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可转债周报:外围改善、估值压缩、转债到期如何看待?

考虑到市场对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仍有分歧,权益市场进入短期盘整,但外围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在释放:1)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调整,虽然考虑经济韧性和美债供需失衡影响,美债或继续延续高位震荡,但至少近期对国内股市情绪及北向资金的压力趋向放缓。2)继上周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本周中美双方对关系缓和释放了更多积极的意向,301关税、“卡脖子”行业等或有望迎新机遇。3)一方面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回购、利好信息等的披露更为积极,另一方面近期转债下修也更为主动,相关板块的情绪有望企稳。关于下修,从公司基本面大股东现金流及行业内学习效应等考虑,电新转债下修博弈近期可关注。总体而言,权益市场短期底部或已确认,股指能否向上突破关键点位还待信心和力量的继续积蓄。而无论是美国宽松预期还是中美缓和,均更利好“久期”更长且偏向科技的成长风格。建议继续关注本轮成长风格的反弹表现,以及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卡脖子”等主题的交易机会。本周转债表现明显弱于权益,我们认为一方面源自于权益反弹斜率有所放缓,转债对后市预期转弱,转债估值相对失去承托;同时,上周资金明显偏紧,或通过债市流动性影响转债短期估值波动。资金偏紧的情况或在11月得到缓解那么流动性带来的估值压缩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关注估值修复机会。12只转债到期赎回将近,如何看待?问题一:临期转债在最后1个月能否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二:临期转债何以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三:下修是否独立有效?问题四:到期赎回会有违约风险吗对于以上四个问题:临期转债在到期前的最后交易时间内仍有转股的机会,主要方式为通过下修&合理的市值管理促转股(亦有溢价转股的实例)。但是下修或并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工具,下修后博弈促转股仍需审慎。在本次复盘讨论的2010年以来摘牌的公募可转债(不含蓝盾、搜特)范围内,到期赎回在历史上并未实质触发转债的信用风险,但从账面现金覆盖率角度看,当前在市临期转债风险或高于历史,不过我们建议信用风险还需“一券一议”。后市,可重点关注:1)主题投资或仍是当前主线之一。如华为产业链、减肥药、国产替代、新型工业化、AI、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性投资机会Q4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建议关注,春23转债、强力转债、华懋转债、韦尔转债、美诺转债。2)稳增长政策利好、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建议关注,洁美转债、特纸转债、英力转债、会通转债。3)超跌后估值低位、景气度反转的板块。建议关注,漱玉转债、永02转债。4)价格回调后性价比提升、盈利预期向好或边际改善的方向。建议关注,新23转债、蓝晓转02、新化转债、兴森转债。5)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外贸数据回暖+人民币汇率承压,利好出口链条。建议关注,耐普转债。6)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可关注贵金属板块,建议关注,恒邦转债。7)优质新券、次新券,建议关注,运机转债。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正股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考虑到市场对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仍有分歧,权益市场进入短期盘整,但外围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在释放:1)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调整,虽然考虑经济韧性和美债供需失衡影响,美债或继续延续高位震荡,但至少近期对国内股市情绪及北向资金的压力趋向放缓。2)继上周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本周中美双方对关系缓和释放了更多积极的意向,301关税、“卡脖子”行业等或有望迎新机遇。3)一方面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回购、利好信息等的披露更为积极,另一方面近期转债下修也更为主动,相关板块的情绪有望企稳。关于下修,从公司基本面大股东现金流及行业内学习效应等考虑,电新转债下修博弈近期可关注。总体而言,权益市场短期底部或已确认,股指能否向上突破关键点位还待信心和力量的继续积蓄。而无论是美国宽松预期还是中美缓和,均更利好“久期”更长且偏向科技的成长风格。建议继续关注本轮成长风格的反弹表现,以及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卡脖子”等主题的交易机会。本周转债表现明显弱于权益,我们认为一方面源自于权益反弹斜率有所放缓,转债对后市预期转弱,转债估值相对失去承托;同时,上周资金明显偏紧,或通过债市流动性影响转债短期估值波动。资金偏紧的情况或在11月得到缓解那么流动性带来的估值压缩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关注估值修复机会。12只转债到期赎回将近,如何看待?问题一:临期转债在最后1个月能否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二:临期转债何以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三:下修是否独立有效?问题四:到期赎回会有违约风险吗对于以上四个问题:临期转债在到期前的最后交易时间内仍有转股的机会,主要方式为通过下修&合理的市值管理促转股(亦有溢价转股的实例)。但是下修或并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工具,下修后博弈促转股仍需审慎。在本次复盘讨论的2010年以来摘牌的公募可转债(不含蓝盾、搜特)范围内,到期赎回在历史上并未实质触发转债的信用风险,但从账面现金覆盖率角度看,当前在市临期转债风险或高于历史,不过我们建议信用风险还需“一券一议”。后市,可重点关注:1)主题投资或仍是当前主线之一。如华为产业链、减肥药、国产替代、新型工业化、AI、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性投资机会Q4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建议关注,春23转债、强力转债、华懋转债、韦尔转债、美诺转债。2)稳增长政策利好、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建议关注,洁美转债、特纸转债、英力转债、会通转债。3)超跌后估值低位、景气度反转的板块。建议关注,漱玉转债、永02转债。4)价格回调后性价比提升、盈利预期向好或边际改善的方向。建议关注,新23转债、蓝晓转02、新化转债、兴森转债。5)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外贸数据回暖+人民币汇率承压,利好出口链条。建议关注,耐普转债。6)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可关注贵金属板块,建议关注,恒邦转债。7)优质新券、次新券,建议关注,运机转债。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正股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考虑到市场对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仍有分歧,权益市场进入短期盘整,但外围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在释放:1)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调整,虽然考虑经济韧性和美债供需失衡影响,美债或继续延续高位震荡,但至少近期对国内股市情绪及北向资金的压力趋向放缓。2)继上周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本周中美双方对关系缓和释放了更多积极的意向,301关税、“卡脖子”行业等或有望迎新机遇。3)一方面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回购、利好信息等的披露更为积极,另一方面近期转债下修也更为主动,相关板块的情绪有望企稳。