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汽车行业报告:销量增长与海外布局双驱动

商用车板块超额收益明显,汽车板块估值仍处于较低分位点

申万汽车跑输沪深300指数3.2pct,商用车板块超额收益明显•自年初至2024年5月10日,申万汽车板块涨幅5.1%,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8.3%,申万汽车板块跑输3.2pct。细分行业中,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板块涨跌幅分别为+9.3%/+23.7%/+0.9%/-17.4%。商用车板块超额收益明显,主要系国内景气度回升叠加海外需求高企,板块销量持续向上。乘用车板块阶段性超额收益明显,3月中旬后由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价格战频繁以及中央补贴预期,消费者观望情绪较强,终端销售数据影响市场情绪。


汽车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分位点•截至2024年5月10日,申万汽车板块PE(TTM)24.0倍,相较于年初的25.1倍下跌,位于近5年的23.6%分位点,近3年的3.3%分位点,汽车板块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分行业来看,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板块PE(TTM)分别为24.6/35.5/21.9/74.2倍,分别位于近3年的22.5%/24.5%/0.7%/96.7%分位点。

销量向上规模效应明显,高端化&出海提升盈利能力

销量向上规模效应明显,高端化&出海提升盈利能力•2024Q1乘用车销量同比+13.2%,“以旧换新”补贴落地托底大盘•2024Q1我国乘用车零售销量483.2万辆,同比+13.2%,在2023年同期购置税优惠&新能源国补政策退坡作用的低基数的下实现较高同比增速。乘用车出口销量110.8万辆,同比+34.2%,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增速。展望后市,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补贴于4月26日正式落地,有望刺激100-200万辆乘用车销量增量,2024年乘用车市场总销量增长确定性较强。

2024汽车行业报告:销量增长与海外布局双驱动

新能源渗透率上行趋势不改,混动车型占比持续提升•2024Q1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76.5万辆,同比+34.1%,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6.5%,同比+5.7pct,环比-3.1pct,其中环比下降主要系受北方低温和春节长途旅行影响,一季度为新能源乘用车传统淡季。分月份来看,3月新能源渗透率达42%,创历史新高的同时远高于1-2月的33.6%,逐步回归正常上行区间。•插混车型有效缓解消费者补能焦虑,销量持续走高,2024Q1插混车型零售销量实现73.9万辆,同比+75%,占全部新能源车型销量的比例达41.9%,同比+9.8pct。插混车型已经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价格战成为2024Q1乘用车市场主旋律,价格企稳+优质供给有望推动新能源销量高增•2024Q1延续2023年价格战趋势,乘用车市场平均价格折扣率持续维持高位。2024年3月平均价格折扣率17.2%,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2万元/辆左右。分能源类型来看,传统能源乘用车平均价格折扣率19.9%,平均价格20.3万元,同比下降0.5万元/辆左右,环比提升2.4万元/辆左右;新能源乘用车平均价格折扣率13.8%,平均价格17.9万元,同/环比下降1.7/0.1万元左右。•新能源乘用车动力、座舱和智能化配置等领域产品力均优于传统燃油车且均价不断下探。随着汽车“以旧换新”中央补贴的发放和汽车企业一轮降价基本完成,后续新能源乘用车价格企稳,消费者观望情绪消解,叠加北京车展结束后优质新品集中上市,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持续走高。


