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能源开采行业分析报告

1市场回顾

24Q1动力煤价震荡运行,当前已进入上行通道。据Wind数据,2024年动力煤价格从年初923元/吨降至2月上旬909元/吨,随后由于安监政策趋严带来的供给减量已于春节前开始兑现,从而春节期间港口超预期去库,节后港口煤价跳涨,最高涨至933元/吨。但由于进入电煤需求淡季,非电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此后煤价持续下行,一季度末跌至830元/吨。24Q1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均价902元/吨,同比下降20.2%。中长协价格方面,24Q1长协实际执行均价709元/吨,相较23Q1均价726元/吨下降2.4%。4-5月份进入季节性淡季,煤价整体震荡偏稳运行,伴随5月中下旬后气温升高、电力需求逐步释放,价格有望快速上行。24Q1双焦价格同比下降,当前已触底回升。据Wind数据,24Q1京唐港主焦煤均价2429元/吨,同比下降4.0%;天津港一级冶金焦均价2299元/吨,同比下降17.3%。因进入2024年3月传统旺季以来,下游复工不及预期、需求持续疲弱,焦煤焦炭价格快速下滑。4月中旬起,下游需求边际改善,双焦价格触底回升,预计后续有望持续改善。

2024年能源开采行业分析报告

2行业供需

2.1供给:缺乏弹性,安监扰动加大

2.1.1国内供给:安监趋严致产量同比收缩24Q1安监形势加强下原煤产量同比回落。2023年以来,煤矿事故高发,全年事故死亡人数创保供以来新高,产地安全检查逐步趋严。至2024年,安监法律法规高密度相继出台:1月19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对放任违规超能力超强度生产的,要及时介入“督政”;2月2日,《煤矿安全生产条例》公布,规定煤矿企业不得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2月8日,山西省发布《关于开展煤矿“三超”和隐蔽工作面专项整治》的通知,整治重点内容包括超能力下达生产经营指标、煤矿超能力生产、采掘接续紧张、超定员组织生产、布置隐蔽工作面等八方面情况,对发现问题假整改、整改不彻底的,一律责令停产整顿;2月29日山西省安委办发布《山西省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 年)》等。


安监趋严有望带来煤矿事故数量的降低,但同时对产量的扰动也有所增加。据Wind数据,2024年1-3月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1.06亿吨,同比下降4.1%。因此从当前煤炭基本面来看,供给端或已于2023年达峰。2023年,全国原煤产量46.6亿吨,同比增长2.9%。在安全检查形势、尤其是对超产的检查趋于严格的背景下,2024年原煤产量或出现超预期的收缩,全年产量或出现1%-2%的负增长,存量产能增产空间有限叠加新建产能较少下未来也将持续短缺。


主产地晋陕产量同比收缩,蒙新同比延续增产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1-3月,晋陕蒙新产量分别为2.72/1.77/3.24/1.21亿吨,基数调整后同比-18.9%/+0.1%/+2.9%/+7.6%,基数调整前同比-18.7%/-1.0%/+4.3%/+7.1%。2023年晋陕蒙新产量在全国产量占比分别为29.33%/16.48%/25.84%/9.54%,24Q1分别为24.59%/16.03%/29.33%/10.98%。安监趋严尤其是山西超产治理带来的供给收缩已逐步显现,预计后续晋陕供应收紧有望持续。

2.1.2煤炭进口:逐步趋于稳定煤炭进口趋于稳定。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1-3月中国进口煤炭1.16亿吨,同比增长13.9%,增幅较高主因上年同期基数较低;3月单月中国进口煤炭4137.9万吨,同比仅微增0.5%。2024年3月以来,因内贸煤价格走弱,进口煤价格持续倒挂,且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我们预计后续进口量或转为负增长。

2024年能源开采行业分析报告

24Q1中国自印尼、俄罗斯进口量同比下降,自澳洲、蒙古进口量同比增加。2024年1-3月 , 中 国 自 印 尼 、 俄 罗 斯 、 蒙 古 、 澳 大 利 亚 分 别 进 口5630/1841/1696/1587万吨,同比23Q1增速分别为-0.8%/-22.1%/+21.0%/+555.2%,澳大利亚同比增幅较高主因上年同期低基数影响;环比23Q4增速分别为+1.9%/-18.5%/-19.0%/-11.9%,除印尼外均显著下降。

2.2需求:火电有韧性,煤化工高增

2.2.1动力煤—火电需求稳健火电需求稳健。2023年,火电发电量增速达6.1%,高于国内GDP增速5.2%。2024年1-3月,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速6.6%,而水电和光伏发电量增速分别为2.2%和17.5%,显著低于预期。进入4月传统火电淡季和来水旺季后,水电出力有所提升,但火电发电量仍保持历史同期较高水平。据CCTD数据,4月中旬火电日均发电量146.10亿千瓦时,较2023年同期增速-4.45%,较2022年同期增速15.67%;水电日均发电量25.90亿千瓦时,较2023年同期增速28.86%,较2022年同期增速-13.08%;其他电源日均发电量42.20亿千瓦时,较2023年同期增速11.94%,较2022年同期增速37.01%。与其他电源相比,火电具备更高的稳定性且中长期仍是国内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下能源供给的绝对主力,此外未来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有望对出口需求、从而国内用能需求有拉动作用。