关于下修,从公司基本面大股东现金流及行业内学习效应等考虑,电新转债下修博弈近期可关注。总体而言,权益市场短期底部或已确认,股指能否向上突破关键点位还待信心和力量的继续积蓄。而无论是美国宽松预期还是中美缓和,均更利好“久期”更长且偏向科技的成长风格。建议继续关注本轮成长风格的反弹表现,以及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卡脖子”等主题的交易机会。本周转债表现明显弱于权益,我们认为一方面源自于权益反弹斜率有所放缓,转债对后市预期转弱,转债估值相对失去承托;同时,上周资金明显偏紧,或通过债市流动性影响转债短期估值波动。资金偏紧的情况或在11月得到缓解那么流动性带来的估值压缩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关注估值修复机会。12只转债到期赎回将近,如何看待?问题一:临期转债在最后1个月能否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二:临期转债何以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三:下修是否独立有效?问题四:到期赎回会有违约风险吗对于以上四个问题:临期转债在到期前的最后交易时间内仍有转股的机会,主要方式为通过下修&合理的市值管理促转股(亦有溢价转股的实例)。但是下修或并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工具,下修后博弈促转股仍需审慎。在本次复盘讨论的2010年以来摘牌的公募可转债(不含蓝盾、搜特)范围内,到期赎回在历史上并未实质触发转债的信用风险,但从账面现金覆盖率角度看,当前在市临期转债风险或高于历史,不过我们建议信用风险还需“一券一议”。后市,可重点关注:1)主题投资或仍是当前主线之一。如华为产业链、减肥药、国产替代、新型工业化、AI、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性投资机会Q4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建议关注,春23转债、强力转债、华懋转债、韦尔转债、美诺转债。2)稳增长政策利好、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建议关注,洁美转债、特纸转债、英力转债、会通转债。3)超跌后估值低位、景气度反转的板块。建议关注,漱玉转债、永02转债。4)价格回调后性价比提升、盈利预期向好或边际改善的方向。建议关注,新23转债、蓝晓转02、新化转债、兴森转债。5)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外贸数据回暖+人民币汇率承压,利好出口链条。建议关注,耐普转债。6)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可关注贵金属板块,建议关注,恒邦转债。7)优质新券、次新券,建议关注,运机转债。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正股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考虑到市场对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仍有分歧,权益市场进入短期盘整,但外围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在释放:1)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调整,虽然考虑经济韧性和美债供需失衡影响,美债或继续延续高位震荡,但至少近期对国内股市情绪及北向资金的压力趋向放缓。2)继上周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本周中美双方对关系缓和释放了更多积极的意向,301关税、“卡脖子”行业等或有望迎新机遇。3)一方面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回购、利好信息等的披露更为积极,另一方面近期转债下修也更为主动,相关板块的情绪有望企稳。关于下修,从公司基本面大股东现金流及行业内学习效应等考虑,电新转债下修博弈近期可关注。总体而言,权益市场短期底部或已确认,股指能否向上突破关键点位还待信心和力量的继续积蓄。而无论是美国宽松预期还是中美缓和,均更利好“久期”更长且偏向科技的成长风格。建议继续关注本轮成长风格的反弹表现,以及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卡脖子”等主题的交易机会。本周转债表现明显弱于权益,我们认为一方面源自于权益反弹斜率有所放缓,转债对后市预期转弱,转债估值相对失去承托;同时,上周资金明显偏紧,或通过债市流动性影响转债短期估值波动。资金偏紧的情况或在11月得到缓解那么流动性带来的估值压缩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关注估值修复机会。12只转债到期赎回将近,如何看待?问题一:临期转债在最后1个月能否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二:临期转债何以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三:下修是否独立有效?问题四:到期赎回会有违约风险吗对于以上四个问题:临期转债在到期前的最后交易时间内仍有转股的机会,主要方式为通过下修&合理的市值管理促转股(亦有溢价转股的实例)。但是下修或并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工具,下修后博弈促转股仍需审慎。在本次复盘讨论的2010年以来摘牌的公募可转债(不含蓝盾、搜特)范围内,到期赎回在历史上并未实质触发转债的信用风险,但从账面现金覆盖率角度看,当前在市临期转债风险或高于历史,不过我们建议信用风险还需“一券一议”。后市,可重点关注:1)主题投资或仍是当前主线之一。如华为产业链、减肥药、国产替代、新型工业化、AI、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性投资机会Q4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建议关注,春23转债、强力转债、华懋转债、韦尔转债、美诺转债。2)稳增长政策利好、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建议关注,洁美转债、特纸转债、英力转债、会通转债。3)超跌后估值低位、景气度反转的板块。建议关注,漱玉转债、永02转债。4)价格回调后性价比提升、盈利预期向好或边际改善的方向。建议关注,新23转债、蓝晓转02、新化转债、兴森转债。5)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外贸数据回暖+人民币汇率承压,利好出口链条。建议关注,耐普转债。6)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可关注贵金属板块,建议关注,恒邦转债。7)优质新券、次新券,建议关注,运机转债。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正股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考虑到市场对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仍有分歧,权益市场进入短期盘整,但外围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在释放:1)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调整,虽然考虑经济韧性和美债供需失衡影响,美债或继续延续高位震荡,但至少近期对国内股市情绪及北向资金的压力趋向放缓。2)继上周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本周中美双方对关系缓和释放了更多积极的意向,301关税、“卡脖子”行业等或有望迎新机遇。3)一方面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回购、利好信息等的披露更为积极,另一方面近期转债下修也更为主动,相关板块的情绪有望企稳。关于下修,从公司基本面大股东现金流及行业内学习效应等考虑,电新转债下修博弈近期可关注。总体而言,权益市场短期底部或已确认,股指能否向上突破关键点位还待信心和力量的继续积蓄。而无论是美国宽松预期还是中美缓和,均更利好“久期”更长且偏向科技的成长风格。建议继续关注本轮成长风格的反弹表现,以及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卡脖子”等主题的交易机会。本周转债表现明显弱于权益,我们认为一方面源自于权益反弹斜率有所放缓,转债对后市预期转弱,转债估值相对失去承托;同时,上周资金明显偏紧,或通过债市流动性影响转债短期估值波动。资金偏紧的情况或在11月得到缓解那么流动性带来的估值压缩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关注估值修复机会。12只转债到期赎回将近,如何看待?