年增发国债主要于今年使用,叠加2024年新增万亿特别国债,2024年扩投资更为积极。

1.3、政策加持下设备资本开支有望加速

政策要求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年化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相比于2016至2023年年均1%的复合增速,2024至2027年年均5.7%的目标增速显著提升,设备资本开支有望加速,同时政策对下游工业行业智能化要求提高,有望催生智能化设备更新需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有望成为重点推广设备,国产设备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2024机械设备行业报告:设备更新加速,流程工业领先受益

2023年,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11大行业2023年的设备购置规模累计近4万亿元。其中流程工业超1.7万亿元。2008年前后,是上一轮设备资本开支高峰期,部分设备年限超15年,进入更换周期。


据我们测算,2023年机械、化工、建材等流程工业相关产业设备工具购置规模靠前,其中机械、化工、建材、钢铁、有色、石化行业设备工具购置规模分别达10717、3756、3741、1588、1163、625亿元。我们认为2024-2027年流程工业相关行业有望持续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


我们认为,设备更新有望沿供应链向上游传导,流程工业等重能耗行业先受益。以压力容器为例,预计传导路径:成套设备——零部件——通用制造。


化工、冶金等流程工业能效要求相对更高,将成为节能降耗重点。此前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中,涉及的5大类行业中,2大类为化工相关,2大类为冶金相关,1大类为建材,均为流程工业。


2024年国家在重点用能产品名录中新增工业锅炉等23种产品或设施,进一步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2024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的通知,在2022年已明确能效水平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力变压器、房间空气调节器等20种产品设备基础上,增加工业锅炉等产品设备或设施,进一步支撑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降碳。


2021年以来化工厂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其中多起事故涉及设施装置老旧问题,促使流程工业安全要求逐渐趋严,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中石化近年事故频发:扬子石化(4起)、齐鲁石化(4起) 茂名石化(4起),上海石化(2起)、巴陵石化(2起)均发生多起事故,其中如中石化茂名分公司“6·8”火灾事故,上海分公司“6·18”火灾事故均涉及老旧设施装置。除去管理原因外,设备老旧失修往往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具有其必要性。



2、流程工业率先受益

流程工业设备有望在设备更新大潮中率先受益。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下游央国企主导,有实力、有意愿;

2、智能化、绿色化、提能效、安全性等是本轮更新的重点方向,流程工业首当其冲;

3、部分设备已达到更换年限,成套设备更换会带动系统内其他环节更换周期提前。

2.1、下游客户有实力、有意愿

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行业的下游央国企资金实力雄厚,同时具有降本增效、提高安全性的需求,有望成为设备更新主力军。有实力:下游客户资金实力雄厚,且有政策支持。中石油、中石化在手现金在2000亿级别,资产负债率40-50%,仍有加杠杆空间。相比而言,中国核电在手现金百亿级,资产负债率近70%,2024年资本开支计划1215亿元,同比+52%。有意愿:(1)降本增效;(2)满足能效等更高标准;(3)提升安全性。



2.2、节能降耗、安全要求趋严,流程工业设备更新需求提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时隔三年再次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突出降本增效在经济工作中的重要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的发展目标,相对于2022、2023年更加积极,预计化工、冶金等能耗较大的产业将承受较大的节能压力,未来更新设备需求将提升。


化工、冶金等流程工业能效要求相对更高,将成为节能降耗重点。此前发布的《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中,涉及的5大类行业中,2大类为化工相关,2大类为冶金相关,1大类为建材,均为流程工业。


2024年国家在重点用能产品名录中新增工业锅炉等23种产品或设施,进一步实施重点领域节能减排。2024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的通知,在2022年已明确能效水平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力变压器、房间空气调节器等20种产品设备基础上,增加工业锅炉等产品设备或设施,进一步支撑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降碳。


2021年以来化工厂发生多起安全事故,其中多起事故涉及设施装置老旧问题,促使流程工业安全要求逐渐趋严,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具有必要性和急迫性。中石化近年事故频发:扬子石化(4起)、齐鲁石化(4起) 茂名石化(4起),上海石化(2起)、巴陵石化(2起)均发生多起事故,其中如中石化茂名分公司“6·8”火灾事故,上海分公司“6·18”火灾事故均涉及老旧设施装置。除去管理原因外,设备老旧失修往往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具有其必要性。



2.3、流程工业智能化转型加速,带来设备更新需求

流程工业数字化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核心要素。不同于离散工业,流程工业的每一步对结果都有着重要影响,实施流程工业全流程的数字化监控是保障安全、稳定生产的核心要素。流程工业数字化涉及设备更新,带来设备更换需求。流程工业数字化涉及设备层、控制层、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数字化与智能化等各个层次,包含计划排程、生产调度、设备管理、安全监控、供应链保障、管理运营等各个方面。


我国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但更多国有企业逐步重视数字化转型发展。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数据驱动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根植于发展战略全局。


