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商贸社服行业复苏趋势分析
一、社会服务行业: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整体情况概述
截至2024年4月30日,行业所有公司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全部披露。按照申万社会服务分类:体育II、本地生活服务II、专业服务、酒店餐饮、旅游及景区、教育、免税(2021年免税被纳入SW商贸零售板块,为保持和过往分类一致性,将免税纳入社会服务板块),行业整体情况如下。
(一)2023年社会服务行业整体情况
2023年SW社会服务行业实现营收2364.3亿元,yoy+55.2%,约恢复至2019年收入水平的131%;实现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yoy+221.1%;综合毛利率yoy+0.3pct至27.7%;期间费用率15.9%,yoy-4.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yoy-0.1pct至8.4%,管理费用率yoy-3.0pct至7.1%,财务费用率yoy-1.0pct至0.4%;归母净利率yoy+2.7pct至5.2%。
分季度看,社会服务行业23Q1-Q4分别实现收入466.6/659.8/601.7/636.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7%/+98.9%/+52.6%/+52.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3.3/47.3/53.4/-10.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7.8%/+345.4%/+103.2%/+4.5%。收入、利润端均受益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速表现较好。
按照重点公司看,中国中免、锦江酒店、首旅酒店、中青旅、科锐国际、外服控股、中公教育七大公司营收合计1316.4亿元,yoy+24.7%,占比社会服务板块55.7%;归母净利润92.8亿元(其中中国中免归母净利润67.1亿元),yoy+33.5%。分板块看,免税板块(即中国中免)各项占比最大,营收占比为28.6%,归母净利润占比54.3%。人力资源服务板块(科锐国际、外服控股、北京城乡)2023年实现营收672.5亿元,占比28.4%,yoy+177.4%,归母净利润13.3亿元,yoy+114.6%;六家酒店公司(锦江、首旅、金陵、君亭、华天、西安)2023年实现营收260.3亿元,占比11.0%,yoy+39.0%,归母净利润16.1亿元,yoy+283.6%。
(二)2024年一季度社会服务行业整体情况
2024Q1社会服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96.2亿元,yoy+27.8%,归母净利润37.5亿元,yoy+12.6%,归母净利率yoy-0.8pct至6.3%。分板块看,旅游综合、人力资源服务和体育III收入增幅位居前三(合计贡献收入超3成,贡献利润超1成),分别为yoy+213.3%/+158.3%/+117.2%,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yoy+281.2%/+139.7%/+189.9%,业绩改善可观;免税板块,中国中免Q1实现营业收入188.1亿元,yoy-9.4%,实现归母净利润23.1亿元,yoy+0.2%。
(三)具体板块情况
1、酒店:经营分化,24年关注价格波动23年酒店公司RevPAR和经营有所分化,24Q1开始入住率和价格均存在压力,主要表现在商旅需求恢复不足。全年维度看,23年锦江、首旅-不含轻管理、华住、亚朵RevPAR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6.3%、106.5%、122.2%、114.4%,其中入住率分别较19年-8.3、-10.8、-3.3、+4.4pct,ADR分别较19年+19.6%、+23.2%、+27.8%、+7.9%。24年一季度根据锦江和首旅数据来看,RevPAR同比持平附近,小幅波动。
供给端各家公司持续新开门店,23年锦江、首旅、华住、亚朵分别新开酒店1407、1203、1641、289家酒店,分别占比2023年底酒店数量的12.6%、19.2%、17.7%、23.9%。24年锦江、首旅、华住、亚朵计划新开1200、1200~1400、1800、360家酒店。
收入体量上,华住和亚朵明显提升,锦江和首旅因直营门店收缩,收入体量较2019年略有收缩,2023年锦江、首旅、华住、亚朵净利润分别10.0、8.0、40.9、7.4亿元,净利率分别6.9%、10.3%、18.7%、15.8%,较2019年分别-0.4、-0.4、+2.9、+11.7pct。