问题一:临期转债在最后1个月能否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二:临期转债何以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三:下修是否独立有效?问题四:到期赎回会有违约风险吗对于以上四个问题:临期转债在到期前的最后交易时间内仍有转股的机会,主要方式为通过下修&合理的市值管理促转股(亦有溢价转股的实例)。但是下修或并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工具,下修后博弈促转股仍需审慎。在本次复盘讨论的2010年以来摘牌的公募可转债(不含蓝盾、搜特)范围内,到期赎回在历史上并未实质触发转债的信用风险,但从账面现金覆盖率角度看,当前在市临期转债风险或高于历史,不过我们建议信用风险还需“一券一议”。后市,可重点关注:1)主题投资或仍是当前主线之一。如华为产业链、减肥药、国产替代、新型工业化、AI、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性投资机会Q4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建议关注,春23转债、强力转债、华懋转债、韦尔转债、美诺转债。2)稳增长政策利好、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建议关注,洁美转债、特纸转债、英力转债、会通转债。3)超跌后估值低位、景气度反转的板块。建议关注,漱玉转债、永02转债。4)价格回调后性价比提升、盈利预期向好或边际改善的方向。建议关注,新23转债、蓝晓转02、新化转债、兴森转债。5)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外贸数据回暖+人民币汇率承压,利好出口链条。建议关注,耐普转债。6)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可关注贵金属板块,建议关注,恒邦转债。7)优质新券、次新券,建议关注,运机转债。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正股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考虑到市场对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仍有分歧,权益市场进入短期盘整,但外围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在释放:1)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调整,虽然考虑经济韧性和美债供需失衡影响,美债或继续延续高位震荡,但至少近期对国内股市情绪及北向资金的压力趋向放缓。2)继上周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本周中美双方对关系缓和释放了更多积极的意向,301关税、“卡脖子”行业等或有望迎新机遇。3)一方面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回购、利好信息等的披露更为积极,另一方面近期转债下修也更为主动,相关板块的情绪有望企稳。关于下修,从公司基本面大股东现金流及行业内学习效应等考虑,电新转债下修博弈近期可关注。总体而言,权益市场短期底部或已确认,股指能否向上突破关键点位还待信心和力量的继续积蓄。而无论是美国宽松预期还是中美缓和,均更利好“久期”更长且偏向科技的成长风格。建议继续关注本轮成长风格的反弹表现,以及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卡脖子”等主题的交易机会。本周转债表现明显弱于权益,我们认为一方面源自于权益反弹斜率有所放缓,转债对后市预期转弱,转债估值相对失去承托;同时,上周资金明显偏紧,或通过债市流动性影响转债短期估值波动。资金偏紧的情况或在11月得到缓解那么流动性带来的估值压缩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关注估值修复机会。12只转债到期赎回将近,如何看待?问题一:临期转债在最后1个月能否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二:临期转债何以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三:下修是否独立有效?问题四:到期赎回会有违约风险吗对于以上四个问题:临期转债在到期前的最后交易时间内仍有转股的机会,主要方式为通过下修&合理的市值管理促转股(亦有溢价转股的实例)。但是下修或并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工具,下修后博弈促转股仍需审慎。在本次复盘讨论的2010年以来摘牌的公募可转债(不含蓝盾、搜特)范围内,到期赎回在历史上并未实质触发转债的信用风险,但从账面现金覆盖率角度看,当前在市临期转债风险或高于历史,不过我们建议信用风险还需“一券一议”。后市,可重点关注:1)主题投资或仍是当前主线之一。如华为产业链、减肥药、国产替代、新型工业化、AI、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性投资机会Q4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建议关注,春23转债、强力转债、华懋转债、韦尔转债、美诺转债。2)稳增长政策利好、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建议关注,洁美转债、特纸转债、英力转债、会通转债。3)超跌后估值低位、景气度反转的板块。建议关注,漱玉转债、永02转债。4)价格回调后性价比提升、盈利预期向好或边际改善的方向。建议关注,新23转债、蓝晓转02、新化转债、兴森转债。5)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外贸数据回暖+人民币汇率承压,利好出口链条。建议关注,耐普转债。6)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可关注贵金属板块,建议关注,恒邦转债。7)优质新券、次新券,建议关注,运机转债。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正股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考虑到市场对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仍有分歧,权益市场进入短期盘整,但外围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在释放:1)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调整,虽然考虑经济韧性和美债供需失衡影响,美债或继续延续高位震荡,但至少近期对国内股市情绪及北向资金的压力趋向放缓。2)继上周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本周中美双方对关系缓和释放了更多积极的意向,301关税、“卡脖子”行业等或有望迎新机遇。3)一方面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回购、利好信息等的披露更为积极,另一方面近期转债下修也更为主动,相关板块的情绪有望企稳。关于下修,从公司基本面大股东现金流及行业内学习效应等考虑,电新转债下修博弈近期可关注。总体而言,权益市场短期底部或已确认,股指能否向上突破关键点位还待信心和力量的继续积蓄。而无论是美国宽松预期还是中美缓和,均更利好“久期”更长且偏向科技的成长风格。建议继续关注本轮成长风格的反弹表现,以及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卡脖子”等主题的交易机会。本周转债表现明显弱于权益,我们认为一方面源自于权益反弹斜率有所放缓,转债对后市预期转弱,转债估值相对失去承托;同时,上周资金明显偏紧,或通过债市流动性影响转债短期估值波动。资金偏紧的情况或在11月得到缓解那么流动性带来的估值压缩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关注估值修复机会。12只转债到期赎回将近,如何看待?问题一:临期转债在最后1个月能否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二:临期转债何以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三:下修是否独立有效?问题四:到期赎回会有违约风险吗对于以上四个问题:临期转债在到期前的最后交易时间内仍有转股的机会,主要方式为通过下修&合理的市值管理促转股(亦有溢价转股的实例)。但是下修或并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工具,下修后博弈促转股仍需审慎。在本次复盘讨论的2010年以来摘牌的公募可转债(不含蓝盾、搜特)范围内,到期赎回在历史上并未实质触发转债的信用风险,但从账面现金覆盖率角度看,当前在市临期转债风险或高于历史,不过我们建议信用风险还需“一券一议”。后市,可重点关注:1)主题投资或仍是当前主线之一。如华为产业链、减肥药、国产替代、新型工业化、AI、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性投资机会Q4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建议关注,春23转债、强力转债、华懋转债、韦尔转债、美诺转债。