2.2.2动力煤—非电需求:化工高增、水泥有所拖累煤化工待投产项目丰富,拉动化工用煤需求增长。因前期政策支持、煤炭就地转化要求及企业提升产品效益的考量,当前在建拟建新型煤化工项目较多,从而拉动化工用煤需求增长。据CCTD数据,截至4月26日,2024年化工耗煤量合计1.06亿吨,同比增长11.6%。我们梳理2023年新型煤化工投产产能517万吨,2024年投产产能1065万吨,对应2024年化工品产量增量736万吨,折算标煤消耗量为3251万吨,折算Q4500/Q5500耗煤量为4137万吨/5057万吨,预计2024年全年化工耗煤有望保持高增速。


水泥市场需求不振拖累非电耗煤需求。2023年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5.9%,24Q1累计增速6.5%;2023年中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4%,24Q1累计同比降幅扩大至27.8%。基建投资为拉动水泥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的拖累,水泥市场需求不振,整体呈现低迷态势,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20.23亿吨,同比下降0.7%,而24Q1全国水泥产量3.37亿吨,同比大幅下降11.8%。水泥需求低迷拖累了非电旺季的耗煤需求,从而使得煤价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当前水泥发运率环比已略有改善,预计短期或平稳运行。


2.2.3焦煤需求:钢铁产量下降,出口带动边际变化钢铁产量同比下降,钢材出口带动边际变化。2023年,中国粗钢产量10.2亿吨,同比持平;生铁产量8.7亿吨,同比增长0.7%。24Q1因下游复工速度及力度均低于预期,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同比下降1.9%和2.9%。但与此同时,伴随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国钢材出口逐步由欧美等地区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基建等工程方面有较大的增涨空间,可以提供稳定的需求增量,2024年1-3月,中国钢材出口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7.1%/18.3%/27.8%。近期国内钢厂铁水产量和高炉开工率均稳步持续提升,展望2024年,钢材出口或贡献需求边际增量,但考虑到钢铁“平控”预期仍存,我们认为钢铁产量仍将保持平稳。但仍需关注2024年地产变化,若地产施工持续低迷且海外需求不及预期,钢铁或面临减产风险。

324Q1持仓分析:基金重仓持仓市值环比上涨

24Q1煤炭板块基金重仓持股市值与占比均环比上涨。我们主要观测24Q1煤炭板块公募基金持仓,分析的范围为公募基金中灵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的重仓股,且不含港股。据我们统计,截至24Q1,各公募基金持有煤炭股总市值为224.54亿元,较23Q4的202.65亿元增长10.8%。从占比来看,24Q1公募基金持有煤炭股总市值占基金总持股市值比重约为1.39%,较23Q4的1.19%增长0.20个百分点。基金持仓实现环比小幅增长,但整体持仓仍相对较低,后期预计仍有提升空间。我们根据煤炭板块基金重仓持股数据分析,重仓煤炭股持股总市值前五名的机构分别是万家基金、南方基金、华安基金、汇添富基金和中邮创业基金。


个股方面,主要跟踪标的整体持仓环比上升。截至24Q1,我们重点跟踪的标的基金持仓环比上升,基金重仓持股占流通股比环比上升6.11个百分点。其中加仓最多的公司为新集能源,基金重仓持股比环比上升8.49个百分点,其次为山西焦煤、中煤能源、华阳股份、兰花科创、淮北矿业、晋控煤业,基金持仓分别环比上升0.84/0.62/0.58/0.24/0.21/0.11个百分点。

4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总结

4.1营业收入:板块营收同比下滑2023年煤炭板块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9%。其中,动力煤子板块合计同比下降8%,同比涨幅最多的前三家公司分别为甘肃能化、淮河能源与新集能源;无烟煤子板块合计同比下降14%;炼焦煤子板块同比下降13%。24Q1煤炭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环比增长5%。动力煤、无烟煤、焦煤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0%、-21%、-17%,环比增速分别为11%、-16%、-9%。

2024年能源开采行业分析报告

4.2归母净利润:板块盈利同比下滑2023年板块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23%。其中,动力煤子板块合计同比下降21%,同比涨幅最多的前三家公司分别为淮河能源、电投能源、晋控煤业;无烟煤子板块合计同比下降28%;炼焦煤子板块合计同比下降29%,永泰能源、冀中能源实现同比增长。24Q1煤炭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3%,环比增长26%。受23Q1煤价高位从而基数较高影响,24Q1板块公司盈利同比下滑。分子板块来看,动力煤子板块的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环比增长30%;无烟煤合计同比下降50%,环比增长18%;炼焦煤板块同比下降54%,环比增长8%。