锦江酒店:海外有所拖累,关注改革成效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46.5亿元,同比增长29.5%;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691%;扣非归母净利润7.7亿元(22年亏损2.1亿元),归母净利率6.8%,同比+5.7pct。24Q1公司实现营收32.1亿元,同比+6.8%;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34.6%;扣非归母净利润6232万元,同比-31%。酒店业务境内回暖,海外亏损拖累利润。23年公司大陆境内/境外实现酒店收入101.0亿元/42.9亿元,同比增长33.0%/23.4%,分别占酒店营收7成和3成;境内外归母净利润分别盈利11.8亿元/亏损5350万欧元,海外由于欧元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上涨明显,导致财务成本压力较大,亏损加剧。为降低资产负债率,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向海外全资子公司海路投资增资3亿欧元。
23Q4国内有限服务酒店RevPAR增速回落,24Q1RevPAR同比下滑。23年公司境内有限服务酒店全年RevPAR较19年增长6.3%,OCC较19年相差-8.3pct,ADR较19年增长19.6%,价格驱动因素占主导。Q1~Q4公司境内有限服务酒店RevPAR分别恢复至19年同期的102.6%、109.3%、112.6%、100.2%。分价格带来看,公司中端和经济型酒店23年分别恢复至19年同期的94.6%、94.9%。24Q1锦江有限服务酒店RevPAR同比-1.55%,OCC同比-1.74pct,ADR同比+1.3%。23年公司合计新开1407家酒店,开业退出518家(减少75家有限服务直营酒店),净增888家(全服务酒店60家+有限服务酒店828家)。截至23年底,公司合计开业12448家酒店,pipeline酒店数4207家。24年公司计划新开1200家门店,新签约2500家门店,进一步扩充门店网络。24年公司计划实现营收154-160亿元,同比增长5-9%,境内外营收增速分别6-10%、1-5%,相对稳健。
2、旅游:自然景区快速修复,分红率有所提升据文旅部数据,23年五一至24年五一期间,旅游人次持续增长,旅游收入修复慢于人次修复,客单价较2019年恢复度介于84%~101%之间。
2023年和24Q1以名山大川为代表的自然景区客流恢复领先。2023年三特索道、长白山、九华旅游、黄山旅游、天目湖、丽江股份、峨眉山A归母净利润分别较2019年增长1018%、83%、49%、24%、19%、12%、1%;24Q1长白山、宋城演艺、岭南控股、众信旅游、三特索道归母净利润分别较23Q1增长359%、317%、177%、175%、18%。大多景区公司为国有资产,23年报部分景区公司开始关注投资者回报,提升分红比例,且旅游休闲服务具备韧性,山岳门票/索道资产短期内不受价格影响,以客流增长带动为主,现金流优异下分红率提升有望提升板块投资价值。
3、餐饮:同店恢复略慢,客单继续承压社会零售数据来看,2023年餐饮行业收入达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高于整体社零消费大盘(大盘增速7.2%)。24开年之后餐饮整体表现仍好于大盘,24年1~3月餐饮收入13445亿元,同比+10.8%,商品零售106882亿元,同比+4.0%。港股主要餐饮上市公司包括海底捞,百胜中国,达势股份,海伦司,九毛九,奈雪的茶,呷哺呷哺等,A股包括同庆楼,西安饮食,全聚德等上市公司。以港股上市公司为例,选取八家上市公司数据做对比,23年收入合计为746.91亿元,同比19年增长54.7%,同比21年增长7.4%。23年八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58.73亿元,同比19年增长73%。
从各家上市公司表现来看,直营为主的餐饮品牌中,海底捞仍是盈利能力恢复最好的品牌,19年净利率9%,23年实现11%净利率,其他公司在疫情期间通过降本增效/加大供应链投入/人力组织架构调整/租金重谈等方式,净利率相比19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餐饮主要关注客流恢复度和ASP是否能撑住,从23年ASP变化来看,随着消费需求变化/线上占比提升/线上折扣和促销力度加大,各品牌ASP均有不同程度下滑:海底捞:优惠活动增加,客单有所下滑,23H1平均客单价为103元,23全年客单价为99.1元,一线城市105.7元(去年同期114.2元),二线城市98.3元(去年同期104.3元),三线城市92.8元(去年同期97.9元),港澳台202.8元(去年同期197.4元)。九毛九:太二客单价下降2元至75元(23H1为75元),九毛九客单价上升3元至58元(23H1为59元),怂火锅客单价下降15元至113元。百胜中国:KFC/必胜客同店同比+3%/+6%,但是客单价分别同比-11%/-8%,客流量分别+16%/+15%,同店增长主要由客流量增长贡献。奈雪的茶:23年直营门店平均客单价29.6 元,22年同期为34.3元,23年单店每日订单量344.3 单,同比-1.1%。
