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子行业周报:AI技术新篇章与华为开发者大会前瞻
1、股票组合及其变化
1.1、本周重点推荐及推荐组
1)苹果WWDC2024开启AI新篇章:携手OpenAI,iOS将搭载ChatGPT美东时间6月10日周一,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拉开帷幕。苹果推出全新的AI系统,集成到iOS、iPadOS和macOS中,提供情景驱动通知、写作改进、图像生成等功能。Siri获得Apple Intelligence支持,将通过文本使用,实时纠正用户陈述,并提供新外观。Siri将能回答关于苹果设备使用的数千个问题,实现App内和跨App操作。苹果宣布与OpenAI合作,将ChatGPT整合到iOS 18、iPadOS 18和新版macOS中,Siri在需要时可接入ChatGPT提供建议。Vision Pro更新操作系统,新增空间视频编辑、超宽显示屏支持,手势驱动控件,新增旅行模式支持火车。iOS 18系统新增自定义主屏幕、通过卫星发送消息、钱包App新增Tap to Cash功能、照片App大改、支持RCS短信。iPadOS 18系统首次引入原生计算器App,结合Apple Pencil实现数学笔记功能,界面改进包括浮动标签栏和自动侧边栏。macOS Sequoia系统允许Mac查看和控制iPhone,Safari新增AI驱动的高亮显示功能,推出新的密码管理App Passwords。
watchOS 11系统新增训练模式、自定义摘要选项卡、Vitals App更新、调整运动圆环等健康相关功能。tvOS更新Insight功能提供播放内容信息,改进字幕和音频增强功能,支持21 x 9投影仪。用户体验改进包括增强App锁定功能,控制联系人访问特定App,以及邮件App Mail升级分类功能,提供摘要电邮,便于快速扫描信息。此外,允许用户创建个性化Genmoji自定义表情符,AirPods新增头部动作接听或拒听电话功能等。WWDC 2024的公告充分展示了苹果在软件创新方面的实力和对未来科技趋势的敏锐洞察。这些更新不仅将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使用体验,还将进一步推动苹果生态系统的繁荣和发展。果链中,建议关注:1)整机组装:立讯精密;2)充电头代工:领益智造;3)PCB:鹏鼎控股、东山精密;4)摄像头模组:高伟电子;5)电池模块方面:德赛电池、欣旺达、珠海冠宇、信维通信;6)背板玻璃:蓝思科技;7)模组组装线:赛腾股份;8)散热:中石科技、思泉新材;9)流体设备:安达智能。10)Wi-Fi 模组SiP:环旭电子;11)金属机壳、结构组件:长盈精密。(2)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预告:分享HarmonyOS NEXT成果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即将于6月21日至23日在深圳举办。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是分享HarmonyOS NEXT创新成果,HarmonyOS NEXT将在此次大会上正式开启Beta测试。HarmonyOS NEXT,也被称之为鸿蒙星河版,寓意着汇聚星光成璀璨星河。
该系统底座全线自研,并去掉了传统的Linux内核以及AOSP(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等代码,仅支持鸿蒙内核和鸿蒙系统的应用生态建设。目前,已有超过4000个原生应用加入鸿蒙生态,按照官方规划,在年底将实现5000+原生应用开发,并最终达成50万+原生应用的目标。关于鸿蒙生态系统的发展情况,目前TOP5000的应用已经有4000多个加入了鸿蒙生态。建议关注:天音控股。
1.2、海外龙头一览
6月10日-6月14日当周,海外龙头一半处于上涨态势。博通光领涨,涨幅为23.35%;超威半导体领跌,跌幅为4.91%。从更宏观角度,我们可以用费城半导体指数来观察海外半导体行业整体情况。该指数涵盖了17 家IC 设计商、6 家半导体设备商、1 家半导体制造商和6 家IDM 商,且大部分以美国厂商为主,能较好代表海外半导体产业情况。从数据来看,6月10日-6月14日当周,费城半导体指数呈现上升态势,近两周整体处于先跌后涨态势。更长时间维度上来看,指数在进入2022 年下行通道后,2023 年1-6 月,复苏迹象明显,处于震荡上行行情;7 月以来处于下行行情;10 月底开始持续上涨。
2、周度行情分析及展望
2.1、周涨幅排行
跨行业比较,6月10日-6月14日当周,申万一级行业大部分处于下跌状态。其中电子行业上涨1.93%,位列第2位。估值前三的行业为电子、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行业市盈率为55.56,位列第1位。
电子行业细分板块比较,6月10日-6月14日当周,电子行业细分板块处大部分于上涨态势。估值方面,数字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模拟芯片设计估值水平位列前三,半导体设备、LED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6月10日-6月14日当周,重点关注公司周涨幅前十:模拟IC独占三席,PCB占两席,数字IC、被动元件、EDA、膜材料、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各占一席。雅创电子(被动元件)、方邦股份(PCB)、概伦电子(EDA)包揽前三,周涨幅分别为23.45%、20.49%、17.22%。