目前,我国传统行业在智能升级等方向仍有优化空间。根据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流程型智能制造白皮书》,我国流程工业(化工、石化、有色等)在智能控制、质量检验、生产调度等方面投入较大。本轮央国企完成设备更新后,有望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及盈利能力,促进格局优化及行业高质量发展。

2.4、流程工业多环节进入换新周期

燃烧炉、压力容器、工业锅炉、泵、阀门、压缩机和仪器仪表等广泛应用于流程工业。参考资料中记载的使用寿命为物理极限,在实际生产中,厂商为保证质量和生产稳定性,通常在大修或维护时对零部件统一更换,不会出现损坏后更换的现象。结合理论与实际生产情况,我们认为:大部分设备及部件更换周期少于理论设计寿命。燃烧炉、压力容器等成套设备更换周期比泵阀、仪器仪表等零部件更长。因此,政策助力下,对成套设备带动弹性更大。成套设备更换会带动零部件更新提前。


国内上一轮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周期高点在2013年前后。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情况同整体行业投资趋势一致,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顶点2013年。从右图也可看出,设备器具存货晚于投资启动一年,于2014年到顶。平均而言,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额占比约40%。结合设备使用寿命,假设本轮政策启动的设备更新涵盖石油化工产业2012-2016年(“十二五”期间)新增产能,合计投资规模约1639亿。其中工器具规模约705亿。


国内压力容器与工业锅炉接近大规模更新节点。压力容器:2008-2014年间,产量上新台阶,按平均15年的更新周期,逐步迎来置换高峰。工业锅炉:2014年之前持续上行。10-15年更新周期。


泵:1997-2014年我国泵产量随下游制造业发展稳步增长,行业第一轮上行周期于2014年见顶,2015-2018年下游扩产速度放缓,泵产量基本保稳定,2019年下游石化行业迎来新一轮扩产周期,我国泵产量迎来第二个高点。阀门:阀门下游集中于化工、油气、电力等工业领域,相较于泵和气体压缩机,阀门下游应用更加集中,行业景气度受下游油气和化工等行业扩产影响较大。我国阀门产量于2014年达到顶峰,此后受到下游行业扩产速度放缓影响,阀门产量波动下降。


气体压缩机:2000年以前行业普遍性亏损,2000年以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在能化行业带动下。第一轮周期顶点为2014年,第二轮周期顶点为2019年,过去生产常用的仍为低效罗茨风机,其更换周期为5年。目前行业产品结构向高端化升级,更新政策驱动下螺杆压缩机渗透率有望提升,大量需求待释放。工控仪器仪表:受益流程工业智能化改造需求。行业规模自2000年以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第一轮周期顶点为2017年。目前在整个石化行业,流程自动控制水平依然较低,以油气水井为例,截至2010年末,全国30万口油气水井,实现自动化生产数据上传和控制的只有3万余口,占比约10%;装备方面,工业自动控制仪表使用密度也属偏低,和欧美差距巨大,同样炼焦能力的石化装备,日本、欧美等国的自动控制仪表用量远高于国内用量。


我国第一轮乙烯设备运行近四十年,相关更新和改造项目迎来大规模投资。我们梳理了1955年以来乙烯每年新增产量的情况,以此得到每年扩产量。下图明显看出自1975年以来国内经历了三轮扩产周期,合计约606万吨,均有更新改造需求;其中1975-1985年合计59万吨,1986-1992年合计135万吨,1993-2003年合计411万吨。



3、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流程工业中各细分领域龙头,一方面有望受益于设备更新带动的下游资本开支,另一方面有望凭自身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拓展海外市场等。推荐标的:博隆技术、华荣股份、海鸥股份、博实股份、科新机电。受益标的:川仪股份、纽威股份、卓然股份、景津装备、中金环境、凌霄泵业、武进不锈。



4、风险提示

相关政策力度、落地不及预期:设备更新政策具体落实方式尚存不确定性,同时政策实施效果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石化行业为重资产行业,进行设备更新的进度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同时行业景气度恢复进度也存在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发生波动或者海外政治动荡都可能对国内石化行业产生影响导致其发展不及预期。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已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上述规定,开源证券评定此研报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因此通过公共平台推送的研报其适用的投资者类别仅限定为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4、C5的普通投资者。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4、C5的普通投资者,请取消阅读,请勿收藏、接收或使用本研报中的任何信息。因此受限于访问权限的设置,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与配合。


负责准备本报告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关于任何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分析人员的个人观点。负责准备本报告的分析师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的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分析师或工作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评级标准为以报告日后的6~12个月内,证券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表现,其中A股基准指数为沪深300指数、港股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新三板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美股基准指数为标普500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投资者应阅读整篇报告,以获取比较完整的观点与信息,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推断结论。


分析、估值方法的局限性说明本报告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本报告采用的各种估值方法及模型均有其局限性,估值结果不保证所涉及证券能够在该价格交易。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畜禽养殖行业前景分析报告:稳健发展与新机遇

2024-05-18
下一篇

2024纺织服装行业报告:市场信心提振与增长前景分析

2024-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