4.3分红:分红比例提升,股息率高,投资价值凸显2023年板块平均分红比例46.57%,平均股息率达4.3%。其中,动力煤子板块分红比例均值42.41%,同比下降1.25pct;无烟煤子板块分红比例均值50.52%,同比上升16.56pct;炼焦煤子板块分红比例均值51.32%,同比下降0.85pct。以2024年5月8日收盘价计算,煤炭板块2023年度平均股息率4.3%,同比2022年下降3.2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煤子板块下降3.4个百分点至3.3%,无烟煤子板块下降1.4个百分点至6.3%,炼焦煤子板块下降3.4个百分点至4.3%。2023年度分红比例超过60%的公司有六家,由高到低依次为盘江股份、中国神华、山西焦煤、平煤股份、陕西煤业、潞安环能;股息率排名前十的公司为冀中能源、山西焦煤、华阳股份、潞安环能、平煤股份、恒源煤电、兖矿能源、中国神华、陕西煤业、淮北矿业。


4.4费用分析:期间费用及费率下降2023年煤炭板块期间费用同比下降1%,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煤子板块期间费用同比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2pct,上海能源期间费用及费率同比降幅最大;无烟煤子板块期间费用同比增长4%,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2pct,兰花科创期间费用及费率同比降幅最大;炼焦煤子板块期间费用同比下降2%,期间费用率同比降低4.3pct,盘江股份期间费用同比降幅最大,淮北矿业费率下降最大。


24Q1煤炭板块期间费用同比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其中,动力煤子板块期间费用同比上升2%,期间费率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上海能源期间费用同比降幅最大,晋控煤业费率下降最大;无烟煤子板块期间费用同比上升3%,期间费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兰花科创期间费用同比降幅最大,昊华能源费率下降最大;炼焦煤子板块期间费用合计同比下降3%,期间费率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盘江股份期间费用同比降幅最大,淮北矿业费率下降最大。

4.5现金流分析:经营性净流入下降,投融资现金流改善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方面,2023年板块经营性现金流呈现净流入,主因煤价中枢下移同比有所下降。2023年板块经营性净现金流实现2874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动力煤子板块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2188亿元,同比下降30%;无烟煤子板块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133亿元,同比下降33%;炼焦煤子板块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553亿元,同比下降43%。


投资性现金流方面,2023年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规模减小。2023年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实现-1361亿元,净流出量同比下降25%。其中,动力煤子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实现-1004亿元,净流出量同比下降30%;无烟煤子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实现-97亿元,净流出量同比增长35%;炼焦煤子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实现-260亿元,净流出量同比下降14%。筹资性现金流方面,2023年煤炭板块筹资性现金流净流出同比基本持平。2023年板块筹资性净现金流实现-2474亿元,净流出量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动力煤子板块筹资性净现金流实现-2063亿元,净流出量同比增长4%;无烟煤子板块筹资性净现金流实现-72亿元,净流出量同比下降1%;炼焦煤子板块筹资性净现金流实现-339亿元,净流出量同比下降19%。


2024年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方面,24Q1板块经营性现金流呈现净流入,因23Q1煤价高位同比有所下降。24Q1板块经营性净现金流实现545亿元,同比下降33%。其中,动力煤子板块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500亿元,同比下降24%;无烟煤子板块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14亿元,同比下降57%;炼焦煤子板块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30亿元,同比下降76%。投资性现金流方面,24Q1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规模扩大。24Q1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实现-451亿元,净流出量同比增长49%。


其中,动力煤子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实现-348亿元,净流出量同比增长41%;无烟煤子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实现-17亿元,净流出量同比增长60%;炼焦煤子板块投资性净现金流实现-86亿元,净流出量同比增长90%。筹资性现金流方面,24Q1煤炭板块筹资性现金流较上年同期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24Q1板块筹资性净现金流实现98亿元,同比由净流出转为净流入。其中,动力煤子板块筹资性净现金流实现45亿元;无烟煤子板块筹资性净现金流实现19亿元;炼焦煤子板块筹资性净现金流实现35亿元,净流入量同比下降16%。

4.6资产负债率:资本结构持续改善板块资本结构持续改善,2023年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24Q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2023年煤炭板块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动力煤板块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41.9%,负债水平为子板块中最低;无烟煤板块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至52.1%,炼焦煤板块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至51.9%。24Q1煤炭板块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延续下降趋势,其中,动力煤板块资产负债率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至40.8%,负债水平为子板块中最低;无烟煤板块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至50.8%,炼焦煤板块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50.0%。


4.7ROE:随销售净利率有所下降2023年,中信煤炭板块ROE同比下降6.95个百分点至14.82%,其中权益乘数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0.10个百分点至0.53%,销售净利润率下降2.94个百分点至15.84%。24Q1,中信煤炭板块ROE同比下降1.85个百分点至3.19%,其中权益乘数同比上升0.12个百分点,资产周转率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至0.13%,销售净利润率同比下降4.38个百分点至14.83%。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骨科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2024-06-15
下一篇

2024年食品饮料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