2.2、行业重点公司估值水平和盈利预测
3、行业高频数据
3.1、台湾电子行业指数跟踪
行业指标上,我们依次选取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光电行业指数,来观察行业整体景气。日期上,我们分别截取各指数近两周的日度数据、近两年的周度数据,来考察不同时间维度的变化。近两周:环比看,6月3日-6月14日两周,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整体呈现先降后升态势;台湾光电行业指数呈现上涨的态势。近两年:更长时间维度看,台湾电子行业各细分板块指数经过2022年震荡下行后,上半年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但进入下半年以来复苏放缓。其中台湾计算机及外围设备行业指数2023年7月以来呈现先降后升态势,台湾电子零组件行业指数、台湾半导体行业指数近期有所回升,台湾光电行业指数则在低位震荡。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台湾IC产值同比增速,将电子各板块合在一起观察:中国台湾IC各板块产值同比增速自2021年以来持续下降,从2023年Q2开始陆续有所反弹,各板块产值降幅均有所收窄。IC板块整体表现不佳,主要因为消费电子需求差,导致IC设计下滑,加之2021年缺货、涨价导致的2022年库存水位上升。但随着AI、5G、汽车智能化等应用领域的推动,2024年需求开始逐步回升。
3.2、电子行业主要产品指数跟踪受益于上游头部供应商减产以及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电子市场有所恢复,存储芯片价格整体呈现回升趋势。NAND方面:Wafer:512GbTLC现货平均价从2023年7月底开始回升,2024年6月3日价格为3.39美元。DRAM方面:DRAM:DDR48Gb512mx163200Mbps现货平均价从2023年9月中旬开始持续上涨,2024年3月以来价格略有下滑,6月14日价格为1.69美元。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2023 年H1 整体呈同比下降态势。2024 年4月,全球半导体当月销售额为464.3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其中中国销售额为141.7亿美元,环比增长0.21%,占比达30.5%。此外,从2023 年3 月开始全球半导体当月销售额逐月递增,自2023 年4 月以来,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降幅逐月收窄,直至2023 年11月份开始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变动转正并持续扩大。
面板价格保持稳定态势。面板价格自2021年7月以来,价格持续下降,目前价格整体保持稳定,其中液晶电视面板:32寸:OpenCell:HD价格近期有所回升,2024年5月24日为40美元/片,液晶显示器面板:21.5寸:LED:FHD价格自2022年8月23日以来,价格稳定在43.3美元/片,2024年3月22日价格略有上升,为44.00美元/片。
2023H2,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转正。2024年4月国内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5.5%。全球范围内,202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3.3%,但分季度来看,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季度同比降幅逐季收窄,2023年四季度同比变动转正。主要由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手机硬件缺乏创新,发达经济体以及中国5G周期结束后,消费者换机周期拉长;另一方面中国疫情之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消费者需求疲软。
无线耳机方面,国内海关出口数据显示,2023 年以来呈现复苏趋势,全年自2023年2 月以来无线耳机月度出口量同比增幅持续为正,且自2023 年9 月以来同比增幅持续扩大。无线耳机技术已经充分成熟,相对于手机消费,无线耳机普及还有空间,随着无线耳机传感器的增多,产品体验感会更加出色,叠加价值量相对手机较小,换机周期会显著快于手机。因此,随着国内的放开和经济复苏,我们继续看好无线耳机这类可穿戴设备的成长。
中国智能手表2023 年全年累计产量同比下降5.90%;但进入2024 年之后出现反弹,第一季度智能手表累计产量同比增长24.7%,打破近两年的持续下滑趋势。展望2024 年,随着生成式AI 与终端硬件的结合,智能手表有望集成更多AI 功能,从而为市场增长开辟新途径。