销量高企推动营收增长,规模效应增厚利润•营收端,2023Q4/2024Q1乘用车板块实现营收5656/4093亿元,同比+12.9%/+8.9%,主要系自主车企销量放量推动营收持续增长,同时带动乘用车板块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利润端,2023Q4乘用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2024Q1乘用车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2.7%,其中2023Q4/2024Q1毛利率同比+0.7pct/+1.7pct,主要系销量提升下规模效应凸显;2023Q4/2024Q1乘用车板块期间费用率同比+1.0/+1.9pct,主要系价格战影响下销售费用率走高以及各主机厂为保持产品竞争力,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高端化&出海推动长城汽车&赛力斯单车均价逆势上行•乘用车板块各公司营收增速分化,赛力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和比亚迪等自主车企在销量放量的推动下均实现营收正增长,其中赛力斯2024Q1营收同比+422%。上汽集团和广汽集团收销量同比下滑,营收同比增速转负,整体来看,自主车企表现明显优于合资车企。•受2023年及2024Q1价格战影响,多数车企单车均价下行。赛力斯和长城汽车单车均价逆势逐季提升,其中赛力斯主要受益于高端的M7和M9系列车型放量,长城汽车则受益于高端化的坦克、WEY车型以及高ASP的出口车型放量。


销量提升下规模效应推动车企毛利率改善•随着销量逐步提升,乘用车板块各公司2023Q4-2024Q1毛利率改善情况明显。其中,理想汽车2023年各季度毛利率随着销量环比提升而逐季改善,2024Q4毛利率达23.5%,较Q1提升3.1pct。比亚迪2024Q1在单车均价同比-8.3%的情况下毛利率同比+4.0pct,主要系销量放量下规模效应强化盈利能力韧性。赛力斯2024Q1毛利率同比+12.6%,主要系高ASP高毛利车型放量叠加规模效应。长安汽车销量2024Q1毛利率下行明显主要系Q1价格战下车型折扣力度较大,单车均价下行明显。

2024汽车行业报告:销量增长与海外布局双驱动

价格战下多数车企销售费用率提升明显•乘用车板块各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化明显,比亚迪/广汽集团/江淮汽车/长安汽车2024Q1期间费用率同比+4.9%/+3.7%/+0.1%/+1.5%,其中比亚迪主要系销售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拉动,其他公司主要系销售费用投入提升。•赛力斯/长城汽车/上汽集团2024Q1期间费用率同比-11.4%/-2.9%/-0.04%,其中赛力斯主要系营收快速增长摊薄费用,长城汽车、上汽集团降本控费效果显著,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压降明显。


乘用车业绩分化明显,出口&高端化有望提升盈利能力•乘用车板块各公司2024Q1业绩分化明显。从单车盈利来看,2024Q1赛力斯单车盈利同比+1.7万元/辆,主要系问界M7、M9等高端车型放量;长城汽车单车盈利同比+1.1万元/辆,主要系坦克等高端车型&出口高ASP车型放量。•比亚迪作为头部车企销量放量,规模效应明显,盈利韧性较强,2024Q1单车盈利在价格战下同比略降0.03万元/辆。长安汽车则受价格战影响,2024Q1单车盈利下降0.3万元/辆。•新势力方面,理想规模效应显著,2023Q4单车盈利达4.3万元/辆。小鹏汽车在平台化研发与优秀的费用控制作用下,2023Q4同比减亏8.4万元/辆。


乘用车出口销量高增,海外布局有望进一步增厚业绩•在各自主车企海外渠道和产能逐步落地的推动下,乘用车板块各公司海外收入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23年长城汽车/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赛力斯/长安汽车/广汽集团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30.7%/26.6%/18.6%/15.0%/13.9%/13.6%/4.3%。从销量来看,除上汽集团外,各自主车企出口销量同比增速表现亮眼,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2024Q1出口销量同比+152.8%/+80.1%/+78.5%/+66.3%。•展望2024Q2,国内方面,以旧换新补贴落地,终端销售价格企稳,乘用车销量Q2增长确定性较强,自主车企中低端车型竞争力强,有望直接受益;出海方面,自主车企产品力领先+海外产能、渠道逐步落地,出口销量有望持续高增。规模效应叠加出口占比提升,乘用车板块单车盈利有望实现环比修复。