2)稳增长政策利好、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建议关注,洁美转债、特纸转债、英力转债、会通转债。3)超跌后估值低位、景气度反转的板块。建议关注,漱玉转债、永02转债。4)价格回调后性价比提升、盈利预期向好或边际改善的方向。建议关注,新23转债、蓝晓转02、新化转债、兴森转债。5)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外贸数据回暖+人民币汇率承压,利好出口链条。建议关注,耐普转债。6)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可关注贵金属板块,建议关注,恒邦转债。7)优质新券、次新券,建议关注,运机转债。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正股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考虑到市场对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仍有分歧,权益市场进入短期盘整,但外围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在释放:1)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调整,虽然考虑经济韧性和美债供需失衡影响,美债或继续延续高位震荡,但至少近期对国内股市情绪及北向资金的压力趋向放缓。2)继上周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本周中美双方对关系缓和释放了更多积极的意向,301关税、“卡脖子”行业等或有望迎新机遇。3)一方面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回购、利好信息等的披露更为积极,另一方面近期转债下修也更为主动,相关板块的情绪有望企稳。关于下修,从公司基本面大股东现金流及行业内学习效应等考虑,电新转债下修博弈近期可关注。总体而言,权益市场短期底部或已确认,股指能否向上突破关键点位还待信心和力量的继续积蓄。而无论是美国宽松预期还是中美缓和,均更利好“久期”更长且偏向科技的成长风格。建议继续关注本轮成长风格的反弹表现,以及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卡脖子”等主题的交易机会。本周转债表现明显弱于权益,我们认为一方面源自于权益反弹斜率有所放缓,转债对后市预期转弱,转债估值相对失去承托;同时,上周资金明显偏紧,或通过债市流动性影响转债短期估值波动。资金偏紧的情况或在11月得到缓解那么流动性带来的估值压缩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关注估值修复机会。12只转债到期赎回将近,如何看待?问题一:临期转债在最后1个月能否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二:临期转债何以增加转股比例?问题三:下修是否独立有效?问题四:到期赎回会有违约风险吗对于以上四个问题:临期转债在到期前的最后交易时间内仍有转股的机会,主要方式为通过下修&合理的市值管理促转股(亦有溢价转股的实例)。但是下修或并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工具,下修后博弈促转股仍需审慎。在本次复盘讨论的2010年以来摘牌的公募可转债(不含蓝盾、搜特)范围内,到期赎回在历史上并未实质触发转债的信用风险,但从账面现金覆盖率角度看,当前在市临期转债风险或高于历史,不过我们建议信用风险还需“一券一议”。后市,可重点关注:1)主题投资或仍是当前主线之一。如华为产业链、减肥药、国产替代、新型工业化、AI、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性投资机会Q4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建议关注,春23转债、强力转债、华懋转债、韦尔转债、美诺转债。2)稳增长政策利好、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板块。建议关注,洁美转债、特纸转债、英力转债、会通转债。3)超跌后估值低位、景气度反转的板块。建议关注,漱玉转债、永02转债。4)价格回调后性价比提升、盈利预期向好或边际改善的方向。建议关注,新23转债、蓝晓转02、新化转债、兴森转债。5)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外贸数据回暖+人民币汇率承压,利好出口链条。建议关注,耐普转债。6)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可关注贵金属板块,建议关注,恒邦转债。7)优质新券、次新券,建议关注,运机转债。风险提示:正股波动较大、转债估值压缩、正股业绩增长不及预期、外围市场波动等。电话:010-66500886邮箱:zhouguannan@hcyjs.com执业编号:S0360517090002证券分析师:张文星邮箱:zhangwenxing@hcyjs.com执业编号:S0360523110001相关研究报告《【华创固收】存单周报(1030-1105):受限于负债压力,存单发行“以价换量”》2023-11-05《【华创固收】债券视角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债券周报20231105》2023-11-05《【华创固收】出口集运需求连续上升——每周高频跟踪20231104》2023-11-04《【华创固收】政策双周报(1016-1031):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2023-11-01《【华创固收】宽信用VS资金,债市如何定价?——11月债券月报》2023-10-30相关研究报告《【华创固收】存单周报(1030-1105):受限于负债压力,存单发行“以价换量”》2023-11-05《【华创固收】债券视角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债券周报20231105》2023-11-05《【华创固收】出口集运需求连续上升——每周高频跟踪20231104》2023-11-04《【华创固收】政策双周报(1016-1031):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2023-11-01《【华创固收】宽信用VS资金,债市如何定价?——11月债券月报》2023-10-30相关研究报告《【华创固收】存单周报(1030-1105):受限于负债压力,存单发行“以价换量”》2023-11-05《【华创固收】债券视角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债券周报20231105》2023-11-05《【华创固收】出口集运需求连续上升——每周高频跟踪20231104》2023-11-04《【华创固收】政策双周报(1016-1031):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2023-11-01《【华创固收】宽信用VS资金,债市如何定价?——11月债券月报》2023-10-30相关研究报告《【华创固收】存单周报(1030-1105):受限于负债压力,存单发行“以价换量”》2023-11-05《【华创固收】债券视角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债券周报20231105》2023-11-05《【华创固收】出口集运需求连续上升——每周高频跟踪20231104》2023-11-04《【华创固收】政策双周报(1016-1031):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2023-11-01《【华创固收】宽信用VS资金,债市如何定价?——11月债券月报》2023-10-30相关研究报告《【华创固收】存单周报(1030-1105):受限于负债压力,存单发行“以价换量”》2023-11-05《【华创固收】债券视角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债券周报20231105》2023-11-05《【华创固收】出口集运需求连续上升——每周高频跟踪20231104》2023-11-04《【华创固收】政策双周报(1016-1031):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2023-11-01《【华创固收】宽信用VS资金,债市如何定价?——11月债券月报》2023-10-30相关研究报告《【华创固收】存单周报(1030-1105):受限于负债压力,存单发行“以价换量”》2023-11-05《【华创固收】债券视角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债券周报20231105》2023-11-05《【华创固收】出口集运需求连续上升——每周高频跟踪20231104》2023-11-04《【华创固收】政策双周报(1016-1031):四季度增发万亿国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2023-11-01《【华创固收】宽信用VS资金,债市如何定价?——11月债券月报》2023-10-30