个人电脑方面,2020-2021年疫情带来居家办公需求快速上升,推动PC重回增长轨道,但疫情带来的短期复苏结束后PC重回弱势趋势,在2022Q2开始进入下行区间,2022Q2全球PC出货量同比微增0.53%,远低于Q1的11.44%的增速,2023H1,全球PC出货量继续下降,一季度同比下降29.16%,二季度同比下降17.16%;2023Q3,出货量同比下降5.47%,降幅有所收窄;2023Q4,出货量同比下降2.94%,降幅进一步收窄。2023年,品牌台机/品牌一体机/服务器出货量累计达392.58万件,同比增长2.62%。AI大模型落地给PC产业链带来新的创新驱动力,另外PC换机潮的到来,预计2024年PC市场将恢复增长。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车,新能源车销量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3年1-4季度分别取得26.18%、60.92%、28.68%、38.68%的同比增速。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949.52万辆,同比增长37.88%。2024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31.82%。新能源车产业链已经发展成熟,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电子零部件和汽车半导体的需求将持续保持高成长态势。
4、近期新股
4.1、汇成真空(301392.SZ):以真空镀膜技术及成膜工艺为核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公司是一家以真空镀膜设备研发、生产、销售及其技术服务为主的真空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真空镀膜设备及配套的工艺服务支持。经过多年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公司具备了完整的真空镀膜设备研发、制造能力以及镀膜工艺开发能力,可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真空镀膜设备及其工艺解决方案。2021年8月,公司被工信部授予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长期致力于溅射镀膜、蒸发镀膜、离子镀膜、柔性卷绕镀膜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公司的真空镀膜设备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屏幕显示、光学镜头等消费电子领域,以及家居建材、生活用品、航空、半导体、核工业、工模具、柔性薄膜等工业品领域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真空腔体及系统设计技术、温控系统设计技术、电弧蒸发源设计技术、磁控溅射靶设计技术等,并搭建了完整的各种功能膜系的研发试验平台。公司参与制定了“真空蒸发镀膜设备”行业标准,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获得了多项体系认证证书,并荣获多项奖项和称号。公司以真空镀膜技术及成膜工艺为核心,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真空镀膜设备综合解决方案。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膜层性能指标,并配套设计真空镀膜设备,然后采购相关原材料,进行加工、集成装配、参数配置和检测,最终生产出客户定制化的真空镀膜设备,并提供生产工艺调试和技术支持服务。真空镀膜技术在高度洁净环境下,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材料表面直接沉积膜层,与传统镀膜方法相比,具有更丰富的镀膜材料选择、更易控制的膜层厚度、更强的附着力和更广泛的适用范围,且更加节能、安全、环保。真空镀膜技术在表面处理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领域广泛,是生产制造行业的重要环节。
2023年实现营收5.22亿元,2019-2023年CAGR为15.34%;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81亿元,2019-2023年CAGR为38.52%。公司2019-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3.92亿元、5.34亿元、5.71亿元、5.22亿元,2020-2023年YOY依次为32.83%、36.13%、6.86%、-8.53%;2020-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5亿元、0.71亿元、0.71亿元、0.81亿元,2020-2023年YOY依次为146.57%、29.82%、-0.22%、13.73%。公司业绩小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系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不足等不利影响影响,但公司不断开发新应用领域,拓宽产品市场。