国内外复苏共振拉动营收高增,规模效应注入业绩弹性

大中型客车销量同比高增,出口销量维持高位•国内方面,2024Q1我国客车市场实现销量12.4万辆,同比+24.2%,其中大中型客车实现销量2.1万辆,同比+82.7%,下游旅游业和公交车替换需求推动下销量复苏明显;新能源客车实现销量2.3万辆,同比+80.7%。•出口方面,2024Q1出口大中型客车9169辆,同比+73.8%,持续维持高位。其中座位客车/公交车实现出口量4680/4489辆,同比+59.8%/+91.3%。


营收端,2023Q4客车板块实现营收161.8亿元,同比-18.5%,主要系大中型客车2023Q4销量同比下滑。利润端,受销量下滑影响,2023Q4客车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84.4%。其中客车板块实现毛利率23.8%,主要系龙头企业宇通客车在规模效应作用下毛利率同比+5.9%/环比+8.8%至31.9%;期间费用率环比略增0.3pct。•营收端,2024Q1客车板块实现营收130.1亿元,在销量拉动下同比大增54.8%。利润端,客车板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其中毛利率同比+2.6pct,期间费用率在营收摊薄作用下同比-4.6pct。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5.7亿元,同比/环比+36.3/+30.3亿元,经营情况大幅改善。


营收同比增减与销量变化基本保持一致,销量同比下滑影响下,2023Q4宇通客车/金龙汽车/中通客车营收同比-6.8%/-31.0%/-39.1%;安凯客车包含轻型客车的总销量同比逆势增长52.2%,拉动营收同比+46.9%;亚星客车单车均价同比+23.8%,抵消销量同比下滑的负面影响,2023Q4营收同比+3.4%。•2024Q1行业整体销量复苏明显,拉动客车板块各公司营收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亚星客车由于基期数值较低,2024Q1营收同比+264%。单车均价方面,宇通客车/亚星客车在出口增速高于国内、高ASP的出口车型销量占比提升的影响下分别同比+6.2%/28.2%。


毛利率端,客车板块2023Q4毛利率基本实现同比改善,头部宇通客车/金龙汽车毛利率同比+5.9pct/+5.5pct;中小车企中通客车/亚星客车改善明显,毛利率同比+12.5pct/+6.7pct。2024Q1延续2023年毛利率改善趋势,除中通客车外均实现毛利率同比正增长,宇通客车/金龙客车/安凯客车/亚星客车毛利率同比+3.4pct/+1.7pct/+1.1pct/+6.8pct。•费用端,2023Q4宇通客车/安凯客车期间费用率同比-7.5pct/-7.5pct,其他车企期间费用率均上行。2024Q1客车板块费用摊薄效应逐步从头部扩展至其他车企,2024Q1客车板块各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基本实现向下改善。


2023Q4-2024Q1客车板块各公司盈利修复明显,头部宇通客车单车盈利环比逐季改善,2024Q1单车盈利8.5万元/辆,同比+5.8万元/辆,主要系销量放量下规模效应明显+出口保持高增速增厚业绩。其他客车板块公司中,金龙汽车/中通客车单车盈利同比略增0.03/0.01万元/辆;小型车企在规模效应下释放业绩弹性,安凯客车单车盈利同比+6.4万元/辆,实现扭亏为盈,亚星客车单车盈利同比+8.8万元/辆,大幅减亏。•在海外车型较高售价的拉动下,客车板块各公司2023年海外销售毛利率普遍高于国内。展望2024Q2,海外景气度有望持续,客车出口量有望保持高增速,贡献销量增量+提升盈利能力,客车板块各公司有望进一步释放业绩弹性。

燃气重卡销量维持高增速,2024Q1板块盈利能力提升

重卡景气度复苏,天然气重卡渗透率上行•2023年我国重卡实现销量91.1万辆,同比+35.6%,在国内市场复苏叠加海外需求高企的拉动下,重卡销量复苏明显。2024Q1实现销量27.3万辆,同比+12.9%,环比+33.4%,延续复苏态势。随着大规模设备以旧换新政策逐步落地,存量重卡淘汰加速,2024年重卡销量增长确定性较强。•结构上来看,在油气价差维持、天然气重卡产品供给逐步丰富的推动下,天然气重卡销量持续走高。2023年天然气重卡实现销量15.2万辆,同比+360.5%,2024Q1天然气重卡实现销量4.5万辆,同比+135.2%。