权益市场盘整,力量在积蓄。考虑到市场对国内经济修复斜率仍有分歧,本轮权益市场在上证指数突破3000点后面临较大的上涨阻力,市场进入短期盘整。本周国内宏观经济预期变化相对不大,但外围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在释放:1)来自美债的压力缓解。11月2日继9月暂停加息后美联储再次按兵不动,11月3日披露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低于预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调整。虽然考虑经济韧性和美债供需失衡影响美债或继续延续高位震荡,但至少近期美债对国内股市情绪及北向资金的压力趋向放缓。2)中美关系缓和延续。继上周王毅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后,11月2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中,汪文斌介绍,中美将于下周在华盛顿举行司级军控和防扩散磋商,11月3日,中美双方在北京举行首轮海洋事务磋商。本周中美双方对关系缓和更多积极的意向在释放,301关税、“卡脖子”行业等或有望迎新机遇。3)上市公司积极稳定市场情绪。10月31日宁德时代宣布回购、11月1茅台时隔多年公告提价等,10月28日天赐转债公告下修等。一方面是近期上市公司对回购、利好信息等的披露更为积极,另一方面近期转债下修也更为积极,相关板块的情绪有望企稳。关于下修,尤其可以关注到电新转债普遍存在大股东申购金额大、未减持比例高、转债绝对价格低等情况,从公司基本面、大股东现金流及行业内学习效应等考虑,电新转债下修博弈近期可关注。