保持平稳开店或采用轻资产模式拓店,海底捞/九毛九/奈雪等直营为主的品牌都开始开放加盟,海底捞23年仍然保持着少而精的开店节奏,全年新开9家店,26家前期关停店恢复营业,同时关闭32家表现不佳门店,截至2023年末,公司共经营1374家海底捞餐厅(23H1为1382家)。九毛九23年新开180家门店,包括134家太二,35家怂火锅,4家九毛九西北菜,6家赖美丽烤鱼和1家赏鲜悦木餐厅,年末共有726家门店。九毛九24年2月孵化了“山外面”酸汤火锅,以更轻简的模型开启加盟合作模式。达美乐2023年净新增门店180家,新进驻13个城市;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大陆29个城市直营768家门店,其中北京及上海351家,新增长市场417家门店。百胜中国2023 年净增1697 家门店,期末门店总数14644 家(KFC/必胜客分别为10296/3312 家),2023 年净新增门店数超出1400-1600 家的目标。奈雪的茶23年净新增直营门店506 家,其中一类茶饮店新增334 家,二类茶饮店新增172 家,截至2023 年末,公司第一类茶饮店数目共1230 家,第二类茶饮店数目共344 家。
各品牌原材料/人力/租金费用率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海底捞食材成本占比-0.7pct至40.9%;员工成本占比-1.5pct至31.5%;租金占比保持不变,为0.9%;折摊占比-3.6pct至7.1%。九毛九食材成本-0.3pct至35.8%,员工成本占比-2.5pct至25.8%,使用权资产折旧-2pct至8.1%,可变租金项+0.2pct为2.3%。达美乐23年门店层面的经营利润率为13.8%(+3.7pct),23H1为13.5%,23H2为13.9%,原材料成本占比为27.4%(+0.2pct),员工成本占比为38.6%(-0.2pct),租金成本占比为10.1%(-0.6pct),折旧摊销占比为5.2%(-0.8pct)。百胜中国23 年全年食品及包装物占餐厅收入比例为31%,同比-0.1pcts;薪金及雇员福利占餐厅收入比例为26.2%,同比基本持平;物业租金及其他经营开支占餐厅收入比例为26.5%,同比-2.1pcts。海伦司23年原材料成本占比29.8%(-6.3pct),人工费用占比为24.7%(扣除22年股份支付之后同比-7.4%),租金加折摊费用率为16.5%(-16.5pct)。24Q1从已披露数据的公司来看,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整体同店恢复略慢,客单继续承压,百胜中国Q1 公司整体同店销售额为去年同期97%,KFC同店销售额同比去年-2%(交易量+4%,客单价-6%),必胜客同店销售额同比去年-5%(交易量+8%,客单价-12%),KFC餐厅利润率达到19.3%(-2.9pct),必胜客餐厅利润率为12.5%(-1.7pct),主要由于高性价比产品+工资成本上涨。太二/怂火锅/九毛九一季度翻台为3.9/3.0/3.0,同店同比-13.9%/34.8%/4.1%。
4、免税:中国中免分红比例提升,24Q1盈利能力改善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75.4亿元,同比增长24.1%,归母净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33.5%,扣非归母净利润66.5亿元,同比增长35.7%;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1.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1.3亿元,EPS(基本)3.3元/股,加权平均ROE约13.1%。毛利率31.8%,净利率10.8%,分别同比+3.4、-0.6pct。公司拟每股派息1.6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4.1亿元,分红比例50.85%,较此前30%+分红率有明显提升。24Q1公司营收188.1亿元,同比-9.45%,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0.33%。毛利率32.7%,归母净利率12.3%,分别+3.95、+1.20pct,盈利能力改善。2023年公司海南地区实现营收396.5亿元,同比增长14.3%,毛利率25.8%,同比+0.3pct,相对稳定。其中三亚市内免税店营收同比-6.2%至283.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3.6%至26.5亿元,归母净利率+0.9pct至9.3%,主要系线下占比提升影响。
