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药行业新趋势报告:创新与变革

CXO板块周观点

目前已有8家CXO公司公告2023年年度业绩快报:(1)多肽产业链保持高景气,国内龙头公司诺泰生物、圣诺生物业绩稳健增长,全球司美格鲁肽及利拉鲁肽原料药需求旺盛,2024年有望持续高增长。(2)仿制药CRO龙头阳光诺和2023年业绩、新签订单稳步提升,公司持续推进品种自研储备,并且加大自主立项的多肽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特色仿制药的研发投入,为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受到国内外投融资放缓和需求下降影响,部分公司收入和利润大幅下降,个别出现由盈转亏。美迪西主要系实验用猴价格下跌导致利润显著下滑,叠加订单价格下降、折旧及成本增加的影响;皓元医药主要系分子砌块等产品竞争加剧而价格下降,毛利率有所下降,并且新产能转固带来了较高的折旧摊销费用和生产成本;和元生物主要系CGT客户融资困难,订单规模和项目交付受到不利影响,并且临港基地一期新投产导致折旧摊销和费用增加,且短期CDMO产能利用率较低。


GLP-1大单品放量拉动上游产业链高景气,重点关注诺泰生物。GLP-1药物进入快速放量阶段,2023年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销售额分别达到212.01、51.63亿美元,大幅拉动上游相关研发生产外包和原料药需求,关注订单落地情况和创新药及仿制药获批节奏。诺泰生物作为国内多肽领域的龙头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0.36亿元(+59.01%),归母净利润1.61亿元(+24.95%),主要系自主选择产品中奥司他韦胶囊及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CLP-1原料药品种的持续放量,业绩增长超预期。此外诺泰生物委托博济医药提供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临床CRO服务,诺泰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为化药2类新药,目前处于临床前阶段,博济负责监查完成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合同总金额1.08亿元。建议关注药明康德、诺泰生物、翰宇药业。


ADC领域新药临床研究快速推进,重点关注ADCCRDMO市场和药明合联。近期阿斯利康/第一三共Dato-DXd上市申请获FDA接受,用于治疗已经接受过系统治疗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有望成为全球首个Trop2靶向ADC疗法获批用于治疗肺癌患者。目前ADC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优质的偶联生产产能是未来药品快速放量的重要因素,第一三共也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扩建位于德国慕尼黑的ADC生产设施,满足未来潜在增长的商业化生产需求。药明合联2023年业绩增长超预期,收入增长超100%、净利润增长超80%、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超100%,随着未来新加坡产能投产和商业化项目落地,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目前药明合联已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3月4日将纳入港股通,建议关注。


仿制药CRO研发需求旺盛,自主研发权益分成拐点已至。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集中采购、MAH制度助推我国仿制药行业向高质量和规范化方向发展,由于国内只有少数大药企能自行承担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多数药企和MAH需要选择外包给CRO,并且近年来监管部门对BE试验的规范性和数据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仿制药CRO企业主营业务持续高增长、订单高景气,权益分成类收入24年逐渐进入上升周期拐点,创新类业务未来将开花结果。建议关注阳光诺和、百诚医药、万邦医药。


本周(2.26-3.1)A+H股CXO板块涨幅前十的公司分别是:诺泰生物(5.97%)、凯莱英(5.70%)、药明合联(4.95%)、康龙化成(4.83%)、金斯瑞生物科技(4.03%)、药石科技(3.32%)、普洛药业(3.17%)、泰格医药(3.10%)、药明生物(3.07%)、和元生物(2.99%)。3月1日,XBI指数收涨3.16%,报101.53点,周涨跌幅为7.16%。本周(2.26-3.1)海外CXO龙头公司涨跌幅:INOTIV(43.19%)、查尔斯河(6.73%)、ICON(3.60%)、FUJI(3.33%)、FORTREA(3.14%)、IQVIA(2.10%)、赛默飞世尔(2.06%)、SIEGFRIED(1.12%)、MEDPACE(0.64%)、LONZA(0.43%)。

2024医药行业新趋势报告:创新与变革

特宝生物、凯因科技均已发布业绩快报,两家公司均深耕于肝病领域,随着乙肝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派格宾作为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一线用药,对于提高乙肝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肝癌风险的作用进一步得到专家和患者的认可,因此产品持续放量,带动特宝生物整体业绩实现快速增长;丙肝市场布局逐渐形成,用药患者持续增加,凯因科技相关产品整体销售规模较上年大幅提升。