总体而言,权益虽进盘整期,但来自外围的压力持续改善、微观主体自救,权益市场短期底部或已确认,股指能否向上突破关键点位还待信心和力量的继续积蓄。而无论是美国宽松预期还是中美缓和,均更利好“久期”更长且偏向科技的成长风格。建议继续关注本轮成长风格的反弹表现,以及智能机器人、半导体“卡脖子”等主题的交易机会。


本周转债表现明显弱于权益,压力或主要来自资金面。本周权益整体仍是收涨但中证转债收跌,我们认为一方面源自于权益反弹斜率有所放缓,转债估值相对失去承托;同时,上周资金明显偏紧,或通过债市流动性影响转债短期估值波动。资金偏紧的情况或在11月得到缓解,那么流动性带来的估值压缩并不需要过分担心,关注估值修复机会。截至2023-11-03共有合计余额约167亿元的12只转债(不含平价高于到期赎回价的个券)即将于2024Q1末之前到期,到期赎回压力临近,以史为鉴,如何看待?本次复盘仅讨论2010年以来摘牌的公募可转债(不含蓝盾、搜特),共计有21只在摘牌前30个交易日未转股比例超过20%。


21只临期转债合计发行总额约680亿元,摘牌前未转股余额合计约553亿元,其中约312亿元以还钱结束(包括强赎、回售及到期赎回),也即样本转债约发行总额54.15%的转债余额以转股结束(即不还钱),其中金禾、凯发、光大、太阳、洪涛、海印、广汽、电气、博汇均在最后30个交易日内实现了较大比例转股。


临期转债促转股方式或可为转债执行下修条款及合理的市值管理。临期转债中有大比例转股且平价长期低于到期补偿价的仅洪涛、海印、光大,其中光大为引入中国华融作为“白马骑士”溢价转股,海印及洪涛也有溢价转股的现象但原因未知。1)通过下修促进提前退市有效吗?已退市的公募转债中发生过下修的有48只(剔除搜特、蓝盾等异常标的),最后一次下修距摘牌日期中位数为506天、均值约为559天,只有10只转债在最后一次下修后的半年内实现了退市,通过下修实现提前退市或需要较多因素配合,且周期较长,至少不适合作为临期转债“抱佛脚”的工具。2)下修对于临期转债促转股有效吗?从历史上的21只临期转债看,共有11只发生过下修,其中4只在摘牌前一周平价超过到期赎回价;未下修过的10只转债中3只在摘牌前一周平价超过到期赎回价,并未呈现显著差异。


总结来看,无论是促进提前赎回还是在临期前促转股,下修或都很难说是一个单独起效的工具,或至少还需要其他方式的配合,下修后博弈促转股还需审慎。若以最近一期财报的账面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主要偿还手段计算其对转债余额覆盖率,历史上的临期转债中仅永东转债的覆盖率低于200%为145%,且并未出现违约。而以同样指标考量在市的临期转债或高于历史水平,覆盖率低于200%的有兄弟、岩土和吉视,且吉视覆盖率仅为79%。