海免收入下滑12.8%至49.2亿元,归母净利润2.0亿元,归母净利率-2.1pct至4.0%,或主要系代购及新海港分流影响。新海港23年首个运营年度营收68.4亿元,净利润0.33亿元实现盈利。上海地区(日上上海)客流回暖下营收178.2亿元,同比增长26.0%,毛利率23.8%,同比+0.9pct,归母净利润2.6亿元,归母净利率1.44%,同比-3.0pct,23年底公司公告将自23年12月1日执行新租金合同,扣点率有所降低,预计24年在国际客流进一步回暖下带来增量。按免税和有税分,2023年公司实现免税商品收入442.3亿元,同比增长69.9%,占比收入65.5%,毛利率39.5%,同比微增0.1pct,有税商品收入223.4亿元,同比下滑20.1%,占比收入33.1%,毛利率15.3%,同比下滑2.2pct。费用率端,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9%、3.3%、-1.3%,分别同比+6.5、-0.8、-1.7pct,销售费用率上行主要系23年租赁费用增长至42.7亿元。
5、人力资源服务:顺周期明显,估值低位关注同环比修复宏观弱周期,23年业绩兑现度较低,公司估值下修至相对低位。科锐国际:宏观影响较大,24年企稳回暖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97.78亿元,同比增长7.55%,归母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滑31.05%,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滑43.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5亿元,同比下滑48.18%。24Q1公司实现营收26.39亿元,同比增长10.3%,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增长22.07%。2023年公司灵活用工业务实现营收89.77亿元,同比增长11.7%,收入占比达到91.81%,同比提升3.5pct;毛利率6.24%,同比下滑1.18pct。23年累计派出38.34万人次,截至23年底在册岗位外包员工3.55万人,其中技术研发岗位时点在职人数占比为61.57%,较22年底提升6.88pct,体现公司持续布局IT/工业/医药研发等岗位。公司招聘类业务受宏观环境影响同比有所下滑,其中中高端人才访寻和招聘流程外包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滑37.83%、38.41%,毛利率为26.58%、13.59%,分别下滑10.27%、9.72pct,对公司利润影响相对较大。北京人力:置入资产稳健,分红率50%23年公司实现收入383.12亿元,同比增长18.47%;归母净利润5.48亿元,同比增长32.24%;扣非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228.41%。拟派发现金红利约2.74亿元(含税),分红率50%。24Q1公司实现收入105.50亿元,同比增长12.87%;实现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滑18.92%;扣非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716.31%,24Q1主要受政府补贴影响导致净利润有所下滑。
2023年置入资产北京外企实现营收381.57亿元,同比增长19.78%,归母净利润8.25亿元,同比增长12.78%,扣非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14.33%,置入资产相对稳健。分板块来看,业务外包、人事管理、薪酬福利、招聘及灵活用工收入分别同比+23.59%、-3.72%,+2.95%、+3.36%。2023年和24Q1公司毛利率同分别6.9%、6.3%,分别同比下滑1.0、0.9pct,主要系低毛利率的业务外包占比提升导致。
二、商贸零售行业: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整体情况概述
按照申万商贸零售分类:贸易II、一般零售、专业连锁II、互联网电商、旅游零售II(2021年旅游零售II,即免税被纳入SW商贸零售板块,为保持和过往分类一致性,将免税纳入社会服务板块),行业整体情况如下。
(一)2023年商贸零售行业整体情况
2023年SW商贸零售行业实现营收12983.5亿元,yoy+2.3%;实现归母净利润155.6亿元,yoy+7.7%;综合毛利率yoy-0.1pct至13.3%;期间费用率10.5%,yoy-0.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yoy-0.2pct至6.5%,管理费用率yoy-0.2pct至2.7%,财务费用率yoy-0.1pct至1.3%;归母净利率yoy+0.1pct至1.2%。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