艾迪药业主要业务聚焦于抗HIV及人源蛋白领域,公司首款抗艾滋病1类创新药艾诺韦林片已获批上市并进入商业化阶段,公司第二款抗艾滋病1类创新药艾诺米替片于2022年12月获批上市。此外公司积极推动核心在研管线进度,艾诺米替片(转换治疗经治获得病毒抑制的HIV-1感染者)与进口原研药物整合酶抑制剂艾考恩丙替片(商品名:捷扶康®,由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我国首个纳入医保、广泛使用的抗HIV创新单片复方制剂)头对头III期临床研究结果,结果符合预期。

2.3中医药周观点

老龄化背景下,关注外用贴膏市场增长。据药融云的数据显示,日本市场外用贴膏在消炎镇痛领域渗透率(替代口服和注射)约50-70%,而中国这一比例不足10%,90%以上仍为口服药物及注射剂型为主。中国外用贴膏剂2022年的市场销售规模约184亿元,2021年约184亿元,2020年约154亿元,其中中成药贴膏剂2022年占比为67.97%,2021年占比为70.98%,2020年占比为73.81%;化学药贴膏剂2022年占比为32.03%,2021年占比为29.11%,2020年占比为26.19%。


九典制药1)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是国内首仿的独家医保剂型,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3亿元,同比增长53.54%,2023年H1实现销售收入6.99亿元,同比增长21.35%。2)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2022年中标了广东联盟地区集采,中标价格为18.19元/贴,2023年中标了浙江省集采,中标价格为17.37元/贴。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在广东联盟地区的集采基本都已执行,从广东省、河南省的执行情况来看,较好的实现了以价换量。3)其他凝胶贴膏陆续完成临床并报产,利多卡因凝胶贴膏、利丙双卡因乳膏、椒七麝凝胶贴膏、吲哚美辛凝胶贴膏等多个产品有望获批上市。


羚锐制药1)骨科外用贴膏剂是公司重点产品:2022年独家品种通络祛痛膏年收入规模超过10亿元。2)两只老虎系列:公司在价格和渠道管理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022年销量超10亿贴。3)其余品种培元通脑胶囊、丹鹿通督片、参芪降糖胶囊、皮肤科软膏剂、小羚羊儿科产品、芬太尼透皮贴剂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长期来看,坚定看好中药高质量发展大逻辑。1)政策环境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多项政策出台支持。2)性价比:中药板块估值水平低于生物医药板块估值,且近5年来高分红属性强,2022年分红比例超过50%,与食品饮料和煤炭板块可比。3)潜在市场空间充足:大众对中医诊疗的认知日益加深,且中医药在慢病康复等科室具备独特优势,我们判断中医药有较大的基层市场空间等待发掘。

2024医药行业新趋势报告:创新与变革

核心观点:中医药板块政策支持力度大,全面利好政策不断,板块业绩有望稳健增长,建议关注:1)中药OTC: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桂林三金、葵花药业等;2)中医药创新和基药板块:天士力、以岭药业、康缘药业、贵州三力、盘龙药业、博济医药等;3)国企改革板块:太极集团、康恩贝、江中药业、康恩贝、华润三九、达仁堂等;4)中医药高端消费品:同仁堂、片仔癀、广誉远、寿仙谷等;5)中医诊疗:固生堂等。

血制品板块周观点

跟踪本周(2.26-3.1)SW血液制品上涨2.50%,截至2024年3月1日收盘,板块市盈率30X。行业来看,关注供给与需求双向上的景气度提升。供给侧来看,“十四五”期间国家对新建浆站有望逐渐放开,血制品生产依赖于血浆供应量,有望迎来采浆供给增量新时期。需求侧来看,1)白蛋白仍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关注静丙国内渗透率提升;2)2024年2月1日博雅生物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获巴基斯坦药品注册批件,关注血制品海外出口进展。


派林生物1)2023年子公司派斯菲科采浆量良好,预计全年采浆量将超400吨,但2023H1可售产品数量较少,经营利润相对较低,2023H2可售产品数量将明显增加,预计可以完成2023年业绩承诺。广东双林和派斯菲科共计38个浆站,公司预计2025年采浆量可达到1500吨。其中广东双林19个浆站,在采浆站17个,2个已建设完成待验收;派斯菲科19个浆站,在采浆站15个,5个在建或待验收浆站(其中1个浆站迁址),预计2024H1派斯菲科5个浆站将全部完成验收实现采浆,在采浆站数量将达到19个。2)公司2020年与新疆德源开展战略合作,2023年新疆德源供浆量预计超250吨。3)派斯菲科规划产能1500吨,广东双林二期工程规划产能1500吨,预计2025年能够投产。


核心观点:血制品属于国家战略资源,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建议关注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卫光生物、派林生物、博雅生物等。

2024医药行业新趋势报告:创新与变革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汽车行业分析:智能化与全球化发展展望

2024-06-21
下一篇

2024年港口行业发展新趋势报告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