综上,临期转债在到期前的最后交易时间内仍有转股的机会,主要方式为通过下修&合理的市值管理促转股(亦有溢价转股的实例)。但是下修或并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工具,下修后博弈促转股仍需审慎。到期赎回在历史上并未实质触发转债的信用风险,但从账面现金覆盖率角度看,当前在市临期转债风险或高于历史,不过我们建议信用风险还需“一券一议”。1)主题投资或仍是当前主线之一。在宏观经济修复斜率陡峭前,相对不强调当期业绩、更重视中长期市场空间的主题投资具备相当的吸引力;此外,在正股情绪拉动下,部分可以作为进攻弹性品种。如华为产业链、减肥药、国产替代、新型工业化、AI、智能机器人等主题性投资机会Q4依然值得持续关注。建议关注,春23转债、强力转债、华懋转债、韦尔转债、美诺转债、兴森转债。2)稳增长政策利好、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板块。财政政策发力前置,更多增量政策期待升温,经济修复悲观预期缓和,板块交易情绪得到提振,包括消费电子、造纸等。建议关注,洁美转债、特纸转债、英力转债、会通转债。3)超跌后估值低位、景气度反转的板块。半导体、医药及电新等板块目前除历史相对低位,而基本面/资金面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建议关注,漱玉转债、永02转债。4)价格回调后性价比提升、盈利预期向好或边际改善的方向。建议关注,新23转债、蓝晓转02、新化转债。5)海内外库存周期共振+外贸数据回暖+人民币汇率承压,利好出口链条。建议关注,耐普转债。6)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的背景下可关注贵金属板块,建议关注,恒邦转债。7)优质新券、次新券,建议关注,运机转债。上周转债小幅下跌,表现不及正股。上证综指上涨0.43%,深证成指上涨0.85%,创业板指上涨1.98%,上证50指数上涨0.91%,中证1000指数上涨0.95%,中证转债指数


下跌0.57%。现已发行未到期可转债有555支,余额规模近8700亿元,已发行转债中,芯能转债、三羊转债、泰坦转债、艾录转债、雅创转债、震裕转债、中贝转债、红墙转债、广泰转债尚未上市进行交易,其中红墙转债将于11月8日上市交易。转债收盘价加权平均值为114.60,较前周周五下跌0.64%。截至11月4日,偏股型转债的收盘价周环比-1.19%;偏债型转债的收盘价周环比-0.63%;平衡型转债的收盘价周环比-1.03%。从转债收盘价分布情况看,120-130(包含130)区间占比下降较明显。截至11月4日,收盘价位于130元以上的个券支数占比较前周上升0.95pct;收盘价格在120-130(包含130)的个券支数占比较前周下降1.32pct;收盘价在100元以下的个券有10只。价格中位数为118.80,较前周周五提升0.17%。截至11月4日,5%价格分位数、25%价格分位数分别较前周五-0.42%、-0.26%。75%、80%、90%分位数较前周五-0.12%、+0.32%、+1.28%。


110-120(包含120)120-130(包含130)130-150(包含150)150以上资料来源:Wind,华创证券市场百元平价拟合转股溢价率为23.98%,较前周五压缩1.09pct,位于2022年以来25.30%的分位数位置。其中偏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周周五抬升0.21pct;偏债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周周五抬升2.20pct;平衡型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前周周五压缩0.26pct。仅高评级和大规模转债溢价率有抬升。截至11月4日,低评级转债溢价率压缩较多,AAA评级抬升1.44pct,AA+评级压缩0.52pct,AA评级压缩0.49pct,AA-评级压缩1.62pct,A+评级压缩2.84pct。从规模上看,50亿以上规模转债溢价率抬升1.60pct,2050亿(含50亿)规模压缩0.58pct,10-20亿(含20亿)规模压缩0.86pct,3-10亿(含10亿)规模压缩1.69pct,3亿以下(含3亿)规模压缩3.03pct。


分平价区间看,120-130(含130)区间估值抬升较明显。80(含80)元以下平价区间转债的转股溢价率环比抬升2.47pct;80-90(含90)元平价区间的转债环比压缩1.46pct;90-100(含100)元平价区间的转债环比下降0.46pct;100-110(含110)元平价区间的转债环比下降0.03pct;110-120(含120)元平价区间的转债环比下降0.70pct;120-130(含130)元平价区间的转债环比抬升2.70pct;130元以上平价区间的转债环比压缩1.01pct。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看,权益市场,传媒领涨,此外,电子、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医药生物涨幅居前,建筑材料跌幅居前,家用电器、钢铁、房地产等行业小幅下跌。转债市场,电子行业涨幅居前,传媒、通信、计算机等行业上涨,家用电器、银行、钢铁、有