2024汽车行业报告:销量增长与海外布局双驱动

营收端,2023Q4重卡行业实现营收993.4亿元,同比+30.6%,基本与销量增速保持一致。利润端同步增长,2023Q4重卡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30.4%,其中毛利率同比+1.5pct,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同比-1.3pct,主要系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同比-0.9pct/-1.0pct,营收增长的摊薄作用明显。•营收端,2024Q1重卡行业实现营收1048.1亿元,同比+6.7%,营收同比增速有所放缓。利润端,2024Q1重卡行业实现归母净利润35.6亿元,同比+22.1%,其中毛利率同比+1.4pct,期间费用率同比+0.3pct。


营收端,2023Q4重卡板块各公司营收基本同比实现增长,2024Q1营收增速分化,潍柴动力/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在销量增长的拉动下营收同比+6%/+35%/+24%,福田汽车/中集车辆营收同比-14%/-22%。•利润端,2023Q4-2024Q1重卡板块大多公司实现业绩改善,其中潍柴动力2023Q4/20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57.7%/+40.1%,主要系规模效益拉动毛利率同比改善;中国重汽2023Q4实现扭亏为盈,毛利率同比+3.5pct,期间费用率-2.1pct;一汽解放2024Q1业绩同比大增174%,主要系规模效应拉动毛利率提升并摊薄费用。•展望2024Q2,海外空间广阔+燃气重卡渗透率持续走高+设备以旧换新拉动国内需求,重卡销量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终端放量拉动业绩高增,海外&新品布局打开成长空间

营收端,2023Q4汽车零部件板块实现营收3473.2亿元,同比+14.5%,主要系下游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长强劲。利润端,在规模效应和2022年同期低基数的作用下,汽车零部件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137.5亿元,同比+197%。其中毛利率改善明显,同比+2.0pct,期间费用率基本持平,同比略增0.1pct。•营收端,在下游景气度维持高位的拉动下,2024Q1汽车零部件板块实现营收3133.9亿元,同比+10.9%。利润端,其汽车零部件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189.8亿元,同比+50.1%,业绩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或系规模效应降本+原材料降价。2024Q1汽车零部件板块毛利率同比+1.7pct,期间费用率同比-0.13pct。


终端销量高增+新产品放量+海外业务增量成为汽零公司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因素•2023Q4/2024Q1汽车零部件板块多数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驱动因素主要系配套自主车企销量高增、新产品放量和海外业务增量。•德赛西威2023Q4/20204Q1营收增速同比+54.2%/+41.8%,主要原因是理想、奇瑞和吉利等销量高增、车身域控制器、HUD等新产品放量和海外业务增长;新泉股份2023Q4/20204Q1营收增速同比+46.2%/+40.2%,主要原因是特斯拉、吉利和理想等销量高增以及外饰件新业务增长;隆盛科技2023Q4/20204Q1营收增速同比+87.7%/+66.8%,主要原因是EGR业务新增配套赛力斯、比亚迪和吉利等主机厂以及新品天然气喷射系统放量。


多数汽零公司业绩改善,规模效应助力降本控费•汽车零部件板块多数公司2023Q4&20204Q1业绩同比改善明显,其中无锡振华2023Q4/20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206%/+104%,主要系规模效应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行带来的毛利率提升;隆盛科技2023Q4/20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487%/+30.2%,业绩改善主要原因是营收增长对费用有效摊薄;科博达2023Q4/20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73.4%/+66.2%,主要系费用控制优秀以及2024Q1毛利率改善明显。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拓普集团投资前景分析

2024-05-29
下一篇

2024金融工程报告:构建超越股息率的股东回报指标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