4.2、欧莱新材(688530.SH):高性能溅射靶材提供商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多种尺寸和各类形态的铜靶、铝靶、钼及钼合金靶和ITO靶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显示、触控屏、建筑玻璃、装饰镀膜、集成电路封装、新能源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是各类薄膜工业化制备的关键材料。公司主要代表性客户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超视界、彩虹光电、深超光电和中电熊猫等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主流厂商,超声电子、莱宝高科、南玻集团、长信科技和TPK(宸鸿科技)等知名触控屏厂商,AGC(旭硝子)、南玻集团、Pilkington(皮尔金顿)和旗滨集团等建筑玻璃龙头厂商。此外,公司持续推动产品研发与技术升级,不断拓展产品应用范围,目前已进入越亚半导体、SKHynix(海力士)等知名半导体厂商的集成电路封装材料供应体系和万顺新材、宝明科技、腾胜科技等新能源电池复合集流体正负极材料和镀膜设备核心厂商的供应链,并应用于中建材等大型新材料开发商的太阳能薄膜电池中。
2023年实现营收4.76亿元,2019-2023年CAGR为31.13%;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49亿元,2020-2023年CAGR为30.59%。公司2019-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2.46亿元、3.82亿元、3.92亿元、4.76亿元,2020-2023年YOY依次为52.75%、55.44%、2.50%、21.50%;2020-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0.50亿元、0.35亿元、0.49亿元,2020-2023年YOY依次为370.68%、129.07%、-30.03%、39.69%。公司抓住半导体显示、触控屏、建筑玻璃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市场机遇,不断拓展产品应用领域,持续深化与下游知名头部客户间的合作关系,营业收入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电子与信息产业国产化进程加快,液晶显示器、触控屏等产业呈现出向中国大陆进行产能转移的趋势,国内溅射靶材行业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下逐渐突破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本土溅射靶材厂商。公司积极推动高性能溅射靶材国产化进程,基于下游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趋势对前沿领域溅射靶材的工艺与技术开展研发工作,成功进入国内外知名半导体显示、触控屏等下游企业的供应链,有效保障了国内重点行业上游关键原材料的自主可控及供应安全,助力关键领域溅射靶材实现进口替代。随着高性能溅射靶材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部分优势领域已成功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领域的溅射靶材的多项核心技术指标已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具备与国内外厂商竞争的技术实力,产品广泛应用于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等下游行业知名厂商的高世代显示面板生产线中,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为公司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的证明,按销售额统计,2021年公司平面显示用铜靶产品出货在国产厂商中排名位居前列。
5、行业动态跟踪
彭博社6月11日援引业内人士的话称,拜登政府正在考虑进一步限制中国获取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技术,特指一项名为全环绕栅极(GAA)的芯片架构技术。报道称,美国商务部下属机构工业和安全局最近向一个技术咨询委员会提交了一份GAA规则草案。该委员会由行业专家组成,就具体技术参数提供建议。彭博社称,这证明该草案已经走到了监管流程的最后一步。不过,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行业官员批评第一版内容过于宽泛,该规则尚未最终敲定。此外,目前尚不清楚规则到底是限制中国自己开发GAA芯片的能力,还是进一步阻止海外公司(尤其是美国半导体制造商)向中国出售相关产品。路透社援引美国前商务部官员沃尔夫的话称,新的GAA管制措施是美国及其盟友各自实施管控措施的一部分,几年前,他们在“瓦森纳安排”多边机制会议上同意了这些管控措施,但是最终未获通过。今年3月,英国开始对全栅极场效应晶体管(GAAFET)结构的集成电路技术实施管制,4月,日本将GAA技术列为新的出口管制对象。“预计美国和其他盟友将在今年夏天实施GAA相关和其他先前商定的管制措施。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