色金属、建筑材料跌幅居前。热门概念上看,上周半导体、汽车芯片、MCU芯片、AIGC、熊去氧胆酸、WEB3.0、医疗服务、CHATGPT、直播带货、消费电子代工指数涨幅居前;汽车整车、新能源、电源设备、白色家电、水泥制造、银、能源出海、央企、钙钛矿电池、TOPCON电池指数跌幅居前。备注:数据库对收盘价>150元且转股溢价率>50%的转债做了剔除,数据采用剔除后的值。具体来看上周每日行情:周一(10月30日),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上涨0.12%、上证综指环比上涨0.12%、深证成指环比上涨1.61%、创业板指环比上涨2.48%、上证50指数环比下降0.03%、中证1000指数环比上涨1.52%。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400.82亿元,环比减少5.92%;万得全A总成交额为10392.35亿元,环比增长7.59%;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11.26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23.98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上升0.08bp至2.71%。周二(10月31日),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下降0.54%、上证综指环比下降0.09%、深证成指环比下降0.65%、创业板指环比下降0.48%、上证50指数环比下降0.11%、中证1000指数环比下降0.62%。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395.59亿元,环比减少1.31%;万得全A总成交额为9192.89亿元,环比减少11.54%;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11.26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47.53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降低2.03bp至2.69%。周三(11月1日),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下降0.33%、上证综指环比上涨0.14%、深证成指环比下降0.38%、创业板指环比下降0.46%、上证50指数环比上涨0.38%、中证1000指数环比下降0.18%。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355.23亿元,环比减少10.20%;万得全A总成交额为8134.40亿元,环比减少11.51%;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124.52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20.82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降低0.85bp至2.69%。周四(11月2日),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下降0.16%、上证综指环比下降0.45%、深证成指环比下降0.94%、创业板指环比下降0.99%、上证50指数环比下降0.14%、中证1000指数环比下降1.23%。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316.85亿元,环比减少10.80%;万得全A总成交额为7681.42亿元,环比减少5.57%;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出237.83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26.82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降低3.00bp至2.66%。周五(11月3日),中证转债指数环比上涨0.33%、上证综指环比上涨0.71%、深证成指环比上涨1.22%、创业板指环比上涨1.47%、上证50指数环比上涨0.81%、中证1000


指数环比上涨1.49%。可转债市场成交额为376.12亿元,环比增长18.71%;万得全A总成交额为8111.03亿元,环比增长5.59%;沪深两市主力净流入50.68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入71.08亿元;十年国债收益率环比上升0.60bp至2.66%。截至11月4日,上周无转债公告提前赎回;测绘转债公告不提前赎回;北方、天路、贵广、东湖、惠城公告预计满足赎回条件,累计天数分别为10天、10天、11天、11天、10天,此外长久转债累计13天,润达、锦鸡转债累计天数均在11天。截至11月4日,上周无转债公告下修,能辉、岭南转债董事会提议下修,股东大会决议时间分别为11月15日及20日;13支转债公告不下修,包括大参、宏图、尚荣、国微、药石、山石、科华、长海、山河、海优、瑞科、福立、博杰转债;13支转债公告预计触发下修,包括荣23、华海、红相、岭南、国城、通22、盛虹、合兴、文科、中宠转2、乐歌、华特、聚合转债。。截至11月3日,共有17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123.91亿元左右。通过发审委的共有17家上市公司,合计规模227.12亿元。上周无新增董事会预案发布。


组长、首席分析师:周冠南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中信银行。201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张晶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硕士。曾任职于和君资本、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靳晓航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许洪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葛莉江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宋琦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商务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王紫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泰康资产,2023年加入华创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星南京理工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曾任职于天风证券研究所。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含星中国地质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郝少桦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少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宗阳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中信银行。201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张晶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硕士。曾任职于和君资本、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靳晓航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许洪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葛莉江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宋琦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商务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王紫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泰康资产,2023年加入华创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星南京理工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曾任职于天风证券研究所。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含星中国地质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郝少桦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少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宗阳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中信银行。201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张晶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硕士。曾任职于和君资本、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靳晓航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许洪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葛莉江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宋琦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商务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王紫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泰康资产,2023年加入华创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星南京理工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曾任职于天风证券研究所。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含星中国地质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郝少桦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少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宗阳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中信银行。2015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张晶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硕士。曾任职于和君资本、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靳晓航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许洪波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葛莉江上海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宋琦中央财经大学国际商务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研究员:王紫宇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泰康资产,2023年加入华创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星南京理工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曾任职于天风证券研究所。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董含星中国地质大学应用经济学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郝少桦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2022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阳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少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宗阳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3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推荐: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中性: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变动幅度相对基准指数-5%-5%;回避:预期未来3-6个月内该行业指数跌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每位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分析师在此作以下声明:分析师在本报告中对所提及的证券或发行人发表的任何建议和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其个人对该证券或发行人的看法和判断;分析师对任何其他券商发布的所有可能存在雷同的研究报告不负有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可能责任。本报告仅供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报告仅供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本公司对具体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本报告所载信息不构成对所涉及证券的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价格和价值以及这些投资带来的预期收入可能会波动。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许可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华创证券研究”,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请您务必对盈亏风险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华创证券】可转债周报:外围改善、估值压缩、转债到期如何看待?
上一篇

【华创证券】建筑装饰行业周报:新疆自贸区挂牌成立,区域发展开启新篇章

2023-11-08
下一篇

【华创证券】【市场情绪监控周报】本周热度变化最大行业为传媒、建筑材料

2023-11-08